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数星星的孩子》教案(最终篇)_第1页
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数星星的孩子》教案(最终篇)_第2页
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数星星的孩子》教案(最终篇)_第3页
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数星星的孩子》教案(最终篇)_第4页
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数星星的孩子》教案(最终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数星星的孩子教案(最终篇)第一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数星星的孩子教案数星星的孩子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撒”等个生字,会写“勺”等个字。 、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学会本课的个生字和用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张衡成功的事例教导、启发学生要善于思考,多动脑筋。2、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个生字。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学习

2、张衡热爱思考,爱动脑筋的精神。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情景导入:课件演示(星空图)。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有星星的夜空吗?看到这么多的星星你数过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学生们踊跃回答)(板书课题)(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二、新授过程

3、(一)识字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和工具书以及上下文,读准发音,了解含义。2游戏识字:采用“小星星亮起来的”的游戏方式,检查识字情况,重点进行生字的正音和识字记字的方法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体验,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字音和结构上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和必要的识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导。(识字是阅读和协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以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充分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巧妙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活跃了思维,丰富了积累。以人为本,为学生

4、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3组内互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成果,了解课文大意。(二)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勺、斗、玉、组、数、睡”。 指读,组词。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难写的部分,交流书写中应注意的事项。 3教师示范书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如:“数”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笔的变化;“睡”字右边几个“横”笔画的长短变化等。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评议。(写字教学的作用在低年级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

5、议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三)朗读1分组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推选出“阅读小能手”,准备在全班朗读。 2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 3读书交流:在读书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赛读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彼此的交流利于同学间的互相促进,同时在交流中教师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第二课时对话平台(一)复习1出示“小星星”字词卡片,组织学生认读字词。 2指读

6、课文,让学生交流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和自己还没有读懂的问题。 (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复现了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同时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焦点问题,为教学活动的展开确定方向。)(二)导读请同学们先回答几个问题:看书里的第二幅图,用书里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张衡) 他是什么人?(汉朝人) 他成了什么?(天文学家) 仔细读第一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节:通过读书,请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在读文后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句子进行深入地体会。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引导学生理解“珍珠”和“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指导朗读中

7、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明白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双重比喻句)并且从文中找出来孩子数星星的动作有哪些?(坐、靠、仰、指、数)(配合幻灯片)3.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什么是仰望?让学生们学习仰望的动作,并且体会一下这样数星星的感受。(脖子很酸)(读书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实施有效指导的过程。读书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训练意识,在尊重学生对课文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文中人物的理解,提高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三)研读(语段分析)1启发学生分组学习,合作读书。研读课文24自然节。重点从人物的对话入手,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2研读问题提示:文中一共有三个人物,从他们的对话

8、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 (1)读第二段从奶奶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了?答:星星一闪一闪的很难数清楚。学习二、三小段,知道张衡和奶奶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看法。 指名读二、三小段,找出奶奶和张衡说的话。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什么。(“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张衡不止一次这样做。) 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 (第一句: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帮助学生理解: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

9、的看法?你赞成哪种看法?” (3)听了孩子的话,这时谁过来了? (爷爷)爷爷说了什么啊?(齐读第四段,看一下爷爷说了什么) 爷爷赞同张衡的话吗?(赞同) 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读爷爷的话,并且说了为张衡介绍星星。) 爷爷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啊? (北斗七星)好,我们一起把介绍北极星的话读一遍。(齐读第五段)(4)哦,非常好,那你们有没有见过爷爷说的北极星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北极星图,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出示北极星图)(5)好了我们接着看课文,爷爷为张衡介绍了北极星图,张衡是怎么表现的啊,他是不是知道就可以了?他有没有仔细观察啊?(有)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啊?我们一起看写一段,看看张衡的表现。

10、(“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6)他发现了什么?“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7)由此可见,张衡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认真钻研,爱思考的好孩子。”(8)张衡这么努力最后他成了什么?让我们用赞美羡慕的语气一起把最后一段读一下,好吗?(9)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张衡为什么会成功?请同学们认证思考一下,你想成功吗?(想)那我们要学习张衡的什么精神了? (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期间边讲边板书)三、总结全文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板书设计四、课后巩固1、抄写、听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2、背

11、诵课文第3自然段。 感悟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星空图”。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感悟当时的情境,了解爷爷告诉张衡的天文知识。如:认识北斗星、北极星。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体会“果然的意思。(情境朗读,加深感悟,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了朗读水平,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了共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讨论1用下面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因为长大后,所以”和“张衡成了是因为”。2从小张衡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在练习与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12、受到了小张衡优秀品质的影响和熏陶。) 作业安排:一、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看拼音写词1.先让学生读题目,弄清要求。2.读读拼音,把词写下来。3.检查:或自查或互查。二、练习朗读课文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读书能力。以组为单位,展开各组间的比赛。比赛方法:在组长的组织下,各组先进行组内选拔赛,每组选出三名代表,然后由代表参加班内比赛。评分标准:每人满分三十分,“正确”、“流利”、“有感情”各三十分。最后根据总分评出优秀组和优秀个人。第二篇:语文二年级下册29.数星星的孩子教案29.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

13、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信息资料2、小星星形状的字词卡片、收集张衡和星空的有关资料、课件或挂图、音乐(用于配乐朗读)。 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切入举偶1情景导入:课件演示(夜空、闪动的星星、小星星乐曲)。师生随着课件演示,共唱歌曲。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星星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

14、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资料交流:(出示人物图片(张衡)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他有关,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人物之一,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交流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成功心理。同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了准备。) 对话平台二、识字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和工具书以及上下文,读准发音,

15、了解含义。2游戏识字:采用“小星星亮起来的”的游戏方式,检查识字情况,重点进行生字的正音和识字记字的方法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体验,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字音和结构上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和必要的识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导。 (识字是阅读和协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以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充分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巧妙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活跃了思维,丰富了积累。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3组内互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成

16、果,了解课文大意。三、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勺、斗、玉、组、数、睡”。 指读,组词。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难写的部分,交流书写中应注意的事项。 3教师示范书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如:“数”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笔的变化;“睡”字右边几个“横”笔画的长短变化等。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评议。(写字教学的作用在低年级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四、朗读1分组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推选出“阅读小能手”,准备在全班朗读

17、。 2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 3读书交流:在读书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赛读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彼此的交流利于同学间的互相促进,同时在交流中教师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第二课时一、复习1出示“小星星”字词卡片,组织学生认读字词。2指读课文,让学生交流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和自己还没有读懂的问题。 (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复现了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同时

18、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焦点问题,为教学活动的展开确定方向。)二、导读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节:通过读书,请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在读文后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句子进行深入地体会。 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引导学生理解“珍珠”和“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通过“闪”和上文的“撒”字,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读书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实施有效指导的过程。读书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训练

19、意识,在尊重学生对课文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文中人物的理解,提高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三、研读1启发学生分组学习,合作读书。研读课文24自然节。重点从人物的对话入手,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2研读问题提示:文中一共有三个人物,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3学生分组研读课文,交流读书体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4学习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各组发言的基础上,适时点拨学生领悟读书方法,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如要学会提问题:“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赞成哪种看法?” 要抓住人物的表现:“奶奶为什么笑着说?”“

20、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醒来看星星。”从这些表现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学会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结合着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读书方法、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四、感悟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星空图”。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感悟当时的情境,了解爷爷告诉张衡的天文知识。如:认识北斗星、北极星。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体会“果然的意思。(情境朗读,加深感悟,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了朗读水平,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了共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五、讨论1用下面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因为长

21、大后,所以”和“张衡成了是因为”。2从小张衡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在练习与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小张衡优秀品质的影响和熏陶。)板书设计29、数星星的孩子小时候 有耐心善于观察长大后 刻苦钻研教学反思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要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进行深入地阅读。让学生在读中获得愉悦地享受,在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为基础,训

22、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1、主线清楚。整个课堂教学用两个问题进行贯穿: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小时候的他是怎样一个人?所有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主线索展开,一气呵成。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的教学过程。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3、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但在这节课

23、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缺少有张有弛的课堂张力,不能灵活处理课堂上生成的问题等,这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揣摩,多多锻炼。第三篇:29课数星星的孩子29课数星星的孩子 作者是 陈香英教材分析:数星星的孩子讲述了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长大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而在小张衡天真烂漫的求知故事里,却又蕴涵着深刻的成才之理。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激发学生对科学钻研的兴趣。 教学重点: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

24、研究星星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读懂爷爷的话。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古时候,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 (板书课题)。“数”是多音字,(让学生读“数学”、“数字”、“无数”、“数数”)“数星星”的“数”读sh ,“数数”读shsh)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 第一次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做到以下几个要求。出示读书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学生自读课文。2. 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文识字。看同学们读得真投入!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课文一

25、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读中随机识字。出示生字卡片:撒在、碧玉盘、仰起头、傻孩子、距离、一组、清楚、张衡、汉朝卡片开火车读。3. 教师:课文读了一遍了,我们也摘下了不少闪闪的星星,那么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什么名字,你们能告诉老师吗?(张衡)4. 了解张衡,齐读最后一段。三、教学生字。1. 做“摘星星”的游戏,巩固本节课生字词。2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珍珠”。 指读,组词。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难写的部分,交流书写中应注意的事项。 4教师示范书。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评议。四、作业1抄写本课重点生字。 2熟读课文。五、板书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 第二课时一

26、、复习巩固1、生字词。2、朗读第5段。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1、课件出示夜空的美景。指名用书里的话说出夜空的美丽。再出示这句话,指名读。比较句子: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2、看书里的图,说说谁在干什么。圈出文中数星星动作的词,演一演。3、指名读第一段。三、讲读第二、三自然段。1. 学生轻声自读。 思考:(1 )“奶奶”为什么说张衡是“傻孩子”?(“奶奶”认为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张衡一颗一颗地数是白费劲。)(2 )“奶奶”的话里,哪些词语是讲星星是数不清的原因的?(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3 )“奶奶”说的“又在数星星了”中的“又

27、”字是什么意思?(说明张衡非常热爱天文,经常数星星,有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4 )“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认为“能数得清”。)(5 )张衡为什么说能数得清?(“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说明张衡热爱天文,观察星星的决心大,不怕困难,不怕麻烦;“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通过长时间的多次观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进一步说明“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不只是在观察星星,而是在研究星星的运行规律。张衡小时候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2. 朗读训练。(1 )轻声自练。(2

28、 )指名读。(3 )分角色练读。(4 )分角色指名朗读。四、讲读第四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爷爷”同意谁的意见?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爷爷”同意张衡的意见,从“爷爷”的前三句话可以看出来)“爷爷”都说了些什么?(“爷爷”前后说了6 句话,包括三点:一是肯定了张衡观察得很仔细;二是说星星是分成一组一组的,每组都有名字;三是以北斗星做例子作进一步说明,使张衡又获得了新的天文知识。)2. 教师讲授北斗星知识。让学生看图,看北斗星和北极星学习生字。 提问:(1 )北斗星 和北极星之间是什么关系?“总是”是什么意思? (2 )“爷爷”的后三句话和前三句话是什么关系?(后三句话是举例具体说明

29、前三句话的)3指导学生写“睡、”。强调“睡”的笔顺。 4. 复述练习。指导、训练学生口述“爷爷”讲的天文知识,用“爷爷告诉张衡爷爷还告诉张衡”的句式练说,人人练说,同桌互说。5思考: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4.了解五首诗的创作背景及不同的艺术风格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饮酒和己亥杂诗一、 导语设计: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香的意境

30、,精炼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着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起,我们将继续欣赏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二、 学习饮酒其五三、 1.请学生回忆陶渊明的有关情况2.介绍写作背景:饮酒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弃官归隐的第20年(417年)写成的一组五言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二十首,以这一首最为闲雅有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

31、富的精神生活。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听饮酒录音,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2)指导朗读。(3)理解大意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就好像心静自热凉一样“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4)课文研讨。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

32、马喧”呢?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

33、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5)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

34、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二、学习己亥杂诗1、简介作者:龚自珍

35、(1792184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九年(1829)进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日己亥杂诗,此选其一。2、朗读全诗3理解大意: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

36、,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第二课时内容:学习行路难1、 回忆李白的有关情况。2、简介写作背景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二年,未能受到重用,“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悲愤而写了这组诗。共三首。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

37、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3.齐读诗歌,探究学习。(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欲渡黄河冰塞川

38、,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4、探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义。(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第三课时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解题。此诗作于上元二年(

39、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3.理解大意 4.全诗段意。(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5.思想内容: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6.赏析。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

40、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t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

41、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盘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

42、,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7.艺术特色。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8.归纳总结: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第四课时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解题。2.研习课文。(1

43、)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5)品味鉴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风掣红旗冻不翻”

44、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第一篇:【精品】2.古诗两首-咏柳(教案)-人

45、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年级下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2.古诗两首 咏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诗中的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背诵古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实物投影。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入)1图片导入:图上

46、是什么树?你知道它的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2介绍柳树的知识。3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一首描写柳树的古诗咏柳4出示课题,质疑:你知道“咏”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咏柳”?(“咏”是赞美,“咏柳”是诗人赞美柳树。)5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1)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2)借助查字典,注释自己理解诗句意思。 3小组汇报交流。4.快速读课文古诗,感受古诗的意思。 (1)熟练朗读诗歌,认记生字。 (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3)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三、再读课文,精读领悟1指

47、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理解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理解词语:“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2)理解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枝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枝的绵长和柔软)” 理解词语:“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用丝编成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3)说说自

48、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理解词语:“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理解词语: “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4指导朗读古诗,在朗读中想象春天美丽的画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要求学生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

49、律。(2)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体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赞美柳树,歌颂春)5反复朗读,背诵这首诗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 2.自己观察,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 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 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 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4.学生练写。五、拓展提升读描写春天的古诗。六、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跟随作

50、者一起学习了咏柳这首诗,看到了柳树的婀娜多姿。感受到了春天的绚丽。春天是多姿的,春天是美丽的,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春天吧。七、课堂练习1.组词 2.填空。八、作业布置1. 书写生字词。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学反思】咏柳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全诗就四句话,把绚丽多姿的柳树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使人神往。里字行间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我采用系列问题引读法,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第二篇:二年级

51、下册语文教案- 1古诗两首 咏柳 人教部编版咏柳教学设计教材简说: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学理念: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

52、,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3全班齐读课题。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2)开火车读。(3)全班读。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

53、读准确。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7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

54、”字也可读重点。(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2自读第三、四句。(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学生自读。(3)指名读。(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五、指导说句,写句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2指名说。3和同桌说。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

55、三句即可。六、布置作业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2背熟古诗。六、指导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说说怎样记住它们。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指导书写“妆、柳、丝”。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再师范写。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四、板书设计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学反思: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

56、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另外,我让学生在学诗歌中练习写话,让学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图片,先说后写,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第三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古诗两首 咏柳 人教部编版. doc咏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把握古诗的韵律美

57、,并背诵古诗;3、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对古诗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教学难点: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理解诗句意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学生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2、课前查作者资料;3、预习生字;4、查诗句中词语解释和诗句意思。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歌曲读唐诗2、师:孩子们课前老师播放了一首歌曲是读唐诗听说你们班同学积累的唐诗非常多,那我们对对诗如何?3、教师说前一句,学生对后一句师:“春眠不觉晓”(春晓)生:“处处闻啼鸟”

58、师:“两个黄鹂鸣翠柳”生:“一行白鹭上青天”师:“好雨知时节”(春夜喜雨)生:“当春乃发生”师:“人面不知何处去”生:“桃花依旧笑春风”4、师:同学们积累的古诗真多呀!细心的小朋友听出这些唐诗都是描写哪个季节的呢?生:春天师:今天请同学们跟随唐代诗人贺知章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吧!二新授知识:(一)出示课题,解读课题1、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题目是“咏柳”2、和老师一起书空咏柳。3、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咏柳是什么意思?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歌颂赞美柳树,那咏鹅是什么意思呢?歌颂赞美鹅。咏梅是歌颂赞美梅花。咏春是什么意思呢?歌颂赞美春天。(二)介绍作者简介1、师:课前同学们通过预习,你

59、了解到贺知章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呢?2、学生回答:唐代诗人,书法家,“四明狂客”善于写景,作品有“采莲说”“回乡偶书”3.个别学生背诵“回乡偶书”(三)学习会认的字:1、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从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到篆书、楷书,再到现在的印刷体。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猜猜这些都是什么字吗?2、出示我会认的字的汉字演化。交流这些我会认的字的识字方法。3、春天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放风筝吧。会认的生字开火车读。个别学生领读,全体学生跟读。(四)朗读古诗1、把学习的生字宝宝带入古诗中。仔细听老师示范朗读。教师提出问题:一这首诗是几言诗?二哪些地方有停顿?

60、学生回答问题.2、练习朗读。自由朗读时画出节奏标记,然后教师订正,教师一句,学生一句。教师提问:找出古诗的韵脚的字是哪些?(高绦刀)(自由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古代诗人读诗就是吟诗。吟诗是品诗的过程。所以读诗的时候速度要慢下来。(五)讲解诗意,品读古诗:1、孩子们,通过预习,你明白了哪些词的意思呢?碧玉,翠绿色的玉石。装,装扮打扮。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丝绦;用丝织成的带子,文中指柳树的枝条细长而柔软。裁;裁剪的意思。个别学生读古诗的一二句。教师讲解诗句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的丝带。2、孩子们,你能体会到作者笔下柳树的美吗?带上这种感情再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