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认知发展本节主要内容1。婴幼儿感知觉的研究方法2。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3。儿童认知发展研究4。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1。婴幼儿感知觉的研究方法偏好法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诱发电位法高振幅吮吸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偏好法在范茨的“偏好方法(preference method )”中,实验者同时呈现两个图案,并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时间。如果婴儿对某一对象的注视时间长于对另一对象的注视,则说明婴儿对第一个对象表现出了“偏好”。前提假设是看相同的物体须花费相同的时间,看不同的物体所花时间不同。通过研究发现婴儿早期就能够觉察刺激源;还发现他们能区别不同的刺激物且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 研究
2、发现,甚至新生儿也表现出了某种知觉偏好:偏好相对新颖、清晰、复杂、对称、和谐的刺激。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新异刺激出现会导致个体产生定向反射,个体会朝向刺激物,心率会发生变化,正在进行的活动(如吸吮、身体动作)会停止,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就是习惯化;去习惯化:当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再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个体又产生了定向反射,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和旧刺激相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为去习惯化。婴儿能够对各种各样的刺激物,如图像、声音、气味、味道、和触摸表现出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所以,习惯化方法是测量婴儿感觉能力的有效方法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示意图诱发电位法:
3、给婴儿提供一种刺激,通过记录他们脑电波的变化推论其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情况的一种方法。高振幅吮吸:一种利用婴儿改变吮吸奶嘴的频率和强度以保持对有趣事物的兴趣的能力,对婴儿知觉能力水平进行评估的方法。首先记录婴儿吮吸频率的基本值,以基本值为标准,当婴儿吸吮频率加快,强度增加,就会触动奶嘴中的电路,与电路连接的提供感觉刺激的幻灯机或录音机几会被启动,如果婴儿一直保持兴趣,就会保持吮吸的增幅状态,而兴趣减退,吮吸频率恢复基准值。若给被试第二个刺激,出现了显著的吮吸增加,就可得出结论,婴儿能够将两个刺激区分开。2。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新生儿感觉周围环境的能力究竟如何?随着年龄的变化,感知觉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4、五种感觉的发展人类在探索环境的过程中,对视觉的依赖要远远多于其他的感觉,然而,视觉却是新生儿身上最不成熟的感觉。新生儿出生后,视觉结构仍在继续发育中。他们眼球的聚焦、运动能力有限,所看到的图像模糊不清。新生儿距离视觉为20/600,即成要相隔600英尺能看清的事物,新生儿在20英尺的距离才能看得清。3个月大时,婴儿已会像成人那样对物体实现聚焦,6个月大时,视敏度大约为20/100。12个月的时候他们的视力已与成人一样了。视 觉听 觉新生儿耳朵中的水和粘液一旦被清除,对环境中的声音就能作出反应。42名刚出生24小时内的新生儿对类似蟋蟀叫的唧唧声,一次刺激就有反应的为19名,两次的16名,三次刺激
5、有反应的5名,反应为眨眼,嘴动,睁眼,皱脸,头扭动,眼球装动等。新生儿不但能听到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音高、音响和声音的持续时间。听到妈妈的声音时,吮吸奶嘴的速度会加快,强度会增加。味觉与嗅觉味觉:喜欢甜的溶液,能分辨甜、咸、酸、苦四种味道。嗅觉:能觉察到一些气味,闻到不喜欢的气味会把头扭到一边。母乳喂养的婴儿能根据乳房和腋下的气味辨认出自己的妈妈。触觉:对抚摸、温度、和疼痛非常敏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的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
6、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就会有差别,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 视涯实验当婴儿到能爬行时(一般为7个月左右),表现出逃避深侧的倾向(36人中27人爬过浅滩,只有3人爬过悬崖)。将2个月的婴儿置于视崖深侧时,他们的心率比处于浅侧时的心率为低,说明他们能够从知觉上区分这种差异。他们只是注意到悬崖,而不是害怕。跨通道知觉3-4个月:视觉、听觉可以联系起来例:58月婴儿面对以下情境:母亲用自己的声音说话母亲用陌生人的声音说话陌生人用陌生人的声音说话陌生人用母亲的声音说话结果:当声音与面孔不协调时,婴儿有不安、烦恼的表现应用:感统失调“感统
7、”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 感统失调的原因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 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
8、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3。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认知,也被称作认识、思维、智慧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是同一基本适应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智慧运算是以整体建构方式实现的平衡化 皮亚杰认为,认识或者说思维既不是单纯来自于客体,也并非单纯来自于主体,而是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
9、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思维的本质是适应,可以用格式(scheme)、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accommodation)、平衡(equilibrium)来说明适应过程。 思维起源于动作,动作(最初是先天无条件反射)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即形成格式。格式的复杂水平直接决定了思维水平的高低。格式类似于其他学者所认为的认知结构,或称建构。建构示例 儿童对事实的建构依赖于他获取相关知识的多少。 一位四岁的小男孩和他父亲正在看日落。“爸爸你看,太阳藏到山后面了,它为什么逃走了呢?它生气了吗?”父亲借机向儿子解释世界的运转规律。他说:“噢,小杰,太阳
10、并不能真正感觉到什么,它也没有真的在运动,是地球在动。地球围绕着地轴转动,这样山就转到了太阳的前面”后来小杰肯定地父亲说:“但是,我们没动,你看,是太阳在下落。” 小杰与父亲对事物的建构不太一样,不过他父亲用天体知识、区分有无生命的物体,建构出与儿子不同的解释。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格式量的变化;当机体的格式不能同化客体,须建立新的格式或调整原有格式,引起格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就是顺应。同化与顺应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同化与顺应的例子:从加法到乘法认知发展模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婴儿通过外显的行为动作影响外部世界,同时通过感观(如视
11、觉和听觉)感知行为动作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客体永久性 当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或通过感官无法觉察到时,仍然认为物体是存在的。在1218个月之间,儿童的客体概念逐渐提高,他们已能追踪物体的移动并在最后见到的地方找到它,不过还不能对看不见的物体的位移进行推论。1824个月之间,儿童已能充分理解客体永久性,并能够对看不到的位移进行心理表征,并运用心理推理指导自己去寻找消失的物体。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开始利用词汇、心理表象和图画等表征外部世界。学前期的儿童的仍然缺少思维“运算”的能力。 运算:儿童以内化的心理表征的操作取代原先以具体实物操作的思维活动。泛灵论(拟“人”化) “扑克也累了,我们送它们去睡觉
12、吧!”自我中心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观点。例:三山实验 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片。ABCD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儿童获得了运算的能力,以逻辑推理取代了直觉式的思维,运算被运用具体的对象。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会解代数方程式,因为对该阶段的儿童来说这一思维运算的对象还过于抽象。儿童意识到生命的生物学特征,不再将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特征。儿童也会表现出自我中心,但此时他们意识到别人可能有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守 恒 性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
13、部性质)并未改变。途径: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守恒实验数目守恒(67岁) 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回答: “A行多” (不守恒) 回答:“一样多” (守恒)ABAB物质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A与B一样大小 B球变了 A B A B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回答:“B更大”(不守恒) 回答:“一样大”(守恒)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A A B B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
14、是不一样长? 回答:“A更长”或“B更长”(不守恒) 回答:“一样大”(守恒)面积守恒(89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回答:“B更大”(不守恒) 回答:“一样大”(守恒)重量守恒(910岁)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 两块叠在一起 B 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样重” (守恒)体积守恒(1213岁)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
15、() 向儿童呈现() A B A B问儿童: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低于A杯? 回答:“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 回答:“一样高”(守恒)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量一样,儿童看到水平面上升到一样的高度。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准备放入水中。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心理运算超越了真实情境中的具体对象,开始能够运用于假设情境中抽象的对象。 在问题解决方面,形式运算阶段的个体的思维更加系统化,他们假设事件以为何以某种方式发生的原因,并且以演绎的方式检验这些假设。 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它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
16、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第一次最为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机制强调个体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作用极大地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偏好甚于对认知发展过程的具体表述和解释过多地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4. 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Theory of mind)什么是心理理论?对“心理理论”的探讨源于对“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这一问题的探究。这里的“心理理论”就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这种能力实为一个推理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抽象、连贯的因果解释,使个体能借助于信念、愿望等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概括起来说: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心理理论的经典测试意外转移任务 儿童观看一个录像:实验者和一个叫马克西的男孩一起在房间里的图像。 实验者在马克西面前把一块巧克力藏在一个盒子下面。然后马克西离开房间一会儿,当他不在时,实验者把巧克力移到另一个地方藏起来。 问被试儿童:“巧克力实际在何处?当马克西回来后,他会在什么地方寻找巧克力?”表征变化任务 向儿童呈现一个玩具的盒子并问儿童里面是什么。儿童一般回答:“玩具”。然后让儿童看见向玩具盒里放一支铅笔。问儿童,如果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网水力课程设计
- 个人向工厂转让注塑机合同:2024年度版3篇
- 专属金融咨询业务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项目合作开发合同5篇
- 二零二五年酒店品牌形象及广告投放承包协议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合作协议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设施PPP项目合同编制指南3篇
- 2025年度智慧社区门卫与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合同3篇
- 专业环境监测服务协议:2024版一
- 2025年度煤场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4篇
- 2019级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 室内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洗浴中心活动方案
-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流程及组织措施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培训课件
- 韩国文化特征课件
- 抖音认证承诺函
- 清洁剂知识培训课件
- 新技术知识及军事应用教案
- 高等数学(第二版)
- 肺炎喘嗽的中医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