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式的分类_第1页
诗歌形式的分类_第2页
诗歌形式的分类_第3页
诗歌形式的分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诗歌形式的分类王明政中国诗歌从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新体诗。这种诗不受句式、句数、格律的限制,形式非常自由,所以又称自由诗。它又分为用韵诗和无韵诗两种,即使用韵,也没有旧体诗那样严格的要求。此外,现代歌词和戏曲唱词也属于新诗的范筹。与新体诗相对的是旧体诗。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而来的,至今,仍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形式,它的分类有相当的复杂性,本节重点谈旧体诗分类。旧体诗歌可粗分为古体诗和今体诗、词、曲四类,兹分述于后:古体诗,主要指格律问

2、世前产生的诗歌,同时指格律问世后,仍不受其限制而沿用旧法所作的诗歌。二言诗(每句是两个字的诗,以下类推),如上古歌谣中的弹歌。三言诗,乐府中平陵东、天马徕等篇有三言诗句,文人三言诗始于晋散骑常侍夏侯湛。四言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其风、雅、颂三大部分均以四言为主。后世文人四言诗始于汉代韦孟,三国曹操的作品中也有不少纯四言诗。五言诗,乐府即以五言为主,文人五言诗相传始于苏武、李陵,有资料可考的则见于班固的作品。六言诗,始于汉大司农谷永,另乐府孤儿行中的“乱”为纯六言诗,后世少有六言诗创作。七言诗,相传起于汉武帝柏梁台联句,见诸可信文字的是他的秋风辞,以及汉代民歌灵宝谣等。从张衡的四愁诗起,有了纯七

3、言的诗歌。八言诗,汉刘细君作悲愁歌,始有通篇八言的篇章。九言诗,魏高贵乡公曹髦始作九言。后杜甫诗中有九言如“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十言诗,李白有十言诗句“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十一言诗,苏轼有十一言诗句“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古风,又称古诗,系因国风之“风”而得名,魏晋以后多有创作。五言古风简称五古,七言古风简称七古。骚体诗,最初为战国时代楚地民歌,用楚方言“兮”作衬字是其明显特征。后经屈原整理加工成楚辞,后世多有仿“楚辞章句”的作品,统称为骚体诗。乐府诗,源于汉代以后入乐的民歌。按配乐有很复杂的分类,按句式分,主要是五言,间有三言、七言。乐府有时还以杂言形式出现,在同

4、一首作品中同时存在几种句式。乐府古题,是后世借用汉乐府题目而写的古体诗。不一定入乐,句式、篇幅也不拘于原题样式。拟乐府,后世模仿汉乐府配乐形式谱写的乐府体新诗歌。新乐府,隋、唐以来新创的乐府题目和曲调,而反映当世生活的诗歌。歌行,大多不入乐,而句法长短参差,富于变化。唐代以后,歌行一般采用新题乐府的形式出现。行(吟),指歌行中的某一类,如乐府中常有燕歌行、怨歌行、雁门太守行、野田黄雀行、泰山吟、梁父吟、白头吟等。、促句诗,不拘平仄,三句一转韵。此外,从内容和创作技巧上说,还有游仙诗、应制诗、联句诗、回文诗、顶针体等名目,这里从略。二、今体诗:主体是格律诗,还包括南北朝、隋唐以来篇幅短小、句式单

5、一、又不刻意合律的一部分诗歌。大致可分为:、试帖诗,始于初唐,多为五言,也有七言。先是六韵十二句,继而五韵十句,盛唐时一般要求写四韵八句,已近似于律诗。、宫词,形式为七言四句,可配乐,但不拘于格律。内容多写宫帏轶事。、竹枝词,形式为七言四句,始见于唐,多写风土人情。与之相类的还有柳枝词、棹歌等。、律诗()五绝,五言四句,有平仄韵律的要求。()五律,五言八句,除平仄韵律的要求外,中间两联还要求对仗。()七绝,七言四句,有平仄韵律要求。()七律,七言八句,除平仄韵律要求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六律,六言八句,除平仄韵律要求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排律,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句数要求在十二句以上。有平

6、仄及对仗的要求。长可达三百句,一百五十韵。如唐人钱起五言长律湘灵鼓瑟等。、变律,句式篇幅象律诗,但可以不调平仄,对仗也不作硬性要求。如崔颢之七言变律黄鹤楼等。、拗律,专指悖于律诗常格,该用平处用仄声,该用仄处用平声,至少两联都拗,甚至全篇皆拗。又称古风式律诗。、打油诗,不问平仄的一种诙谐风趣的短诗,多为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此外,古体和今体中,还有一些文字游戏式的诗体,如藏头诗(又称“嵌”字格)、连字诗、叠字诗、集句诗、回文诗、离合诗、宝塔诗、诗钟、盘中诗、神智体、建除体、辘轳体、八音歌等名目,这里从略。三、词词又称“长短句”、“诗余”,在古人专集中常称“乐府”、“琴趣”。前人首创谱式后,后人再

7、依其句式篇幅、平仄调式进行创作,称为填词,含有依成式而填充的意思。这种成式就是各种词牌,流传至今有一千多种。主要依字数多少来分类。、小令,一般把五十六字(一说为五十八字)之内的词都称作小令。单调的词都是小令,但是小令既有单调,也有双调(分上下片的为双调)。如忆江南是单调小令,菩萨蛮是双调小令。、中调,一般把五十七字(一说五十九字)到九十字的词称做中调。中调词多为双调词作。、长调,九十一字以上的词即称长调。按段落(词中叫片或阕)细分为三种:()双调如沁园春等,有时讲究重头。()三叠如兰陵王等,有时讲究双拽头,四叠也有这种情况。()四叠如莺啼序等此外,词中有时标明“急曲子”、“促拍”、“慢”、“转

8、调”,当时是指所配乐曲的旋律而言,有时标明“摊破”、“减字”、“偷声”是指配特定乐曲时对原词字数的增减。这些都和词的体例、样式有直接关系。将在后文词章常见名词术语中加以说明。四、曲。元曲是主要形式,元后曲略有发展变化。大致分为三类:、诸宫调,起于宋、金,元曲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剧曲,相对于散曲而言,指元杂剧中的唱词。剧曲就音乐方面说,含唐宋词曲支,大曲支,宋金诸宫调支。、散曲,没有剧曲的宾白科介,是仅供请唱的唱词,后期已不一定演唱,渐成为一种案头文学,细分为三类:()小令,是只用一只曲牌的散曲。()带过曲,一支小令意犹未尽时,又续写不同词牌的一到两支小令,但两调间的音律必需衔接。后世发展到南曲和北曲都可互相带过。后人不依成式而自创的小令或带过曲称自度曲。()套曲,又叫套数,是散曲中多种曲调互相联贯的一种形式,是有首有尾的一套组合。此外,有回文曲、集句曲、连环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