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四首之观沧海说课稿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古代诗歌四首之观沧海,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五、说教法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目 录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八、说教学反思一、说教材 观沧海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古代诗歌四首中的其中一首。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
2、的抱负。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课文皆在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激发审美情感、提升精神品格。二、说学情 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首次接触古诗词,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篇目。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训练了朗读能力,升人初中有必要提升训练目标,也就是将诗歌的朗读变为美读。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经历了从小学到初中的一个跨越。初中的教材与小学的教材差异性比较大,对刚过渡上来的来说,不论是习惯还是学习方法都需要重新适应。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古诗文较少,刚升人初中时要求不宜过高,品味文学的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三、说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
3、诗歌。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四、说教学重难点积累诗歌常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审美意象与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学法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首先,要注重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感受古诗词的声韵之美;其次,要疏通文句,让学生准确理解诗意,感知形象,但不要求索过深,而是要避免琐碎分析,以整体感悟为主;最后要提倡背诵积累,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写一些
4、评点、赏析文字。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古诗文较少,刚升人初中时要求不宜过高。要多用启发教学,避免灌输式教学;可先让学生谈感受、理解,再落实到文字。 同时,做好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也十分必要。要了解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把学习的起点放置在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文章积累、语言积累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顺利地进人初中语文学习。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板块一、导入新课1、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古代的诗人们用大自然中的这些景物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们
5、一起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揭示课题)2、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3、创作背景: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4、古体诗:诗歌体裁
6、的一种。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板块二、初读古诗,梳理字词1、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1)正音正字。(查阅字词典,注意辨识)(2)释义。(结合注解,理解词义)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4学生借助注释,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疏通
7、诗歌内容。板块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读顺古诗,感知文本内容2、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3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
8、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板块四、品读探究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沧海”的壮美景象是如何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明确:动静结合,虚实结合。1、提出探究的问题,可补充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内容方面: 诗从看到了哪些景象?你能按照他看的顺序叙述吗? 诗人产生了哪些联想?情感方面: 文中哪个词是大海留给诗人的最初体验? 澹澹再现了海水浩渺动荡的神韵,“何”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千古传颂的绝句。 想象诗人写作时的
9、情景,思考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情与景的交融。边读边理解,理解后再读。2、你曾经在什么自然景物面前产生过豪壮的情感(意在培养学生融情于景)。师引导 (如:在高山悬崖边,俯视山谷,看鹰在谷中盘旋,然后飞过远山,产生了要走出大山的想法)小结:诗中的曹操就用日月星辰,茫茫大海,虚实结合,把自己一统天下的雄心和豪情展露无遗。板块五、课堂总结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诗歌景中有情,情寓景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带着豪气,有感情的朗读观沧海,深入地感受作者的伟大理想并受到感染。板块六、作业布置1、背诵观沧海。2、收集古今中外的诗歌名句,将其整理归类,并探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0、七、说板书设计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围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分清层次,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引起重视。整个板书内容紧紧围绕中心,突出结构层次,逐层概括推进,明确主旨。八、教学反思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教学时应适当介绍诗人的经历及写作背景,也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诗意,理解诗人的感情。本设计立足于诗歌特点,短文长教,以读突破口,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读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诗歌不为教诗而教;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表达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本课基本上都是按照设计的思路进行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本诗的重难点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等通过例句赏析由这一首学习这一类,对我国古典诗歌的两。个优秀的传统一切景语皆情语和诗言志有所了解,而这也是学习诗歌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钨铜产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融资产交易所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血管保护剂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灰纱产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自动点胶机行业规模调研及前景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矿物棉市场营运状况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白卡纸行业运营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气机柜行业发展策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工贸企业春节复工复产方案
- 第二十一章会阴部美容手术讲解
- 2024年金华金开招商招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道法】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度iPhone手机租赁与虚拟现实体验合同3篇
- 民办中学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
- 2024年初三数学竞赛考试试题
- 20G520-1-2钢吊车梁(6m-9m)2020年合订本
- 2024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
- PPT办公使用技巧培训笔记(共52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