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第1页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第2页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第3页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第4页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木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本课内容一方面表明三民主义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同时还反映岀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 质。【学情分析】在必修一 13课学习过辛亥革命,同时孙中山和辛亥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很多,因而学生对民主革 命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基本掌握,本课应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三民主义及其发展,理解理论成果对历史发

2、展的影响。【任务分析】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这一优势, 适当补充有关材料,大力采用谈话法、情景引导法,指导学生感知孙中山先生的光辉形象,为深化理解孙中山 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本课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评价。思想内第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这涵及评价。第三,新三民主义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关系。的基本要求。三大问题涵盖了本分专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背景、过程及其主要内容,从中认识其产生背景与其内容之间 的内在关系;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实践三民主义的基本史实;了解

3、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和典型材料,引导学生掌握孙中山提出、发展三民主义理论,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轮廓;指导学生从背景、内容和作用等角度比较新旧三民主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了 “振兴中华”的蓝图,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 品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4、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木内容以及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大作用。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比较分析与评价。【设计思路】以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探讨救国之路导入新课,分析三民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一组材料分析三 民主义的内容、实质、局限,然后评价三民主义,结合三民主义的实践及局 限,进而学习新三民主义,通过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理解三民主义的发展,认识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学习孙中山崇高的人格品质。【教学过程】【复习】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代表基本主张实践效果特点洋务派曾国藩李 鸿章左宗棠中体西用;师夷长技 以自强。末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战 争失败宣告其破产;迈出中国近 代化

5、第步。旨在维护或 基本保持封建制 度的前提下,通 过改良的办法, 使中国免受列强 侵略,从而摆脱 危机。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挽救民族危机;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头仃君主立宪。思想启家;最后失败。【导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洋务派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木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情景设计:投影或视频孙中山图片和国父纪念歌“我们国父,首倡革命,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

6、制,建设了共和,民国新成,国事如麻,国父详加计划,重新改革中华。三民主义,五 产生了民主中华, 权宪法,真理细追求,一世的辛劳,半生的奔走,神永垂不朽,如同青天白日,千秋万世长流。为国家牺牲奋斗,国父精民生凋蔽,国步艰难,祸患犹未己,莫散了团体,休灰了志气,言,不要忘 大家要互相勉励,国父遗 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翻封 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国 建统治。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中华民民政府尊称其为:而民间普遍 国国父”。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父”。称他为“中国国【讲授新课】一、三民主义

7、的提出:1、背景探究: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78页的导言和正文,归纳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1)社会基础:19世纪末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出示时局图)(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3)禺嶽来源:曲方洛产阶级政治学说,特别受林肯“民有、民治、民草”思想的影(4)个人因素: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甲午战争前,孙中山受早期维新思潮的影响,尚未形成反清革命的思想。1894年春,孙中山北上天津,投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实行资本主义改革,做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 用,货能畅其流”。上书失败后,孙中山毅然弃去和平改革的幻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教师引

8、导学生联系必修二10、14课,认识三民主义提出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经济也随列强入侵加剧而进一步瓦 解,民族资木主义取得发展,促进了思想理论的发展。同时,清政府实施新政,奖励实业的措施也在一定程度 上促进民资的发展。过渡: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二十多位华侨人士,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小团体一一兴中会。后 策划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在此期间,他大量阅读了有关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等方而的书籍,接触到了西方当代的一些社会学说和思潮。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命思想得到了深化。2、三民主义内容(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A时间

9、、地点、人物:1905年8月20日;日本东京;孙中山、黄兴、宋教仁;B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区别: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C纲领:驱除軸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三民主义的提出1905年11月,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 同盟会的16字政 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3)三民主义的内容探究:教师提供材料,分析理解: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内容、实质和局限?(1)材料一: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己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驱除軸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同盟会宣言

10、61905)材料二: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 们,决无寻仇之理。孙中山(1906)思考:民族主义的内容、实质和局限?(2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 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同盟会宣言(1905)材料二: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 汉人为君主,也不 能不革命。孙中山(1906)思考:民权主义的内容、实质和局限?(3 )材料一: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

11、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 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同盟会宣言(1905)材料二: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 将来固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贏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 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孙中山思考:民生主义的内容、实质和局限?这导致了怎样的后果?总结: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统治,夺取政权,是前提;民权主义就是要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政 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理想所在,是核心;而民生主义则是为了追求民生幸福,巩固政权,是补充与完善。 三民主义就是围绕“政权

12、问题”所构筑起的思想理论体系。三民主义涉及到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各 个方面,因而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三民主义还有着明显的缺陷。探究:阅读教材第79页的学思之窗,思考:孙中山为什么主张“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满清专制统治是中国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源,通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首先是为了结束满清专制统治。这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是一种因果关系,或者说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了完成三种革命,提出与之对应的三民主义。3评价:(1)性质:它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

13、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进步性: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 )局限性: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 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过渡: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 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

14、指导辛亥革命在“三民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的民主进程取得了很大进展。1911年10月IOF=1,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军事成功。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同年2月12日,清朝统治寿终正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 最大成果。2、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 责任内阁制。(3)意义: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 封建专

15、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3、捍卫民主共和(1)背景: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2)行动: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总结:三民主义的实践RsHtSSS依靠力量55辛亥革命1911湖北反对清朝的专制统治会党、新军虽然取得部分成果,但 总体上失败了(两个没 有)。二次革命1913江西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军阀护国运动1915云南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护法运动1917广东反对段祺瑞军阀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所至;三民主义木身的局限性;不敢发动群众。教训三民主义指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16、,将旧三民主义进行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必须寻求新的途径和新的力量)过渡:“中国革命己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1924设问:从材料看,孙中山认识到了什么?为了担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孙中山又是如何继续革命的呢?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背景(1)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军事上推行独裁统治,政治上竭力破坏民主共和制 度;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失败。(2)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思想实现转化。2、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

17、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 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 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内容(1)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帝联俄)为中国境内各民 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 及权利。(3)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运用表格分析:比较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新在何处?内容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 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 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

18、:中国境内各 民族一律平等。不明确反帝到反帝;反 满到民族平等。7反帝联俄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 政体,建立国民政 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 真 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 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 平民共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 主张。7联共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7扶助农工问题探究: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A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B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探究:新三民主义与中共 民主革命纲领有何异同?相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反帝反封建)一致。不同: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铲除私有制有着木质不同,中共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主革命之后还有 社会主义革命阶段。4、意义(1)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