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重大问题.内容提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原创精神的根底上,为此,要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的区别、价值的决定和源泉、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以及这一理论在现阶段的指导意义和科学地开展地对待这一理论的问题。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理论界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认识上的偏向。对此本文本想一一加以评判,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甚至是模糊的认识进展一定意义的讨论,笔者认为是有必要的,因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
2、理论的认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原创精神的根底上的。故本文拟在假设干问题上与同仁们共同商榷,以求澄清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之内涵。一、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的区别问题商品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有价值,所以分析商品本质上就是分析价值。无论简单商品经济社会还是兴隆商品经济社会,商品都是最简单、最普通、最根本、最常见、最平凡的经济现象,只有从此人手,才能理解价值的内涵,才能进而说明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比拟复杂、比拟详细的范畴。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根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
3、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提醒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表达向我们说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的开展,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总和中的、从这个社会的开场到终结的开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开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然而有的学者却以此为根据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原始的纯粹的实物交换,没有货币居间,更没有资本的余地,除劳动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劳动是简单劳动而不是复杂劳动。在超越了这些条件后,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至少是值得疑心的。显然他是把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所遵循的从抽象上升到详细的方法认定为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从而混
4、淆了价值产生和开展的条件与价值研究方法这样两个命题。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有了商品交换就产生了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价值的产生和开展是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开展相联络的,那么作为价值问题的研究也就会自然遵循这一原那么。对此恩格斯曾指出,“不仅是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历史过程和对这个过程加以说明的思想反映,是对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络的逻辑研究。所以?资本论?第一章所分析的简单商品消费条件下的商品,并不是“在两个原始公社之间的原始物物交换中刚在困难地开展着的商品,而是“充分兴隆了的商品,诚然马克思在研究价值形式开展是从原始公社时的物物交换开场的,但这是基于研究方法的要求,即逻辑的展开要求与历史的开展相一致,
5、可是这并不意味劳动价值理论仅仅只适用于研究的起点,恰恰相反,劳动价值理论正是遵循逻辑的展开与历史的开展相一致的根底上,提醒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根本规律即价值规律,进而深化地提醒出了社会开展的规律。总之,劳动价值理论对价值问题的研究是遵循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要求即从抽象到详细、从简单到复杂,逻辑的展开和历史的开展相一致的要求。而劳动价值理论所提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根本规律,只要是处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理论所包含的根本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尚处于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在相当多的地施很不兴隆,只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才能促使消费力向更高的层次开展,并由此带动消费关系向前开展。假如简单的以所
6、谓的现实已经超越了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为由而断章取义地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且认为劳动价值理论过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理论上都是有害的。对于部分学者所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只适用“有条件性论断,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误解。二、正确认识价值的决定和源泉问题在价值的决定问题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不管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内容,而这个内容最初同这种形式无关。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此处在社会联络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消费关系。可见,作为交换价值物质承当者的使用价值,它是有别于
7、商品学研究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价值是因为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当者,即政治经济学只是研究产品成为商品的条件下,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当者的使用价值。那么,在交换过程中两种使用价值交换的根据是什么呢?真的如有些学者所讲的是由消费出来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或者是由所有参与消费使用价值的要素作为根据的吗?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与商品本身有多大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两回事。因为:“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咽。它表达两种异质的使用价值背后存在着可以通约的东西,而这种可以通约的东西,绝不能由使用价值来决定。即“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
8、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事实上,交换的前提确实是该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这毫无疑问。但前提并不等于根据,交换所根据的东西是抽去了各种详细形式的人类一般劳动。但有学者认为既然是各种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但为什么单单只抽象出个人类一般劳动呢?其实要答复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的枢纽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即表达在商品中的的劳动是详细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异质的详细劳动是形成使用价值的要素,同质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其实所谓的异质指的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所谓同质指的是形成价值的劳动,在每个商品上是同质的,只是在量上大小不同。那么很自然,交换价值的根据只能是人类劳动一般,只有以此为根据
9、,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才具有量的可比性。假如将各种要素也参与到交换价值的比拟中,交换势必会陷人终究是什么样的劳动和劳动过程是怎么样的循环陷阱中。而且,马克思指出,“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并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价值。这就是说,要把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一定的物体里面,即一定的对象里,它才形成价值。由此可见,马克思从来也没有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脱离使用价值抽象地议论价值,而是将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起来议论价值的。其实仅仅认识到交换价值的根据是人类劳动一般还不够,因为还并没有认识到价值最本质的内容,马克思是把价值创造的劳动当作社会劳动来对待,把价值当
10、作社会关系来对待,商品和商品相交换,其本质是表达人与人的劳动交换关系,不过在商品社会里,人们交换劳动是通过商品为媒介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无论从交换价值的根据来看,还是从使用价值的属性与价值的属性是无法替代性上来看,商品的二重性都是存在的,是不能划一的。所以有的学者提出的“交换价值只不过是使用价值的一种延伸和另一种广义的使用价值而已,商品的二重性本质上还是一重性的认识是极其片面的。在价值的源泉问题上,特别强调的是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是两个概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消费价值必须以消费出使用价值为前提,消费使用价值的条件同样也是消费价值的条件,但
11、绝不能混淆消费价值的条件和价值形成的源泉,也不能混淆价值形成的源泉和财富形成的源泉。消费价值的条件和消费使用价值的条件是同一的,但二者的源泉那么是不同的,前者的源泉是人类抽象劳动,后者的源泉是劳动和消费资料。这是因为价值所代表的是人类劳动的交换关系,而财富的消费是表达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蕴涵着不同的内涵,故不能简单划一。此外,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有学者提出,“各种消费要素都有可能充当交换价值的源泉的论断,其实不过是马克思对此早已进展过严厉批判的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对此马克思指出,资本;土地和劳动这三者“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彼此之间毫无共同之处,就象公证人的手续费、甜
12、菜和音乐这三者之间毫无共同之处一样。其错误之处在于,把各种收入的源泉之间能联络起来的社会消费关系抛掉以后,又把它们复原为互不相关的各种收入的直接源泉,而且上述三种收入,只是一种分配关系,而并非收人的实体本身,至于收入的实体本身是什么?收入本身是无法答复的,因为收入不是与实体本身,要分配,必须以所分配的实体已经存在为前提,那么收人的实体是什么?就是物化的社会劳动。物化的社会劳动由于存在不同的所有权可以转化为不同所有者的收入,但不能把不同的收入转化为实体本身。三、正确认识价值和价格的关系问题首先,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了详细地阐述,他指出,价值决定格,而“价格是物化在商品
13、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即价格只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为商品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模的着,价值虽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却和商品不同,看不见、摸不着,价值要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和货币发生交换关系。故商品所有者要想把该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必须把自己的舌头塞进它们的脑袋里,也就是说内在的价值只有通过外在的价格才能得以表现,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已。其次,马克思肯定了价格与价值在量和质上存在背离的问题,马克思指出,“虽然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数,是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但不能由此反过来说,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必然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标。这就是说,虽然商品的价值量必须通过价格才能表现出来,但并不意味着价格
14、一定要和商品的价值量完全致。对于价格和价值量的背离情况,马克思指出,货币和商品的比例关系,既受价值量的决定,又受其它诸如供求等因素的影响。此时的价格“既可以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表现比它大或小的量,而“商品就是按这种较大或较小的量来让渡的“。所以只要价值量转化为价格,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商品和货币在市场上进展交换,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也就是必然的。而这种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正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此外,马克思还指出,价格和价值在质上的矛盾也是存在的,即“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阐述了商品价值决定价格的根底上,并不否认价格本身有脱离价值的现象,
15、而认为这恰恰上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再次,马克思同时也指出“价格是由供应和需求共同决定和影响的现象的论断还有着致命的错误,它根本无法答复当供求一致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来决定的这一问题。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出现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就已经起支配作用。假如把供求作为决定价格的源泉,那么在供求一致的情况下,一辆汽车和自行车为什么是有不同的价位?显然是无法答复。对于价值分析和价格分析的层次问题,思格斯在编辑?资本沦?第三卷时,为了对付庸俗经济学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价值理论的攻击,运用大量的经济史料,详细论证了价值的产生和开展直至转化为消费价格的历史过程,论证了价值规律转化为消费价格规
16、律的历史过程。恩格斯指出,在初期的简单商品交换中,价格是以价值为中心,并且是围绕价值来变动的,特别是简单商品消费越充分,那么较长期内的平均价格越是与价值一致;伴随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一切落后的消费方式最终被资本征服了,工业获得了应有的支配地位,去除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障碍,使工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这样对整个交换来说,就完成了价值向消费价格的转移,这是个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消费价格规律恰恰是价值规律在高度兴隆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转化形式,尽管现象会偏离本质,但终究替代不了本质。可见价值分析是高于价格分析的深层次的本质性东西,无论价格怎么样地复杂,如何偏
17、离价值的轨道,其背后的决定力量都是价值,价值分析的独立化不仅是有道理的,而且是必要的,即严格区分价格决定和价格实现的不同。前者是一个根本原那么问题,后者是现象问题,二者绝不能混淆。四、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在现阶段的指导意义的问题首先,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价值规律理论的提醒。商品消费的价值规律以及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刺激消费力开展的强大动力。只要人与人的关系还表现为利益关系,只要社会不能直接地调节这种利益关系,商品消费就是开展消费力的最适宜的形式,商品消费过程中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运,必然会促使每个商品消费者设法进步劳动消费率,进而普及全社会,使消费力向前开展。市场化改革二
18、十年的成就证明只要我们尊重价值规律,我们的事业就能向前开展;相反,假如无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我们就必然走弯路。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脱胎于半殖民和半封建社会,消费力程度还远远落后于兴隆国家,我们不仅要完成工业化,而且还要完成现代化目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商品经济;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向,理论上把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统统视为异端,简单地认为我们可以不经历商品经济的充分开展,就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这种违犯客观经济规律的做法,结果证明只能是经济的“穷过渡。再看当今的时代特征是经济的全球化,其本质就是市场的全球化即资金、人才和消费要素的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最优配置,也就是
19、价值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作用,为各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和开拓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否有效地融人世界经济,使本国经济构造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尽可能的有利地位,成了促进各国经济持续开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想独立于全球化市场经济之外,不遵循价值规律的原那么都是不可能的。最后,看一个理论能否经的起历史的检验,关键是要看这个理论本身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封闭的理论必然抛弃,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开展的开放的理论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事实上,我们对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的认识是随着理论的开展而不断丰富和服,并不断运用于理论的过程。从方案和市场的排挤论到消极结合论到积极结合理论再到十五大所确立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这一过程是我们丰富和开展价值规律理论并自觉地运用于理论的过程。价值规律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农村,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消费力;在城市,由于建立起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焕发出了活力。纵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成绩斐然,消费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开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地进步,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这切恰恰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的理论中闪耀出的灿烂光辉。那种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的说法,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除草剂市场运营状况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锆英砂行业供需现状及投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连接器制造市场发展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轮滑鞋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血浆增容剂行业运行动态与发展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葵花油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盈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艺术玻璃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管道检测行业供需现状及投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空冷器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种衣剂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篮球规则》课件
- 中医24节气课件
- 《化工安全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环卫应急预案8篇
- 《与顾客沟通的技巧》课件
- DB14-T2980-2024低品位铝土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 2024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一年级语文教材的修订思路和主要变化
-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处理
- 健康教育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 2024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二级技师技能理论考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