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教案_第1页
刺法灸法学教案_第2页
刺法灸法学教案_第3页
刺法灸法学教案_第4页
刺法灸法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刺法灸法学教案供2008级针推英语专业本科班使用)杨旭光二0年二月学科审阅意见:(课程负责人签名)(学科带头人签名)教案首页第1次课授课时间:2011年2月21日教案完成时间:2011年2月20日课程名称刺法灸法学年级2008级专业、层次08级针推英语本科班任课教师杨旭光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讲授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第2节针灸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基本教材:针灸学临床主要参考书:刺法灸法学(第七版);刺法灸法学导读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定义和内容特点。熟悉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及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了解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复习以前有关经络腧穴的知

2、识,引出刺法灸法学的定义(5分钟);重点讲述刺法灸法的定义和内容特点(10分钟);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及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15分钟);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40分钟),小结(10分钟)。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及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难点:刺法灸法学的内容特点。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一、概述1、复习以前有关经络腧穴的知识,引出刺法灸法学的定义。2、说明刺法灸法学的内容特点,补充刺法与灸法的关系和刺法灸法与经络腧穴的关系。3、比较刺法和灸法的异同。4、阐述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针刺技术:针具、针法、施术部位灸法技术:艾灸法

3、及其它5、刺法灸法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重点说明其重要性。二、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1、针法的历史发展针具的研制与改进:重点说明九针的研制和现代发展应用。针刺手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内、难刺法总结2、灸法的历史发展灸法的起源和发展。灸材:介绍艾叶的特点。简要说明灸法的种类。小结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5分钟10分钟15分钟40分钟10分钟教案末页)小结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时既要熟记基础知识,更应勤于实践,熟练掌握针灸操作技术,为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中国是针灸医学的发祥地,我们只有学好针灸学才能保持针灸医学的国际领先地位。复习思考题、作业题一、简述1针灸治病的特点是什么?

4、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是什么?并叙述其主要内容。3我国现存最早的经脉专著是什么?并叙述其主要内容。4刺法灸法学的定义是什么?5.刺法灸法学的内容特点和范围有哪些?二、论述试述针灸的起源。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针灸著作有哪些?三、预习下次课内容:第二章毫针基本操作技术实施情况及分析教案首页第1次课授课时间:2011年2月21日教案完成时间:2011年2月20日课程名称刺法灸法学年级2008级专业、层次08级针推英语本科班任课教师杨旭光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讲授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一节毫针的结构和规格与修整第六章毫针刺法第二节练针法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高希言.针灸学临床.第一版北京:人

5、民军医出版社,2006陆寿康.刺法灸法学.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熟悉毫针的构成、规格、练针方法要求:毫针的构成、规格、练针方法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复习刺法灸法的相关内容(5分钟),毫针的构造(10分钟);毫针的规格(15分钟);毫针的检查与修正(15分钟);练针方法纸垫练针(20分钟);棉团练针(5分钟);自身练针(5分钟);毫针的练习方法(5)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毫针针刺前的准备难点:毫针操作的基本功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一、毫针刺法1通过实物、图文、示范,讲授第一节毫针的结构和规

6、格一、毫针的构成二、毫针的规格三、毫针的选择四、毫针的检查第二节毫针操作基本功基本功的训练方法1、指力练习:纸垫、棉团练针法:持针、押手、进针、捻转、出针2、各种手法练习:自身练针法,体会针刺得气感受3、各种手法练习:相互练针法,体会持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自己的指力,进针、手法与对方得气的关系。二、基本功的训练效果二、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小结答疑40分钟35分钟5分钟教案末页)小结本章介绍了毫针的结构和规格及其毫针的选择、检修,重点介绍了毫针的练习和手法练习,因为毫针针体细软,若无定的指力和熟练的手法,就很难随意进针,并进行各种手法的操作,这不仅会引起患者疼痛,而且会影响治疗

7、效果。因此,指力和手法的段炼,是初学针灸者的基础,是顺利进针、减少疼痛、提高疗效的基本保证,故必须进行反复针刺练习,自己多实践,课后进行棉团、纸垫练针,训练指力和手法。通过,纸垫或棉团练习后,掌握了一定的指力和针刺手法,便可以在自己身上选择一些穴位进行试针,也可以彼此相互试针,以体会进针时皮肤的韧性和进针需要指力的大小,以及针刺后的各种感觉。复习思考题、作业题一、问答题1学习针灸为什么必须进行针刺练习?如何进行练习?2针刺基本操作技术有哪些?一、预习下次课内容:第六章第三节针刺前准备实施情况及分析教案首页第2次课授课时间:2011年2月24日教案完成时间:2011年2月22日课程名称刺法灸法学

8、年级2008级专业、层次08级针推英语本科班任课教师杨旭光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讲授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六章第三节针刺前准备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高希言.针灸学临床.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陆寿康.刺法灸法学.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练针方法和针刺前的准备。要求:掌握毫针操作基本功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针具的选择(25分钟);选择体位(25分钟);消毒(25分钟);小结(10分钟)教学重点、难点:具体操作技术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三节针刺前的准备一、选择针具二、选择体位三、消毒一、选择针具因不锈钢不仅能防锈蚀,

9、耐热,而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弹性和韧性,因此,现在临床对针具的选择上首选不锈钢,而金质、银质的针,弹性较差,价格昂贵,故较少应用。在临床应用前还须按照要求注意检查,以免在针刺施术过程中,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在临床上还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肥瘦、体质、病情、病变部位的表里浅深和所取腧穴的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而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至于根据腧穴的所在具体部位进行选针时,一般是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选针宜短而针身宜细;皮厚肉多而针刺宜深的腧穴宜选用针身稍长、稍粗的毫针。总之

10、,选针过长不易操作,且容易误刺过深,发生医疗事故;选针太短则刺不及寸,临床疗效不佳。若刺入深及针根部,断针后不易处理。二、选择体位针体弯曲,局部产生疼痛,造成医疗事故。因此选择适当的体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处方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25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2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3.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11、。5俯伏坐位:适宜于25分钟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的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病人应米取较好的舒适安稳体位。消毒应用针刺必须严格注意消毒灭菌。针刺前的消毒灭菌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生的手指和病人的施针部位。1针具器械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气灭菌为佳。25分钟高压蒸气灭菌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咼压蒸汽锅内灭菌。一般在1.01.4kg/cm2的压力、115123C的咼温卜保持30min以上,可达到火菌要求。10分钟药液浸泡消毒法将针具放在75%酒精内浸

12、泡3060min,取出擦干后使用。也可置于器械消毒液内浸泡(如0.1%新洁尔灭加0.5%亚硝酸钠)。.医生手指消毒医生的手,在施术前要用肥皂水洗刷干净,再用75%酒精棉球涂擦后,才能持针操作。施针部位消毒在病人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酒精的棉球擦拭,应从中心点向外绕圈擦拭。或先用2%碘酒擦拭,再用75%酒精脱碘。小结答疑教案末页)小结为针刺时患者体位的选择是否适当,对于正确取穴和针刺施术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对于些重症和体力衰弱或精神紧张的患者,体位的选择就更为重要。针刺时体位的选择,应以便于医者能正确取穴,针刺施术,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为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尽

13、量选用一种体位,使所选取的穴位都能操作治疗。复习思考题、作业题问答题在针刺之前,为什么要选择适应的体位?选择体位的原则是什么?二、预习下次课内容:第四节针刺方法一、押手与刺手二、持针姿势三、进针法实施情况及分析教案首页第3次课授课时间:2011年3月02日教案完成时间:2011年2月26日课程名称刺法灸法学年级2008级专业、层次08级针推英语本科班任课教师杨旭光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讲授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六章毫针针刺第四节针刺方法一、押手与刺手二、持针姿势三、进针法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高希言.针灸学临床.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陆寿康.刺法灸法学.第一版.北京:中

14、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熟练掌握毫针的持针法,押手法,进针法要求:毫针的持针法,押手法,进针法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押手与刺手(15分钟);重点讲述毫针的持姿势(20分钟);进针法操作(40分钟);小结(5分钟)。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毫针的持针法,押手法,进针法等具体操作。难点:毫针刺法的练习方法包括纸垫练习法、棉团练针法、自身练针法。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四节针刺方法一、刺手与押手二、持针姿势三、进针法复习相关内容刺手与押手:所谓“刺手”就是持针的手,临床医生多用右手持针。所谓“押手”,是指按压所刺

15、部位或辅助针身的手,多以左手。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针具,实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可行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并实行出针时的手法操作。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15分钟持针姿势:持针的姿势,状如执持毛笔,故称持笔式持针法(图6-13),根据用指的多少,又分为拇食指持针法,拇中指持针法,拇食中指持针法、持针身法、两手持针法等等。1拇食指持针法用右手拇指、食指末节指腹夹持针柄,进行针刺的方法(图6-11)。2拇中指持针法用右手拇指及中指持住针柄,进行针刺。

16、3拇食中指持针法用右手拇中二指持住针柄,食指方在针柄末端之上,稍用力下压帮助进针(图6-12)。4持针身法用拇指、食指捏一棉球,裹针身近针尖的末端部分,20分钟对准穴位,用力将针迅速茨入皮肤(图)5两手持针法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柄,左手拇、指食两指握固针体末端,稍留出针尖1-2分,双手配合持针,主要用于长针、芒针操持,防止针体弯曲,减轻进针疼痛。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即只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以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此外,还有两种单手进针法,一是夹持针柄进针法,即用右手拇食指持针柄下段,

17、中指指腹紧贴在针身旁,依靠拇食指指关节的屈曲运动将针刺入穴位;二是单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23分,对准腧穴位置,将针迅速刺入腧穴,然后将针捻转刺入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选用适当押手配合行针。2、双手进针法即刺手与押手互相配合,协同进针。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40分钟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法又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舒张进针

18、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等。3、针管进针法即备好玻璃或金属制成的针管,针管长度约比毫针短23分,以便露出针柄,针管的直径,以能顺利通过针尾为宜。进针时左手持针管,将针装入管内,针尖与针管下端平齐,置于应刺的腧穴上,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用右手食指叩打针尾或用中指弹击针尾,即可使针刺入,然后退出针管,再运用行针手法。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

19、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少病人的疼痛。小结答疑30分钟5分钟教案末页)小结针法是毫针刺法的首要操作技术,是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操作方法。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之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之为押手。进针方法包括了双手和单手进针法。临床常用的双手进针法包括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复习思考题、作业题一、简述1何谓刺手?何谓押手?2一刺手的作用是什么?工押手的作用是什么?4临床常用的双手进针法包括哪几种?二、论述1试述临床常用的双手进针法各应如何操作?三、预习下次课内容:第四节针刺方法四、针刺角度和方向、深浅五

20、、针刺手法实施情况及分析教案首页第4次课授课时间:2011年3月09日教案完成时间:2011年3月1日课程名称刺法灸法学年级2008级专业、层次08级针推英语本科班任课教师杨旭光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讲授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六章毫针刺法第四节针刺方法四、针刺角度和方向、深浅五、针刺手法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高希言.针灸学临床.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陆寿康.刺法灸法学.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熟练掌握毫针针刺角度和方向,针刺深浅等具体操作、针刺手法。要求:毫针针刺角度和方向,针刺深浅等具体操作,针刺手法的具体操作等。大体内容与时间安

21、排,教学方法:针刺深浅,行针法等具体操作(30分钟);重点讲述毫针的针刺手法(50分钟)。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毫针的针刺角度和方向,针刺深浅等具体操作,针刺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和辅助手法。难点:毫针刺法的练习方法包括纸垫练习法、棉团练针法、自身练针法。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四节针刺方法四、针刺角度和方向、深浅五、针刺手法复习相关内容针刺的角度和深度1、角度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分下列三种角度。直刺指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

22、体大部分腧穴丿穴。斜刺指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指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2、深度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作原则的介绍。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身强体肥者,宜深刺。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总的来说,针刺深度

23、是以既有针感,冋时又不伤及脏器为宜。至于不冋季30分钟节,对针刺深浅也有影响,也应予以重视。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讲,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对天突、哑门、风府等穴以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针刺方法(一)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动作,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至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有无,频率的快慢以及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掌握(图6-2

24、2)。2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10分钟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至于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特征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灵活运用(图6-23)。以上两种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在临床上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辅助手法1爪法是用指甲按掐穴位,以便准确进针的一种手法。爪法是用手指揣摸穴位,找准穴位后,以指爪切掐其处,以便准确进针。还可选散气血,减轻病人对针刺的恐惧心理,减少肌肉的紧张度,再配合右手快速进针,可以减轻针刺引起的疼痛。2切

25、法是在进针前以手指按压穴位,使气血宣散的一种手法。针刺前先以大指掐按穴位,使气去血散,然后进针,此即临床常用的爪切进针法。具有宣散气血、诊察经络虚实和固定穴位的作用,并且还能分离筋骨,避开血管,减少进针时的疼痛(图6-24)。3.循法是指在进针后不得气时,用手指沿经脉上下轻揉拍打,按摩体表,促使气至的一种方法。循法具有探察经络虚实和促使气至的作用。通过指循,能调和气血、导引经气,激发经气的运行,使针刺容易得气,从而达到调和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此法多用于进针后经气未至、得气迟缓的病人,又可作为控制针感、使气至病所的辅助方法(图6-25)。4摄法是在滞针的情况下,以指甲随经络掐按穴位上下,促使气

26、散的一种方法。”摄法,原为难经针刺营分时,先使卫分气散的一种方法,后世发展成解除滞针的方法,具有宣通涩滞之气的作用。其操作方法是用大指、中指或食指指甲在所针经络处来往按切,可使肌肉松弛,血气流通,故可解除滞针,并有引气通节,扩大针感传导的作用(图6-26)。5扪法是出针之后按压针孔,使气留于内的一种方法。扪法的含义有二:一是针前在肌肤上循穴抚摸皮肤,以疏散局部气血,有助于进针。二是在出针后,以手指扪按针孔,不使经气外泄,即开阖补泻之补法,用于各种虚证的治疗。现在临床上,常在起针后用酒精棉球揉按针孔,以防止出血,并有消除针后不适感的作用。6.按法见于内经,主要用于腧穴肌肤的按压,其意义有三:其一

27、,按闭针孔以施补泻。其二,按循肌肤,助气血运行。”其三,一用于辨证施针。按法是在入针以后,连续施以一按一松的操作,具有加强针感,促使气血运行的作用。另外,针刺得气时将针推进下插为补法,使卫分之气深入以纳之。7提法提法是在入针得气以后,连续施以一提一松的操作,具有泻法的作用。8进法是指将针刺入皮肤或在进针后将针由浅层插入深层的过程。本法与退法一起使用,即在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手法,反复地将针从浅层插进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称为提插手法。进法即现在的插法。9。退法是将针由深层退至浅层或退出体外的过程。退法的作用,一是用于出针;二是在针刺深度已过而尚来得气的

28、情况下,可将针退回,另行手法;三是用于泻法,即在得气的基础上,将针稍稍退回。本法与进法结合使用,即在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反复地上提下插,这种纵向行针手法,称为提插手法。退法即现在的提法。10弹法是以手指轻弹腧穴或针尾,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的一种催气手法。弹法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为弹穴,一为弹针。弹穴即弹而努之,用手轻弹肌肤,使脉络气血充盈,具有辨别经络虚实、测知气血盛衰、促使气行的作用,用于针前。弹针,是在针刺得气后,以指甲轻弹针柄数次,具有加强针感使气速行的作用。本法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进针后经气未至或得气迟缓者,针感限于局10分钟10分钟部不能沿经传导者;针下紧急,不得捻转者。一般多在留针过

29、程中使用图6-27)。刮法是以指甲刮动针柄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的方法。古称抓法。刮法的操作方法较多,应用时可以任选。双手操作法:以左手拇、食两指挟住针身下端,右手拇指抵压针柄顶端,右手食、拇或中指指甲刮针柄,或以左手拇指指端压按针柄上端,略为向下用力,两手食指弯曲,指背相对,夹住针体,右手拇指指甲在针柄上频频上下刮之。单手操作法:以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的指甲轻刮针柄;或以食、中指抵住针尾,以拇指指甲刮针柄。通过刮动,针体震动以激发经气的运行。本法在穴位较浅的部位,不能提、按、抽、捣时,每多用之。这种方法的针感不强不弱,病人反应感觉舒适,适用于体质虚弱、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度疲劳,或敏感性强和

30、初诊的病人(图6-28)。搓法是下针之后,将针单向捻转的一种手法。搓法是以手指向左或向右飞或前或后地单向捻转针体(图6-29)。通过将针体以不同的速度转动而产生补泻和扩大针感的作用。冋时因左右、前后转动还可出现寒凉感和温热感,故是一种简单的热补凉泻手法。应用捻搓法要根据指下的感觉,适当地运用指力,依具体情况掌握捻转角度,以免牵掣皮肤而引起疼痛。盘法是用针作循环盘转以加强针感的一种方法。窦汉卿列为下针十四法中,针经指南“如针腹部,于穴内轻盘摇转而已。”盘法是在得气后,将针由地部提至天部,使针倾斜,与皮肤呈45度角,以针孔为圆心,使针作弧形运动,具有加强反应及控制感觉传播方向的作用。盘而带按为补,

31、带提为泻。一般盘90,有时可盘180-适用于肌肉松弛丰盈处,不宜在肌薄皮厚处施行。图6-30摇法是指在行针或出针过程中,摇动针柄,以加强针感,促使气行或排邪外出的一种方法。摇法即搬动针柄,以针尖部位为支点,使针体往复摇动,摇而带提或边摇针边出针是泻,多用于浅表部位。摇法还能加强针感,有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的作用。直针而摇,可以加强针感,如结合呼吸,提插捻转六数,即为“白虎摇头”法。卧倒针身而摇,可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如将针向行气摇法及九六数结合使用即“青龙摆尾”法。10分钟10分钟教案末页)小结在针刺过程中,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咼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32、针刺角度和方向,主要根据施术部位、病情需要、患者体质强弱和形体胖瘦等具体情况而定。针刺方向一般依经脉循行的方向、腧穴的部位特点和治疗的需要而定。针刺角度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针刺深度是指针身刺入腧穴的深浅度。原则一般以既有针感而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原则。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为了促使针后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针刺手法中,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可分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行针基本手法操作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重点掌握。辅助手法有十四种,包括爪、切、循、摄、扪、提、按、进、退、弹、搓

33、、刮、盘、摇法,其中重点掌握爪、切、循、扪、弹、刮、盘、摇。复习思考题、作业题一、简述1何谓行针?2.行针的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各包括哪几种?二、论述如何掌握针刺角度和方向?针刺深浅的原则是什么?试述行针基本手法的具体操作。三、预习下次课内容:第六章毫针刺法第四节针刺方法六、针刺得气;七、侯气、催气、守气和行气法实施情况及分析教案首页第5次课授课时间2011年3月16日:教案完成时间:2010年3月14日课程名称刺法灸法学年级2008级专业、层次08级针推英语本科班任课教师杨旭光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讲授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六章毫针刺法第四节针刺方法六、针刺得气;七、侯气、催气、守气和行

34、气法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高希言.针灸学临床.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陆寿康.刺法灸法学.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熟练掌握毫针的得气表现、得气作用、侯气、催气、守气、行气等具体操作。要求:毫针的得气表现、行针法,侯气、催气、寸气、行气等具体操作。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针刺得气(25分钟);侯气、催气、守气和行气法(50分钟);小结(5分钟)采用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毫针的侯气、催气、守气、行气法等具体操作。难点:毫针刺法的练习方法包括纸垫练习法、棉团练针法、自身练针法。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

35、时间分配第四节针刺方法六、针刺得气七、侯气、催气、守气和行气法针刺得气(一)得气的表现“得气”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感觉,又称“针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病人对进针后的针刺感觉,施术者根据针感掌握刺激的手法操作,以达到有效的刺激程度。二是施术者手指对针刺入皮肤以后的感觉,施术者根据感觉去寻找、调整针感,使针感达到治疗疾病所需要的程度。由于刺激部位与组织结构、个体感觉差异及对感觉的形容不同,可反映出各式各样的针感;这些针感不但产生于针刺的局部,还会向其他部位传导。并经过某些特殊的方法诱发,用压力可阻断。医生在刺针过程中,针尖经过和遇到的各种组织的感觉,从感觉中可以得知针尖刺到的是何种组织,并从中得出

36、在进针过程中病人的针感,以及针感的性质和强度,并根据感觉调整针感,使其达到治疗疾病的针感。总之,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隧。”这是对得气与否所做的形象的描述。(二)得气的作用25分钟得气与否与针刺疗效关系甚密,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所说:“为刺之要,气至而有

37、效。”标幽赋说:“气速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都说明针刺必须得气,得气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一般地说,得气迅速时,疗效就好,得气较慢时,疗效就差;若不得气,就可能无治疗效果。但是也应该注意,得气的强弱,也须因人、因病而异。一般来说,痿证、痹证、偏瘫和急性疼痛等疾病得气强则效果好,失眠、面肌痉挛等疾病得气弱却效果显著。气血虚弱、久病年迈之人,得气宜弱,气血旺盛、体壮年轻之人,得气宜强。总之,得气的强弱,应以患者舒适、疗效显著为目标。在临床上若针刺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影响得气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患者体质的强弱和病情的变化,且与取穴准否和施术手法也有关系。一般来说,患者经气旺盛、血气充

38、盈者得气迅速;反之则得气迟缓,或不得气。取穴准确者易于得气,反之则不易得气。此外,还应注意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亦可采用行针催气,或采用留针候气,或用温针,或加艾灸,以助经气来复,促使得气。七、候气、催气、守气和行气法(一)候气就是针刺入穴位后,经使用提插、捻转手法,仍无得气反应时,采用留针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又称留针候气法。素问真邪离合论说:“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这种方法可用于初诊、惧针、老年体弱、小儿、肌肉易于挛缩的患者。(二)催气20分钟针刺入穴位后,施行提插、捻转,或轻轻的摇动针柄等手法促使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亦可用弹、循、刮等手法,激发经气,促使气至,常用的

39、催气手法以下几种:提插捣臼法:即是将针反复上下提插、左右钻剔,并结合雀啄捣臼术,很快就会产生得气反应。本法主要适用于针刺肌肉比较丰厚的穴位,针刺部位还不很准确,需要如此地寻找,才能引起得气反应。捻转法:左右捻转是催气的基本手法之一,只要取穴准确,深度适宜,经过左右捻转后即可得气。如果不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顺一个方向徐徐捻转;则很快会得气。循摄法:手四指并拢,微屈,指尖触及皮肤,沿针刺穴位经脉循行部位或针刺周围循摄或轻微爪切35次,再行针时即有得气反应。飞法:操作时以捻转为主,一般将针先作大幅度的捻转,然后松手,拇食指张开,一捻一放,反复数次,如飞鸟展翅之状,可以使针感增强。运气行针法,针刺过

40、程中,医者专心致志,将气由少腹上提,经肩,肘、腕、指力作用于针下,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刺手”而进行操作。如医者在捻转时,与患者同时采用深呼吸法(用鼻缓缓吸入,以口缓缓呼出),可以加速、加强得气反应。本法对畏针、肌肉易挛缩及疼痛症尤为适宜。(三)守气是指得气后,使气留守勿失的方法。素问宝命全形论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此外,应针对体质、病情的虚实状态施以相应的针刺补泻手法。25分钟(四)行气法又称调气法、导气法、运气法。行气是指针刺感应向一定的部位扩散和传导的现象。行气法是指调节经气和控制针刺感应的方法针灸大成说:“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根据临床需要,采用一定的手

41、法调节经气,控制针刺感应,使经气从针刺部位沿经传导、扩散,达到病变部位,气至病所是提高针刺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以神、气的功能活动为基础的。促使行气的具体办法,除了掌握适当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并须刺达一定的组织外,尚需使用一定的方法:1针芒法即将针尖刺向病所。其法有二,(1)先将针刺向一定深度,运用行针手法,待针下得气后,将针尖朝向病所,然后运用弹、摇等有助于催气,行气的手法。(2)不必等针刺得气后再将针尖朝向病所,而是在进针时即将针尖直指病所,向病所斜或横刺,然后再施手法。这样既可简化手法,也易于保持所激发的经气和所得的经气,直接将其趋向病所。本法对控制针刺感传方向,即促进“气质病所”

42、有较好的作用。2按压法也称按截法。针刺的气后将针保持在一定深度,在施用手法之前,医者先将押手的手指按压于针的上方或下方,已阻止针感向非病所方向传导。临床多将针芒法和按压法结合运用,促进气至病所的作用较好。操作时应结合经脉的走行。通经接气法:针刺时,如遇到针刺感传不远时,特别是关节部位通过困难的情况下,就需要在感传的终止处,再针刺一针,如还未传至病处,在本终止处再刺一针,这就是通经接气的意思,又叫“接力法”。呼吸法;古人认为呼吸能推动气血的运行,因而以呼吸配合针刺则可控制针刺的感应。即病痛在取穴的上方,要在病人吸气时提针,可以使气上行,相反,病痛在取穴的下方,要在病人呼气时插针,可以使气下行。应

43、用行气法应注意几点,(1)明确诊断,确定疾病属经;(2)分清虚实,给于适当刺激;(3)针刺方向准确,深度适当;(4)掌握病机,慎守勿失。在实施操作中还应注意保持环境安静,无干扰。术者要全神贯注认真操作,病人应宽衣解带,身心放松,并仔细体察针感,给医者以积极的配合。小结答疑教案末页)小结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又名针感。当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感觉,这种感觉可沿着定部位、向定方向扩散传导。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得气与疗效关系

44、密切,可以推断疾病的转归与预后。总之,得气的强弱,应以患者舒适、疗效显著为目标。在临床上若针刺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在针刺过程中,为了得气,可以采用一些候气、催气、守气和行气法。复习思考题、作业题一、简述1何为得气?2何为催气?行气?守气?二、论述1得气时医生与患者各有什么感觉?未得气又是什么感觉?2试述得气与疗效的关系。3.不得气的原因有哪些?如不得气,将如何处理?三、预习下次课内容:第六章毫针刺法第四节针刺方法八、治神与守神九留针与出针实施情况及分析教案首页第6次课授课时间:2011年3月21日教案完成时间:2011年3月19日课程名称刺法灸法学年级2008级专业、层次08级针

45、推英语本科班任课教师杨旭光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讲授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六章毫针刺法第四节针刺方法八、治神与守神九留针与出针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高希言.针灸学临床.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陆寿康.刺法灸法学.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熟练掌握毫治神与守神留针法,出针法等具体操作。要求:毫针的留针法,出针法等具体操作。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复习刺法灸法的相关内容(10分钟);重点讲述治神与守神(30分钟),留针法,出针法等具体操作(30分钟);小结(10分钟)。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难点:重

46、点:毫针的留针法,出针法等具体操作。难点:毫针刺法的练习方法包括纸垫练习法、棉团练针法、自身练针法。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六章毫针刺法第四节针刺方法八、治神与守神九留针与出针复习相关内容八、治神与守神(一)治神神,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脏腑,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治神则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终始又说:“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这就是说医者在针治时,必须精神集中,态度端正,才能精神内守,不为外界所扰。素问宝命全形论又说:

47、“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针解篇对此解释说:“如临深渊者,不敢坠也;手如握虎,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标幽赋也说:“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都是强调治神的具体要求,否则将可能出现素问征四失论所告诫的“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的不良后果。气对于针刺手法要求得是否成功,针刺疗效能否提高,以及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医者在临床上既要详细讲解使病人消除其畏针紧张情绪,给于舒适的体位使之可以心神宁静,精神安定,肌肉放松,利于进针,又要在进针过程中密切观察病着的情绪表情,随时加以必要的调整。只有如此才能在治疗的

48、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二)守神医者在针刺治疗中要精神集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体会针下感觉和观察病人的反映,已施行补泻手法,者就是守神。使对针灸医生提出的要求。医生在针刺前必须收敛自己的神气,安定精神,把全身注意力集中到针上。持针要坚实端正;进针时要做到神随针入,注意体察病人的神色表情;行针时应认真体会针下和病人的反映,以判断得气与否。只有做到全神贯注地细神详查神气与经气者,才能受到满意的疗效。否则不仅难以达到治疗目的还会有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的可能。守神要求医者在进针后所持的专心态度。一是要专心体察针下是否得气,注意患者神的变化和反应,并及时施以补泻手法;二是要求患者心定神凝,体会针刺感

49、应,专心注意于病所,促使气至。古代医家非常注意守神,灵枢九针十二原的“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明确指出粗工与上工的区另在于是否能够根据患者血气的盛衰、邪正的虚实,施以不冋的补泻针刺手法,以及洞察气机的变化,掌握其时机。所以,灵枢本神提示:“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就是说针刺者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神态,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才能施以补泻刺法。标幽赋也说:“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指出医者用针之际,要使患者宁神凝意,神志专一。至于如何守神,素问针解篇说:“必正其神,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张景岳

50、对此注释云:“目者,神之窍。欲正病者之神,必瞻其目,制彼精神,令无散越,则气为神使,脉道易行也”。这就是说针治中要注意患者眼睛,引导其精神专一,意守病所,使经气畅达。当经气已至,要慎守勿失,直至气散出针而止。10分钟15分钟15分钟15分钟九留针与出针(一)留针法当毫针刺入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内者称为留针。留针是毫针刺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起到侯气和调气的目的。针刺得气后留针与否以及留针时间久暂,应视患者体质,病情、腧穴位置而定。如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并施以适当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置1

51、020min。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某些急腹症、破伤风角弓反张者,必要时可留针数小时。而对老人、小儿患者和昏厥、休克、虚脱患者,不宜久留针,以免贻误病情。留针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静留针法素问离合真邪论有“静以久留”之说,既是针下气至后,让其自然地留置穴内,不在运针,到时出针。临床多用于对针感耐受性较差的慢性、虚弱性患者。此外,病情属虚或寒需行补法时,按“寒则留之”也用本法。2动留针法针灸大成云:“病滞则久留针”,即将针刺入腧穴先行针待气至后,留置一定时间,在留针时间反复运针,称为动留针法,亦称间歇行针法。本法的作用,在于增强针刺感应,达到补虚泻实的

52、目的。此外,临床用于针后经气不至者,可边行针催气,边留针侯气,直待气至。医者对留针必须重视,首先要排除不适于留针的患者,如不能合作的儿童、惧针者、初诊者、体质过于虚弱者;其次要排除不宜留针的部位,如眼区、喉部、胸部等;再次要排除不宜留针的病情,如尿频、尿急、咳喘、腹泻等类病症。对需要留针、可以留针者,在留针期间,应时刻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防止晕针等意外发生。(二)出针法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1出针方法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

53、做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猛拔),静留片刻,然后出针。2出针要求出针时,依补泻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疾出”或“徐出”以及“疾按针孔”或“摇打针孔”的方法出针。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面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针孔疼痛。当针退完后,要仔细查看针孔是否出血,询问针刺部位有无不适感,检查核对针数有否遗漏,还应注意有无晕针延迟反应征象。小结15分钟10分钟教案末页)小结治神,是指要求医者在针刺过程中,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可分心。在治神的基础上,进步要守神。守神,疋指要求医者在进针后所持的专心态度。一是要专心体察针下是否得气以及得气的强弱快慢,注意患者神的变化和反

54、应,并及时施以补泻手法;二是要求患者心定神凝,把思想集中在针感上,意守病所,使经气畅达,促使气至。治神与守神贯穿于针刺治疗的整个过程,只有心不二用,聚精会神,才能刺穴准确,进针顺利,手法对证,得气明显,运针自如。将针刺入腧穴行针施术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对针感较差的患者,留针还有候气的作用。留针过程中不再行针,称之为“静留针”;留针期间间歇行针,称之为“动留针”出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是指针刺操作完毕后或留针后,达到一定的治疗要求时,将针拔除的操作方法。复习思考题、作业题一、简述1何为治神?2何为守神?3何谓静留针?4何谓动留针?

55、二、论述1.如何做到治神?2留针的目的是什么?怎样确定留针时间的长短?二、预习下次课内容:第六章毫针刺法第五节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实施情况及分析教案首页第6次课授课时间2011年3月21日:教案完成时间:2011年3月19日课程名称刺法灸法学年级2008级专业、层次08级针推英语本科班任课教师杨旭光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讲授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六章毫针刺法第五节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高希言.针灸学临床.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陆寿康.刺法灸法学.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熟悉各种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要求

56、:各种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复习经络腧穴的相关内容(5分钟),重点讲述晕针、滞针、弯针、折针、出血和皮下血肿(60分钟);针刺异常感、针穴疼痛(10分钟),小结(5分钟)。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晕针、滞针、弯针、折针、出血和皮下血肿。难点: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针刺引起内脏损伤、针刺引起神经损伤。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各种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一、晕针一、滞针三、弯针四、断针五、血肿六、针刺异常感复习相关内容针刺治病,虽然比较安全,但如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犯刺禁,或针刺手法不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

57、面的了解,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异常情况。一日发生异常情况,应妥善处理,否则将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应随时注意加以预防。现就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分述如下。一、晕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厥的现象。原因多见于处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失血之后,或体位不适,或使术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现象。现象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吐,精神疲倦,血压下降,脉沉细。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变失禁,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以刺之针迅速起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

58、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予热茶或温开水饮之,糖水亦可,一般可渐渐恢复。重者在行上述处理后,可选取水沟、素醪、内关、合谷、太冲、涌泉,足三里等穴指压或针刺之,亦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人事不省,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米用急救措施。预防主要根据晕针发生的原因加以预防。对于处次接受针灸治疗或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其疑虑。注意患者的体质,尽量采取卧位,并正确选择舒适自然且能持久的体位。取穴宜适当,不宜过多;手法宜轻,切勿过重。对于饥饿或过度疲劳者,应待其进食或体力恢复后在进行针刺。医者在治疗施术过程中,应思想集中,谨慎细心,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变化,

59、询问其感觉。只要做好预防,晕针现象完全可以避免。二、滞针滞针是指在行阵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疼痛的现象。原因患者精神紧张,或因疼痛,或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纤维缠绕针体所致。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现象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患者痛不可忍。处理若因患者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而引起的滞针,可嘱患者不要紧张,医者用手指在临近部位作循按动作,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5分钟15钟血,缓解痉挛。若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须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预防对于初诊患

60、者和精神紧张者,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巧,不可捻转角度过大,或单向捻转,若用搓法,应注意与提插法结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三、弯针弯针时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体位不适,在留针时改变了体位,或因针柄受外力碰击,或因滞针处理不当,而造成弯针。现象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伴有提插、捻转和出针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处理出现弯针后,便不得再进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系轻度弯曲,可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地退出。若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弯曲的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