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植树问题说课稿 植树问题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植树问题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植树问题说课稿1 本节课教学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这种状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植树问题的实例,探究发现两端都栽这种状况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段数)之间的规律,从而运用所发现的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向孩子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借助线段图、化繁为简等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体验知
2、识的形成过程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 基于以上目标,我特对本节课作如下设计: 1.以孩子们喜欢的猜谜活动引入和我们形影相随的手。然后通过观测张开的右手,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引出间隔数)。再通过预习汇报,让孩子发现植树问题的几种状况,并且为各种状况取名,明确我们本节课所要探究的植树问题(两端都栽),让我们的学习探究目标明确。 2.探究新知:从例1入手,通过让孩子猜猜一猜活动产生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到底是多少棵?我们能想方法验证吗?启发孩子想到用线段图画一画这一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时老师加以引导:100米长的小路我们一直画下去、一棵一棵地栽下去,会让孩子感到很麻烦、繁杂,由于100米太
3、长了,那么有更简单的方法吗?引导、启发孩子选取100米中的一小段进行研究,这样数据小,画起来就会简单、便利,便于研究,让孩子体会到化繁为简的优势。为此给孩子创设小组合作探究的机遇,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学习的主动权,选取自己喜欢的数据进行合作、交流(在此做引导:选取的数据务必能被5除尽的,也就是没有余数),避免孩子选中有余数、出现一端不能栽的状况。由于各组所研究的数据不同,出现的结果也不同,经过板书整理,孩子就会很轻松地归纳、推理出其中的规律,让孩子亲身经历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的探究过程。 3.延学中应用所发现的规律,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与例题略有不同的变式,旨在进一步让孩
4、子感悟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的生动性。 植树问题说课稿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可怜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繁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立刻又要迎来一个开心的节日“六一儿童节,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好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大家知道3月
5、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加入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好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马路。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理解题意。 a.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假如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
6、,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200+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200+1=20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毕竟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假如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毕竟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
7、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对比繁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对比繁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譬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大家想不想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8、 a.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4棵) b.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5段6棵) c.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2段3棵;7段8棵;10段11棵。) d.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05=200这里的200指什么? 200+
9、1=201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繁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b.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 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好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方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假如“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三、
10、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推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推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毕竟同学们的推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推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假如“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做一做。 在一条长20 xx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
11、什么变化? 课件闪烁: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会做吗?赶快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状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 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状况? 2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假如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结果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假如这一列共有1
12、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假如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结果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结果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繁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好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植树问题说课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
13、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繁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可怜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学生经历和体验“繁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毕竟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
14、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繁杂问题的方法:遇到繁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繁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按老师要求画。 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应用规律
15、,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稳定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好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推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推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假如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猛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推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加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独立操作,探究规律。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
16、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推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繁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设计了三道题:锯木头、算第一个同学和结果一个同学的距离以及对算距离问题的进一步稳定。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植树问题说课稿3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这次的说课题目是植树问题.它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一、说教材 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
17、的就是向学生渗透繁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认识不封闭路线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观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密切联系,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观测、操作、交流中摸索并发现不封闭路线上间隔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 教具准备:课件 小树 纸板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重视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
18、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摸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测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设疑激趣法、实际操作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观测辨析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子,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动手实践,自主摸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19、。(利用3月12日植树节进行引入,这样既直观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分组探究,发现规律。 学生真正的生活阅历应当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是能够激发他们感情因素的事物,这样才会让学生真正感兴趣,才能够产生共鸣,才易激发探究的欲望,让活动化的数学学习有个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并没有利用教材上的例题,而是创设了一个同学们身边的现实问题情境。我校计划在一条40米长的小路一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然后提出一共可栽多少棵?的问题,(可字表达出植树方法有多种)引导学生依照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植树方案。 学生的知识起点与知识结构规律起点存在差异,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合作是一个良方,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
20、,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合理的利用。所以在设计植树方案时我让学生分组探讨,分工与合作,通过说一说,画一画,贴一贴、数一数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假如说生活阅历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同学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 当学生合作完成设计方案后,老师选择三种不同的方案展示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观测这三种方案,发现它们的异同点,并说一说。(这一环节利用实物感知,让学生更简单观测出其中的规律。) 通过观测,学生会发现这样几个一致点:小路的长度,每两棵之间的距离,小路被分成的段数。还有一个不同点
21、:棵数不同,这时候老师就问:为什么不?当学生说到方案不同时,老师再追问一句:哪里不同?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发现: 方案一:两端都栽 方案二:只有一端栽 方案三:两端都不栽 接着就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方案一:405=8 方案二: 405=8 方案三:405=8 8+1=9 8-1=7 下一步就是让学生观测这些算式的异同,他们会发现,每种方案都有一个一致的算式:405=8 到底405=8表示什么意思呢?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师给予改正并介绍两个新词间隔与间隔数,同时可以借助五指加强学生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通过观测分析得出,这三种方案的间隔数都是8,而方案一种了9棵树,方案二种了8棵树,
22、方案三种了7棵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通过观测,他们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只有一端栽:棵数=间隔数 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为了稳定刚刚发现的规律,也为后面的练习作铺垫,我又设计了一道例题为了让孩子们的乐园更美丽,幼儿园计划在20米长的小路旁摆一些花盆,一共需要购买多少盆花?这道题只告诉了路的总长度,留给同学们的思维空间更广,同学们的设计方案也可以更多一些。每两盆间的距离可以是1米、2米、4米、5米、10米、20米;可以只在一旁摆,也可以两旁都摆;可以两端都摆,也可以只在一端摆,还可以两端都不摆。这道题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
23、己去设计,不管是哪一种状况都应给予确定和表扬。 4、回归生活,实际运用。 根据上一例题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植树问题并不仅仅是植树,就像摆花盆也属于植树问题,我们的身边还有大量类似的问题,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老师可以提醒,让他们知道挂灯笼、爬楼梯、安装路灯、锯木头、敲钟、排队等都属于植树问题。然后运用今天所学的规律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我用选择和填空的形式向同学们浮现了几道练习题,其中包括:栽树、安装路灯、爬楼梯、锯木头。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总结。 先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
24、获,然后老师小结:我们的身边四处都是数学,只要同学们留心观测就会发现更多的规律和奥秘,就能解决更多的难题。 植树问题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剖析教材。 本单元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对比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寻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平均分成了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好多,譬如马路两
25、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中的隐蔽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在植树问题中“植树的路线可以是一条线段,也可以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譬如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等。即使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情形,例如两端都要栽,只在一端栽国一端栽,或是两端都不栽。本单元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状况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 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的状况,例2探讨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根据编者的意图,要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数学摸索的过程,从简单的状况入手解决繁杂的问题,让学生
26、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等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摸索并总结出“棵树=间隔数+1的关系。 难点: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3、课时安排:本课为第一课时。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摸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中简单规律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认识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
27、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通过观测、推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测周边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测、推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摸索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和现象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小养成勤俭俭约、合理安排开支的习惯。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这个内容之前,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摸索规律的阅历,由于这种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学生简单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原型,因而也对比简单体会到摸索规律的乐趣和成功感。 四、说教法 五、说教学
28、程序 说教学流程:本节课我分四个流程进行教学推进, 一、情境导入 “用以改变和净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植树活动里面藏着大量数学问题,谁发现了? 设计意图: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原本就来源于生活实践。 二、探究新知 1.出例如题1。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设计意图:造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寻求可行性的方法验证自己的数学猜想。 2.动手绘制线段图,通过线段图来理解题意,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学生汇报,初步建模。大多数学生在这一环节意识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让学生明白任何科学的
29、结论都要建立在普遍性的基础上。 3.学生自己解决路长和树的间距,对比间隔数和棵数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给全体学生创设水到渠成的境界 4、重新审视例题1的不同解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摸索出的规律解决他们认知的矛盾,这个矛盾在此自然而然的化解开来,所有的学生都会豁然开朗。 三、稳定练习 四、课堂小结。 植树问题说课稿5 一、设计理念及意图: 1、以课标为理论依据,为本节课把脉。 课标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根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课标实施后,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最明显的表
30、现在于每册教材多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生活体验,探求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生活体验而自主建构的。体验是学生活动化学习的关键,是建构知识的基础。因此,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既重视了数学思维培养,又渗透了数学方法,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我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例1-植树问题。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具体状况
31、繁杂而多样。 现实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类似的有好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由于它们之间都存有共性:都隐蔽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抽取对比有代表性的“植树问题,作为数学模型研究,总结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本节课主要探讨关于在一条线段植树的问题,即使在一条线段植树也有不同的情形:只栽一端、只栽中间、两端都栽的几种情形。例1主要研究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也是这一系列内容的起始课,教材以学生对比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数学摸索的过程,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抽取
32、出数学模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植树问题的教学旨在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推理能力。 说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教参的编排体系和编写意图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把握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状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3、学生能借助图形理解“棵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棵数、总长、间距的关系,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4、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5、学生经历和体验“繁杂问题简单
33、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摸索并总结出两端都种植时“棵树=间隔数+1的关系,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因数学而教学,而是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而过程性目标的设立,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依据,也使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这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实质。) 教学难点: 能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建立物体总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千变万化,学生先分析与“植树问题的异同,再选择适合的方法,例如:在路旁安装路灯问题,学生先建立路灯的总数相当于植树问题中
34、棵数,再分析间隔数与路灯的总个数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因此具有思维难度) 为了加强学生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利用线段图、小棒、直尺、课件演示等直观手段,让学生发现、总结、运用规律,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方格纸、小棒、直尺、课件 三、说教法、说学法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子,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点拨、渗透,引导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我力图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学生通过画图等方法探究发现规律,应用规律,通过有序的操作、思考、实践等活动,学生的所想、所悟与直观形象结合,渗透数形
35、结合的方法,深刻体会到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内涵。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创设为学校设计植树方案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并且激发学生积极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我还把教材例题100米,改成20米,主要由于我感觉100米的距离还是有些长,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不便于研究。同时也遵从了教参中把繁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 二、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重点探讨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状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其实也是生活中一些类似问题的关系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其次个教学环节就是向学生渗透此类问题的思想方法、
36、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起数学模型的过程,十分重要。 我精心设计了这样4个小环节: 1、出示要求。( 2、学生分组设计方案。 3、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方案。 4、引导归纳。 5、尝试应用。 三、稳定应用 1、联系生活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有好多,你能举例吗? 师:杨老师也找到一些,请大家试一试。 (1)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2)丁丁回家每走一层楼就有12个台阶,共要走72个台阶,丁丁住在几楼? (3)一座大桥全长1400米,在桥的两边从头到尾每隔20米,有一盏路灯(两端都有),共有多少盏路灯? (4)工人沿马路一侧植树,每
37、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结果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5)四戊班56人做课间操,排成2列纵队,每2位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一位同学到结果一位同学的距离有多少米? (6)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 2、分层练习 A组:一根10米长的木头,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B组:同学们布置教室,挂了6只红灯笼,再在每两只红灯笼中间挂了2只黄灯笼,一共挂了几只黄灯笼? (1)选择一题,独立解题。 (2)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 (练习题设计有层次性,充分表达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且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带着
38、浓重的兴趣和高涨的积极性,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表达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 总长=间隔数间距 六、教学效果预设: 通过这样一堂课的教学,学生感受这样两点: 一、繁杂问题简单化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中,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体会繁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数学知识生活化 整节课的教学,努力做到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把数学教学融于千
39、姿百态的生活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一份“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佳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生活的主子,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学生人生路上前进的加油站! 植树问题说课稿6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本单元内容由原试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移来,例3调整为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本单元共有三个例题,例1是直线植树中两端都栽的状况,例2是直线植树中两端都不栽的状况,例3是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本部分知识时
40、重点就是借助图画方法和“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等方法解决问题。植树问题(在封闭的曲线上植树)的问题,人教试验版教材第108页。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测、推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 2、通过画线段图培养学生摸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并把握“植树问题的根本解题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植树问题的第三种状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教学重点: 建立“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的模型思想。把握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图画方法和“一一对应“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的思想解方法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学习纸。 课前准
41、备: 唱歌幸福拍手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我们班同学在劳技课上绣的十字绣作品。 教师: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十字绣作品)看看是哪些同学绣的?还有好多呢!我们五(2)班的同学真棒呀!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班主任朱老师也很喜欢这些作品,计划把这些作品挂到教师的后墙上。现在朱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和同学们了,大家说说怎样挂好?说说你的想法。 生: 师:同学们,这个挂作品的事情,和我们数学上的什么知识有点像?(植树问题)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在封闭图形中植树的问题。(板书课题:在封闭图形中植树的问题)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1、大胆推
42、测,引发冲突。 (1)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例如3: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边栽树。池塘的周长120m,假如每隔10m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 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数学信息。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帮助学生弄明了以下数学信息的含义: “每隔10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每隔10米栽一棵就是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10米,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叫间隔长度,也可以说成“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10米。 “池塘的周长120m是什么意思?(全长) 思考:这种环形植树问题,应当怎样求呢? 提醒:在学习前两个例题时,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化繁为简)
43、(2)猜一猜,想一想。 让学生根据例题中的信息,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教师对学生的推测不发表评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毕竟要栽多少棵呢?对不对呢?你计划怎样检验自己的猜想?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厘清题意,让学生通过猜想答案,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借助操作,探究规律。 (1)初步体验,化繁为简。 教师: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120m的小路,每隔10米栽一棵,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每隔10米种一棵,每隔10米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种下去是不是很麻烦? 教师:为什么觉得很麻烦? 学生:由于120米里面有12个10米
44、,太多了。 教师:也就是说120在这道题中显得数据有点大,因此画图时会对比麻烦。像这样对比繁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简单一些的状况入手进行研究。譬如,我们可以先选取40米中的一小段研究。 (2)教师演示,直观感知。 教师演示课件,边演示边说明。 教师:我们选取120米中的40米来研究,用一条线段表示40米,每隔10米栽一棵,也就是说树的株距是10米。(教师板书) 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 教师;大家看一看,我们把这段路平均分成了几段?也就是有几个间隔?栽了几棵树? 引导学生说出40米长的一条路,间隔长度是10米,有4个这样的间隔,可以栽4棵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繁杂问题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
45、的解题策略,并通过课件的演示,向学生示范线段图的画法,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作好准备。) (3)动手操作,初步体验。 让学生分组选择50、60、70、80等米中的圆形池塘,动手画一画,看一看这个池塘边,一共要栽几棵树。并填写表格。 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 (4)分组汇报学习成果。 各小组进行作品展示,说说为什么这样画?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5)合理猜测,感知规律。 教师:虽然这些各组选取的长度不一样,一共要栽的棵数也不一样,但他们所画的线段图特别是他们的分析和思考方法有一致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测,在这些不同的画法中,有一个
46、共同的地方:棵树和间隔数相等。 (6)教师课件出示用“化曲为直的思想来理解。 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 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说课稿 发现:在封闭图形里植树和只载一端是同一种状况。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观测、发现和感受的全过程,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7)即时稳定,加强规律。 教师:同学们都明白了在封闭图形里植树的状况,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相等,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7个间隔种几棵树?20个间隔种几棵树?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20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在两端都栽的状况下,树的棵数和间
47、隔数之间的关系。) 3。运用规律,验证例3。 教师:回到例3,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边栽树。池塘的周长120m,假如每隔10m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学生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查,有针对性地指导。 全班汇报交流。 植树问题说课稿7 一、说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二、说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把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说学习重点
48、: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学习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学习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导入: 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做操,上体育课都少不了要排队,你会不会派队呢? 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依照老师的要排队,谁乐意来? 出示要求:(1)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 (2)每两位同学之间相隔一米 告诉学生:第一个同学到结果一个同学的距离叫队伍的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间隔. 提问:这路纵队长几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假如我们把方才的三位同学看成三棵树苗的话,那么三棵树苗之间
49、有几个间隔?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排队人数比间隔多一,间隔比人数少一 2、过度语: 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3、再次感悟: 让学生观测自己的左手,相互说说手指与间隔之间的关系。譬如: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假如我们把五个手指当成五棵小树苗的话,五棵树苗之间应有几个间隔呢?四个间隔在几棵树苗之间呢?你能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 提问找生回复:假如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几个间隔?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那你们再想象一下,假如从头到尾有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那20棵树呢? 细心观测
50、,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4、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5、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测,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出例如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指导学生读题: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方法
51、找到问题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7.方才我们要求路的两端都要栽时,得出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知道了怎样求路的长度。假如知道了棵数与间隔数,你呢感求出路的长度吗?(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假如两端都不栽的状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还以这道题为例来研究一下: (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分小组交流,也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 (3)反馈 (4)展示结果:两端不栽时,植树
52、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生活中有大量问题都可以用方法解决,如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等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一根木头长10米,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要8分钟,共要花多长时间? 2、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3、每隔6米种一棵树,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结果一棵有多远? 4、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 5、马路一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包括两端)共10根,求路长?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
53、称为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不只在植树当中才有,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锯木头,上楼梯, 插彩旗,摆花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和两端都不栽时的状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一端栽一端不栽和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五)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重视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譬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好玩儿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在编写时,都是给出路的长度,求间隔或棵数,但在练习时,好多题都是给出间隔和棵数,求路的长度。如: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
54、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 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练习题3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还不能融汇贯穿,所以做起来有些难度。他们不明白从一楼到二楼算一层,好多学生认为楼梯的拐角处也该算一层,后来我在另一个班上课之前就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观测,体验,感受,然后探讨,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就不会出现前面的问题了。 还有一道时钟的问题,五时时钟敲响5下,需要8秒,12时时敲响12下,需要几秒?要想做好这类题,就得让学生明白,需要的时间应当是第一次钟响与其次次钟响间隔的时间。避免上节课出现问题的同时我还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对学生
55、提出质疑,让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遇、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植树问题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状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
56、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57、,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四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观测、操作和交流中摸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在生活中找间隔在动手操作中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应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探究方法,使每个学生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通过对媒体的直
58、观演示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意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摸索,形成概念,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手中,还藏着数学知识呢,你们想了解一下吗? 2、伸出你们的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摇摆手指,创设情境,其实手指问题就和植树问题是一样的道理的。通过动手,观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走进新课。)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就是我国的植树节。你们知道植树都有什么好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三、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 出例如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校早餐服务承包协议范例
- 代理记账业务委托合同参考范例
- 智能消费设备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案例研究报告考核试卷
- 家庭纺织品的市场需求与产品定位考核试卷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光学仪器在能源价格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基于广义随机森林的多胎生育对母亲收入异质性影响研究》
- 水利工程中的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维护考核试卷
- 《“异国”作曲家普契尼真实主义歌剧的真实性研究》
- 2024年水利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记录
-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三年级上册八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 市场主体迁移申请书
- 2023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 (完整word)大学西门子plcs7-1200考试复习习题
- 中考数学复习微专题:有理数运算中的错解及对策
- DB11-972-2013保险营业场所风险等级与安全防范要求
- 高中政治部编版教材高考双向细目表
- 轮扣式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酒店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表
- 中国行业分类代码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