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_第1页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_第2页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_第3页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_第4页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才能,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觉自己的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忙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1 一天的时间,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要经历的,但偏偏教学起来十分吃力,学生十分简单出过错。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这几点举行教学: 1、导入直奔主题 时间,是每个人再熟悉不过的,但又是一种难说得清,说得明的东西。但一提起时间,学生确定会感到十分得亲切,好像知道得好多,会有很强的表达欲望,所以,

2、我就说:同学们在一天又一天中逐渐长大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天的时间,从而揭题。在让学生说说关于一天,你知道什么?虽然,没有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没有独特的画面,但学生兴趣还是被激发了,我觉得还是挺满意的。 2、加强直观教学 让学生经历一天,降低认知难度,用24时记时法作为记时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譬如:电视上的节目单19:00新闻联播,19:38焦点访谈等等。但出现在课本中还是第一次。对学生来说,时间的知识概念对比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忙学生把握,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对钟面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经历一天,说说对应的时刻在做哪些事情,来强化一天所

3、有的时刻。充分利用数轴直观板书出024时,012时针转第一圈,1224时针转其次圈,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初步感知24是记时法;利用数轴帮忙学生举行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转换。直观的演示加深了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也降低了对两种记时法互换上的难度,变得更简单把握。 缺乏之处: 1、这节课按教学目标,学生是对比难完成任务的。重点应当放在2种记时法转化上,备课缺乏没有清楚让学生去认识课题。 2、没有充分发展学生思维,让他们展示的太少忽视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 教学有法,又无定法,只有不断摸索,不断学习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天的时间

4、教学反思2 一天的时间,是我每时每刻都要经历的,但偏偏教学起来十分吃力,十分简单出过错。在一节课的教学这样我主要抓住这几点举行教学: 一、重视数学与生活的紧凑联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四处有数学。一天的时间是一个接近实际生活的教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学习24时计时法,对于一些有关24时计时法的规律,以及他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但时间观念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充分表达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经历一天,降低认知难度。对于学生来说,时间的只是概念对比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忙学生把握理

5、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对钟面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经历第一天,说说对应的时刻在做那些事情,来强化一天所有的时刻。在利用数轴板书出0到24时,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数轴帮忙学生举行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直观的演示加深了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也将低了对两种计时法互换上的难度,变得更简单把握。 由于教学内容多,预计缺乏,导致这节课出现了好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一、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最正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应当是两种计时法的转换,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弄明了转换的方法。二、我没有利用好课堂的生成资源,在重点内容的讲解部分,学生发言十分精彩

6、,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发言记录往下讲,没有必要再次小结,这样就不会显得重复和啰嗦。 三、本节在课堂课教学中,进度有点快,导致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无法完全把握。在今后将进一步提升,协同学生的采纳水平。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3 一天的时间,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要经历的,但偏偏教学起来十分吃力,学生十分简单出过错。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这几点举行教学: 1、导入直奔主题 时间,是每个人再熟悉不过的,但又是一种难说得清,说得明的东西。但一提起时间,学生确定会感到十分得亲切,好像知道得好多,会有很强的表达欲望,所以,我就说:同学们在一天又一天中逐渐长大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天的时间,从而揭题。在让学生

7、说说关于一天,你知道什么?虽然,没有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没有独特的画面,但学生兴趣还是被激发了,我觉得还是挺满意的。 2、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经历一天,降低认知难度 24时记时法作为记时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还是第一次。对学生来说,时间的知识概念对比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忙学生把握,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对钟面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经历一天,说说对应的时刻在做哪些事情,来强化一天所有的时刻。再利用数轴板书出024时,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初步感知24是记时法;利用数轴帮忙学生举行24时记时法和普通

8、记时法的转换。直观的演示加深了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也降低了对两种记时法互换上的难度,变得更简单把握。 缺乏之处: 1、自己太过于重视这次上课,让自己上课时显的对比拘谨,发挥失常,对于书本上的目标,有点照搬照抄。其实这堂课按书上的目标,对于学生是对比难完成任务的。这节课的重点应当放在2种记时法转化上,备课缺乏没有清楚让学生去认识课题。 2、 太追求模式话,带着学生在我的思维中走,出现了好多状况,考虑如何上这节课太多,但是忽视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没有做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这节课的开头,课程的导入考虑的太少,成为失败的主要理由,一开头就没有做到让学生对这节课程有很高的积极性,导致中途出现各

9、种问题。 总结:这次的课程的失败,为我下次的课程总结了好多阅历,相信自己一定会很大的改善。 教学有法,又无定法,只有不断摸索,不断学习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4 12月11日上午,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总校区与分校区全体数学老师的参与下,我完成了本学期的师徒结对,徒弟开课活动。 今天我开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1让学生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时刻举行换算。 2能结合概括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时间是学生在生活当中对比熟悉,但又很难说得

10、明了的东西。因此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基于学生的生活阅历,通过课件出示一个显示9:00的时钟,让学生自己读出时钟上的时刻并说明自己平日这个时候都在做什么事情。由于有的学生对于时间的表述不是很规范没有突出是早上或者晚上,进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带着这种冲突,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稳定以前所学过的12时计时法,为学生举行解惑达到问题解决目的。由于时间是一种对比抽象的东西,本节课我通过课件动态的展示了一天的时间变化并利用自制教具将钟面上的数字“化曲为直,将这些数字用时间轴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对于一天当中时针所走过的两圈有一个对比直观的认识,同时为后面的24时计时法的教学做了铺垫。让学生认识到由重复两次

11、的112的数字过渡到用124来表示时间的可行性。通过这种线段图直观的对比,学生通过观测一般都能认识到时间词与数字之间加减12的问题,教师再举行适当的引导,两种计时方法之间转换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5 一天的时间就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和教学的。 1、重情境创设:创设情境,质疑引入:出示12时的钟面,让学生猜一猜12时老师在做什么?为什么都是12时,老师做的事却不同?从而明确一天有两个12时,一个是中午12时,一个是晚上12时,也就是一天的时间,时针要在钟面上走2圈,也就是24时。 2、重难点突破把握关键:教学新课时,让学生观测课

12、件演示一天的变化,并说出几个时刻,这个时刻你在做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天的变化。 让学生明白晚上12时就是0时,它是一天的起点,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再到夜里12时的全过程,知道了24时是一天的终止,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头,24时就是0时,再通过教具演示,建立普通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再让学生运用学具钟面,在钟面上标出24时计时法,使学生对24时有了深刻的体验。再引导学生观测、对比24时记时法和普通时记时法的区别。引导学生把普通记时法转化成24时记时法,把24记时法转化成普通记时法的方法。通过观测、对比,学生自主摸索出了24时记时法的一般规律、理解和发觉了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联系和

13、区别。 3、重生活与数学相结合:设计练习,让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普遍运用。稳定了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转换。 在教学中,我还重视培养学生完整的表述和学会运用数学语言。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在表述时间时会产生不规范现象。如:把7时说成7点,8时半说成8点半。我马上给学生以引导,“在数学上,我们要说成“7时或者8时半。学生的规范的数学用语得到了强化。 缺乏之处: 在教学24时是一天的终止,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头,没有结合当天来说一说:20号晚上的12时,也就是24时,是20号的终止,也是21号的开头,21号的0时。假如强指出学生会更加明确。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6 一天的时间是北

14、师大教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的其次节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24时记时法,概括内容包括:认识12时记时法、认识24时记时法、对比这两种记时法的不同和联系、能够对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举行相互转换、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这的时间。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基于教学用书提供的帮忙,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对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举行相互转换。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与时间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时间,虽然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了知识基础和生活阅历,但由于时间的知识概念对比抽象,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困难。 一、谚语引入,关联课题

15、新课伊始,我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谚语,明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与时间有关,不仅引入了本节课的课题,同时也对学生举行了思想情感教育。 二、巧用课本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引入课题后,我出示了两个钟面,钟面上显示的都是一时,提出问题:这两个钟面上显示的是什么时刻?学生对这个问题形成了统一的答案,都是一时,紧接着我继续出示顽皮在这两个时间里的活动图片,进一步让学生确定钟面上显示的什么时刻,这时学生已经意识到方才的回复不严谨,有问题,然后去寻觅严谨正确的说法,有的学生回复第一幅图是晚上1时,其次幅图是中午1时,从而自然引入对12时记时法的认识。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自己发觉问题后,结合自己的生

16、活阅历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新知的欲望。三、借助教育技术,理解抽象概念 时间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相关方面的阅历,但是他们所知道的相关知识不规范、不系统、不全面,而且学生也不没有真正有意识的体验过、经历过,即使他们知道一些,也是从别人口中得来的,也只能说是知道,并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更没有内化为自己的。钟表是学生认识时间的直观辅助工具,在教学时我不仅借用实物钟表,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动态的钟表,让学生感受一天的时间,分针每转动一圈,时针转动一大格,同时在钟面上显示对应的时间,直观形象,在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举行对比时,我同时出

17、示两个钟面,一个用12时记时法,一个用24时记时法,形成显明比较,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7 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是在学生认识时、分、秒后学习的一种记时法,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对比广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通过学习可以帮忙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珍惜名贵时间的好习惯。 一、生活中学生已经把握了普通记时法的记时方法,绝大多数会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在教学中重视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让更多的孩子喜

18、欢数学。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二、观测、对比体会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的特征 在这一阶段我创设除夕晚上新年钟声的敲响,让学生明白晚上12时就是0时,它是一天的起点,然后结合学生一天的生活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学具拨出每天的时刻,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再到夜里12时的全过程,知道了24时是一天的终止,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头,24时就是0时,通过这样的操作,使学生对24时有了深刻的体验。再引导学生观测、对比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的区别,为了学生便于观测,我用两种颜色,彩条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阅历把普通记时法转化成24记时法,通过观测、对比,学生自主摸索出了24时记时法的一般规律、理解和发觉了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联系和区别。 三、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的互换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