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陇右名山兴隆山_第1页
6.1 陇右名山兴隆山_第2页
6.1 陇右名山兴隆山_第3页
6.1 陇右名山兴隆山_第4页
6.1 陇右名山兴隆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名胜古迹 榆中县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区,那里风景秀美,物产资源丰富,早在古代就被开辟为旅游胜地。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榆中经济的飞速发展。1第一课 陇右名山兴隆山1、 兴隆山简介 兴隆山,地处榆中县城西南公里处,距兰州市区公里,驱车半个多小时可达。这里自然风光旖旎,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其景色秀丽而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有兴隆争秀、栖云仙阁、云龙虹桥、通天石柱等景点处,为佛教道教胜地。兴隆山“秀比峨黄”(朱穆之语),实不为过。除了名山兴隆山之外,榆中县境内名胜古迹遍布,自然风光迷人,民俗风情浓郁,历史文化沉淀丰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县。境内保存完好的文物遗

2、址余处,有金代砖雕墓、明代肃王陵墓群、明清四合院建筑群落等,此外地,城、营、堡、墩之称的达百余处之多。 22、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有马山、石门、官滩沟、万眼泉等。然而,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或藏于深山无人识,或眠于地下无人知。昔日,这里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六月六”传统山会曾盛极一时,最多时有万余人参与;如今也渐已被人们淡忘。与这丰富的旅游资源极不协调的是,榆中县旅游业目前尴尬的窘境,旅游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而全县有相当部分贫困户就居住在这些山清水秀的风景区内,却至今没有脱贫。3兴隆山无疑是榆中旅游业的龙头,龙头舞动,才能带动整个旅游产业。近年来,在地方政府

3、和省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恢复、维修了一大批景点,铺设了东西两山上山台阶,设置了指路标示标志,修建了停车场、厕所等。省林业厅和兴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还投资多万元,建成了一座三星级宾馆。榆中县政府投资数千万元,修成了县城至兴隆山脚下高标准的公路。兴隆山旅游开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兴隆山先后分别归属地方政府和省林业部门管辖,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兴隆山旅游景区同榆中县整个旅游市场难以形成合力,未能发挥龙头应有的带动作用,没有形成品牌旅游线路,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4见证兰州战役的兴隆山烈士陵园兴隆山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陇右名山兴隆山风景区腹地,始建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占地三万八千六百二

4、十八平方米,整个陵园由牌坊门、革命烈士纪念碑、墓群、烈士纪念亭组成。 5革命烈士纪念碑高二十五点七米,碑座四周刻有献词,碑座东南刻有兰州解放纪略。纪念碑后是革命烈士群墓,这里掩埋着在解放兰州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三百一十四名烈士遗骨。西南方建有无名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周围掩埋着六百一十五名无名烈士遗骨。纪念亭正中建有复制的早期革命先烈张一悟烈士墓碑,碑高二米八五。 6兰州战役兰州战役是解放大西北的关键一仗。由于国民党马步芳准备长期盘踞兰州,所以在十里山、马家山、窦家山、古城岭、皋兰山、营盘岭、沈家岭和狗娃山一带修筑了无数钢筋混凝土碉堡、地堡和堑壕、铁丝网、地雷群等工事。要接近碉堡,必须经过三道宽、深均约七、八米的堑壕,中间还要穿越纵横交错的铁丝网和互相连接的地雷群。在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