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精品)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精品)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精品)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精品)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精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第一单元测试卷一、读拼音,根据语境写字词。 (10 分)1.祖父的园子里, yn to ( )树不大结果子,太阳下榆树叶子闪烁得像沙滩上的蚌壳, h di( )随意地飞,鸟儿自由地un(2.祖父种小白菜时,我在后边东一脚西一脚地 xi no ()。):b ( )草, chn( )地,拿着 shu pio ( )浇菜,把谷穗当野草 dio ( ),用线shun ( )住 m zh( )的腿多么有趣啊!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昼夜(zhu) 渺小(mio)

2、 点缀(zhu)B.涟漪(y) 篝火(u) 明晃晃(hun)C.倭瓜(w) 眷恋(jun) 蚌壳(bn)D.稚子(zhu) 秉性(bn) 供耕织(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乐此不疲 晶萤澄澈C.无边无垠 相映成趣B.风光旖旎 碧波万倾D.巍峨雄奇 美妙绝仑3.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句表达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判断有误一项是( )A.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反问)B.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

3、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比喻)C.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对比)D.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排比)5.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描写的是农村夏日里的一个场景,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B.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早晨景色的诗,这首诗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C. 月是故乡明一文中,作者借月亮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D. 梅花魂一文通过写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表现了这位身处异国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眷恋和梅花一样坚贞不移。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9 分)不可( ) ( )( )天( )地( ) ( )大悟(

4、)头( )节风( )雪( )烟波( ) ( )2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中国古代的诗文中,描写梅花的诗词_。“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展现了 梅花总是在最寒冷的季节开放,哪怕受到_,也从来都是_, 不肯_的品格,所以备受文人青睐。2.表示数量很多的词语是_,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 (7 分) 1.这里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改成肯定句)_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仿照示例, 补写下面的句子)腊月,天真冷。 _,_,_。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5、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仿 写排比句)_,就像_。_,就像_。_,就像_。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9 分) 1.本单元课文引领我们走进了大人们的童年往事之中。走进祖父的园子,仿佛走进作者 _,一切都是_,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欣赏月是故乡明,月下 的童年趣事_、摇知了、看月亮、 _,寄托了作者多少思乡之情啊! 2.本单元的古诗词带我们走进了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童孙未解供耕织, _ ”向我们展现了农村夏忙时,儿童学着大人劳作情景; “稚子金盆脱晓 冰, _ ”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儿童在冬天的一场有声有色的游戏; “牧童 归去横牛背, _ ”向我们展现了牧童无忧

6、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3.当我们想报答母亲的恩情时,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_,_。”六、口语交际。 (6 分)五(1)班要举行以“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请你帮明明完成下列任务。 1.明明首先要确定交流对象: _;了解他(她)的童年岁月的方式是: _。 (2 分)2.明明想提前准备一份问题清单,请你帮他列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4 分)(1) _(2) _七、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8 分)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3部

7、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语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 其中描写蜜蜂外形特点的词语是_。(2 分) 2.语段中,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描写它们的色彩“_ ”(从语 段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还对蜜蜂的_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_之情。 (6 分)八、课外阅读。 (11 分)巴学园的“试胆量”游戏 校长对大家说: “要是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哪位同学愿意当鬼呀?请 举手!”于是立刻就有六七个男孩争着要当鬼。大家都很兴奋,

8、叽叽喳喳地走出了校门。 又过了一会儿, 好不容易才轮到了小豆豆她们那个 小组。同学们心里都在嘀咕: “虽然老师说过,不到九品佛寺院里鬼是不会出来的,但那鬼可 千万不要在半路上出现呀”她们哆哆嗦嗦地一步挨一步地走着, 好不容易蹭到了能看见哼哈二将的寺院门口。 尽管天上 有月亮,夜幕下的寺院看上去还是一团漆黑。小豆豆在心里盘算着,那鬼保准在坟地等着呢, 还是回去为妙。其他同学呢,稍有风吹草动,她们就“哎呀”一声大喊起来;脚下一踩上什么 软绵绵的东西,马上就嚷: “鬼来啦!”到最后,甚至害怕得连手拉手的伙伴也怀疑着“该不是 鬼吧”。“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组里不知是谁带着哭声喊道。此刻,小豆豆暗自庆

9、幸: “_ ” 回到学校一看,前面的几组也都回来了,大家这才明白,因为害怕,几乎都没有到坟地去。 过了一会儿, 一个头上缠着白布的男孩被一位老师从门外领进来了, 嘴里还“呜呜”地哭着。 这个男孩是装鬼的, 一直蹲在坟地里等着大家, 可是等了好半天也没见一个人影, 他自己却渐 渐地害怕起来, 终于哭着从坟地里跑出来。 不多会儿, 又有一个“鬼”和一个男孩哭着回来了。 原来是装鬼的这个男孩看到有人走入坟地, 正想跳出去叫一声: “我是鬼!”结果却刚好和跑进 来的那个孩子撞了个满怀,两个人都吓了一大跳,再加上撞得很疼,就“呜呜”地哭着一起跑 回来了。大家都觉得这事怪有意思的,同时又因为恐惧心理已一扫

10、而光,便哈哈地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用报纸套在头上装鬼的右田同学回来了,口里还在抱怨大家: “太不像话啦!我还 一直在等你们!”说完,他便咯吱咯吱地挠起了被蚊子叮得发痒的胳膊和大腿。 看到这情景,不知谁说了一句: “鬼还怕蚊子咬呢!” 听到这句话,大家哄地笑开了。五年级班主任丸山老师说: “好了,我干脆把剩下的鬼 都带回来吧!” 丸山老师说着就出去了。不一会儿工夫,就把那些“鬼”全都带回来了,他们有的正惴惴不 安地在路灯下东张西望,有的由于害怕已经跑回家去了。从这天夜里以后, 巴学园的学生们再也不怕鬼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了: 那鬼自己也吓得胆战 心惊呢!4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

11、附答案(选自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有删改)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2 分)(1)心里算计或筹划。 ( )(2)一下子扫除干净,比喻全部消除或消失。 ( ) 2.读第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小豆豆会暗自庆幸什么呢?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 分) 3. “试胆量”游戏结果怎样?联系自己生活实际, 你觉得采用这样的办法有哪些好处? (2 分)_4.短文的第自然段“六七个男孩争着要当鬼”,而第自然段写到了其中的一些人哭着回来 的样子。作者运用了_的表现手法,突出体现了装鬼的男孩从_到 _的心理变化。 (3 分)5.读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想说的?(2 分)_九

12、、习作。 (30 分)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选择一个让你觉得自己长大了的某一瞬间或某一件事,以“那一刻,我 长大了”为题, 用详细生动的语言将其记叙下来。 要求语句通顺, 表达真情实感。 450 字左右。第二单元测试卷5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看拼音,写词语。 (8 分)d j( ) chng f( ) li g( ) n hn( )xing tng( ) qun tou( ) wi tu( ) sh run(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画出。 (8 分)饮马(yn yn)了解(le lio)擂台(li遂愿(suli)su)都督(d刚

13、劲(jndu)jng)折腾(zh血泊(pzh)b)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6 分)1.喜不自胜( )A.赢,胜利,跟“败”“负”相对B.优美的C.能担任,能承受2.神机妙算(A.时机,机会3.阴谋诡计 (A.主意,计谋)B.心思,念头)B.图谋,谋求C.计谋C.商议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 分)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2.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改为陈述句)3.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4.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缩句)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9 分)

14、 1.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 我知道里面 著名的故事:_、_、_。 2.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 空、猪八戒、沙僧,其中“_、_、_ ”等 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3.人闲桂花落, _。_,时鸣春涧中。六、课内阅读。 (10 分)草船借箭节选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 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 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

15、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 十天6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造好,必然误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 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 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 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 几杯酒就走了。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 分)奖赏 ( ) 接受 (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2 分)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_

16、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 (2 分)(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 )(2)“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 ) 4.填空。(1)周瑜很高兴, 他高兴的原因是_。(2 分)(2)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 亮_。 (2 分)七、课外阅读。 (17 分)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来, 沉甸甸的不伏手。 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 单拿了一 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 说道:“这叉爬子比俺们那里的铁锨还沉, 那里拿得动

17、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 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 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 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 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 刘姥姥 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 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 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 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 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饭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

18、着他的奶母,叫“揉揉 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 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1.短文写的是( )的场面。 (3 分)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3 分)_3.短文写的是_和_有意拿_取乐, 目的是为了讨7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好_,让大家开开心。 (3 分) 4.短文着重描写了_、_、_、_、_、_、_、_这些人笑时的情形。 (8 分)八、习作。 (30 分)题目:_读后感要求: 选择自己最近读过的

19、书籍或文章, 先简要介绍其中的内容, 再结合感触最深的部分谈一 谈,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引用原文中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句。 注意把自己的感受写具 体, 450 字左右。第三单元测试卷8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看拼音,写词语。 (8 分)rn ci bi ch yun yun li chng tin d xun hung hn li sh wng( ) ( ) ( ) ( )二、有趣的字谜,我们来猜一猜。 (4 分)1.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 ( )2.田里跑到田外,不能当作古字猜。 ( )3.林字多一半,不当森字猜。 ( )4.一只狗,两个口

20、,谁遇它,谁发愁。 ( )三、我知道下列歇后语中加点字的谐音字。 (6 分)2.盲人戴眼镜假聪明( )1.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3.黄鼠狼钻鸡笼投机 ( )四、按规律填词语。 (6 分)一尘不染两败俱伤 ( ) ( ) ( )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 ( ) 九霄云外 ( )五、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身体一向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三个代表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都选谁。 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B.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C.奶奶的医术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 (鸣) 声在外”啦! 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 她治病。D.奶

21、奶第一次来我家, 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 我对她说: “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6 分)1.甲骨文是刻在上的;它出土的地方是现在的。 (2 分)2.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 ( ) ( ) ( ) ( )。(8 分)3.形声字分为形旁和声旁,分别代表了字义和读音。如“星”的形旁是,声旁是。我还可以写出几个形声字: _、_、_、_。(6 分)七、连线。 (5 分)李耳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世民春秋末期思想家李大钊唐太宗八、课外阅读。 (23 分)9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汉字与中国心

22、1998 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 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 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 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 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 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 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吟“爆竹声中一岁除”;吟“清明时节雨

23、纷纷”;吟“明月几时 有”;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吟“漫卷诗书喜欲狂”;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 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写词语。 (2 分)(1)半开玩笑地回答。 (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6 分)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 。(3 分) A.形声义

24、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 。(3 分)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6 分)(1)清明时节雨纷纷, _。(2)明月几时有? _。(3)劝君更尽一杯酒, _。5.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3 分)_九、习作百花园。 (任选一题作文, 30 分)A题目:我爱汉字要求:记述自己学习汉字的经历,从而表达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学习汉字的体会,表达对汉字的热

25、爱及学好汉字的决心。10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B题目:学习汉字的故事要求:记述自己学习汉字中印象深刻的故事,从而表达自己对汉字的热爱。第四单元测试卷班级_ 姓名_ 成绩_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一、 基础训练营(37 分)1用“ _ ”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5 分)(1)他们用凶恶( w)的眼光盯住我,威吓(xi h)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把 你炸死去!”(2)沃克医生的脸紧绷(bng bng)着,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bng bng)带。(3)岸英奔(bn bn)赴朝鲜(xin xin),牺牲在战场上。2读拼音,写词语(8 分

26、)c xing t fi chn du sh xng( ) ( ) ( ) ( )rng xng jun nin fn mng ndng( ) ( ) ( ) ( )3根据语境,给“令”加偏旁变成新字填空。 (5 分)小姑娘长得娇小( )珑, 手里( )着一个篮子, 篮子里装满了鸡蛋, 口齿( )俐地吆喝着“卖鸡蛋啦!本地鸡蛋!”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旁人连忙把她扶起来,问她的芳( ),她告诉大家,她12 岁。和奶奶相依为命,如今奶奶生病了,所以她出来卖鸡蛋给奶奶治病,可( )的孩子。4填一填。 (9 分)(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6 分)一声( )( ) 从容( )( ) ( )(

27、)起敬情( ) 自 ( ) 若有( )( ) ( )( )见血(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修饰词。 (3 分)( )的目光( )的父爱( )的财产( )的神情( )的眷恋( )的床单5给“望”组成合适的词填在文段中的括号里。 (4 分)两个国方兵在树林中发现方志敏同志,他们满肚子( )在他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 ( )发个意外之财,可搜了半天,也没搜出什么,最后他们一边威吓一边仔细地捏衣 服各个角落,总( )着有新的发现,可最终一无所得,他们是多么( )啊! 6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6 分) (1)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

28、堪称军神!” ( )_ (2)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 的眷恋。 ( )_二综合展示厅(7 分)7.选择题。 (3 分)(1)下列不属于边塞诗的是( )12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A从军行 B凉州词 C送元二使安西(2)下列爱国诗不属于陆游的诗的一项是( )A春望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C示儿(3)下列属于王维写的送别诗句的一项是(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8语言实践。 (4 分)为了解放全中国,毛主席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假如你现在站在

29、毛主席纪念棠前,你会想些什 么?请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_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3 分)9陆游的古诗句“_,_ ”让我体会到 祖国的河山如此壮丽。王之涣的诗句“_,_ ” 令人觉得玉门关是那样孤独。从李白的诗句“_,_ _ ”我们读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从王昌龄的诗句“_ ,_ ”我们读出了将士们的豪言壮志。 10.通过本单元学习,我们认识了_的刘伯承; _ 的毛泽东, 面对桑子之痛, 他作出的批示是: _。 还有_的方志敏, 他认为_,正是我们革命者能 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四阅读检阅台(18 分)(一)课内阅读(10)手术台上,一向_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_,他额上_, 护士帮他擦了

30、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 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1.按课文填空。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一声不吭: _ 汗如雨下: _ 3. “一次又一次”说明了_。 4.这段话中,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_,反衬出_。 5.你从作者对沃克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表现和他忍不住对病人说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_6.从病人在手术中的表现你又体会到了什么?1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_7.从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中你学到哪

31、些写人的手法?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8 分)约法三章“和群众同吃住同劳动”这是毛主席对自己儿子的“约法三章”。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 常常都是因为子女二引发的,如果他们也用毛主席的这个“约法三章”,党内又何来因子女而 产生的腐败呢?田志芳,四川广安人。 1933 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营长、团参谋长,新中国成 立后,曾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车管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代办处顾问。如今回想起, 1983 年 12 月他跟我说的延安时期毛主席对儿子毛岸英严格要求的故事,使我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再一次油然而生。1946 年初夏的一天, 在中央机关大食堂吃晚饭时, 田志芳发现新来了一位同志,

32、 高个、 宽肩、体格健壮,着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蓝布军装,显得很精干。他发现这个人有些面熟,在 哪儿见过呢?可寻思半天,怎么也没想起来。吃完晚饭, 田志芳来到杨家岭沟口的花园, 在一个石羊背上坐下, 掏出文件准备看上两页。 这时,只见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青年慢慢走来,细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们 一边走,一边亲切交谈, 从他身旁走过。他连忙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啊?”“那是毛岸英,刚从苏联回来。”“毛岸英?”“就是毛主席的儿子。”哦!田志芳猛地拍了一下脑门,恍然大悟:怪不得面熟呢,原来是毛主席的儿子。可他又有了疑问: “怎么毛主席儿子还和咱们一起吃大灶?他刚从苏联回来,

33、能吃惯咱这 小米饭、山药蛋?”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说: “毛主席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给毛岸英约法三章,要他 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啊,原来是这样。过了一段时间, 看不到毛岸英同志来大食堂吃饭了。 后来, 在国民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的 前夕,毛岸英又回来了。他的脸变黑了,身体也瘦了。一打听,原来是毛主席把自己的儿子 派到最艰苦的山区,上“劳动大学”去了。在那儿,他与农民同吃同睡同劳动。身为领袖的毛泽东同志, 对自己的子女严厉要求, 使边区军民很受教育。 由于党的领导同 志都这样以身作则,所以,艰苦奋斗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风。14从文中找出符合下列解释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2 分)(1)形容

34、一下子明白过来。 ( )(2)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 )15“约法三章”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用“_ ”画出相关词句。 (2 分)16文中画横线的语句都是对人物的_描写。对比语句,从语句中可以感14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受到_。 (2 分)17下列对“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风”的原因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2 分)A毛岸英不和大家一起吃大灶。B毛岸英到最艰苦的地区参加劳动。 C毛泽东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格。D党的领导同志都以身作则。五习作百花园(25 分)本单元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位值得尊重的人, 他们的坚强的意志, 朴素的生活, 伟人的

35、风采 使我们深受感动。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尊敬的人。请以“我最尊敬的一个人”为题写 一篇记叙文。15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第五单元测试卷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看拼音,写字词。 (8 分)小嘎子 zhn( )着自己身体灵活, q fu ( )小胖墩儿 sh( )大黑粗,总想 sh zh( ),bn do ( )小胖墩儿。没想到,他的计谋 lu xin( ) 儿了, 被小胖墩儿识破, jiown ( ) 还没有使劲, 就被摔了个仰面朝天。真让人 nn kn ( )啊!二、选择题。 (12 分)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揪住(qi) 包袱(f) 揩眼泪

36、(ki)B.蘸了(zhn) 捏着(li) 嘎子()C.芝麻(zh) 神圣(shn) 发怔(zhn)D.刀疤(b) 剃头(t) 严监生(jin)2. “手疾眼快”中“疾”的意思是( )A.病,身体不舒服 B.痛恨 C.快,迅速 D.疼痛3.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B.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到底是小胖墩儿的力气大,小嘎子被他推倒了。C.这可以暂时对付穿一穿。小嘎子知道,小胖墩儿是个难对付的角色。D.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妈妈吩咐我快把作业做完。4.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37、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设问)B.他们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比喻)C.刮起的大粒沙石生气似的敲打着玻璃窗户。 (拟人)D.雨落下来了,从灰蒙蒙的天上,从飘动的云层里,从轻悠悠的南风中(排比)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所有人都不明白严监生的意思,只有赵氏知道。B.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C.我们要认真找出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D.所有人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严监生伸出的那两根手指。6.读下面的一则故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 )一位著名的诗人, 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对他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了。 那个批评16部编版五年级

38、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家蛮横地说: “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让到路边,说: “我恰恰相反。” A.表现了诗人的宽宏大量,不与批评家一般见识。B.表现了诗人的高雅风度。C.表现了诗人高明的反击艺术,不动声色地给他人回击。D.表现了诗人的自命清高,不与人计较。三、下面的句子各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8 分)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1.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 ) 2.小胖墩儿说: “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 ) 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39、 ( )4.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 )四、按要求写句子。 (6 分)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_2.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用加点字仿写比喻句)_3.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 两人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合成一句话)_五、课文内容回顾。 (12 分)1.每一面墙刷完, 他搜索一遍, 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1) 这两句话选自_一课, 作者是_,本课选自他的著作俗世奇人。(2)句中的“他”是_,他跟刷子

40、李是_关系。(3)我从“居然”一词中体会到_。 2.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他”是指_,这篇课文选自_ (作者)的 _。摔跤的作者是_,小嘎子是一个_ _的人。_是一部古典讽刺小说, 该书中的严监生是一个_的人。六、口语交际。 (3 分)丁丁平时很喜欢看动画片, 妈妈觉得看动画片耽误学习, 因此很生气。 丁丁该怎样跟妈妈沟通 呢?请写一写。丁丁会说“_ ” 七、课内阅读。 (8 分)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 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

41、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17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你 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莫不 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 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 “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 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1.说说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2 分)(1)再不回头: _。(2)一声不倒一声: _。 2.大家是怎样猜测严监生临死前 “伸着两个指头”的含义的

42、?严监生的反应又是怎样的?根据 课文选段,完成表格。 (4 分)猜测的内容 严监生的反应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大侄子面?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二侄子 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3.对选段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2 分)A.写几个侄子和奶妈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B.写严监生主要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主要写了他颈部和手的动作。C. “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和严监生弥留时“伸着两个指头”都属于细节描写。八、课外阅读。 (13 分)白雪塑像(节选)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儿子的课 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

43、小家。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 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 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 一天到晚总咳嗽, 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 儿子写作业聚精会神的 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儿子很体谅爸爸: “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 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爸爸,你别出去了。”儿子阻拦爸爸。“不,爸爸有点事。”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

44、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儿子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 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18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 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 震动,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 “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 来。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 雕像1. “这个小屋负荷太重”一句的意思是指: _。(2 分) 2.用原文回答爸爸

45、每晚到屋外去的原因: _ (2 分)3.文中两处的“震动”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 (2 分)A.一样。均表示心里受到冲击。B.不一样。处的意思是摇动。 处的意思是心里受到强烈冲击。4.选文中写“爸爸不争气”,其含义是( ) (2 分)A.家中地方小,爸爸连大一点的房子都分配不上。B.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必要。C.爸爸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 5.下列三个词语表达了不同情况下儿子对爸爸咳嗽这件事的不同感受, 将这三个词语的序号分 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 分)A.心酸 B.苦恼 C.震动(1)思考受到干扰时( )(2)晚饭后爸爸躲出去时( )(3)爸爸站在风雪中时( )6.对

46、选文题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以“白雪塑像”为题体现了父亲关心儿子,儿子热爱、感激父亲的感情。 B.以“白雪塑像”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这对父子之间的爱的赞美之情。C.因为父子俩被冻得一动不动,像一尊塑像。九、习作。 (30 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清楚。写的时 候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题目自拟,不少于 450 字。19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第六单元测试卷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看拼音,写词语。 (8 分)mo dn( ) j fng( ) fng s( )hng xng(

47、) wi gn( ) xi hu( )hi u( ) chun cng(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轻蔑(mi) 夸耀(yo) 顶端 环游B. 瞄准(mio) 撕开(s) 海鸥 依次C. 赞誉(y) 咧嘴(li) 帽子 钩住三、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4 分)A.冀复得兔 重复 B.守株待兔 守卫C.吾盾之坚 坚固 D.依然如故 缘故四、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2 分)胸有( )( ) 得意( )( ) ( )( )不得( )惊( )战 目 ( )口 ( ) 转( )为( )1.这次比赛,多亏他及时出现救场,我们才能_,摘

48、得桂冠。 2.王明那不着边际的回答令老师_。3.因为考前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这次我_地走进了考场。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9 分)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_2.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马上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 来了又去了。(1)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了_。(2)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写时间过得缓慢的感受。_六、精彩回放。 (9 分) 1. 日积月累。 (5 分)(1)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而立, _不惑。”(2)老爷爷笑着

49、说: “我七十岁了, _之年,比不得你们年轻人有精神。”(3)小小十三岁了,正值_年华,活泼可爱。(4)古时汉族男子 20 岁称_,这时行冠礼,以示成年。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 (4 分)20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1) 自相矛盾一文告诉我们要学会推销自己的产品,要注意语言的合理性。 ( )(2) 田忌赛马讲述了两场赛马的经过,其中第二场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才取 得了胜利。 ( )七、课内阅读。 (12 分)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 杆顶端的横木上, 就立刻瞄准儿子, 喊道:“向

50、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孩子心惊胆战, 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 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扑通一声, 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 四十秒 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 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 把他救上了甲板。 1.用“”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2 分)2.画“_ ”的句子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3 分)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意思的递进3. “孩子心惊胆战, 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 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这句话是对孩

51、子的_ _描写,从中体会到了孩子的_。 (3 分) 4.判断船长逼迫孩子跳水的原因的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 (4 分)(1)因为孩子处境太危险,只有跳到水里,水手把他搭救上来,才有可能脱险。 ( )(2)船长知道孩子渴望跳水,但缺少勇气。 ( )八、课外阅读。 (13 分)空城计这一天,诸葛亮正在和部下商量怎样抵抗魏兵的事,忽然探子飞马传来消息,说司马懿 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这边打来。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 五千兵马有一半是运送粮草的,不能打仗。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 杀来。诸葛亮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兵不敢进城!”于是

52、连忙传令下去,叫人藏 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打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老兵 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氅,戴了丝 织头巾,带领两个小童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不久,魏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在马上远远 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容满面,悠闲地弹琴。左面小童手捧宝剑,右边小童手 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来个百姓, 低头洒扫, 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了, 心中大疑。 回到军中, 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做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 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

53、亲为什么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进兵,就要中他计策。你等怎能知道!”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 退去。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情的前因后果。 (3 分)(1)起因: _2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2)经过: _(3)结果: _2.用“_ ”画出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句子。 (3 分)3.用“”画出点明司马懿退兵原因的句子。 (3 分)4.如果领兵人变成了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能成功吗? (4 分)_九、习作。 (30 分)汤姆索亚历险记 中汤姆的历险经历是不是很吸引你。 假如让你来一次探险, 你想去哪?又 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

54、请你发挥想象,写一个历险故事吧!题目自拟, 400 字左右。2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第七单元测试卷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看拼音,根据语境写字词。 (7 分)1.演员们头上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帽檐微微向上 qio q( ),在灯光的照射下,像c yn( )的花团。2.叔叔家养了许多 shn ch( ),你瞧,那是一匹 jn m( ),脖子上还挂着ln dn( )。听叔叔说,它 bn ch( )起来,速度可快啦。可我总是担心它会 t( )我,只敢远远地看着它。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 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哗笑(hu) 祷

55、告(do) 呼噜(l) 毛毡(zhn)B.牛犊(d) 爵士(ju) 凳子(dn) 精湛(zhn)C.惭愧(ku) 刀刃(rn) 膘肥(pio) 滥用(ln)D.淤泥(y) 遐想(xi) 翻译(y) 远眺(zh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窗帘 保姆 膘肥体状 B.恢复 辽阔 悠然自得C.蚂头 斯文 默默无言 D.吆喝 埃及 不可思仪3.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我们打开窗帘,望望_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2)中国像巨人一样_在世界的东方。(3)高大的白杨_在道路两旁,美丽极了。(4)升国旗时,全体官兵脱帽_。A.屹立 耸立 挺立 肃立 B.耸立

56、 肃立 挺立 屹立C.耸立 屹立 肃立 挺立 D.耸立 屹立 挺立 肃立4. “绵软、丝绵被、连绵起伏”这三个词中的“绵”属于一字多义,其意思依次是( )A.柔软 丝绵 延续不断 B.棉花 延续不断 柔软C.棉花 丝绵 延续不断 D.薄弱 丝绵 柔软5.下列选项中关联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即使来往船只很多,他也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B.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C.遇到极窄的地方,他不但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D.因为出于哪一种考虑,所以我认为是绝妙的。 6.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57、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B.远远望去,金字塔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C.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2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D.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9 分) 1.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运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句子)_2.请根据下面的情境,按要求写一写。(1)静态描写。放学了,校园里顿时安静下来。_(2)动态描写。丁零零,下课了。_四、课文内容回顾填空。 (13 分) 1. 威尼斯的小艇 的作者是_国的_,而威尼斯是我国作家_ 的作品。2.

58、 _建成几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 3._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 _就建在这条河的西岸。 4. “绿遍山原白满川, _。乡村四月闲人少, _。”这首 乡村四月是_代诗人_写的。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农村_ (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_,也表达了他对_的赞美之情。五、口语交际。 (5 分)假期里, 外地的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 需要你介绍一下当地有哪些美丽的景点。 赶紧来说一说 吧!_六、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9 分)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 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

59、下来。 狗不叫了, 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 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 无声的低地, 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1.用“_ ”画出这段话中属于动态描写的句子。 (2 分) 2.用“”画出这段话中属于静态描写的句子。 (2 分) 3.这段话描写的是荷兰牧场_的景色,可以用_这些词语来形容这一景色 的特点。 (2 分)24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八套)附答案4.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_次,作者反复强调的原因是_。(3 分)七、课外阅读。 (15 分)野生动物的天堂青藏高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

60、藏雪鸡、藏黄羊等野生动物活跃 在这片广阔的高原上。藏羚羊的腿细而小,全身的毛丰厚柔软,体态优美,矫健敏捷。母羊没有羊角,公羊有两 条竹节状的犄角垂直竖在头上。它们的胆子很小,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四散逃开,消失在高原 深处。相比之下,藏野驴的胆子就大得多。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在高原上昂首遨游。这时你会觉 得,它们才是高原真正的主人。有时,调皮的藏野驴还和汽车赛跑。藏野驴的速度真快!一般 时速 45 千米左右,有时甚至达到 60 千米,可谓高原赛跑冠军。野牦牛要在较高的山地上才能见到。 它们全身呈黑褐色, 体侧腹部和四肢都有柔软细密的体毛,几乎要挨着地了。它们喜欢结伴而行,组织纪律严明。当大队牛群静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