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石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平顶山石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平顶山石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平顶山石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平顶山石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平顶山石龙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容易患的病是()。 A夜盲症B脚气病C坏血病D佝偻病 答案:C解析:缺乏维生素C,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而导致细胞联结障碍,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从而引起皮肤黏膜下出血,医学上称为坏血病。故答案选C。 2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答案:D解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位于脊髓里的低级中枢,其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脊髓从胸部折断后的病人,其处于脊髓下部的神

2、经中枢还完好,如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只是脊髓的传导功能被破坏,使低级的神经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完整,因此膝跳反射存在;而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的,脊髓受损后刺激无法传向大脑,因此针刺足部无感觉。 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以个体为基本单位B.可遗传的变异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A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突变和基因重组、自

3、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项错误,B、C、D三项正确。 4下列基因的传递,不能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解释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D.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答案:C解析: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会进行自由组合,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A项正确;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B项正确;一对性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而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4、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D项正确。C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C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5刺绣工人不小心被针刺到了右手食指,她迅速缩回并感觉右手疼。以下对该反射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针刺”是引起缩手反射的非条件刺激B.缩手反射的感觉器位于右手食指的皮肤内C.缩手反射并感觉到疼痛都是高级神经活动D.上述反射活动说明脊髓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答案:C解析: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冲动由右手食指皮肤内的感受器经传入神经传导到脊髓神经中枢,又由传出神经传导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该

5、过程属于低级神经活动。脊髓神经中枢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痛觉,这一过程属于高级神经活动,且说明脊髓有反射和传导功能。故C项说法错误。 6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衰老、死亡的结果B.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C.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D.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 答案:D解析: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分化、凋亡的结果,A项错误。恶性肿瘤细胞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是因为其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强,B项错误。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多能

6、干细胞而不是全能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C项错误。儿童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高,体外培养时前者传代次数多,D项正确。 7培育马铃薯脱毒苗所采用的生物学技术主要是( )。 A.组织培养B.体细胞杂交C.显微注射D.胚胎移植 答案:A解析:由于植物分生组织中病毒很少或没有病毒,常用茎尖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 8某教师在“青春期”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了5个问题,分别请各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回答。该教学行为符合课程基本理念中的( )。 A.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B.倡导探究性学习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D.面向全体学生 答案:D解析:初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7、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本题中教师将回答问题的机会分派给了不同的小组,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9某同学认为:呼气和吸气导致肺容积的扩大和缩小。该同学具有的概念是( )。 A.伪科学概念B.前科学概念C.科学概念D.重要概念 答案:B解析:前科学概念指的是个体所拥有的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例证与科学概念不尽一致的生物学概念。题干中的科学概念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肺容积改变,从而引起吸气和呼气”。该同学的观点与科学概念不一致,属于前科学概念。伪科学概念是已经被实践(包括科学实验)证伪,但仍然当作科学予以宣传推广的理论假说或假设。 10“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

8、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一重要概念属于的一级主题是( )。 A.科学研究B.生物与环境C.生物多样性D.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初中生物课程内容划分为十个一级主题,确定了五十个重要概念,其中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包括五条重要概念,“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便是其中的一条。 11某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了“水污染问题”的科学一技术一社会(STS)探究活动。学生参照当地水厂水质检验手册从本地取数个水样本进行水质检验,调查污染物的来源,并在课堂上讨论。与传统教学相比,STS教育具有的特点不

9、包括( )。 A.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B.认为概念是处理问题的工具C.把科学过程看作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技能D.将科学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 答案:C解析:STS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概念领域:概念是处理问题的工具,概念的学习是活动的结果。过程技能:把科学技能看作是学生自己可以运用的技能,是科学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常被用来发展科学活动与教材。态度:使学生在各个年级,对各个特定的课程的兴趣增加,把教师看作是学习的促进者或引导者。应用与连接:涉及社会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将他们在科学学习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10、。综上所述,C项错误。 12下列细胞器不参与胰岛素合成的是( )。A.溶酶体 B.核糖体C.高尔基体 D.粗面内质网 答案:A解析:胰岛素是分泌蛋白。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进行加工,经高尔基体小泡运输到细胞膜,以胞吐方式排出细胞。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故只有溶酶体没有参与该过程,本题选A。 13有关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环境条件K值一定不变B指特定环境所能容纳群落数量的最大值C.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答案:C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

11、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A、B项错误。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与环境有关,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C项正确。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D项错误。 14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银杏和油松B.铁线蕨和侧柏C.紫菜和葫芦藓D.荔枝和海带 答案:A解析:根据是否产生种子,植物可分为孢子植物(靠孢子生殖)和种子植物(靠种子生殖)。根据根、茎、叶的分化程度,孢子植物可分为藻类(无根、茎、叶分化)、苔藓类(有茎、叶分化)和蕨类(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和被

12、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银杏和油松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都是裸子植物,A项正确。B项,铁线蕨是蕨类植物,侧柏是裸子植物。C项,紫菜是藻类植物,葫芦藓是苔藓类植物。D项,荔枝是被子植物,海带是藻类植物。 15已有某种蛋白质的mRNA,通过该mRNA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A鸟枪法B逆转录法C分子杂交法D超速离心法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内容。由mRNA获得编码其序列的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故本题选择B选项。 16图1为基因工程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各不同阶段参与作用的成分。根据图示资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中的质粒都可以作为甲B.丙是生物体内的R

13、NA分子C.乙和丁所用的酶相同D.图中各个过程都可在试管内完成 答案:D解析:图示中的甲是运载体,必须具有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结构,因此并不是所有质粒都可以作为运载体,A项错误;乙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丙为目的基因,丁为DNA连接酶。B、C项错误:图示过程均在体外进行,D项正确。 17下列细胞器中,不属于细胞内膜系统的是()。 A高尔基体B核糖体C溶酶体D内质网 答案:B解析:细胞的内膜系统主要指在结构、功能上发生相互关联,并都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等,核糖体无膜结构,故答案选B。 18下列关于人体内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4、。A.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B.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C.维生素是有机物,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糖类、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水约占体重的60%70%,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A项不符合题意;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氧气的作用,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B项不符合题意;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供能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D项不符合题意。 19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一,它由孟德尔经豌豆杂交实验发现

15、。后来的细胞学研究揭示出基因分离定 律的实质是( )。 A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B子代表现型数量比为 3:1 C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 答案:D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经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控制同一 性状不同表现型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分离的结果是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 1:1。 20已知一段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数量之比为(A+G)(T+C)05,则其互补链上的该比值是( )。A.05B.1C.15D.2 答案:D解析:DNA分子的双链中,A=T,G=C。由题干DNA分子的一条

16、链中(A+G)/(T+C)=0.5可知,其互补链中(T+C)/(A+G)=0.5,所以其互补链上(A+G)(T+C)=I05=2。 21在生物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多种生物学图片、生物学家肖像图或实物教具,使学生对所展示生物的真实存在和外观特征,获得深刻的印象和正确的感性知识。这种演示技能属于()。 A分析法B声像法C展示法D质疑法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演示技能的类型。 22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ABCD 答案:A解析: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2结合,形成C2,这个过程称为C02的固定,C

17、O2的固定属于光合作用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有氧呼吸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所以在叶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3能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发生富集作用的是()。 A.重金属、自然分解速度缓慢的杀虫剂B.不易消化的动物毛发、趾甲C.热量、碳水化合物D.蛋白质、饲料添加剂 答案:A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食物链富集的相关知识。 【答案】A。【解析】能通过食物链富集的是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上的顺序

18、越靠后。有害物质含量越高B、C、D都不属于有害物质所以本题答案选A。 24下列几个试卷分析的因素属于测验有效性的是()。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试卷分析的因素。 【答案】B。【解析】难度是测试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项目得分对被试实际水平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信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可信程度。效度是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分数能够代表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的程度,或测验结果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25图3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兔和鼠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B.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C.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若青

19、蛙全部死亡,对蛇的影响比对食草昆虫的影响显著 答案:D解析: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中食物链与食物网的知识。在食物网中,被捕食者减少对捕食者的影响大于捕食者减少对被捕食者的影响,因此若青蛙全部死亡,对蛇的影响比对食草昆虫的影响显著,D项正确。A项:兔和鼠都吃草,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种群,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图中只有动物和植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26图4所示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 )。 A.只有甲B.只有乙、丙C

20、.只有丁、戊、己D.只有乙、丙、己 答案:D解析:知识点:食物网与营养级。捕食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依次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丁、戊、己为初级消费者,己以戊为食又被丙所食,所以乙、丙、己为刺激消费者,D项正确。A项:甲的营养等级高于次级消费者。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乙、丙、己为刺激消费者。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丁、戊、己为初级消费者。与题干不符,排除。 27图1缺失的部分应填写( )。 A.原核细胞B.真菌细胞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 答案:D解析:知识点:细胞的类别。植物细胞外围包裹着细胞壁,D项正确。A项:原核细胞无核膜,只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

21、真菌为分解者,无叶绿体。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动物细胞为叶绿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28某双链D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胞嘧啶n个。该DNA分子复制四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 )。 A.15(mn)B.C.D.16(2mn) 答案:C解析:29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其间期的特点是()。 A细胞没有变化B染色体隐约可见C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D细胞内进行着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答案:D解析: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其间期内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变化,主要是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实现染色体的复制,间期的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但不等于说细胞内没有变化,因此A和B

22、错误、D正确。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是前期的特点,因此C错误。故答案选D。 二、问答题30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3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_开始。(2分) (2)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鸡和玉米之间是_关系。(4分) (3)此生态系统一共有_条食物链,写出人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6分) (4)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

23、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3分) 解析:(1)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2)生产者;捕食 (3)3;玉米一人 (4)食物链 解析:(1)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没有了生产者,也就没有了能量,消费者、分解者就不能获得有机物和氧气。因此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生产者。鸡吃玉米因此鸡和玉米之间是捕食关系。

24、 (3)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玉米人;玉米猪人;玉米鸡人,一共有3条食物链。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因此人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应是最短的,即玉米人。 (4)有害物质如铅、汞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即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1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节第1课时内容要求学生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提供的教具是:根尖结构模型;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幼苗;萝卜决(或土豆块);外界溶液浓度影响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挂图;细胞吸水和失水的Flash动画。 要求:(1)设计使用上述直观教具的教学流程。(20分) (2)设计“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方案。(10分) 解析:(1)教学流程: 【导入】 首先,呈现已准备好的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带根的植物幼苗:一把是浸在水中的葱,一把是没有浸入水中的葱,请学生观察现象(一个发蔫,一个碧绿),请学生说出现象,并最好得出结论:植物生长需要水。(板书)其次,再提供一盘糖拌黄瓜和一盘未加糖的黄瓜,请学生观察,说出现象,同时,问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