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 方剂名称由来 一字散 出处:济生方 本方由雄黄、细辛、川乌头为末,姜汁或清茶调服。用于风寒之邪侵袭头部所致之头痛经久不愈,时发时止的头风症。有袪风止痛之功。 一字者,古时服药时用汉代五铢钱币炒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风中雄黄辛温解毒;细辛袪风止痛;川乌头温经止痛。三药相合,有袪风止痛,温经散寒等作用。服后可使风寒去而头痛止。因方中诸药皆为有毒辛温之品,故服用量不宜过大,每用一字(约相当于今 0.5 至 1 克)即可,所以叫作一字散。 一抹金 出处:证治准绳 本方由藜芦、
2、蛇床子、红丹、硫黄、赤石脂、明矾、五味子、黄柏、轻粉诸药组成,共研细末,用生猪油调成软膏,或用清油调擦患处。用于治疗小儿遍身生疮、溃烂、燥痛,脓汁不下等症。有清热败毒,排脓敛疮之功。 一抹,这里指用法,是将药膏涂抹患处;金是言方中有红丹、硫黄、赤石脂、黄柏等药,研细后颜色呈金黄,酷似古代作货币使用的黄金。又因本方功效卓着,外用治疗皮肤疮疡恨快就能见效,金喻贵重之义,故名曰一抹金。 一贯煎 出处:柳州医话 本方由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诸药组成。用于肝肾阴虚、肝气不舒之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弦虚;及疝气瘕聚等症。有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之功。 一贯,即以一
3、理贯串于事物之中。(辞源)论理里仁云:吾道一以贯之。本方用一味疏肝药川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配入大队养阴药之中,寓疏于补,肝肾同治,是滋阴养肝,疏肝开郁的常用方。既符合肝肾同源的医理,又暗含滋水涵木的契机。魏玉磺认为:可痛治吞酸疝瘕一切肝病。本方贯串滋水疏肝一法治疗多种肝病,故名一贯煎。 一捻金 出处:古金医鉴 本方由大黄、槟榔、黑牵牛子、白牵牛子、人参诸药组成,共为细末,每服一字,蜜水调下。用于小儿风痰吐沫,气喘咳嗽、痰涎壅盛、内热积滞、停食停乳、肚腹膨胀、一思饮食、二便不利等症。有消积化痰、通肠利便之功。 本方由名小儿一捻金。小儿体质娇嫩,脏腑薄弱,易罹病患。本方既治风痰外感咳嗽,又疗内伤腹
4、胀纳差,内外通治,实为医小儿疾病万全之方。一捻者,言其用手指捻取,每服一字(即汉五铢钱淹没一字的药量),谓份量很轻;金者,是形容其效果可靠,非常贵重。有只用少量药物,可奏奇效之意,故名之。 二至丸 出处:证治准绳 本方由旱莲草、女贞子两味药物所组成。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吐血;或烦热易饥、足膝疼痛、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等症。有滋阴降火之功。 二至,即指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旱莲草为草本植物,盛夏时茎叶繁茂,叶黑汁足,所以夏至日采集最佳;女贞子其木隆冬不凋,冬至日果实熟透,味全气厚,所以这时采集为佳。医方集解云:冬青子即女贞实,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
5、,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 . 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为膏,和前药为丸,。本方以二药采集时间命名,故名二至丸。服之可以补益肝肾,从而使阴写充足而虚火自平。 二仙汤 出处: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本方由仙茅、淫羊藿、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等六味药物所组成。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见有肾阴、阳不足,而虚火上炎者。有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理冲任之功效。 更年期综合症,中医认为是肾气衰、天癸竭,冲任虚损所致。 本方有温补肾阳、滋养肾精之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调理冲任之当归、巴戟天;泻肾火之知母、黄柏,故而效果可靠。二仙,即本方有仙茅、仙灵脾(即淫羊藿之另一名称
6、)两药,并以其为首,故名之。另外亦寓运用之后,功效奇特如神似之意。 二妙散 出处:丹溪心法 本方由黄柏、苍朮两味药物所组成。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下肢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等症,有清热燥湿之功。 本方主治湿热下注的痿证。方中黄柏苦寒清热,苍朮苦温燥湿,为治阴分之湿热痿证的妙药。药仅两味,但功效卓着,作用神妙,故名二妙散。 本方加牛膝名三妙丸,治下焦湿热,再加苡仁名四妙丸,可袪湿热,利筋络。本方若加槟榔名三妙散,外用脐部湿癣,有清热燥湿止痒之功。 二陈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半夏、陈皮、白茯苓、炙甘草,加生姜、乌梅等组成。用于湿痰咳嗽之痰多色白
7、,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脉滑等症。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本方为治湿痰之主方,也是治痰证的基础方。方中半夏、陈皮,属于六陈之一,以储存陈久者入药为佳。所谓六陈,珍珠囊药性赋有歌云: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与茱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吴仪洛云:局方陈皮半夏贵其陈久,则少燥散之性,故名二陈。(成方切用)其命名意义皆在于此。 本方加枳实、砂仁名枳砂二陈汤,治湿热生痰;加枳壳、桔梗,名枳桔二陈汤,治小儿停饮,呕吐痰涎等症。 十灰散 出处:十药神书 本方由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等诸药组成。用于血热妄行所致之呕血、咯血、衄血等上部出血症,有
8、凉血止血之功。 十灰,指方中十味药物,均烧灰存性,研极细末,为散备用。十药神书序云: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此定理也。用藕汁或箩卜汁磨京墨调服,其意亦在增强清热降气止血之效。唐容川曰:右药烧灰存性为末,铺地出火气,童便酒水随引。黑为水之色,红见黑即止,水胜火之义也,故烧灰取黑。(血证论)本方对肝胃火盛,损伤血络,血热妄行所致之各种出血证,效果甚好。其药烧炭存性用,可以加强收敛止血作用。故以其炮制方法而命名曰十灰散。 十枣汤 出处:伤寒论 本方由芫花、甘遂、大枣三药为末,用大枣煎汤冲服。用于悬饮、胁下有水气,以致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
9、弦者;也常用于腹胀水肿之实证。有攻逐水饮之功。 本方中所用的三味主药,分别具有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等作用,其性皆猛峻,故用大枣十枚以益气护胃,缓和峻药之毒,防止或减轻药后反应,达到寓攻于补、下不伤正之目的。医方论:云仲景以十枣命名,全赖大枣甘缓以救脾胃,方成节制之师也。方名十枣者,一是说明方中药大枣十枚;二是强调大枣在该方中缓其峻毒顾护胃气的特殊作用。 本方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名控涎丹(三因极 - 病方证论)有搜剔停痰伏饮之功,可使痰涎得以控制,故以此命名。 十香返魂丹 出处:春脚集 本方由丁香、木香、沉香、藿香、乳香、降香、香附、檀香、诃子肉、僵蚕、郁金、天麻、礞石、瓜蒌仁、莲子心、甘草
10、、麝香、琥珀、朱砂、牛黄、苏合香、安息香、冰片等二十三味药组成,白蜜为丸,金箔为衣。用于痰厥中风、口眼窝斜、牙关紧闭,昏晕欲死,或诸风狂死,神昏厥逆语言狂乱,哭笑失常等症。有驱风开窍,解郁除烦之功。 本方又名十香反生丹,因其方中有辛温开窍醒神之十余种香命名之药物,用于可使神昏危重之症即刻复苏,故而称为十香返魂丹。 七气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制半夏、茯苓、厚朴、紫苏叶,加生姜、大枣等组成。用于七情郁结,痰涎凝聚,咽中如有物阻,状如棉絮,或如梅核,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中脘痞满,上气喘急,呕逆恶心等症。有行气开郁,降逆化痰之功。 本方为治七情郁结所致之梅核气的常用方。诸药配合,可使气机
11、舒畅,郁结得解,痰喘消除,呕恶平息。由于本方主治因怒、喜、思、悲、恐、惊、忧七情不调所致之气郁症,故称七气汤。又因用四种药物治疗七情郁结之病,取四、七两个数字,亦称四七汤。 七仙丹 出处:东医宝鉴 本方由何首乌、人参、干地黄、熟地黄、麦门冬、天门冬、茯苓、炒茴香、八味药物所组成,蜜丸,酒或盐汤送服。用于治疗须发早白等症。有滋阴养血,益气健脾之功。 须发,即指胡须、头发。二者均赖血以滋养。须发之荣枯,与肝、肾两脏关系密切,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充足则须发荣泽,肝肾不足,则血虚不荣上荣,故须发枯燥,久则变白。方中药虽八味,何以称七仙丹?是因除茴香之外,其余七味药物,均是古代医家认为延年益寿、久服成
12、仙之品,均有补益气血、滋养肝肾之作用,故对须发早白卓然有效。 七厘散 出处:良方集腋 本方由血竭、麝香、冰片、没药、红花、朱砂、儿茶组成为末,黄酒冲服或调敷。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有活血袪瘀,止血止痛之功。 七厘,指服用量,即今之 2.1 克。 本方是伤科常用方,内服外用皆可。方中血竭、红花活血袪瘀;乳香、没药散瘀行气;麝香、冰片窜通经络;朱砂、儿茶宁心止血。综观全方,虽有散瘀定痛,止血愈伤之效,但多数药为香窜辛散,行气活血之品,内服易耗伤正气,不宜多量久服,一般每次只服七厘,所以以其每次用量而命名为七厘散。 七宝美髯丹 出处:医方集解 本方由何首乌、茯苓、牛膝、当归、
13、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七味药物所组成。用于肾水亏损,气血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梦遗滑精,筋骨无力等症。有滋补肝肾,填精养血之功。 本方相传为唐李翱方,邵应节用以进献嘉靖黄帝,从此其方盛传。须发者,血之余,肾之华也。肾主藏精,肝主藏血,精血充足则须发乌黑。七宝者,指方中用七味药物益肝补肾,功宏如宝;美髯者,指须发乌黑而润泽。三国时关云长因须长而黑,有美髯公之称。喻服本方后,能使肝肾得补,精血充足,发乌髯美,神悦体健,故称七宝美髯丹。 七制香附丸 出处:医学入门 本方由香附与当归、莪朮、丹皮、艾叶、乌药、延胡索、川芎、三棱、柴胡、红花、乌梅等共十二种药物炮制而成,水糊为丸,黄酒送服。用于妇
14、女月经不调,结成症瘕,或骨蒸发热,四肢无力等症。有调和气血、温通经脉之功。 因本方炮制方法特异,具体是将香附十四两分为七等分,分别同当归二两酒浸;莪朮二两童便浸;丹皮、艾叶各一两米泔水浸;乌药二两米泔水浸;川芎、延胡索各一两水浸;三棱、柴胡各一两醋浸;红花、乌梅各一两盐浸,以春季三天或夏季两天,秋季七天,冬季十日为浸泡时间,此后单取香附为末糊丸,由于用香附一味与六种府料七次炮制,故名七制香附丸。 九分散 出处:急救经验良方 本方由制马钱子、麻黄、乳香、没药四味药物组成,既可用无灰酒调下内服,亦可外用烧酒调敷。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骨受损,红肿作痛等症。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 因本方以马钱子为
15、主药,该药苦寒有毒,所含番木硷,成人每此服用 5 至 10 毫克即可发生中毒现象,30 毫克可致死亡。故内服用量宜严格掌控,以免发生中毒副作用。方名九分散者,一则说明本方内服,每次以九分(相当于 2.7 克,四种药物共同研磨之量)之内为宜; 一则告人本方之中有剧毒药物,慎勿过量,以少为宜。 八正散 出处:太平惠明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木通、瞿麦、车前子、萹蓄、滑石、炙甘草、大黄、山栀子等诸药组成,加灯蕊引服。用于湿热下注,发为热淋、石淋,证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象实数等。功能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方名八正者,八,谓本方由八味主要药物组成;正者,乃正治之
16、意。朱丹溪曰:小便不通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有隔二隔三之治。如不因肺燥,但因膀胱有热,则泻膀胱,此正治也。总之,本方以八味药物为散,通过正治之法(热者寒之),以奏清热通淋之功,用以治疗湿热下注之淋证,故称八正散。 八珍汤 出处:正体类要 本方由人参、白朮、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加姜、枣组成。用于气血不足所致之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怔忡,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四肢倦怠,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等症。有平补气血作用。 本方为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合方。既能健脾养胃以益气,又能养肝行滞以补血,适于一切因气血不足所致之证,张秉成曰:夫人之所赖以生者,气与血耳,而医家
17、之所以补偏救弊者,亦惟血与气耳。故一切补气诸方,皆从四君化出;一切补血诸方,又当从此四物化出也。(成方便读)本方集两方为一方,八味药物皆为补气养血之珍品,故名八珍汤。 人参养荣汤 出处:三因集一症证方论 本方由白芍药、当归、橘皮、黄耆、肉桂、人参、白朮、炙甘草、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等组成,加生姜、大枣煎服。用于积劳虚损,四肢沉滞,少气心悸,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咽干唇燥之症。有补益气血,健脾养心之功。 本方从十全大补汤变化而来,为双补气血之剂,方以人参命名,概以人参为补气药之首,取气为血帅之意,俾气行则血行。荣即营,这里指营血。喻用大补气血之品,滋养营血,使身体恢复健康,故名人参养荣汤。
18、温疫论有人参养营汤(人参、麦冬、五味、生地、当归、白芍、知母、陈皮、甘草),治大病愈后,气阴两虚而自汗者。方以人参为主,辅滋养营血之品,故名之。 三仁汤 出处:温病条辨 本方由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苡仁、半夏诸药等组成。用于湿温初起之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飢,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症。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功。 本方治疗证属湿温初起,卫气同病,湿气留恋三焦,湿重于热者。吴鞠通认为此时不宜用汗、下、滋阴等法,应以芳香苦辛,清宣淡渗之法,方可中的。方中诸药合用,既可轻宣上焦肺气,又可畅通中焦气机,还可渗利下焦湿热,使湿利热清,诸证自解。由于方中杏仁宣肺
19、气,白蔻仁调中气,生苡仁利下湿,以三仁为主药,通利三焦湿热,故称三仁汤。 三消汤 出处:验方新编 本方由党参、白朮、当归、茯苓、生地黄、黄柏、知母、黄连、麦门冬、天花粉、黄芩、甘草等十二味药物组成。用于通治消渴之症,饮水不止者。有益气滋阴,清热生津之功。 三消,即上消、中消、下消。上消以多饮多渴为主;中消以消榖善飢为主;下消以多饮多溺为主。本方之中党参、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当归、地黄滋阴养血;知母、黄柏、黄芩、黄连育阴清热;麦冬、花粉生津止渴,诸药配伍,通治上消、中消、下消之症,故名三消汤。 三拗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甘草、麻黄、杏仁组成,加生姜煎服。用于感冒风寒,鼻塞声重,
20、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等症。有宣肺、平喘、止咳之功。 拗者(音要),违逆不顺之谓也,三拗,指所用三药皆违常法而用,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而生用。本方从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去石膏而来,原方遵古炮制,麻黄当切断去根节,杏仁当煮后去外皮和尖,甘草用蜜炙。本方与古法相悖而行,故名三拗汤,主要取其发汗、平喘力着之义。 证治准绳幼科又有一方,名五拗汤,即本方加荆芥不去梗,桔梗蜜拌炒,治感受风寒,及形寒肢冷,痰嗽咳连声者。 三痹汤 出处:校注妇人良方 本方由独活、秦艽、川芎、熟地黄、白芍药、肉桂、茯苓、防风、细辛、当归、杜仲、牛膝、甘草、人参、黄耆、续
21、断、生姜诸药组成。用于治疗肝肾气血不足、风寒湿痹,手脚拘挛之症。有益肝肾、补气写、袪风湿、止痛之功。 痺证,由风、寒、湿三气杂至、留滞于经络、肌肉、筋骨之间而成。素问痺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痺也,其风胜者为行痺,寒气胜者为痛痺,湿气胜者为着痺也。统称三痺。本方为备急千金要方独活寄生汤化裁而来,集袪风除湿、散寒止痛、补气和血、益肾滋阴诸药于一剂,专治风、寒、湿三气袭虚所致之行、痛、着痺,故称三痺汤。 三品锭子 出处:外科理例 本药由三种不同处方组成,分称上、中、下三,如法炮制,研极细末,糯米糊和为梃子,状如线香,阴干,每次一锭,置疮内。上品锭子由白矾、麝香、没药、牛黄、白砒等味组成,外
22、用治疗痔疮;中品锭子由上品锭子去牛黄一味,并调整剂量而成,外用治疗痔瘘、六瘤(即骨、脂、肉、脓、血、粉瘤)、气核、瘰历;下品锭子由上品锭子调整剂量而成,外用治疗瘰历、气核、疔疮、发背、脑疽诸疮。 品,在古代常常用来表示某些事物的种类或等级。本方有三种处方,分治三类不同的疾病,故名三品锭子。 三子养亲汤 出处:韩氏医通 本方由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三味药物所组成。用于老人中虚喘嗽,痰壅气滞之症。有降气消食、温化痰饮之功。 方中选用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三子系均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
23、自平。本方用三种果实组方,以治老人喘嗽之疾,并寓子以养亲之意,原书云:三士人求治其亲,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甚切。予不欲以病例,精思一汤,以为甘旨,名三子养亲汤,传梓四方。正如吴鹤皋云:奚痰之有飞霞子此方,为人事亲者设也。(医方考)故以三子养亲汤为名矣。 三甲复脉汤 出处:温病条辨 本方由炙甘草、干地黄、白芍药、阿胶、麻仁、麦冬、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等九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下焦温热,热深厥甚,脉细数,心中憺憺大动,甚至心中痛者,有滋阴息风之效。 三甲者,是指本方所用的药物中有软体动物牡蛎之甲壳,脊椎动物鳖之背甲,龟科动物乌龟之腹甲,三种动物贝甲并用,其滋阴潜阳之功能更强。复脉者,言本方是在复脉
24、汤(即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创立,有益气补血、滋阴复脉之作用,本方可使阴液补充,脉复于常。故对温热病后期阴亏脉弱等症有效。 三品一条枪 出处:外科正宗 本品由明矾、砒石、雄黄、乳香四味药物组成,先将矾、砒锻红,再研成细末,加雄黄、乳香二味,调搓成药条,阴干后外用。适用于痔疮、肛瘘、瘿瘤、疔疮、发背、脑疽等症。有袪腐、拔瘘之功效。 三品者,谓方中有明矾、砒石、雄黄三种主要药物,乳香有调糊作用。一条枪,谓本方的使用方法是将药搓成药条,像枪一样插进疮孔之内,从而达到袪除腐肉,治愈瘘管之作用。故以此而命名。 三物备急丸 出处:金匮要略 本方由大黄、干姜、巴豆等三种药物组成。用于里、寒、实証,证见卒然心腹胀
25、痛,脘腹胀满高起,二便不通,甚则痛如锥刺,面清气喘,暴厥者。有攻逐寒积之用。 方中巴豆辛热峻下,开通闭塞;干姜温中,助巴豆以袪寒;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三药配合,力猛效捷,制丸储藏,以备用于逐暴寒实之急证,故名三物备急丸。汪昂亦有三药峻厉,非急莫施,故曰备急之说。(医方集解)本方是中医治疗急腹症的主要方剂之一。 大定风珠 出处:温病条辨 本方由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生鸡子黄、鳖甲诸药组成。用于虚风内动证,症见神倦瘈瘲,脉气虚弱,舌绛少苔,时时欲脱者。有滋阴熄风之功。 吴鞠通曰:名定风珠者,以鸡子黄宛如珠形,得巽木之精,而能息肝风。肝为巽木,巽为风也
26、。龟亦有珠,具真武之德而镇震木,震为雷,在人为胆,雷动而未有无风者,雷镜而风亦静矣。元阳真上巅顶,龙上于天也。制龙者,龟也。古有豢龙御龙之法,失传已久,其大要不出乎此。(温病条辨)本方为治风之剂,方中多用甘润救阴之药,尤添鸡子黄其形如珠,功在滋阴液,熄风阳,因作用较小定风珠为强,故称大定风珠。 注:豢:音“换”,饲养之义。 大补阴丸 出处:丹溪心法 本方由黄柏、知母、熟地黄、炙龟板四药组成,研末,用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吐血;或烦热易飢,足膝疼痛,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等证。有滋阴降火之功。 朱丹溪曰: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善卫生者,宜常养其阴,俾阴与
27、阳齐,则水能制火,体强无病。今人纵欲者多,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真阴愈竭,孤阳妄行。而劳瘵潮热,盗汗骨蒸,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易作。所以世人火旺致此病者,十居八久;火衰成此疾者,百无二三。是方能骤补真阴,承制相火,较之六味,功效尤捷。为大补肾阴良方,故称大补阴丸。 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出处:伤寒论 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等诸药组成。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兼有里热证者。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之功。 小青龙汤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等诸药组成。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诸证者。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 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青龙,是神话中东方木神,
28、色主青,主发育万物。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成方便读)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出处:伤寒论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药组成。用于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四证及脉实者,或肠中实热积滞之热结旁流等证。有峻下热结之功。 小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二证为主者,有轻下热结之功。 承者,受也、顺也、制也。王晋三云:承气者,以下承上也。(古方选注)柯韵伯云: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行气药
29、以主之。亢则害,承乃制,此承气之所由;又病去而无气不伤,此承气之义也。(伤寒来苏集)六腑以通为用,胃气以下降为顺,二方峻下热结,皆能承顺胃气,使腑气得降,热结得通,故名承气汤。 大陷胸汤、小陷胸汤 出处:伤寒论 大陷胸汤由大黄、芒硝、甘遂三药组成。用于水饮与邪热互结于胸腹之大结胸症。有泻热、逐水、通结之功。 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瓜蒌实三药组成。用于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痰热结于心下之小结胸症。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 结胸,是邪热结于胸中,而出现心下痛,按之硬满的病证。伤寒论中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分为大、小、热实、寒实、水、血等类结胸。二方分治大、小结胸证。成无己云:结胸为高邪,陷下以
30、平之,故治陷胸曰陷胸汤。(伤寒论注解)剂有大小,证有轻重,均能蠲(音“捐”)除胸中痰热互结之邪,如同陷阵,故分称大陷胸汤和小陷胸汤。 干颓汤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方由生黄耆、当归、枸杞子、山萸肉、生乳香、生没药、鹿角胶七味药组成。用于治疗肢体痿废,或偏枯,脉象极细微无力者。有益气和血、滋补肝肾之功。 干者,有制止、干预之意;颓者,即败坏、颓废为谓也。本方中生黄耆补中益气;当归养血和血;枸杞子、山萸肉滋补肝肾;乳香、没药散瘀止痛;鹿角胶补肾生精。诸药合用,可制止偏枯、痿废之证的发展,使颓废的肢体重新振复,故名约干颓汤。 千捶膏 本方由麝香、乳香、没药、铜绿、黄丹、龙骨、轻粉、安息香、松香、杏
31、仁、蓖麻仁、琥珀、冰片、珍珠、血竭诸药等组成。外用至瘰历、痈疽、疔疮初起之症。有解毒消瘰、袪腐止痛之功。 由于本方制法比较特殊,先将杏仁、蓖麻仁入石臼中,用木槌捣烂如泥,然后将余药研成细末,置于石板之上,边加边用木槌去捶打,击千余下,使药物达到充分混合,成为软膏方止,方名则根据其制作方法而言,故称千捶膏。 川芎茶调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叶等组成为末,清茶调下。用于外感风邪头痛,证见偏正头痛,巅顶作痛,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有疏风止痛之功。 本方为治疗风邪外袭所致头痛有效方。方中川芎善治少阳、厥阴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
32、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薄荷、荆芥、防风辛散上行以疏散风邪,止头痛之功。此方以川芎为主药而制成散剂,用茶清调服,治风邪上犯头目,阻遏清阳之头痛有卓着的疗效,故名川芎茶调散。 本方加菊花、殭蚕名菊花茶调散(医方集解),主治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目昏重及偏正头痛,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 小续命汤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 本方由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白芍药、川芎、杏仁、附子、防风、生姜诸药组成。用于中风不醒人事,筋脉拘急,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等症。有扶正祛风之功。 续命,即延续生命,这里有却病延年之意。十六国春秋载:晋安帝元年,卢循为广州刺史,赠刘裕以益智粽,裕乃答以续命汤。旧俗于端
33、阳节以彩带系臂,云可避灾延寿,其丝便名续命丝。并有细如续命丝(欧阳修),返魂单向何人用,续命汤于何处施之诗句,可证二字之本意。中风证属正虚邪实,病情危笃,治疗不当则一蹶不振。本方服之可转危为安,延续生命,故称小续命汤。 天王补心丹 出处:摄生秘剖 本方由生地黄、五味子、当归身、天门冬、麦门冬、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白茯苓、远志、桔梗组成为丸,朱砂为衣,龙眼肉汤送下。用于心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之虚烦心悸,健忘失眠等症。有滋阴清热、补心安神之功。 天王,指邓天王。相传唐终南宣律师(道宣)讲经劳瘁,梦邓天王授此方。实则是他患病后所创制出来的验方,而托名于邓天王。补心。即补养心血作用。本方滋中寓
34、清,标本兼治,有补心血、清心火、敛心气、养心神之功。可使心气和而神自归,心血足而神自藏,从而虚烦、失眠、惊悸诸症得以痊愈。故称天王补心丹。 天台乌药散 出处:医学发明 本方由天台乌药、木香、妙茴香、青皮、炒高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等药组成。用于寒凝气滞的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睪丸,舌淡苔白,脉沈迟或弦等症。有行气解郁,散寒止痛之功。 本方为气滞寒疝痛实症之常用剂。重在行气疏肝,兼以散寒,从而使气行寒散,肝脉调和,疝痛可消。苏敬新修本草曰:乌药今台州、雷州、衡州均有之,以天台者为胜。天台,一为县名,在浙江省境内,属台州。一为山名,在天台县北,为先霞岭山脉的东支。以此地所产的乌药为上,故名天台乌药。
35、本方以其为主药,且以散剂应用,故名天台乌药散。 五皮饮 出处:华氏中藏经 本方由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五种药物组成。用于皮水,证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促急,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象沉缓,以及妊娠水肿等。有利溼消肿,利气健脾之功。 本方为治皮水的通用方。水肿一证,多与肺、脾、肾三脏相关。本方既健脾运化,利水渗溼,又肃降肺气,通调水道,故有理气、消肿、健脾之效。由于方中五药皆用其皮,以治皮水之证,取以皮治皮之意,故称五皮饮。 本方去桑白皮,加青皮、地骨皮、甘草皮,名七皮饮,治证同上;如去桑白皮,加白朮名全生白朮散,全生有保全生命的意思,该方有健脾利溼,安胎消肿之功,可用治疗妊
36、娠脾虚水肿之证。 五色丸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 本方由水银、朱砂、雄黄末、珍珠粉、铅等五种药物组成,先将铅与水银煎熬后,再与其余药末混合,炼蜜为丸,金银器、薄荷煎汤送服。用于治疗小儿痫证。有镇静息风之效。 痫证,为儿科常见疾病,以屡发屡止,止后一切如常为特点,风、火、痰、食、郁均可引起,治疗多责之于肝风。由于本方之中珍珠粉色青,朱砂色赤,雄黄色黄,水银色白,铅色黑,五种药物具备五种颜色,杂合为丸,用以治疗五种痫证(指以上五因引起之痫证),故名五色丸。 五苓散 出处:伤寒论 本方由猪苓、泽泻、白朮、茯苓、桂枝诸药组成。用于外有表证,内停水饮之证。症见头痛发热、水肿、泄泻;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
37、眩等。有利水渗溼,温阳化气作用。 赵羽皇云:五苓散一方,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亦为逐内外之水饮之首剂也。(名医方论)虽然本方所治之症不一,但若掌握其病机为膀胱气化不利,及主证小便不利,用之均有良验。方中由五味药组成,以利水之猪苓为主,故称五苓散。亦有苓为以令水行之意。 本方去桂枝名四苓散,至内伤饮食夹溼证。本方加入人参名春泽汤,其意在助气以生津,犹如春雨润泽一般;加茵陈则名茵陈五苓散,是治疗溼热发黄的效方。 五泻汤 出处:银海精微 本方由黄柏、知母、木通、栀子、生地黄、甘草、玄参、桔梗、黄芩、防风诸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瞳仁干涩火旺,以及五脏虚火妄动诸症。有滋阴泻火之功。 中医眼科有五轮之说。即把眼
38、睛由外周向中心分为肉、血、气、风、水五轮,其中肉轮位于上下眼胞(睑)属脾;血轮位于两眦血络属心;气轮位于白睛属肺;风轮位于黑睛属肝;水轮位于瞳神(仁)属肾。本方服之能滋养五脏之阴,以泻五脏之虚火,通治五轮虚火上炎,以致引起瞳仁干涩之症,故名曰五泻汤。 五淋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赤茯苓、当归、生甘草、赤芍、栀子仁等五位药物组成。用于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尽,脐腹急痛,发作有时之五淋症。有清热祛湿,利水通淋之功。 五淋,是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的合称。石淋见于尿中杂有砂石,尿色黄浊,或呈血尿,多因湿热蕴结所致;气淋见下腹至阴囊胀痛,小便涩滞,多因膀胱气滞所致;膏淋见
39、小便混浊如米泔,或如脂膏之物,尿出不畅,多由湿热或肾虚所致;劳淋是病久不愈,欲劳则发,多因脾肾两虚所致。均有尿频、尿急、淋沥不断或尿痛等证候。由于本方能治疗多种淋证,故称五淋散。 五痹汤 出处:医宗必读 本方由人参、当归、茯苓、煨白芍、川芎、五味子、白朮、细辛、甘草、生姜十味药物组成,主要用于五脏痹症。有补气养血、温阳通络之功。 痹,有不通之意。所谓五脏痹症,是指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肺痹者,烦满喘而呕;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寒;肾痹者,善账,足挛不能伸,身偻不能直。由于本方可治五脏之痹症,故以此命名之。 五痿汤 出处:医学心悟 本
40、方由人参、白朮、茯苓、炙甘草、当归、薏苡仁、麦门冬、炒黄柏知母九味药物组成。临症时可以视情况加味,若心气热加黄连、丹参、生地黄;肝气热加黄芩、牡丹皮、牛膝;肾气热加生地黄、牛膝、石斛;肺气热加天门冬、百合;挟痰加川贝母、竹沥;挟湿加半夏;瘀血加桃仁、红花。用于治疗五脏痿证。有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滋肾降火之功。 痿证是由于肺热叶焦、湿热伤筋、肝肾亏损等所致之肢体痿废的一类病证。根据病因分为脉、筋、肉、骨、皮毛五痿,由五脏之热所引起。本方灵活化裁,通治五痿之证,故名曰五痿汤。 五子衍宗丸 出处:证治准绳 本方由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诸药组成。用于肾虚遗精、阳痿早泄、小便后余沥不清、
41、久不生育,及气血两虚、须发早白等症。有补肾固精之效。 古谓本方有添精、补髓、益肾的作用,称之为种子方。方中菟丝子、枸杞子补肾阳,益精血;五味子、覆盆子补肾固涩;车前子亦有补肝肾之功。王肯堂云:嘉靖丁亥得于广信郑中函宅,药止五味,为繁衍宗嗣种子第一方也,故名。(妇科准绳)衍为广布常流之意,本方五药皆用种子,取以子补子之义,有添精补肾,助于繁衍宗嗣的作用,故称五子衍宗丸。 五味消毒饮 出处:医宗金鉴 本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五味药物组成,水煎加酒服。用于各种疔毒,局部红肿热痛,初起如粟,坚硬根深如钉状,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 本方为治疗疔疮肿毒的有
42、效方剂。岳美中云:本方取金银花寒能解毒,甘不伤胃,为主药,以宣通气血,疏散毒热;蒲公英、地丁消痈毒,散热结为佐;野小菊、天葵根凉血散瘀为使。(岳美中医案集)由于本方由五味药物组成,均有消痈解毒功效,故而命名为五味消毒饮。 五疳消食丸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麦芽、 炒使君子、炒黄连、橘红、龙胆草、芜荑( / )等药物,共为细末,米糊为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而见面黄肌瘦,肚大青筋,牙疳口臭,或虫积下痢,腹痛等症。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功。 疳积,多由乳食失调而致。五疳,指五脏疳积。心疳为心经郁热引起;肝疳为肝经受热引起;脾疳为脾胃损伤引起;肺疳为郁热伤肺引起;肾疳为伏热内阻引起。虽然五脏疳主
43、症不尽相同,但运用本方可以通治各种疳病,故名五疳消食丸。 五虎追风散 出处:晋男史传恩家传方 本方由蝉蜕、南星、天麻、全蝎、殭蚕五种要物组成。用于治疗破伤风,症见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者。有袪风痰、止痉搐之功。 本方为治疗破伤风初期的常用方。破伤风,属痉病中的伤痉,多由外伤中风邪所致。方中主用全蝎、殭蚕、蝉蜕三味熄风止痉的虫类药物,再加南星、天麻两味袪风化痰之品,服药后以五心汗出为佳,可使风痰清而痉搐自止,症状缓解而收功。五虎,是谓本方用五种药物配伍,功效强猛如虎;追风,是言本病是由中风邪而得,方中以袪风为主,疗效迅速,好像虎逐风邪一般,使痉病得以消除。故名五虎追风散。 止嗽散 出处:医学心悟 本
44、方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诸药组成。用于风邪犯肺所致的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等症。有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之功。 前人云: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后世合称咳嗽。刘河间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实际上,二者往往不能严格分开。咳嗽的发生,总由肺气失宣所致,治疗当以宣肺为主。本方为散服用,有解表邪、宣肺气、止咳嗽、化痰涎之效,故称止嗽散。 中满分消汤 出处:兰室秘藏 本方由川乌、泽泻、黄连、人参、青皮、当归、生姜、麻黄、柴胡、荜澄茄、益智仁、半夏、茯苓、木
45、香、黄耆、升麻、吴茱萸、厚朴、草豆蔻、黄柏诸药组成。用于中满寒胀、寒疝、大小便不通、腹中寒、心下痞等症。有健脾行气、泻热利湿之功。 王晋三云:分消者,上下分消其邪,谓以辛热散之,苦热泻之,淡渗利之,使其阴阳自然分化,不必泻秽以下之也。 (古方选注)中满,当指中焦痞满。本方标本同治,正邪兼顾,服之可使寒散气顺,浊降清升,中焦痞满得除,病邪上下分消,故名为中满分消汤。 水陆二仙丹 出处:洪氏经验集 本方由芡实末、金樱子膏制为小丸,盐汤送服。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男子遗精白浊、女子带下,以及小便频数、遗尿等症。有益肾滋阴、收敛固摄之功。 水陆,指两药生长环境,芡实生长在水中,而金樱子则长于山上,一在水而
46、一在陆。仙,谓本方之功效神奇。方中芡实甘涩,能固肾涩精;金樱子酸涩,能固精缩尿。两药配伍,能使肾气得补,精关自固,从而遗精、遗尿、带下蠲除。虽然本方药仅二味,但配伍合法有制,用之于临床,其疗效一如仙方,故称之为水陆二仙丹。医方经验汇编有水陆三仙膏,由鲜荷叶、鲜菊叶、赤小豆组成,蜜和调涂局部,治疗重症大头瘟、头面焮肿等病。 月华丸 出处:医学心悟 本方由天门冬、麦门冬、熟地黄、生地黄、山药、百部、沙参、川贝母、阿胶、茯苓、獭肝、三七诸药组成,共为细末,用白菊花、霜桑叶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诸药末炼蜜为丸,噙化。用于阴虚咳嗽、痨瘵久嗽之症。有滋阴降火、润肺平肝、消痰止咳、袪瘀定喘之功。 月华,古
47、人指月亮或月亮周围的光环。有清阴往来远,月华散前墀(江文通杂体诗)和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瘐信舟中望月诗)等诗句。又因肺属阴,为五藏之华盖,犹如月亮之光彩华美。本方能滋阴润肺,治疗肺痨之病,故名月华丸。 内消沃雪散 出处:外科正宗 本方由青皮、陈皮、乳香、没药、连翘、黄耆、当归、甘草节、白芷、射干、天花粉、穿山甲、贝母、白芍药、金银花、皂角刺、木香、大黄等十八味药物组成,加水、酒各半煎服。用于五脏内痈、发背,尻臀诸种,脏毒初起肿硬等症。有清热解毒、消除痈肿之功。 中医治疗外科病症,有内治、外治两法。内治又分消、托、补三法,故称内消;沃雪者,由如以沸水浇雪一般,可使其立即融化。总之是说服 用这
48、一内消之方后,使疮疡痈肿疾患,能够立即消散吸收之意。 化虫丸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鹤虱、槟榔、苦楝根皮、炒铅粉、枯矾诸药组成,面糊为丸,温米汤下。用于肠中因诸寄生虫(如蛔、蛲、绦、姜片虫等)所致的腹中疼痛,呕吐清水或虫。有杀虫驱虫作用。 本方集萃驱杀诸虫之药于一方,各药单用即又驱杀作用,合用则力更强。化,有融解、消化、消灭之意。由于本方对多种肠道寄生虫均有杀灭作用,故称化虫丸。 医方集解较本方多芜荑(音“提”)、使君子两味,主治相同。证治准绳化虫丸,则由芜荑、黄连、神曲、麦芽四味药物组成,主治小儿疳热。 匀气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藿香叶、砂仁、
49、甘草等诸味药物组成,共为细末,盐汤调服。用于治疗气滞不匀,胸膈虚痞,宿食不消,脘腹刺痛,恶心呕吐等症。有芳香行气,健胃和中之功。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气机畅达,升降调和则诸病不生。若因情志刺激,或内伤食滞,均可使气机失畅而变症丛生。本方中丁香、檀香、木香芳香行气;白蔻仁、砂仁化湿和胃;甘草调和诸药。共同配伍,可使气滞得以调匀,升降从此复常。匀有平均之意,故名曰匀气散。 午时茶 出处:陈修园医书全集 本方由苍朮、陈皮、柴胡、连翘、白芷、枳实、山楂、羌活、防风、藿香、甘草、神曲、川芎、桔梗、麦芽、苏叶、厚朴、陈茶十九味药物组成,共为细末,拌匀合糊压成块状,用时加姜、葱少许,水煎热服。用
50、于风寒感冒,停食呕恶,腹痛腹泻等症。有辛温解表、疏风散寒、降逆止痛、消食导滞之功。 名午时茶等,是谓本方所用之药物共研细末之后,须在农历五月五日午时这一特定时间内,制成茶饼状,亦因其中含有陈茶此味药,用时如茶一样煎煮后再服,故而名之。 牛郎串 出处:串雅内编 本方由牵牛子、槟榔、茵陈、莪朮、三棱、皂角诸位药物组成,共为细末,醋糊为丸。用于治疗邪热上攻、痰涎壅滞、噎膈、反胃吐食;及积聚痞块、疮热肿痛;或大小便不利;女人面色萎黄、症瘕等症。有清热利湿、理气散瘀之功。 方中牵牛子逐水通便,槟榔行气除湿,茵陈清泄湿热,莪朮理气散瘀,三棱破瘀消积,皂角散结消肿。诸药共伍,对上述诸症有效。方名牛郎串,是以
51、方中二味属药,一名牵牛子,一名槟榔,而取其谐意称矣。 手拈散 出处:丹溪心法 本方由延胡索、五灵脂、草果、没药等四味药物组成,共为细末,每用 6 克,酒调送服。用于治疗脘腹痞胀、心脾气痛之症。 有理气散瘀、温中止痛之效。 方中延胡索行气活血,长于止痛;五灵脂通利血脉,行血止痛,没药袪瘀止痛;草果理气散寒,故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脘腹疼痛有效。手拈,用手取物。在此则指运用本方之后,尤如通闭解结、手到病除,表示治疗效果迅速,故名手拈散。 升降散 出处:寒温条辨 本方由殭蚕、蝉蜕、姜黄、大黄为末,黄酒、蜂蜜调匀冷服。用于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证见憎寒壮热、头痛咽肿、烦渴引饮;或上吐下泻、吐衄便血等。近年来广
52、泛应用于眩晕、胃脘痛、不寐、中风、厥头痛、外感等证,有较好的疗效。 本方药仅四味,其中殭蚕、蝉蜕袪风解痉、散风热、宣肺气,宣阳中之清阳;大黄、姜黄荡积行瘀、清邪热、解温毒,降阴中之浊阴;又加黄酒为引,蜂蜜为导。两两相伍,一升一降,可使阳升阴降,内外通和,而温病表里三焦之热全清。杨栗山云:名曰升降,亦(表里)双解之别名也。(寒温条辨)因之命名升降散。 升陷散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方由生黄耆、柴胡、知母、桔梗、升麻五种药物组成。用于治疗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等症。有补中益气、升提举陷之功。 着名中西汇通医家张锡纯认为:胸中呼吸之气谓之大气。大气升则
53、呼吸调匀,人体安和;大气陷则呼吸迫促,变证峰起。方中黄耆为君,补气升提,并以凉润之知母缓其热;柴胡、升麻能引下陷之大气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以为向导。故服用本方可使下陷之大气得以升复,气短之证从而治愈,故名曰升陷汤。 升阳益胃汤 出处:脾胃论 本方由黄耆、半夏、人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朮、黄连等组成,加姜、枣水煎服。用于脾胃虚弱之怠惰嗜卧、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等症。有升阳益胃之功。 本方为李东垣治疗劳倦伤脾、温热中阻、营卫不和的名方。升阳者,升脾之阳;益胃者,益胃之气。东垣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为升降之枢纽,上述诸症
54、皆由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结果。故创此方以升发阳气,振奋脾胃运化功能,从而使脾气升而胃气降,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生降运动。故称升阳益胃汤。 六一散 出处:伤寒直格 本方由滑石、甘草二味药物组成。用于感受暑湿之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亦治膀胱湿热所致的小便赤涩淋痛,以及砂淋等症。有清暑利湿之功。 六一,指原方中药物用量;滑石六两、甘草一两,以数而名之。又名天水散,汪昂曰:其数六一者,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也。(医方集解)。亦名神白散,因其色白而神之也。(增补内经食遗方论) 本方加辰砂,灯心汤调服名益元散,意为除中焦积热以
55、益一元之气也;本方加青黛名碧玉散,因青黛色如碧玉也;本方加薄荷名鸡苏散,因薄荷又名鸡苏或水苏。三方均能清暑,而各分别适用于兼惊、兼热、兼表证者。 六和汤 出处:医方考 本方由砂仁、半夏、杏仁、藿香、木瓜、厚朴、扁豆、赤茯苓诸药组成。用于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所致的霍乱吐泻,倦怠嗜卧,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症。功能袪暑除湿,健脾和中。 本方为治外感暑湿,内伤生冷之证的效方。六和者,即六腑和调之义也。因脾胃为六腑之总司,后天之本,本方所治之证,虽有外感、内伤,但以脾胃病变为主。本方能调理脾胃,使六腑安和,身体健康,故称六和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和汤由上方加白朮、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通治风寒
56、暑湿燥火六气所伤之病。因该方能使六气调和,病去人安,故亦名六和汤。 六味地黄丸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 本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六药组成。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牙齿动摇,小便淋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有滋阴补肾之功。 本方由金匮肾气丸化裁而来。钱乙制此方时,谓小儿阳气甚盛。故去桂、附不用,原为主治小儿五迟证,后世推广为滋补肾阴之祖方。本方重用熟地黄以补肾,六种药物中酸苦甘辛咸淡六味俱备,故名六味地黄丸。正如王旭高说:酸苦甘辛咸淡比,六味之名以此。曰地黄者,重补肾也。(王旭高医书六种) 火郁汤 出处:兰
57、室秘藏 本方是由升麻、葛根、柴胡、白芍药、防风、甘草诸味药物组成,共为粗末,每用克,加连须葱白寸,水煎,不拘时服。用于治疗心火下陷脾土之中,郁而不得伸,五心烦热诸证。有辛散透达,发泄火郁之功。 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治宜因势利导,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云火郁发之。方中用升麻升阳散火;柴胡清热解郁;葛根解肌透达;白芍敛阴和营;防风疏调肝脾;甘草调和诸药;葱白辛温发表。诸药同用,可使火郁从肌表而解,故名火郁汤。 引火汤 出处:疡医大全 本方由熟地黄、玄参、茯苓、白芥子、山茱萸、山药、五味子、肉桂等诸味药组成。用于治疗阴虚所致的咽喉疼痛症。有滋阴清热之效。 肾为水火之脏。肾阴即元阴、真水;肾阳即元
58、阴、真火。足少阴肾经入肺、循喉咙,达舌根。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遂成咽喉疼痛之症。本方之中,用熟地、玄参、山茱萸、山药等滋阴降火之药,再用肉桂、白芥子等引火归元,从而使阴虚之火引归肾宅,咽痛之症自然消失,故名引火汤。 孔圣枕中丹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 本方由龟板、龙骨、远志、菖蒲四味蜜丸,黄酒送服。用于心血虚弱,精神恍惚,心神不安,健忘失眠等症。有补心、安神、益智之功。 孔圣,指孔子,封建统治者尊他为圣人;枕中,古时枕形箱箧,中可储物。本方取龟(版)属阴而灵、龙(属)阳而灵,借二物之阴阳,以补身之阴阳,假二物之灵气,以补心之灵气,再佐以芳香苦辛之味,通肾起以开心窍。喻本方服之可治健忘诸证,使人智慧
59、聪明,读过之书犹如古时圣人一样过目成诵,又如藏于枕箧一般劳记不忘。故称为孔圣枕中丹。 玉女煎 出处:景岳全书 本方由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牛膝诸药组成。用于胃热阴虚之牙痛、头痛、齿松牙龈出血,烦热口渴,舌干红,胎黄而干等症。有清胃滋阴之功。 玉女,有三种说法:一指古代道家称肾为玉女,本方可滋补肾水,故名。一指观音菩萨左有金童,手持净瓶,右有玉女,手持柳枝,观音用柳枝醮净瓶之水,洒于大地则清凉滋润,喻本方有滋阴降火之功。一指石膏其色白无暇,性阴寒,象征玉女。本方以状如玉女之石膏为主,既补肾水之不足,又泻胃火之有余,宛若观音大士用柳枝醮净瓶之水洒于大地一样,从而使阴虚火亢之症迅速得以平息,所以
60、名玉女煎。 玉环煎 出处:医醇誊义 本方由玉竹、沙参、蛤粉、羚羊角、麦门冬、贝母、石斛、瓜蒌皮等诸味药物组成,水煎加梨汁半杯冲服。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微喘,肌表漫热,口燥咽干等症。有清肺润燥,止咳化痰之功。 玉环,指用玉石制成的环,古时用作配饰。古时玉亦入药,本经列为上品,且云:味甘平无毒,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方中使用诸如玉竹、沙参、麦冬、石斛、瓜蒌皮等一派甘寒清润之品。又用蛤粉、羚羊角、贝母等出除肺热之药。用之可使肺热喘咳得以悉除。其药性如玉,效价之高,又如贵重的玉环,故名玉环煎。 玉真散 出处:外科正宗 本方由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诸药组成。用于破伤风,证见牙关紧闭,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家居加盟品牌授权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储能系统购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林业人才培养合作造林协议3篇
- 2025年度老旧房屋漏水检测与赔偿专项协议3篇
- 2025年度股东退出与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特服装租赁拍摄合同3篇
- 2025年度房地产公司合伙人项目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循环水养殖养鱼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体育场馆物业用房移交及赛事运营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业年会活动宣传片制作服务合同模板3篇
-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
- 基坑工程监控方案
- 中考生物试验操作评分参考标准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际私法》期末试题及答案(n试卷号:1020)
- 四川省德阳市中学2023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举高消防车基础知识
- 空气、物表地面消毒登记记录
- 急性脑梗死诊治指南
- 检察院分级保护项目技术方案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毕业论文
- 水电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