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补充勘察报告_第1页
岩土补充勘察报告_第2页
岩土补充勘察报告_第3页
岩土补充勘察报告_第4页
岩土补充勘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TOC o 1-5 h z 1概况21.1任务依据21.2工程概况21.3岩土工程勘察分级21.4勘察执行标准21.5勘察目的、技术要求和方法26勘探孔平面布置及孔深确定原则31.7勘探点测放及坐标、高程引测依据31.8勘察概况及完成工作量31.9资料利用情况32.0说明32区域特征31自然地理及气象32水文33地形地貌34区域地质构造.43岩土层结构特征及分布43.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G 442:第四系冲积层(Qai) 443.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a】).433.4:白垩系泥质粉砂岩(K ) 5ig4不良地质现象与特殊岩土51不良地质现象54.2特殊岩土55隧道围岩分级及土、石

2、可挖性分级55.1各岩土层基本围岩分级及土、石可挖性分级55.2隧道围岩分级56 水文地质61地表水66.2地下水的类型及赋存6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76.3水化学特征76.4岩土的富水性及渗透性76.5隧道洞身涌水量77地震效应71地震动参数77.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77.3建筑抗震地段类别.77.4砂土液化与软土震陷78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及其设计参数建议值79环境工程地质81环境对修建工程的影响89.2修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810岩土工程分析及评价8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810.2工程地质条件评价811工程措施建议8附图附图1:图例附图2:天元西路站清水亭西路站盾构

3、区间钻孔平面布置图附图3:工程地质纵断面图附图4:工程地质柱状图附件附件1:勘探数据一览表附件2: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告附件3:岩石抗压强度汇总表附件4:岩芯照片1概况1.1任务依据受中铁十五局南京地铁三号线TA15标项目部的委托,我公司对其拟建的 南京地铁三号线TA15标大元西路站清水亭西路站盾构区间进行了补充勘 察工作,勘察任务依据为南京地铁三号线TA15标项目部2011年3月25日南 京地铁三号线TA15标地质补勘施工合同。1.2工程概况1.2. 1项目简述南京地铁三号线工程TA15标包括清水亭西路站、天元西路站、【天元西 路站清水亭西路站盾构区间入【清水亭西路站诚信大道站盾构区间】及 其

4、附属工程。本标段大元西路清水亭西路站盾构区间设置2个联络通道和 1个风机房兼联络通道和泵站。本区间里程范围为K36+415. 933K38+499. 846,长约2083.913% 区间 隧道共设置两个联络通道和一个区间风机房兼联络通道和泵站,联络通道设 置在K36+938. 465. K38+108. 173,风机房设置在K37+512. 682处。线路出天 元西路站后沿利源南路、苏源大道向南,下穿牛首山河,九龙湖后向东转向 清水亭西路。1.2.2场地环境天元西路站清水亭西路站盾构区间(以下简称“天清区间”)从里程 K36+415开始沿着利源南路和苏源大道自北向南行进,与高湖路、佛城东路 垂

5、直相交,线路两侧多为工业园厂房以及住宅小区,地表及地下布有众多供 气、供水、供电、排水、通讯等管线。下穿牛首山河后隧道通过场地为九龙 湖公园绿地及九龙湖,地表较为空旷,管线及建筑物较少,出九龙湖后线路 沿清水亭西路向东进入清水亭西路站。1.3岩土工程勘察分级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 确定本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本工程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场地复杂 程度,本工程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根据地基复杂程度,本工程 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1.4勘察执行标准1、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6、50307-1999);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在勘察过程中,原则上必须首先执行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 勘察规范,包括在勘察手段、操作规程、参数舍取、分析评价、成 果报告等方面;3、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4、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5、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当招标、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参数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难 以恰当求得时,应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国家标准或江苏 省标准);6、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国家标准铁路

7、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8、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9、行业标准原状样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10、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J449-2005);11、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MTB10038-2001, J126-2001);12、行业标准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X TB 10027-2001, J125-2001);13、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14、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15、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XTB10041-200

8、3, J261-2003);16、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98);17、行业标准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18、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19、现行其它相关的国家、地方或行业规范、规程和规定。1.5勘察目的、技术要求和方法1、勘察目的鉴于本场地区间已进行了初勘、详勘工作,按照委托方的要求,本次补 勘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沿线各钻孔的工程地质情况及各岩土层在空间上的分布 变化情况,特别是着重补充查明沿线软弱土层分布情况、岩面线位置情况及 各岩土层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为隧道施工提供更加详细的施工依据。2、技术要求按南京地铁三号

9、线TA15标地质补充勘察技术要求及其附件执行。3、勘察方法本工程采用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室内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 并充分收集、利用既有地质资料。1.6勘探孔平面布置及孔深确定原则1、勘探孔平面布置原则本次补勘仅限于盾构隧道区间范围内进行,根据委托方的布孔要求,原 则上地层变化不大的地段按30米间距在左右线隧道外侧交叉错开布置,对于 盾构始发端、到达端及岩面起伏较大、上软下硬地段、联络通道地段或线路 经过重要、敏感建筑及构筑物位置地段则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加密钻孔。2、勘探孔编号钻孔编号为TQBZ(Y)- X X , TQBZ(Y)代表天清盾构区间左(右)线隧 道补充勘察,x X表示钻孔编

10、号。3、勘探孔孔深确定原则钻孔深度要求:原则上要求钻孔深度穿越隧道洞身不少于3米,即隧道 底板线以下不少于3米。若有特殊原因不需要穿越隧道洞身的,须征得项目 部现场技术人员同意确认。1.7勘探点测放及坐标、高程引测依据勘探点采用GPS或全站仪测放,坐标采用南京市地方坐标系统、高程 采用吴淞高程系统。1.8勘察概况及完成工作量我公司于2011年3月15日进场施工,至2011年5月2日结束全部野外 勘察工作。本区间补勘共布设钻孔126个,钻孔编号为TQBZ1TQBZ一 54, TQBY1TQBY63。但由于场地障碍或地下管线影响,实际完成钻 孔124个。本阶段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下表1.1:完成勘察

11、工作量一览表表1.1序号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钻孔m/孑L3171.2 米324 孑2采取岩样及试验分析组131.9资料利用情况南京地铁三号线XK04标大元西路站清水亭西路站详细勘察阶段岩 土工程勘察报告,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查院。以下简称“详勘报告”。2.0说明2. 0. 1本次补勘地层编号与详勘地层基本一致以方便相互对比。2.0.2鉴于详勘阶段已做了大量的常规土工试验及特殊项目的试验,本 次补勘仅进行了岩石的饱和轴抗压试验。2.0.3由于场地建筑或者地下管线的限制,经委托方同意部分钻孔未施 工,实际完成钻孔124个(见附件1:勘探数据一览表)。2区域特征2.1自然地理及气象1、自然地理南京

12、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大部分是低山丘陵。长江从西南方向流入南 京,在此折向东进入镇江。秦淮河、滁河分别从南北岸汇入长江。2、气象属北亚热带次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夏长而春秋短,为省区夏季高温中心。 因地域狭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平均气温:全年L5.FC, 一月1.9C,七月 27.6Co极端气温:最高46.5C,南京最低-16.9C。年日照时数2090小时, 无霜期230天,降水量1026毫米。江宁地区极端最高气温45.6C,极端最低气温-6.2C,出现在1月。总 降水量1037.6毫米,全年大于0.1毫米降水日119天,梅雨期为6月21日7 月12日,梅期22天,属正常范围。梅雨期间降水相对偏多。

13、年日照时数2099.8 小时,年无霜期225天。2.2水文南京市区地表水系除六合北部属淮河水系外,其他均属长江水系。次一 级水系有沿江水系、秦淮河水系等。本区间地表水主要为牛首山河、九龙湖 以及高湖路南侧东西向横穿的排水渠,水位主要呈季节性变化,春夏季为丰 水期,水位较高。2.3地形地貌本区间地形有变化,线路穿越区有两个较大水系,地面高程7.6712.00米 之间,属于侵蚀堆积岗地和岗间坳谷区地貌单元。地表均经人工改造,修建为 城市街区、住宅小区、工业园、公园等,现总体地形平坦,地势由北略向南倾 斜,地表建筑物及市政道路较为密布,来往车辆及行人众多。2.4区域地质构造南京地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

14、台的下扬子凹陷褶皱带这个凹陷从震旦纪 以来长期交替沉积了各时代的海相、陆相和海陆相地层,下三迭系青龙群沉积 以后,经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发生断裂及岩浆活动,并在相邻凹陷区及山前山 间盆地堆积了白垩纪及第三纪红色岩系及侏罗白垩纪的火山岩系沿线地质 构造主要处于宁镇弧形褶皱西段,各类不同期次、不同性质,不同方向的褶皱, 断裂十分发育。3岩土层结构特征及分布根据补勘钻探揭露,沿线场地地层按成因可划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 (Q4ml)第四系冲积层Qa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下伏基岩为白垩 系葛村组(Kp泥质粉砂岩。按上述办层依据,结合本工程地质断面,划分岩土层。每个岩土层描述 如下:1 :

15、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尸)2b素填土层灰黄色、灰色,多呈松散稍密状,局部中密,稍湿,由粉质粘性土及 少量碎石、砾砂组成。表层约0.300.60m为磴路面及砂垫层。该层整个场 地均有分布,分布层厚0.507.20m。层顶标高7.7113.16m。3.2:第四系冲积层Qai)按物质组份不同又可分为八个亚层:lb粉质粘土灰黄色、黄灰色,饱和,软可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见少量铁质浸染斑点。分布于填土层之下,大部 分地段均有分布。层厚0.706.70m,层顶标高为9.56-13.00m。lc粉土夹粉砂灰黄色、灰色,湿,松散稍密,中压缩性,无光泽,摇震反应迅速,干 强

16、度低,韧性低,土质不均,夹薄层粉质粘土。该层局部分布,层厚 1.0012.60m,层顶标高 5.30-2.82m。2-2b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高压缩性,摇振反应慢,稍有光泽,干强度低,韧 性低,偶夹薄层粉土,具有水平沉积层理;含钙质结核,外形无规则,直径 一般2-3cm,个别达到5cm,分布不均,一般含量3-5%,局部达到10%。该 层大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7014.90m,层顶标高10.83-6.18m。3b粉质粘土灰色,局部青灰色,饱和,软流塑,中高压缩性,局部夹薄层粉土, 摇振反应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低。该层局部分布,层厚 2.7010.20m,层顶标高-2.74

17、-6.75m。lb粉质粘土青灰色、灰色、灰黄色,饱和,可硬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切 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见少量铁车孟质结核及灰绿色次生粘土 团块。该层大部分地段分布,层厚1.0022.30m,层顶标高8.89-13.36m。2b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饱和,软可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偶夹粉土。该层大部分地段分 布,层厚1.2017.60m,层顶标高4.48-13.77m。3-2c粉土夹粉砂灰色、青灰色,饱和,中密实,中压缩性,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 成,夹薄层粉土、粉质粘土。该层局部分布,层厚0.603.80m,层顶标高

18、-14.11 -15.41m。4e粉质粘土夹砂砾灰黄色、灰色,饱和,中密实,中压缩性,主要由粉质粘土、粉土、 粉砂、中细砂混砾石组成,成分复杂。砾石含量一般2030%,局部富集段 超过30%,粒径多为0.505cm,少数大于5cm,呈次棱角状次圆状,成 分多为石英质、硅质,分布不均。该层局部分布,层厚0.605.30m,层顶标 高-9.74 -17.12m。3. 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i)按物质组份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两个亚层:lb粉质粘土黄褐色、灰黄色,饱和,局部可塑,中压缩性。刀切面光滑,无摇震反 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夹含铁车孟质结核和灰绿色次生粘土团块,仅四 个钻孔分布,层厚

19、0.805.30m,顶板标高为5.93-8.94m。2b粉质粘土褐黄色、灰黄色,饱和,可塑,局部偏软塑,中压缩性。刀切面光滑, 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夹含少量铁车孟质结核和灰绿色次生粘 土团块,局部粉粒含量高,仅四个钻孔分布,层厚约0.405.60m,层顶标 高 3.645.40m。3.4:白垩系泥质粉砂岩(虬)ig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两个风化带:K -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ig棕红色、灰黄色、紫褐色,风化强烈,岩石结构完全破坏,岩芯呈砂土 状,手捏易碎,水冲易散,胶结一般,岩芯呈柱状,层厚0.303.50m,顶板 标局-9.12-16.88m。K -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ig棕红色

20、、灰黄色、紫褐色,风化较弱,岩石较完整,呈短中柱状,局 部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厚度0.6012.30m,顶板标高为2.44-12.86m,属 硬质岩。各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及空间分布详见柱状图及纵断面图。岩石的饱和抗压强度见表3.1及附件3 “岩石抗压强度汇总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统计表表3.1地层编号岩石名称样本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K1 -3 ig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328.OMpa73. 60Mpa44. 39Mpa16. 0010. 364不良地质现象与特殊岩土4.1不良地质现象1:砂土液化场地内砂土液化判定见“详勘报告”。本场地局部分布的粉土夹粉砂层 及混合土层厚度较

21、大,该层透水性强,在施工过程中,砂土在动水条件下易 坍塌、管涌、流砂等,设计时予以注意。2:本次补勘场区内未见断层、溶洞、土洞、风化球等不良地质现象。4.2特殊岩土本区间涉及的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素填土、软土层。2素填土,湿润 -饱和,由软-可塑状粉质粘土组成,工程地质性质差,3淤泥,流塑状, 主要分布于河流底部,工程地质性质差。上述土层厚度最大约6.70m。隧道 顶板局部穿越-2b淤泥质粉质粘土,2b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含水量高,流 塑,高压缩性,属中等灵敏灵敏土,易产生泥流,受扰动强度降低,上述 土层对盾构隧道会造成一定影响。5隧道围岩分级及土、石可挖性分级5.1各岩土层基本围岩分级及土、石可挖

22、性分级表5.1时代与成因分层代号岩土层名称建议围岩分类建议围岩分级土、石可挖性分级Q4ml1-2素填土IVIIQ4al2-lb粉质粘土(软可塑)IVII2-lc粉土夹粉砂IVII2-2b淤泥质粉质粘土IVII2-3b粉质粘土(软流塑)IVII3-lb粉质粘土(可硬塑)IIVII3-2b粉质粘土(软可塑)IVII3-2c粉土夹粉砂IVII3-4e粉质粘土夹砂砾IIVIIQ3al4-lb膈| (W)IIVII4-2b(物)IVIIK -2 ig强风化泥质粉砂岩IIVIIIK1 -3 ig中风化泥质粉砂岩IVIVIV5.2隧道围岩分级左线隧道围岩分级一览表表5.2工程名里程长度岩土围岩分级称隧底边墙

23、拱顶分级岩土特征围UU 石分级岩土特征围岩分级岩土特征围岩分级天 清 区 间 左线ZK36+417.43 ZK36+451.9534.5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IV粉质粘土,强 风化、中风化 泥质粉砂岩VW粉质粘土WWZK36+451.95 ZK36+688.65236.7粉质粘土W粉质粘土W粉质粘土WWZK36+688.65 ZK36+733.5844.9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V粉质粘土,强 风化、中风化 泥质粉砂岩VW粉质粘土WWZK36+733.58 ZK38+499.841766.26粉质粘土、粉土夹粉砂、粉质粘土夹砂砾W粉质粘土、淤 泥质粉质粘土、粉土夹粉 砂、粉质粘土 夹砂砾W粉质粘土、淤泥

24、质粉质粘土、粉土夹粉砂WW右线隧道围岩分级一览表表5.3工程名称里程长度岩土围岩分级分隧底边墙拱顶岩土特征围UU 石分级岩土特征围岩分级岩土特征围岩分级级天 清 区 间 右线YK36+415.93 YK36+425.819.88中风化泥质粉砂岩V中风化泥质粉砂岩V中风化泥质粉砂岩VVYK36+425.81 YK36+454.8229.0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V粉质粘土,强 风化、中风化 泥质粉砂岩VW粉质粘土WWYK36+454.82 YK36+743.78288.96粉质粘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V W粉质粘土、强风化泥质粉砂UU石VW粉质粘土WWYK36+743.78 YK36+825.3781.

25、59中风化泥质粉砂岩V粉质粘土,强 风化、中风化 泥质粉砂岩VW粉质粘土WWYK36+743.78 YK38+499.8461756.07粉质粘土、粉 质粘土夹砂 砾、强风化泥 质粉砂岩V W粉质粘土、淤 泥质粉质粘 土、粉土夹粉 砂、粉质粘土 夹砂砾VW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夹粉砂WW6水文地质6.1 地表水本区间地表水主要为高湖路南侧水沟、牛首山河及九龙湖,水位主要呈 季节性变化,春夏季为丰水期,水位较高;秋冬季为枯水期,水位相对较低。 6.2地下水的类型及赋存本区间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局部分布弱承压水,其中孔隙潜水 主要赋存于-2素填土、-1c粉土夹粉砂中。填土层结构松散,

26、厚度不均, 富水性一般,透水性一般。-1c粉土夹粉砂仅局部分布,富水性较好,水 量较大。弱承压水主要分布在(!2c粉土夹粉砂、-4e粉质粘土夹砂砾中,弱承 压水含水层厚度变化,不连续分布,主要分布于九龙湖地下深处,富水性一 般、水量一般,水位变化主要受地下水侧向迳流补给影响;场地底部基岩主要为白垩系葛村组(、g)泥质粉砂岩,裂隙不甚发育, 且呈紧密闭合状,裂隙连通性差,含水微弱。6.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地下水的补给有大气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及区域外的侧向径流补给, 其中,大气降水入渗为主要补给来源。丰水季节短时期内,地表水也有一定 的补给作用。就地蒸发、泄入市政管网、地表水体

27、以及人工开采,是地下水 的主要排泄途径。弱承压水主要接受侧向迳流补给,亦以侧向迳流排泄为主。 该场区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力联系较明显,表现在浅部潜水向地表水排泄,丰 水期地表水短时间内补给潜水。弱承压水主要接受侧向迳流补给,亦以侧向迳流排泄为主,由于地表水 和弱承压水含水层之间以粘性土为主,为微透水层,地表水和弱承压水的水 力联系不明显。6.3水化学特征鉴于详勘阶段已经对区间水质进行了详细试验及分析,本次补充勘查未 对水样进行采取及进行相关试验。本区间水质化学特征详见“详勘报告”。 6.4岩土的富水性及渗透性本区间地层在垂直剖面上,自上而下为素填土,冲积淤粉质粘土、淤泥 质土、粉土夹粉砂层及粉质粘

28、土夹砂砾层,基岩强风化及中风化层。1)素填土本区间内广泛分布,富水性弱,渗透系数差异较大,建议取渗透系数 K=O.lm/d,为微透水层。2)淤泥质土区间内广泛分布,富水性及透水性均弱,建议取渗透系数K=O.lm/d,为 微透水层。3)粉质粘土区间内呈透镜状不连续分布。富水性及透水性均弱,建议取渗透系数 K=0.1m/do为微透水层。4)粉土夹粉砂区间内呈透镜状分布,分布不连续。富水性及透水性弱,建议渗透系数 K=0.5m/d,为弱透水层。5)粉质粘土夹砂砾广泛分布于基岩顶面,局部缺失,厚度变化较大,富水性弱,建议取渗 透系数K=0.50.8m/d,为弱透水层。6)基岩强风化层连续稳定分布,裂隙

29、发育,富水性弱至中等,建设取层渗透系数K=3.00m/d,为中等透水层。7)基岩中风化层具中等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5.00m/do6.5隧道洞身涌水量本次补勘未做抽水试验,隧道洞身涌水量参见“详勘报告7地震效应7.1地震动参数本次补勘未做进行岩土层的剪切波波速测试,其地震动参数见“详勘报上口 。7.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根据详细勘察报告,按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表 4.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第4.1.3条规定,场地土类 型以软弱土为主,按不利因素考虑,场地类别为m类。7.3建筑抗震地段类别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MGB5

30、0011-2001)中第4.1.1条规定, 区间范围内局部地段有软弱土及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属抗震不利地段。7.4砂土液化与软土震陷区间范围内揭示软土土层局部地段分布,设计中软土震陷问题及液化判 别详见“详勘报告”。8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及其设计参数建议值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详见“详勘报告”、本次补充勘察岩石抗压试验 数据详见附件4 “岩石抗压强度汇总表”。9环境工程地质9.1环境对修建工程的影响9.1.1道路及管线本区间线路沿利源南路及苏源大道路南下,途中穿越繁华街区、牛首山 河及九龙湖公园后进入清水亭西路,目前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线众多,对 施工场地的安排及施工方案的选择都有较大的影响。

31、9.1.2房屋建筑线路北段下穿苏源大道及利源南路,沿线两侧高层楼房众多,对施工有 一定的影响。9.1.3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区间隧道附近地表水主要是九龙湖及牛首山河,隧道下穿这两处地表水, 对隧道施工影响很大。区间地下水主要为土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区间大 部分地段由于存在粉土夹粉砂及混合土地层,地下水含量稍丰富,对隧道的 施工有较大的影响。9.2修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本区间北段位于交通繁忙地段,施工会影响道路运输与通行,弃土运输 过程会影响道路整洁,不当的排水、排污、弃土会影响周围环境卫生和地下 管道排水,施工噪音影响居民休息。基坑开挖及降水会引起地面的沉降,对 公路、管线及周边层层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施工单位应根据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结果采取具体的措施,合理 进行施工安排,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10岩土工程分析及评价10.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拟建场地地位于丘陵缓坡及冲洪积平原地带,地形地貌条件复杂,环境 工程条件较复杂,场地稳定性较好,场地内地基土土质、均匀性较差、但较 密实,地基较稳定;地下水对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本场地较适宜建设地铁 工程。10.2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区间范围内上覆素填土、淤泥质土、冲积粉质粘土、粉土夹粉砂及混合 土(粉质粘土夹砂砾),下伏基岩为白垩系泥质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