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问题描述课堂导入设计课堂导入片段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_第1页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问题描述课堂导入设计课堂导入片段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_第2页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问题描述课堂导入设计课堂导入片段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_第3页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问题描述课堂导入设计课堂导入片段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_第4页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问题描述课堂导入设计课堂导入片段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问题描述 课堂导入设计 课堂导入片段11.1问题描述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先介绍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构成,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以及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而是直接进入三角形的分类。这是因为以上这些内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学学会,极个别不会的同学也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弄懂,既然学生已会的知识,上课又何必再讲呢?课堂上是用来解决学生不会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才会更高效。 2、在研究三角形的分类时,过去我可能会直接告诉学生,三角形有两种分类,一个是按角分,一个是按边分,学生也能理解。而这次我给出 7 个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让学生去把这些三角形分类,学生出现的问题是,不理解题目的

2、意思,分得很乱,更多的学生在按边分时,把三角形分成三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然后通过小组展示,学生才了解到原来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应归为等腰三角形这一类。学生在获取这个知识 的同时,也提升了一种能力,真正的是学生在主动学习。11.1课堂导入设计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知识技能: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分类,能够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推理和计算。2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 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3解决问题:能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 识,提高实践能力。4情感态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交流

3、和 反思,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分类及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验证。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有定向地去学习 ,化被动为主动。) 活动 2【活动】二、自主学习教师提前编写好预习案:(见附件 1)在预习案的指引下,学生在上课前的一个晚上通过阅 读文本,自己先把新课学习一遍,完成预习案,并记录在预习 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活动 3【活动】三、小组合作与展示 (一)小组讨论上课前 10 分钟,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互相讨论,交流,质疑,解决在自学中所遇到的疑 难问题,教师不断巡视,或参与小组的讨论。

4、(二)学生展示 教师提出问题: 1、三角形如何分类? 2、三角形的三边有何关系?这个关系是如何得来的? 活动一:长为 26,16,10,8 的四根木条,任选其中三根作为一组,有多少种选法,请列出 来。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又有多少组?(教师事先准备好磁铁条) 活动二:在方框内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并通过测量其三边的长度,完成以下边的大小 比较: 教师提问:从以上的数据,你发现 了什么?(主要让学生展示测量的结果和发现的结论。 )活动三:教师提问:以上我们都是通过实验、测量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现在你 能用数学方法去验证它吗?(主要让学生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验证三角形任何 两边大于第三

5、边。利用移项来验证三角形任何两边 之差小于第三边。)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活动 4【练习】四、课堂精练 例题: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3 , 4, 85 , 11 , 612 , 10,8 通过例 1,引导学生归纳出判断的方法:只要比较较短的两边长之和是否大于 第三边的长。2、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4,底边长为 7,则它的周长为 。 3、变式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4 和 7,则它的周长为 。 4、变式二: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7,则它的周长为 。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0,其中一 边长为 6,则其余两边的长为 。 活动 5【活动】五、课

6、堂反思与小结教师提出问题: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查漏补缺,同时对本节课所 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方法。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的习惯。 活动 6【测试】六、课堂检测 1、找一找,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并把它写下来。(见附件 2) 2、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为 20cm 和 30cm, 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 ,要钉成一个三角形 木架,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 () (A)10cm 的木棒(B)20cm 的木棒(C)50cm 的木棒( D)60cm 的木棒 4、已知等腰三角 形的腰为 3,底为 5,则它的周长为。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 3,另一边

7、为 5,则它的周长为。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9,其中一边长为 3,则其余两边长为。 拓展提高: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8cm,10cm ,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三角形,那么 第三根木棒的长 x 的 取值范围是。 活动 7【导入】七、教学特色本节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把新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提前进行,而课堂的学习再也不是学生听,教师讲这样的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 合作学习,讨论质疑,并展示所学的内容。教学过程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环节: (一)明确目标 ,上新课前教师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也便于学生 的自主学习。(二)自主学

8、习,这是本节课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大特色。过去学生们会认为,所谓的预 习就是提前把课本看一遍,数学更省事,看看概念、定理就行了。甚至有些同学认为,看 书太麻烦了,直接听老师讲更好,反正会做题就行了。本人认为,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是 先学会自学,自学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于是我指导学生应该 这样预习: 1)读书要读三遍,要逐字逐句读。引导学生利用命题人的身份去看书,课本上哪一句话或 哪一个知识点可以出一个什么样的题。 2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利用大脑中的原有 知识来完成对新知识的同化学习。因此在预习时应明确所学新知识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 3 )学会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读书后,再合上书做预 习案,在预习案的指引下,学生提前把新课自学一遍。 (三)小组合作与展示,学生对新学的知识是充满好奇的,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 种问题,他们迫切想得到解决,于是上新课前我会预留 10 分钟给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解决, 学生可以不受限制的进行讨论,质疑,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真 正变成“我要学”,在小组讨论后,可能还会有一些问题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这样可以 通过小组间的展示进行互相学习。 (四)课堂精练,以上三个环节后,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