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_第1页
2022年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_第2页
2022年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_第3页
2022年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_第4页
2022年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 年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 月份)一、选择题:1(6 分)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各种生物膜中都含有丰富的磷脂 B某些细胞器 衰老后可被溶酶体吞噬、消化C真核细胞的 RNA 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 D细胞内以囊泡的形式运输的物质都是大分子化合物2(6 分)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根尖解离后即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B检测酵母菌培养过 程中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可判断其细胞呼吸方式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 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D验证 DNA 半保留复制时,可用含有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培养液培养细菌 3(6 分)人类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第 7 号染色体上编码CFTR (一种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 3 个碱基,使 CFTR 的结构发生异常,从而导致其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 CFTR 的 作用机理是 ATP 与 CFTR 上的两个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从而引起 CFTR 构象发生变 化,进而使通道孔打开和闭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正常细胞中, CFTR 运输 Cl 最可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通道蛋白决定的C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碱基数目的改变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4(6 分) NAA 和 6 苄基氨基嘌呤(6 BA

3、)分别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 类似物,为探究 NAA 和 6 BA 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一定浓度的 NAA 和 6 BA (单位: mgL 1 )培养液同时处理插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月季插条生根情况生 平 根长/cm根 均率 根溶液及浓度6 BANAA/% 数/条100 3.2 0.5 1100 4.3 0.5 183 2.3 0.5100 6.1 0.5 1.588 3.1 0.594 2.6 0.579 2.2 0.30.60.81.00.60.81.000.20.20.20.40.40.40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一定浓度的 NAA 和 6 B

4、AB在 NAA 浓度为 0.6mgL1和 6BA 浓度为 0.4mgL 1 时促进生根的效果较好C NAA 和 6 BA 促进月季生根的效果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同 D该实验实 施过程中,温度、溶液 pH、处理时间等各组保持相同且适宜5(6 分)往受试者皮内注射白喉毒素 24 48h 后,如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无免疫力;反之,则说明受试者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白喉毒素抗体。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产生了过敏反应 B若受试者 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没有红肿,则说明其机体没有发生免疫反应 C抗白喉 毒素抗体的产生需要相应抗原的刺激和淋巴因子的参

5、与 D若受试者注射白 喉毒素后皮肤出现红肿,下次注射一定还会出现红肿6(6 分)如图是某家系中甲病、乙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基因 A、a 控制,乙病由基 因 B、b 控制,其中一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乙病均为隐性遗传,基因 A 、a 位于 X 染色体上 B个体1 的基因型是 BbXAXa ,与个体5 的基因型不可能相同C个体 3 与4 生育的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D若7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AXAY,则异常染色体来自于其母亲二、非选择题7(9 分)某研究小组以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对植物光合速率(用 CO2 的吸收量表示)的影响,结果

6、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不同波长的光净光合速率(molCO2100mm 2 h 1 )自然光3.0绿光 0.4黄光0蓝光1.0紫光0.6红光2.3(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 (写出两种)等,对无 关变量控制的要求是。(2)在该实验所给条件下,提供光,最有利于玉米的生长。(3)在黄光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玉米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同化的CO2 量 (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叶肉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量。 (4)如果由蓝光突然转换为自然光,则叶绿体内 C3 化合物的含量将 (填“降 低”“增多”或“不变”)。8(8 分)海洋污染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工业迅速发展,铅、镉等

7、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被释放到海洋和河口环境,被藻类植物吸收,对沿岸滩涂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威 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往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析出絮状物(蛋白质),但析 出的蛋白质 (填“发生”或“未发生”)结构变化。 (2)进入海鲶体内的铅会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使激素失去作用的靶细 胞,从而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 (3)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出现狂躁不安等现象,其 可能机理如图。正常情况下,当兴奋抵达突触前膜时,氨基丁酸(一种抑制性神经递 质)以的方式释放并与图中的 (填标号)结合,促进阴离子内流,结果 使突触后膜保持内负外正的电位状况,且差值更

8、大,从而促进放松和消除紧张。由此推 断铅令人出现狂躁不安现象的原因可能是。9(10 分)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棉铃虫会严重危害农作物。请分析图标回答下列相关 问题:(1)如图是某棉花地棉铃虫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要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快速增长,应避免让棉铃虫数量达到(填“ ”或“k”)值。为了达到既减轻棉铃虫的危害,又生产无公害棉花的目的,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提出解决棉铃虫问题的有效方法及原理(写出两种)。方法一: ,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方法二: ,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 (2)该棉花地的主要食物链为棉花棉铃虫食虫鸟。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 (hm2 a)。生物种类能

9、量类型能量值棉花固定的太阳能2.45l011棉铃虫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1.05l097.501087.15108食虫鸟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41088.25l072.18l07 能量从棉铃虫传递到食虫鸟的效率是。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食虫鸟种群密度。在 2hm2 范围内,第一 次捕获并标记 40 只食虫鸟,第二次捕获 30 只,其中有标记的 15 只。该种群密度是只/hm2 若部分食虫鸟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食虫鸟能够依据棉铃虫的气味去猎捕后者,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食虫 鸟和棉铃虫的数量可通过信息传递维持相对稳定,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 的作用。10(12

10、 分)已知某植物果实的形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 和 Y、y)控制,其表 现型与基因组合如表。用果实为圆形的两植株为亲本杂交, F1 的植株全为心形果实。回答下列问题:圆形D YY、dd果实形状基因型三角形D yy心形D Yy( 1) 圆形果实亲本植株的基因组合是 ,F1 自交后产生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 是。(2) F2 圆形果实的植株共有 种基因型。若让 F2 中的心形植株间随机受粉后得 到的后代有 90 株,则 F3心形约有株。(3) F1 的种群中出现了一株圆形果实植株,已知是由一个基因突变而导致。请设计杂 交实验来确定突变的基因。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及结论: 。三、【生物-选

11、修 1 :生物技术实践】(共 1 小题,满分 15 分)11(15 分)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 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 菌株接 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 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于连续培养 JA122 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看属于培养基,大肠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 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2)样品中共发现 CV101、CV103、CV116 三种新菌株,产生新菌株的原因是由于JA122 大肠杆菌发生了。(3)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

12、CV103 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 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 CV101 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 CV103 的培养基中生长,据 此作出的推测: CV101 菌株能以 CV103 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请设计并完成下列 实验步骤,来验证以上观点。配制的固体培养基(A 组);和不含碳源的固体培养基(B 组);将等量的适量稀释的 CV101 菌液分别接种到 A 、B 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 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实验过程应在条件下进行。预期实验结果: 。四、【生物一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共 1 小题,满分 0 分)12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脱落酸(ABA)在植物应

13、对干旱逆境方面发挥 重要的作用。科学家从碱蓬细胞克隆出 ABA 基因(图甲),将其与质粒(图乙)重 组,再转入水稻植株内。分析并回答问题:( 1) 对 获 取 的 ABA 基 因 常 用技 术 来 扩 增 数 量 , 该 过 程 需 要 DNA 模 板、 、和等物质。(2)据图分析,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酶处理 ABA 基因和质粒。常用 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的细胞中。要将成功导入 ABA 基因并表达的水稻愈伤 组织细胞筛选出来需。2018 年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 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 分)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各种生物膜

14、中都含有丰富的磷脂 B某些细胞器 衰老后可被溶酶体吞噬、消化C真核细胞的 RNA 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 D细胞内以囊泡的形式运输的物质都是大分子化合物【分析】 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 本骨架。 2、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 细胞的病 毒或病菌。3 、RNA 包括 mRNA、tRNA、rRNA,它们主要在细胞核中通过转录过程合成。【解答】 解: A 、真核细胞的各种生物膜中都含有丰富的磷脂, A 正确; B 、某些细胞器衰老后可被溶酶体吞噬、消化, B 正确; C、真核细 胞的 RNA 主要在细胞核中通过转录过程

15、合成, C 正确; D、细胞内 以囊泡的形式运输的物质不都是大分子化合物, D 错误。 故选: D。【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 能;识记生物膜的组成成分;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 选项。2(6 分)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洋葱根尖细 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根尖解离后即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B检测酵母菌培养过 程中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可判断其细胞呼吸方式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 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D验证 DNA 半保留复制时,可用含有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培养细菌 【

16、分析】 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 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 CO2 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 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 绿色。 3、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 盲、白 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

17、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 足够的 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 调查, 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解答】 解: A、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根尖解离后先漂洗再用醋酸洋红 液染色, A 错误;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能产生 CO2 ,所以不能通过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 中是否产生 CO2 ,来判断其细胞呼吸方式, B 错误;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 率,应选择人群随机调查, C 错误;D将正常生长的细胞放在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如果第一次 分裂结束后的第一代 DNA 分子,一条链有放射性标记,另一条

18、链没有放射性标记,即 可证明 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D 正确;故选: D。【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调查人类遗传 病、 DNA 的复制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 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6 分)人类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第 7 号染色体上编码 CFTR (一种跨膜蛋白)的基因缺 失 3 个碱基,使 CFTR 的结构发生异常,从而导致其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 CFTR 的 作用机理是 ATP 与 CFTR 上的两个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从而引起 CFTR 构象发生变 化,进而使通道孔打开和

19、闭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正常细胞中, CFTR 运输 Cl 最可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通道蛋白决定的C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基因碱基数目的改变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分析】 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1 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其中的关键语句,充分联系教材,找到与教材的衔接点; 2 给合题文要求,对于联系教材的有关原理、概念等,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解答】 解: A由题干信息可知,转运氯离子过程有 CFTR (种跨膜蛋白)和 ATP的作用,推测 CFTR 运输 Cl 最可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A 正确;B当 CFTR 的结构发

20、生异常,会导致其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说明氯离子跨膜运输 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通道蛋白决定的, B 正确;C由于基因突变导致 CFTR 的结构发生异常,从而导致其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说 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 正确; D比如碱基对的改变 发生在非编码区、编码区的内含子,或者碱基对改变后转录得到 的密码子与原来的密码 子所对应的氨基酸相同,以上这些情况都不会改变蛋白质的结 构, D 错误;故选: D。【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信息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基因对性状的控 制、基因突变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运用所学知识与观 点,分析问题的

21、能力。4(6 分) NAA 和 6 苄基氨基嘌呤(6 BA)分别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 类似物,为探究 NAA 和 6 BA 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一定浓度的 NAA 和 6 BA (单位: mgL 1 )培养液同时处理插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月季插条生根情况生 平 根长/cm根 均率 根/% 数/条溶液及浓度6 BANAA100 3.2 0.5 1100 4.3 0.5 183 2.3 0.5100 6.1 0.5 1.588 3.1 0.594 2.6 0.579 2.2 0.30.60.81.00.60.81.000.20.20.20.40.40

22、.40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一定浓度的 NAA 和 6 BAB在 NAA 浓度为 0.6mgL1和 6BA 浓度为 0.4mgL 1 时促进生根的效果较好C NAA 和 6 BA 促进月季生根的效果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同 D该实验实 施过程中,温度、溶液 pH、处理时间等各组保持相同且适宜【分析】 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NAA 和 6 BA 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率,平均 生根数量和根长。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NAA 和 6 BA 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据此分 析作答。【解答】 解: A、据表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NAA 和 6 BA 的浓度, A 正确; B、表格中, NAA 浓度

23、为 0.6mgL1和 6BA 浓度为 0.4mgL 1 时促进生根的效果较好, B 正确;C 、NAA 和 6 苄基氨基嘌呤(6 BA)分别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类似 物,促进月季生根的效果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有差异, C 错误; D、该实验实施过程 中,温度、溶液 pH、处理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各组保持相同且适 宜, D 正确。故选: C。【点评】 本题结合表格数据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意在强化学生对植物激素 及其类似物的效果生理作用的理解与应用。5(6 分)往受试者皮内注射白喉毒素 24 48h 后,如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受试者 对白喉毒素无免疫力;反之,则说明受试者

24、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白喉毒素抗体。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产生了过敏反应 B若受试者 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没有红肿,则说明其机体没有发生免疫反应C抗白喉毒素抗体的产生需要相应抗原的刺激和淋巴因子的参与D若受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出现红肿,下次注射一定还会出现红肿【分析】 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2 、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免疫缺陷。【解答】 解: A 、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无免疫力, A 错误; B、若受 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没有红肿,则说明其机体发生了免疫反应, B 错误; C、抗白 喉毒素抗体的产

25、生需要相应抗原的刺激和淋巴因子的参与, C 正确; D、若受试者注射 白喉毒素后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无免疫力,此时已产 生了记忆细胞,下 次注射不会出现红肿, D 错误。故选: C。【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对于免疫过程的理解和 归纳总结是本题考查的重点。6(6 分)如图是某家系中甲病、乙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基因 A、a 控制,乙病由基 因 B、b 控制,其中一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乙病均为隐性遗传,基因 A 、a 位于 X 染色体上B个体 1 的基因型是 BbXAXa ,与个体5 的基因型不可能相同2C个体 3

26、与4 生育的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D若7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AXAY,则异常染色体来自于其母亲【分析】 II1 和 II2号乙病表现正常而他们女儿 III3 患乙病,分析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 I1 和 I2 甲病正常, II2 患甲病,分析甲病为隐性遗传病,据题干“其中一种基因位 于 X 染色体上”,分析控制甲病的 A、a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甲病为伴 X 染色体隐 性遗传。【解答】 解: A 、II1 和 II2 号乙病表现正常而他们女儿 III3 患乙病,分析乙病为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 I1 和 I2 甲病正常, II2 患甲病,分析甲病为隐性遗传病,据题干“其中一 种

27、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分析控制甲病的 A、a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甲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 A 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 1 的基因型是 BbXAXa ,5 的基因 型为 BBXAXa 或 BbXAXa ,即 1 和5 的基因型可能相同, B 错误;C 、 3 的基因型为 BbXAXa , 4 的基因型为 BbXaY,两者所生子女同时患两种病bbXaXa+bbXaY 的概率 ,C 正确;D、已知 3 的基因型为 BbXAXa , 4 的基因型为 BbXaY,若7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AXAY,则异常染色体来自于其母亲, D 正确。故选: B。【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病方式的判断、

28、概率的计算、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 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计算能力,而熟悉遗传系谱图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快速答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7(9 分)某研究小组以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对植物光合速率(用 CO2 的吸收量表示)的影响,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不同波长的光净光合速率(molCO2100mm 2 h 1 )自然光3.0绿光 0.4黄光0蓝光1.0紫光0.6红光2.3(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不同波长的光 ,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 温度、 CO2 浓度、各组中植株的生长状态 (写出两种)等,对无关变量控制的要求是 各组中的无关变量相同,且处于适宜条件下 。(

29、2)在该实验所给条件下,提供 自然 光,最有利于玉米的生长。(3)在黄光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玉米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同化的 CO 量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肉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量。 (4)如果由蓝光突然转换为自然光,则叶绿体内 C3 化合物的含量将 降低 (填“降 低”“增多”或“不变”)。【分析】 分析表格: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波长的光,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温度、 CO2 浓 度、各组中植株的生长状态等,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波长的光,实验中的无关变量 有温度、 CO2 浓度、各组中植株的生长状态,对于无关变量因都相同且适宜。

30、 (2)有表格可知,在自然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大,最适宜生长。 (3)在黄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 0,相同时间内玉米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同化的 CO2 量等于该植物体呼吸速率,故相同时间内玉米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同化的CO2 量大于叶肉 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 量。(4)如果由蓝光突然转换为自然光,光反应增强,产生的 ATP 和H增多,则叶绿体内 C3 化合物的含量将减少。故答案为:(1)不同波长的光 温度、 CO2 浓度、各组中植株的生长状态 各组中的无关变量相同,且处于适宜条件下(2)自然(3)大于(4)降低【点评】 本题结合表格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对于第( 3)小题,一定要注意,叶 肉

31、细胞光合作用的产物供植物体利用。8(8 分)海洋污染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工业迅速发展,铅、镉等大量重金 属污染物被释放到海洋和河口环境,被藻类植物吸收,对沿岸滩涂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威 胁。请回答下列问题:(1)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往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析出絮状物(蛋白质),但析出的蛋白质 未发生 (填“发生”或“未发生”)结构变化。(2)进入海鲶体内的铅会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使 抗利尿 激素失去作用的靶细胞,从而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3)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出现狂躁不安等现象,其 可能机理如图。正常情况下,当兴奋抵达突触前膜时,氨基丁酸(一种

32、抑制性神经递质)以 胞吐 的方式释放并与图中的 c (填标号)结合,促进阴离子内流,结果使突触后膜保持内负外正的电位状况,且差值更大,从而促进放松和消除紧张。由此推 断铅令人出现狂躁不安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铅减少氨基丁酸的产生(铅抑制氨基丁酸的释放或铅破坏氨基丁酸的受体或铅抑制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 。【分析】 1、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 2、神经纤维未受 到刺激时, 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 部位受刺激时, Na+ 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 解:(1)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往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析出絮状物(蛋 白质),但析出的

33、蛋白质未发生结构变化。 (2)进入海鲶体内的铅会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使抗利尿激素失去作用的靶细 胞,从而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当兴奋抵达突触前膜时,氨基丁酸(一 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释放并与图中的 c 即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阴离子内流,结果使突触后膜保持的电位状况内负外正,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且差值更大, 从而促进放松和消除紧张。由此推断铅令人出现狂躁不安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铅减少氨 基丁酸的产生或铅抑制氨基丁酸的释放或铅破坏氨基丁酸的受体或铅抑制氨基丁酸与其 受体结合等。故答案为:(1)未发生(2)抗利尿 升高(3)胞吐 c 铅减

34、少氨基丁酸的产生(铅抑制氨基丁酸的释放或铅破坏氨基丁酸 的受体或铅抑制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种群密度、水平衡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 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10 分)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棉铃虫会严重危害农作物。请分析图标回答下列相关 问题:(1)如图是某棉花地棉铃虫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要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快速增长,应避免让棉铃虫数量达到(填“ ”或“k”)值。为了达到既减轻棉铃虫的危害,又生产无公害棉花的目的,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提出解决棉铃虫问题的有效方法及 原理(写出两种)。方法一: 引进天敌 ,利用的生物学原

35、理是 利用生物种间关系(捕食) 。方法二: 将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中 ,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 基因工程 。(2)该棉花地的主要食物链为棉花棉铃虫食虫鸟。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 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 (hm2 a)。生物种类能量类型能量值棉花固定的太阳能2.45l011棉铃虫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1.05l097.501087.15108食虫鸟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41088.25l072.18l07能量从棉铃虫传递到食虫鸟的效率是 11% 。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食虫鸟种群密度。在 2hm2 范围内,第一 次捕获并标记 40 只食虫鸟,第二次捕获 30 只,其中有

36、标记的 15 只。该种群密度是40 只/hm2 若部分食虫鸟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大 。食虫鸟能够依据棉铃虫的气味去猎捕后者,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化学 信息。食虫 鸟和棉铃虫的数量可通过信息传递维持相对稳定,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的作用。1【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表示种群的 S 型增长曲线, K 表示环境容纳量,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据表分析: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同化量呼吸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据此分析作答。【解答】 解:(1)据图分析可知,要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快速增长,应避免让棉铃虫数量达到 ,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决

37、棉铃虫问题的有效方法及原理如:引入棉铃虫的天敌,原理是利用了种间关系中的捕食关系;将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中,利用的原理是基因工程,是广义的基因重组。8.25l077.50108100%11%。(2) 能量从棉铃虫传递到食虫鸟的效率是食虫鸟的同化量与棉铃虫的同化量之比根据题意可知,食虫鸟种群密度为403015240 只/hm2 若部分食虫鸟的标记 物脱落,则再次捕获带标记的数量会减少,最终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食虫鸟能够依据棉铃虫的气味去猎捕后者,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生态系统 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答案为:(1)方法一:引进天敌 利用生物种间关

38、系(捕食)方法二:将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中 基因工程(2) 11%40 偏大化学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的增长和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的计算,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0(12 分)已知某植物果实的形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 和 Y 、y)控制,其表 现型与基因组合如表。用果实为圆形的两植株为亲本杂交, F 的植株全为心形果实。回答下列问题:圆形D YY、dd果实形状基因型三角形D yy心形D Yy(1)圆形果实亲本植株的基因组合是 DDYY、ddyy ,F1 自交后产生 F2 的表现型及 比例是 圆形:心形:三角形7:6

39、:3 。(2) F2 圆形果实的植株共有 5 种基因型。若让 F2 中的心形植株间随机受粉后得到 的后代有 90 株,则 F3 心形约有 40 株。(3) F1 的种群中出现了一株圆形果实植株,已知是由一个基因突变而导致。请设计杂 交实验来确定突变的基因。实验方案: 让该圆形果实植株与双隐性圆形果实植株测交 。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全为圆形植株,则 D 基因突变为d;若子代出现心形植株,则 y 基因突变为 Y 。【分析】 分析题文:圆形的基因型为 D YY、dd ,用果实为圆形的两植株为亲本杂交, F1 的植株全为心形果实,说明圆形果实亲本植株的基因组合是DDYY、ddyy【 解答】 解:(

40、 1) 由以上分析可知, 圆形果实亲本植株的基因组合是 DDYY、ddyy F1 (DdYy)自交后产生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圆形(D yy)7:6 :3。(2) F2 圆形果实的植株共有 5 种基因型,即 DDYY、DdYY、ddYY、ddYy、ddyy若 让 F2 中的心形植株( DDYy、 DdYy)间随机受粉后得到的后代有 90 株,由于 D 的基因频率为 ,d 的基因频率为 ,因此 F3 心形的概率为( 1 ) ,则 F3 心形约有 株。D Yy):三角形(dd ):心形D YY、(3) F1 的种群中出现了一株圆形果实植株,已知是由一个基因突变而导致,可根据以 下杂交实验来确定突

41、变的基因。实验方案:让该圆形果实植株与双隐性圆形果实植株测交。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 全为圆形植株,则 D 基因突变为 d;若子代出现心形植株,则 y 基因突变为 Y。故答案为:(1) DDYY、ddyy 圆形:心形:三角形7:6 :3(2) 5 40(3)实验方案:让该圆形果实植株与双隐性圆形果实植株测交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 代全为圆形植株,则 D 基因突变为 d;若子代出现心形植株,则 y 基因突变为 Y。【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基因自由组合定 律的实质,能根据表格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 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

42、次的考查。三、【生物-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共 1 小题,满分 15 分)11(15 分)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 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 菌株接 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 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于连续培养 JA122 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看属于 液体 培养基,大肠 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样品中共发现 CV101、CV103、CV116 三种新菌株,产生新菌株的原因是由于JA122

43、大肠杆菌发生了 基因突变 。(3)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 CV103 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 CV101 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 CV103 的培养基中生长,据 此作出的推测: CV101 菌株能以 CV103 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请设计并完成下列 实验步骤,来验证以上观点。配制 以醋酸盐为唯一碳源 的固体培养基(A 组);和不含碳源的固体培养基(B 组);将等量的适量稀释的 CV101 菌液分别接种到 A、B 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实验过程应在 无菌 条件下进行。预期实验结果: A 组菌株生长(形成菌落), B 组菌株不

44、能生长(无菌落) 。【分析】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 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 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 pH 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 pH 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 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 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连续培养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大肠杆菌属于原核 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以核膜 为界限的细胞核。(2)由题意可知, JA122 大肠杆菌连续培养后 出现了三种新菌株, CV101、CV103、 CV116,这是 JA122 大肠杆菌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由此也可以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 的。(3)由题意可知, C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