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氧化处理_第1页
废水氧化处理_第2页
废水氧化处理_第3页
废水氧化处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废水氧化处理技术介绍氧化技术近年来,氧化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废水的氧化技术主 要是运用超临界水氧化、光催化氧化、无毒药荆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化学氧化与生物氧 化相结合等手段处理废水的技术。1、无毒药剂催化氧化技术采用无毒药剂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尤其是处理有 毒有害、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是当前水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课题。活性嵌可作为 废水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与Fenton试剂法相比,COD去除率提高了 1.75倍。还可利用 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来提高臭氧的利用效率和氧化能力。2、 光催化氧化技术光氧化最常用的催化剂是TiO2、H2O2-草酸铁等无机试剂。 通常的悬浮相Ti

2、O2光催化氧化法存在着催化剂易失活、易凝聚和难分离等固有弊端。将TiO2 负载在海沙上,作为光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克服了上述缺点。还可将TiO2粉末固定在泡沫镍 上的光催化固定技术,降解废水中的磺基水杨酸。利用TiO2催化降解有机物时,可利用太 阳能来代替UV光源。3、电化学氧化技术 近年来电化学水处理法得到了改进,在传统电化学法的基础 上增加了氧化、催化氧化或光催化氧化作用,有效地突破了微电解技术的局限,展示了电化 学水处理技术的绿色特点。利用光透电极和纳米结构TiO2作为工作电极和光催化剂,采用 光电催化法对水中染料进行电解,发现与光致分解、光催化降解相比,光电催化降解对三种 染料一品红、格蓝

3、K、格黑T溶液的降解效果最好。采用高压脉冲放电降解法去除水中苯乙 酮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液电脉冲处理水中苯乙酮过程中,在通入O2时,经30min 放电处理,苯乙酮降解率可达92%。液电脉冲等离子降解法涉及等离子物理、等离子化学、 流体力学、热力学、生物、电工、环境保护等学科间的交叉,这种降解法具备了光化学氧化、 高温热降解、超临界水氧化以及液电空化降解等多种水处理法的综合效应。4、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 SCWO是对湿式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技术的改进, 是近年来兴起的绿色水处理技术。超临界水(T617.5K,P22.05MPa)具有常态水所没有的特 性。其溶解性强,扩散系数大,传

4、质速度快,可作为超临界水氧化有毒有害有机物的反应介 质。有机物、空气或氧气和水在25Mt a和673K以上的温度可完全互溶。体系呈均相混台 状态,在较短的反应停留时问内,99.99 %以上的有机物可被迅速氧化成CO-NHO和其他小分 子物质。该法用于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尤其有效。氧化产物清洁且无需 后续处理,符合全封闭处理要求。纯净水设备在较低的有机物含量下,可实现自热然启动, 运行后无需外界供热。因反应物混合均匀且反应温度高,反应速度大幅加快,故水的停留 时间较短,所需反应器体积小,结构简单。水处理技术的概述这促使环境科学家和环保工程师积极开发和应用水处理技术水处理技术的开发

5、, 正在有力推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它是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创新研究的一条源 泉之路,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l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近二、三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与常规分离方法相比, 膜分离过程具有能耗低、单级分离效率高、工艺简单、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在废水处理中可 实现水的闭路循环,除污的同时变废为宝,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技术。膜分离技术 主要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和电渗析等。近年来这些技术在水处理 的应用愈来愈显示生命力。世界上每天约有500万m的水通过膜分离处理为了适应水处理 的需要,膜材料的性能逐步得以改进采用无毒无害、

6、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备超滤膜。NF膜 在水的软化方面显示了其它技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NF90膜在海岛饮用水制备中可有效地 去除对人体健康不利的Ca2+、Mg2+等硬度。在较低的操作压力(1.0MPa)下,总脱盐率381%, 产水量可达144t/d,淡化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电渗析作为绿色水处理技术近年来研究 较多。有人采用改性异向膜电渗析法处理化纤厂粘胶单丝淋洗废水(去酸水),在工艺上实现 了污水闭路循环,消除了 H2SO4和Zn的污染,并把溶解固体浓缩到190g/L,再进行多效蒸 发来回收多余的Na2SO4。浓缩的H2SO4和ZnSO4溶液则返回凝固浴再用,淡化水中的总溶 解固体(TDS)下降

7、到0.7g/L以下,因无硬度,故可作洗涤用水。膜分离技术正在成为水处 理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其在水的回用方面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将膜分离技术与绿色氧化技 术、生物处理技术联合,用于废水的处理及回用是一个颇有前途的研究与应用方向。污水的湿地处理工艺污水经过土壤渗漏,植物吸收,特别与地表根垫层及节根部微生物相接触后,软化 水设备渗入净化沟内。这一过程使污水在耐水性植物、微生物及土壤联合作用下,通过物理、 化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使污水得以净化,其作用机理为1:异养菌+有机质+DOCO2+NH3+H2O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净化机理为2:BOD的去除:BOD去除机理包括过滤、吸附和生物氧化作用,其主要氧源是大气复 氧和水生维管束植物。SS的去除:沉淀、过滤、吸附作用。氮的去除:反硝化作用,挥发和作物吸收。磷的去除:作物的吸收和土壤的吸附固定。病原体的去除:吸附作用、过滤作用、生物吞噬及其它不利于病原体生存的条件。另外,由于净水沟是泥坝沟,沟边生有杂草,所以在沟水接近出水泵房处,设立2 3处拦草网,以保证出水水质。进入净水沟处理后的水达到排放标准,排入小海生态塘进行进一步稳定利用。排水 泵房处,由于水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