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影像诊断学第四章第三节课件_第1页
兽医影像诊断学第四章第三节课件_第2页
兽医影像诊断学第四章第三节课件_第3页
兽医影像诊断学第四章第三节课件_第4页
兽医影像诊断学第四章第三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兽医影像诊断学(五)张 才骨折 定义: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时称为骨折。在动物长骨骨折最常见,其次为骨盆骨折、下颌骨骨折和脊椎骨骨折。 病因 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3肌肉拉力4骨骼疾病1X线检查技术 检查要点:(1)X线摄影范围应至少包括一个邻近的关节,以便确定骨折部位。(2)必须拍摄正、侧位,有时还要加拍斜位等特定体位,或加拍健侧相同部位的对比X线片。(3)设法使X 线束中心线对准骨折线且与骨折线平行。X线与骨折线垂直时可能显示不出骨折线。(4)怀疑关节骨折时,需拍摄关节伸、屈位X线片以便观察骨折线。(5)有些正常解剖结构或解剖变异易被误认为是骨折,这些结构有滋养孔、骺板、籽骨分裂、韧带联合(

2、桡尺骨、胫腓骨、掌骨间韧带联合)。2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 (1)骨折线 骨骼断裂以后,断面多不整齐,X线片上呈不规则的透明线,称为骨折线。骨皮质显示明显,在骨松质则表现为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当X线中心通过骨折断面时则骨折线显示清楚,否则可显示不清,甚至难于发现。嵌入性骨折或压缩性骨折骨小梁紊乱,甚至骨密度增高看不到骨折线。(2)骨变形 骨折后由于断端移位可使骨骼变形。X线可见的移位种类有分离移位、水平移位、重叠移位、成角移位和旋转移位等。(3)软组织肿胀 外伤性骨折常伴有骨折部软组织损伤肿胀,X线影像密度增高,层次不清。(3)完全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完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

3、两个以上的骨折段,在X线片上可见骨折线,骨折线的方向各异。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可分为横骨折、斜骨折、螺旋骨折。(4)不完全骨折(Incomplete Fracture)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裂缝骨折 骨骼上只出现裂纹,见于颅骨、肩胛骨等处。青枝骨折(Greenstick Fracture) 一侧骨皮质有断裂,与青嫩的树枝被折时的情况相似。(5)粉碎性骨折骨碎裂成两块以上,骨折线呈“Y”形或“T”形等。(6)嵌入性骨折(Impacted Fracture) 发生在长管状骨端,一骨断端插入另一骨断端内。嵌入骨折无骨折线,断裂处骨横径增宽、密度增高。(7)压缩骨折 主要发生在椎骨,松质骨因压

4、缩而变形。X线征象为患骨变形,体积缩小、密度增高、骨小梁变形,无明显骨折线。(8)撕脱骨折 由于肌肉、腱、韧带的强力牵拉而使其在骨的抵止点处发生的骨折为撕脱性骨折。撕脱骨折常发生在骨端及关节周围骨,在幼龄动物骨骺易被撕脱。被撕脱的骨体上留下的缺损称为骨折“床”,撕脱的骨块则位于“床”周围的软组织阴影内。(9)骨骺骨折:发生在未成年动物骨骺、骺板和干骺端的骨折称为骨骺骨折。骨骺骨折后,骨折线与骺板的X线密度相近,读片时不易识别。骨骺相对骨干的移位、骨骺线中断或其附近出现骨折片是区分骨骺骨折的重要X线征象。骨折移位不明显时应与对侧肢对照或待1014天后复查。若发生了骨折,一段时间后将出现骨骺生长紊

5、乱的X线征象 病理性骨折: 因发生在骨的某种病理过程而继发的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骨髓炎、骨肿瘤、骨质疏松和骨质软化等骨病都可使骨质松软变脆,强度下降,易在正常应力下发生骨折。X线片见骨折处广泛性骨密度降低或有明显的骨质破坏病灶骨痂钙化期: 原始骨痂通过膜内成骨或软骨内成骨形成的原始骨痂逐渐钙化成骨性骨痂。随着骨痂的不断增大,骨折断端不再活动,即达到临床愈合。此后,骨痂范围加大,生长于骨折断端之间和骨髓腔内,使得骨折连接坚实。这个过程约需三周以上,一般约需48W。 X线表现:见骨折线模糊以至消失,骨折处为较大面积的高密度阴影。(3)骨痂改建塑形期:新形成的骨痂为排列不规则的骨小梁组成,尚欠牢固,

6、应防止外伤,以免发生再骨折。机体为了负重和活动的需要,骨骼还进行再建,使应力线上的骨小梁致密,非应力线上的骨痂逐渐被吸收。而骨痂不足之处,如弯曲、变形则经骨膜生骨而补足,使断骨恢复正常形态。骨皮质加强、骨髓腔再通,骨折愈合。这个阶段约需八周以上。X线影像:见骨折线消失,骨断端连接,骨皮质内外面连续平滑,骨髓腔恢复为低密度阴影。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二、局部因素: 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1)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均良好,愈合快(2)一骨折段血液供应较差,愈合较慢(3)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均差(4)骨折段完全丧失血液供应,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二、局部因素: 3、软组织损伤程度:越重对愈合影响越

7、大 4、软组织嵌入:阻碍两骨折端的对合及接触,骨折难以愈合甚至不愈合。 5、感染:严重影响骨折愈合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三、治疗方法的影响:1、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可损伤局部软组织和骨外膜,不利于骨折愈合2、切开复位时,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影响骨折段血供,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3、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地摘除碎骨片,造成骨质缺损,影响骨折愈合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三、治疗方法的影响:4、骨折行持续骨牵引,力量过大,骨段分离5、骨折固定不牢固,仍受剪力和旋转力的影响,干扰骨痂生长6、过早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可能妨碍骨折部位的固定,影响骨折愈合骨折异常愈合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骨折出现并发症,致使骨折不能

8、正常愈合。1)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X 线表现:骨痂出现延迟、骨痂稀少或没有骨痂出现,骨折线消失迟缓或长期存在。不愈合的X线表现骨断端为骨密质封闭,阴影致密光滑,或骨折断端吸收变尖,断端间有明显裂隙,周围无骨痂形成。有时形成假关节。(2)骨折畸形愈合 骨折虽然愈合但变形。可有成角、旋转、缩短或延长改变。轻者不影响外观功能。复位不正或固定后移位是畸形愈合的常见原因。(3)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折整复固定后,由于长期不运动引起废用性骨质疏松。固定时间越长骨质疏松约明显,轻者恢复,重者则持续较久并影响功能。X线片上见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及骨髓腔变宽。(4)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在发生股骨颈骨折后

9、,很容易破坏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股骨头失去血液供应而逐渐坏死。X线片见股骨头形状不整、密度降低。(5)关节退行性变 关节内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骨增生。X线片见关节结构不清、间隙变窄、关节面模糊。化脓性骨髓炎 定义: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组织包括骨、骨膜和骨髓的化脓性炎症。病因:化脓性骨髓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另有链球菌或其他细菌甚至霉菌引起感染。 骨髓炎的感染途径:开放性骨折伤口(外伤性 );附近软组织或关节病灶蔓延(蔓延性)脓性指头炎 ;血源性感染(血源性)扁桃腺炎、中耳炎 。(外源性骨髓炎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的骨组织;血源性骨髓炎则主要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且病变往往

10、呈多发性)临床病理血行感染时,细菌经滋养动脉进入骨髓,广泛地分布于骨髓和骨皮质,常较多地停留于干骺端的骨松质部分,使此处明显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局部脓肿。脓肿虽可局限化,但病灶经常蔓延发展扩散到较广的区域,甚至涉及到整个骨干。 在骨髓炎的急性期,临床表现明显。发病急、有高热,局部肿胀、压痛,患肢活动障碍,全身反应剧烈。如果急性骨髓炎未得到及时而充分的治疗,则发展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由于死骨的存在及形成排脓瘘管,临床可以见到始终有脓汁由瘘管排出。因死骨可积存细菌,抗生素不易渗入,因而阻挠病变愈合,使炎症呈长期慢性经过。当脓肿穿破骨质、骨膜至皮下时,即有波动,穿破皮肤后,形成窦道,

11、经久不愈。 X线征象: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炎症早期仅见软组织肿胀(感染24h后即出现) 2.7-10天可见骨骼变化,骨松质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续发展则出现多数分散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死骨形成。3.骨皮质周围出现骨膜增生,表现为一层密度不高的新生骨与骨干平行。一般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3个月后慢性1. 骨破坏区界限清楚 ,2.破坏区周围骨质增生反应明显,3.骨膜新骨与皮质融合,呈分层状或花边状,骨干增粗,轮廓不清。4.死骨阴影仍可见到5.软组织萎缩及瘘管形成。 与骨肿瘤的区别:起病急,患肢大范围的存在间断性骨质破坏和一定程度上的骨质增生骨肿瘤定义:骨肿瘤是骨组织受肿瘤细胞的侵害,引起骨质破坏、吸收

12、或增生硬化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的一种骨骼疾病。 恶性骨肿瘤的病理特征是骨溶解和骨增生反应。 诊断要求:1.是否是肿瘤2.是良性还是恶性(原发还是继发性)3.肿瘤的侵略范围(观片时要注意:发生部位,病变数量,骨质破坏、骨膜增生、软组织变化)如何区分良性、恶性肿瘤)骨肉瘤 骨肉瘤多发生于犬和猫(90%),尤其是犬。在所有犬的恶性肿瘤中超过80%是骨肉瘤。虽然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犬,但在5-9岁发病率最高。大型犬特别易感。常发部位长骨的骨端,好发于成年大型犬,易早期发生肺转移。多数为溶骨性,也有少数为成骨性 主要临表现是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跛行、厌食、体重减轻,常并发患部感染。若发生肺转移则有呼吸困

13、难表现。X线征象1.恶性肿瘤X线征象2.骨髓腔内不规则的骨破坏和骨增生;3.好发于长骨骨端,病变起于骨端,但很少越过关节间隙;4.软组织肿胀并在其中形成肿瘤骨5.转移到肺部的肿瘤病灶呈圆形、分散的高密度影(左右侧位都要拍)。 犬全骨炎 犬全骨炎是一种暂时性、自限性,主要发生于年轻的、快速生长的大型或巨型犬的骨病。好发部位在长骨骨干或干骺端。骨髓腔内骨质增生和骨膜下新骨形成为本病的特征。以周期性发生移位性跛行和自愈为特征。 确切的发病原因不清楚,在德国牧羊犬有遗传性。其他因素如应激、感染、代谢异常、自身免疫疾病及寄生虫病也可能成为致病原因。犬全骨炎的病理过程为,骨内膜和骨髓腔的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

14、胞活动性增加发生骨髓腔内骨化 ,经一段时间后病变开始消退,骨髓腔内的骨小梁逐渐被吸收,脂肪组织和血管再生重建。发病动物年龄多在416(5-18)个月,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周期性单肢或多肢轮换跛行,无外伤史。公犬多于母犬发病。触诊长骨骨干和干骺端有疼痛和不适感。动物有时出现发热和厌食现象。临床上常常误认为是关节疾病。X线征象1骨髓腔内密度增高,骨小梁结构消失代之以模糊不清的高密度阴影,2骨髓腔内出现弥散性颗粒状或轮廓清晰的、独立的高密度阴影。多个阴影可融合成片状骨影。3骨皮质内侧增厚,骨外膜增生骨化,新骨呈均质光滑型或层面型。4滋养孔附近病灶明显。5后期炎症开始消退,骨髓腔内的骨影逐渐消散,骨髓

15、腔密度低于正常密度;骨皮质内侧仍粗糙不平,骨皮质比正常厚。营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定义营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是一种继发于营养不良而使甲状旁腺素升高,引起以骨组织进行性脱钙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营养性/代谢性疾病。本病最常见于以纯肉日粮或纯谷物日粮的年轻动物。目前临床上以34月龄、以动物肝脏为主食的幼猫多发。病因各种动物都会发生本病,但动物的种类不同,疾病的发生及经过也有差别。在马,饲料中钙不足或钙正常而磷过多是主要病因;在牛、猪和羊,饲料中磷含量不足是主要原因;在犬和猫,其发病原因是长期以动物肝脏、肉类为主要食物,摄入的磷过多钙过少而诱发本病。【临床与病理】营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

16、进症即是由于饲料中或食物中钙的绝对或相对含量不足、血钙浓度降低,刺激甲状旁腺大量分泌甲状旁腺素,从而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其结果为骨组织大量脱钙以保证维持正常的血钙浓度,骨组织进行性脱钙的结果是骨质软化变形。临床上常见患病动物有异嗜、消化紊乱、跛行或骨骼变形。极易在长骨和椎骨继发病理性骨折,在幼猫常见腰椎凹陷、后躯瘫痪和腹围增大现象。X线检查技术 在进行X线检查中应重点检查颅骨、下颌骨、面骨、齿槽、椎骨、骨盆骨、肋骨胸端、尺骨的肘突和跟骨的跟端上。因为这些多为非负重骨和松质骨,发病后出现X线征象变化较早。X线征象1显示全身各骨的密度呈不同程度的降低,严重者骨密度近似于周围软组织的密度。2四肢长骨

17、骨皮质变薄,骨髓腔变宽,严重者骨皮质如线状。松质骨骨小梁稀疏、粗糙、结构紊乱,或松质骨内散在有点状、囊状低密度区。跟端、肘突、下颌骨等处骨边缘呈蚕蚀样毛糙不整。3幼猫可见脊柱呈“S”状弯曲,长骨或脊柱还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维生素D缺乏症 本病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病因是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或日常生活中光照不足体内合成维生素D减少。本病若发生在年轻动物称为佝偻病,发生在成年动物时则称为骨软症。本病的病理变化是全身性骨基质钙化不足,骺板软骨内骨化障碍和继发性负重长骨弯曲变形、严重者发身骨折。其中骺板和干骺端是主要病变区,生长迅速的部位如肋骨胸端、桡骨远端、尺骨远端、股骨远端及胫骨两端的骺板区是主要发病部位,由于软骨基质钙化不足和骨样组织不能钙化而大量堆积于骨骺软骨处,使之向四周膨大。再加上骨质脱钙和原有的骨结构被吸收而发生普遍性的骨质软化、密度降低,骨小梁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