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92022 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古诗鉴赏【奉贤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315 题。8 分拟行路难 其六 【南北朝】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蹀躞:小步走路的样子出版社预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1 分 A.格律诗集B.诗余集粹C.古体诗集D.曲子词集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心情跌宕且曲折B.记叙和抒情并用C.文词质朴且率直D.用典和比方兼用15.“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两句,描绘
2、了一幅温馨恬适的生活画面,但在本首诗里却别有味道,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5 分【答案】三8 分13.1 分C14.2 分D15.5 分这两句写的是作者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的场景,1 分表现的是作者对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的期盼和向往。1 分而这样的温馨场面恰恰和前四句“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以及在“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方中,说明的自己在官场当中重重束缚、有志难伸的境况构成了猛烈 的反差,说明这样的温馨场景,也只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布满了心酸和无奈,2 分更凸显出他伤感愤世的心情以及对时世不公的控诉。1 分【静安区】三阅读下面
3、的作品,完成第 12-14 题。8 分浣溪沙宋周邦彦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出帘踏袜趁蜂儿。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夜寒谁肯剪春衣。注踏袜:来不及穿鞋,只穿袜子。趁:追赶。跳脱:手镯。戴上手镯这里指成年。剪春衣:裁剪春衣,寄给远方丈夫。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 A“争挽桐花两鬓垂”,以桐花装饰两鬓,尽显小姑娘活泼之态。B“弄影照清池”,小姑娘在池边欣赏自己妆容,一派烂漫天真。C“双腕重”,戴上金镯,说明姑娘长大成人,显得端庄、凝重。D这首词抓住细节变化,写出了女性从活泼到凝重这一必经受程。对这首词的“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四弦悲”写
4、儿时欢乐已经遥远,“悲”字堪称点睛之笔。B“夜寒谁肯剪春衣”,剪衣寄远突显丈夫不在身边之“悲”。C女性消逝了儿时情态,说明生活困难磨灭了她身上的灵气。 D本词之“悲”主要表达于“虽儿情如昨,而回首俱非”上。“出帘踏袜趁蜂儿”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儿时情态,细腻传神,请对此加以赏析。3 分【答案】三8 分12D2 分13C3 分14.小姑娘在室内原来是脱掉鞋子席地而坐的,或许在帘内观察蜂儿在采蜜,为了出帘追赶蜂儿,她来不及穿鞋,就踏袜冲出去;1 分“出帘”“踏袜”“趁蜂儿”三个动词的错杂排列动作的先后应是“踏袜”“出帘”“趁蜂儿”,1 分写出了动作的迅捷和小姑娘的得意情态。1 分【黄浦区】三阅读下面的
5、作品,完成第 1214 题。8 分鹧鸪天博山寺作辛弃疾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御,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注该词作于作者 40 来岁遭谗落职之时。语出世记话品藻,表达坚守自我的志向。语出杨雄法言问神,表达不依附权贵之意。语出丐论:“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12.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词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激情昂扬B.平淡闲逸C.激愤浅薄D.幽默幽默本词富于谈论,也借助精选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全词四句中哪一句最能体观这一特点,请结合具体意象赏析。3 分词这种体裁,一般
6、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本词却另辟蹊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 分三8 分 12.2 分 C2 分13.3 分“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一句最能表达这一特点。“松”“竹” 意象,既是“岁寒三友”也是花中“四君子”,表达在逆境中坚持高尚品德的君子形象。而“山”“鸟”隐逸者的意象,说明自己的人生志趣,也表达了作者的积愤之情,具体的意象把抽象的思想表达得更加具体感人。评分说明:所选句子及最高得分,第1 句 2 分,第 2 句 0 分,第三句 1 分,第 4 句 3 分14.3 分答案例如:本词不同于一般的写景抒情,而主要是记叙谈论。上阕先总说厌弃官场、决意归隐,随后立足无所追求的养生之道说明作
7、者的人生态度;下阕则写不愿转变本 性、不愿依附权贵最终走向归耕,只能与花鸟松竹为友的人生行动;上下阕相照顾,由人生态度到人生的具体行动,传达出作者外表超然而内心激愤积怨之情。【答案】【浦东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和傅郎岁暮还湘州诗 南朝陈阴铿苍茫岁欲晚,辛苦客方行。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注轸:古代车厢底部四周的横木。借指车。下面关于这首诗题材推断最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 分 A.送别诗B.怀远诗C.边塞诗D.山水诗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平实质朴B.隽永凝练C.阔大悠远D.绚
8、丽飘逸14.全诗围绕“辛苦”二字开放,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 分【答案】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 12.A1 分13.B2 分14.共 5 分评分要点:时令角度赏析结合“岁欲晚”1 分+景物角度赏析结合中间2 分+作者角度赏析结合“空轸念归”1 分+总结表述 1 分1 分,写到任2 点 2 分,1 分,1 分或不总结但分述明确赏析角度的也可得1 分答案例如:1开篇“岁欲晚”:点明时令,岁暮天寒,行路之苦点;2“静犹浪”:写出安静背后的路途之险恶点;3“独且征”:出行时的远途奔波的孤寂 之苦点;4“绛叶尽”“芦冻白花”“寒不望”:以路途风光的萧瑟、荒凉、天 气严寒,衬托
9、独行之艰辛点;5“空轸念归”:作者有家不能归去的思归之苦点。6整首诗从不同角度凸显“辛苦”,既写出诗人对友人旅途之关切,又写尽诗人自身苦苦思归之深情点。【闵行区】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 1214 题。8 分秋风二首其二 杜 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以下各项中,最适合本诗归入的一项为哪一项。1 分感时怀人B. 山水田园C. 怀古讽今D. 羁旅情怀以下对本诗语言风格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温婉自然B. 清爽细腻C. 沉郁顿挫D. 豪放悲慨14.你认为本诗的哪一联抒发感情最浓?请对其进
10、展赏析。5 分【答案】12.D13.B例如一:5 分诗歌的第四联表达感情最浓。“白发倚庭树”,仆人公想象自己年老归家,单独倚靠着庭树,举目四望,虽然“故园池台”照旧,但却物是“今是非”,已经是物是人非了,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想象与期盼,同时也写出了一个漂泊者有家难回,而回家更为伤 痛的无奈与悲苦之情。例如二:4 分诗歌的第三联表达感情最浓。月明之夜,正是赶路的大好时机,“不知明月为谁好”,诗人联想到今晚肯定有人月夜归乡,今夜的月光是属于别人的,但他信任无论迟早,他肯定能乘一叶“孤帆”回到得意的家乡,这触动了诗人的归乡之情,引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期盼。【长宁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
11、8 分咏湖中雁南朝梁沈约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唼流牵弱藻,敛翮带余霜。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刷羽同摇漾,一举还家乡。 注唼流:在水中吃食。12.出版社预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1 分A.长短句精编B怀古诗选C古风菁华D近体诗集萃13.以下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寓情于物B.首尾照顾C.直抒胸臆D.虚实结合14.本作品写雁角度丰富、刻画精细,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 分【答案】三8 分121 分C132 分选C 得 2 分,选D 得 1 分。145 分答案例如:“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写湖中之雁和湖上空中之
12、雁,层次分明,有立体感。“群浮”、“单泛”、“悬飞”、“乱起”,描绘出湖雁多寡、迟疾、斜整之状。“动”、“逐”等词刻画出湖中群雁随轻波晃动的闲适情态和单雁追赶光影的顽皮情 态。角度丰富,刻画精细,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湖雁图。【嘉定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咏湖中雁南朝梁沈约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唼流牵弱藻,敛翮带余霜。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刷羽同摇漾,一举还家乡。【注】唼流:在水中吃食。出版社预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1 分A. 古风菁华B怀古诗选C长短句精编D近体诗集萃 13.以下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13、为哪一项 。2 分A寓情于物B首尾照顾C直抒胸臆D虚实结合14.本作品写雁刻画精细,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 分【答案】三12 1 分A 13 2 分 选 C 得 2 分 选D 得 1 分145 分答案例如:1) “唼流”牵“弱藻”写湖雁水流中觅食,以至牵动柔弱的藻类,刻画湖雁行为常态与四周环境,至细至微。2“群浮”、“单泛”、“悬飞”、“乱起”,一系列动词及准确的限制,描绘出湖雁多寡、迟疾、乱整不同之状。3“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写湖中之雁和湖上空中之雁,视线角度变化,层次清楚,画面有立体感。 4“动”、 “逐”等词刻画出湖中群雁随轻波晃动的闲适情态和单雁追赶光影的顽皮情态。角度丰富,
14、刻画精细,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湖雁图。【崇明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岁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以下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 分从内容看,本诗属于思乡抒怀。 B从体裁看,本诗属于七言律诗。 C“残灯去焰”“炉香成灰”暗写时间的推移。 D“芙蓉枕”“竹叶杯”点明仆人公风格高雅。以下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哀婉悲凉B清幽质朴C 凄楚含蓄D旷达闲适有评论称“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为“妙想之辞”,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赏析。5
15、 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答案】12.D13.B14.本诗写了羁旅他乡的诗人除夕夜独坐帐里,感慨时间易逝,春寒料峭中独对残灯, 看炉香燃尽,借酒遣愁,思念家人。诗歌结尾翻一层,遥想家乡家家团聚守岁,反衬自己之孤寂。至梦魂难来,更是把借梦团聚的念头也去除,从而把思念再推动一层;结尾两句,由眼前独坐写到家乡守岁,由当下思乡推及期望以梦相聚,拓展了诗歌的时空,使诗歌意蕴更 加丰厚,情感更加浅薄。可见,结尾两句确实为妙想之辞。评分说明:诗歌内容简述 1 分;表达效果评析 4 分。【青浦区】三阅读下文,完成 12-14 题。8 分鹊踏枝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16、。昨夜笙歌简洁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周,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考遍。“鹊踏枝”这一词牌名又叫。1 分 A蝶恋花B.踏莎行C.苏幕遮D.雨霖铃以下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笙歌”句照应了首句,表现了笙歌散去后的惆怅与哀伤。B.“楼上”句写景,表现的是词人一种隔绝和严寒的感觉。 C鸿雁传书却一封也没到来,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D“一晌”即时间之短,写出词人内心的失落和苦闷之情。冯煦阳春集序评冯延巳说“郁抑怆怳”,饶宗颐说:“余诵正中词,觉有一股莽莽苍苍之气。鹊踏枝数首尤极沉郁顿挫。”请就此赏析划线句。4 分【答案】三12-14 题。8 分
17、12.A1 分 13.D3 分“一晌”在此应是时间之久14.4 分划线句运用了比较的手法,描写了千万片的梅花好似天上的雪花随风旋转飘舞, 明知已落,但“犹自多情”地奋力挣扎,更加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郁抑哀痛之情和那股 沉郁顿挫之气。【松江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秋日山寺怀友人唐刘沧萧寺楼台对夕阴,淡烟疏磬散空林。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现预备将本作品与同类作品合编一部诗集,以下命名适宜的一项为哪一项。1 分咏秋即兴 C怀古伤秋清秋思远 D秋日赠别以下点评与本作品的写作特点相符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寓情
18、于景物之中C比照与衬托并用远景与近景穿插D以虚景衬托实景你认为本作品哪一联写景最妙?请赏析其妙处所在。5 分【答案】12B13A 14我觉得颔联最好。此联写出了凉风飒然而至,水汽寒凄,渚中草蘋摇摆,秋霜渐染,黄叶摇落,山色渐深。“动”字精准描绘,一字传情。既富有动态感,又仿佛渚中草蘋也具有 了人的情思,在秋意渐浸时像有知觉的生命体一样触动,表现出诗人触景而引动的思友之情。“深”字,黄叶本已是侵染了秋色,此处的“深”字,则更进一层,具有视觉冲击力,使诗作表达出一种画面感,极富感染力。这一联描绘的画面动静结合,颜色凄寒,符合秋日特征, 我们读诗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情。评分说明:选诗句和对诗句的
19、赏析分别评分评分细则:选颔联和颈联最高可得 5 分,选首联最高不超过 4 分,选尾联不给分选联 1 分;赏析 4 分:整句理解1 点,选取至少两个角度并分析2 点,画面总体评价1 点,作者情感 1 点。1 点 1 分,给满 4 分为止角度:字词,如“生”和“落”;“白”和“黄”;“动”和“深”;“尽”和“明”;“独”和“遥”等;动静结合;画面颜色;古典意象;视听结合等。【普陀区】(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4 题8 分乌栖曲唐李白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注】银箭金壶:古代计时工具,漏水多则夜已深。
20、高:同“皓”,光明。从题材看,这首诗属于。1 分咏史诗B. 闺怨诗C. 赠别诗D. 行旅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第一二句勾画出吴宫内外两幅剪影,笔法洗练,比照鲜亮。第三四句“未”“欲”两字紧相照应,直白地倾诉心中苦闷。第五六句从侧面淡淡着笔,吴宫通宵宴乐的场景隐入幕后。以日薄西山、月坠江波等景象写时间推移,富有象征意味。末句“奈乐何”一作“奈尔何”,“尔”指吴王。你认为哪个版本更好?联系全文,谈谈理由。5 分【答案】12. A13. B14. 答案例如一:“奈乐何”更好。全诗批判吴王日夜寻欢作乐以致亡国,“奈乐何”写出为乐难久的圆满,暗含乐极生悲之意,更符合上文“栖乌”“落日
21、”“秋月”等景物营造的衰败悲凉气氛。而且,上文写吴王荒淫全从侧面委婉着笔,不事评论,用“奈尔何”则一下子转变为诗人直斥吴王,显得格外突兀。答案例如二:“奈乐何”更好。全诗通过客观表达时间推移而宫中作乐不辍的场景,含蓄地批判吴王沉醉于轻歌曼舞,日以继夜追求享乐。“奈乐何”意为欢快得不知如何是好,挖苦 吴王乐而忘形之丑态,却无一字道破,意深而辞婉,耐人寻味。用“奈尔何”则直接评论吴王无道,过于直露。评价角度:末句诗意的理解 1 分,把握末句和全诗的关联 2 分,效果的比较 2 分【宝山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岁暮南朝宋谢灵运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22、。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注】颓:尽运往:四季更替。淹物:久留之物。12.以下诗歌与本诗的体裁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1 分A.王维终南山B.孟郊游子吟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D.辛弃疾西江月13.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题目是说诗人当时年事已高。“殷忧”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C.三四句视听结合,动静交织。 D.最终两句照顾开头的“殷忧”。14.从画线句与前后关联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构思特点。5 分三8 分12.B1 分 13.A2 分14.例如:由于长夜难眠,因而出门看明月积雪、听北风咆哮;高旷凛冽的雪月与凄厉哀号的北风更衬托诗人忧虑深广;明月积雪与朔风的强大永恒,反衬人生的脆弱短暂,而
23、凄厉无情的自然在特定的岁暮之夜感受被催逼的感受。三四句写景与全诗严密关联,前后照应,使 全诗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5 分【答案】【杨浦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 8 分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 用坡仙韵白朴元江山信美,快终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日宝人杰。眺望石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桑梓龙荒赞美后,几度生灵埋灭。往事休论, 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注:金焦:金山,焦山。绀宇:寺庙。铁瓮:北固山前的一座古城。石冢:东晋高官王敦的参军郭璞之墓,在金山下。龙荒:荒漠之地。郭璞曾有“桑梓其翦为龙
24、荒”之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1 分A念奴娇属于慢词。 B从题材看是怀古之作。 C题中“坡仙”即苏轼。D本词的押韵并不标准。以下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落日”“残”渲染苍茫荒凉的气氛,寄寓历史沧桑感。 B以“几点”状沙鸥之小,以沙鸥反衬雪地的茫茫一片。C“天宝人杰”化用古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成语。 D下阕运用典故,借郭璞的预言来慨叹生灵涂炭的历史。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4 分【答案】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 8 分12. D1 分13. B3 分14.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一轮明月从海门之上升起,作者发出一
25、声长啸内容1 分,意境开阔、浩渺苍凉景物特征:1 分,“一声长啸”寄予了词人对生灵涂炭的历史感慨与自己年华老去的悲慨、悲凉1 分,意蕴深长、耐人寻味1 分。【徐汇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214 题。8 分渡青草湖1 南朝陈阴铿注: 1 青草湖:在湖南岳阳,北连洞庭湖。2 桃花:桃源县在沅水四周。杜假设:香草名。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假设”的句子。3 茅山:在江苏句容县,相传汉代有茅氏三兄弟在此修道成仙。巫峡:有巫山神女的传奇。4 逗:停顿。 5讵:犹“岂”。诗经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一苇”指小船,“杭”即“航”。12. 这首作品的体裁与下面哪首作品完全一样? 。1 分13. 以下关于这首作品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洞庭”一联点明时令,勾画出湖水浩渺的全景。“沅水”一联诉诸视觉与嗅觉,写出湘沅二水飘逸出尘的神韵。“带天”一联,写出湖面上巨浪滔天、浮光跃金的壮丽。“行舟”一联借远处的扁舟与倦渡的飞鸟,呈现出湖面的宽广。14. 作者擅长以景传情,抒写丰富的情感。请具体结合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卫生院劳动合同书,卫生院合同人员聘用协议
- 机械制造工艺模考试题与答案
- 财务账务处理操作培训
- 出纳犯法案例课件
- 法律资料深圳房地产律师精彩讲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及风险防范
-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
- 物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
- 养老运营管理培训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老龄化相关的行业分析
- 酒店物业租赁合同样本3篇
- 《编制说明-变电站监控系统防止电气误操作技术规范》
- 《论教育》主要篇目课件
- 2024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河南省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技能大赛技术工作文件
- 血管外科常见病
- 城市建设施工噪音控制方案
- 2024届新高考语文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 【原文+注音+翻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测试》试题
- 邮政储蓄银行的2024年度借款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