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类文本(新闻)阅读训练指导 1一、考试大纲解读 1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E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2二、访谈阅读 访谈是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就某一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新闻样式。访谈要素: 1 采访 2 答问 3 探究31采访要素的把握 明确采访目的: 弄清楚要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得哪些
2、方面材料,通过采访要解决什么问题。把握采访者采访的问题: 采访者提了几个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分为哪几个方面,主要问题是什么。提问方式,即采访者是怎样提问的: 提问类型:一种:开放型。另一种:封闭型。 用开放型问题了解一般情况,用封闭型问题了解具体情况。 4采访者的提问方式 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 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
3、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对比:有时侯,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52答问要素的把握 首先,答问者是否弄清采访者的目的要求,是否就采访者的提问作出了有效的回答,是否解决了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回答得是否清楚、明白。其次,答问者的回答解决了哪些问题,答问者就访问者所提出的问题,发表了怎样的看法,其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阅读者要能归纳概括答问者的主要观点。第三,答问者回答的问题,观点是否明确、条理是否清楚、材料是否充实、语言是否流畅。 第四,
4、答问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及其人生观、价值观对读者或听众的教育意义或启示。63探究要素的把握 探究类型: 定向探究:对指定问题的探究。 自由探究: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具有开放性。 归纳探究:包括对内容的概括,聚合分析。 演绎探究:体现为对内容的发散思考。7探究题的设题角度:1疑点,即考试大纲所表述的“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有同学对课文提出了三点质疑。一疑:项伯私下里夜走霸上见张良、刘邦,回去竟报项王,替刘邦开脱,难道项羽既不察其动机,也不追问原委,更无半点怀疑?二疑:沛公是抄小路回霸上的,二十里小路,连走代跑也得一两个小时,这期间项羽岂能在席间干等刘
5、邦而不追问?三疑:刘邦逃宴,借口是“如厕”,而张良的解释是“沛公不胜杯杓”,接着又说是“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这能否自圆其说?8 2分歧点,即考试大纲所表述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例1:作者说:“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 (粤教版必修1我的回顾课后“思考探究练习”题) 例2:有人说,香雪换铅笔盒的历险,意味着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不可抗拒的魅力,表现了香雪的自尊与自强;又有人说,香雪不惜用母亲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铅笔盒,是为
6、了在同学面前炫耀,表现了香雪的虚荣心。那么,你的看法呢?请说出理由。(2007年广州市学业水平测试题) 9 3空白点,即文本字面上没有,但可以通过联想、想象、演绎、推断,作出合理解读和阐释的内容。 例1:文章中说,“他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与退潮的永恒活动;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你是怎样看待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的?(粤教版必修1罗曼罗兰课后“思考探究练习”题) 例2:项链中如果玛蒂尔德没有丢掉项链,她的人生又将如何? 例3: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2006年山东高考题) 10 4启迪点,即考试大
7、纲所表述的“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通过阅读,分析归纳出提问者和访谈对象(主要是后者)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和人生观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 例1:作者说:“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请结合对正气歌的认识,举出中国诗史上的一些例子谈谈你的体会。(粤教版必修1留取丹心照汗青课后“思考探究练习”题) 例2:中国对赤几的援助始于1971年,35年来,广东近400名医生进行着一场国际接力援助。广州日报对此事作了系列报道,请根据文本的内容,从新闻价值的角度,
8、谈谈你的认识。(2007年广州市学业水平测试题) 11应对策略 1尊重文本。 阅读中的探究性试题,试题答案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胡说,尊重文本自身的规定性是个性化解读的前提。 2恰当表达。 一是抓住文中关键词,二是理清思路,想好作答,三是要有观点有分析,要言之成理,四是不过份追求文采。 12题型示例一广东省2007年“题型示例”样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与、两节相比,、两节访谈中记者提问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
9、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将王洛宾与一般人(常人)作比较;试图了解被访者不同于常人之处 13(2)在这篇访谈中,王洛宾对音乐有怎样的看法? “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最痛苦时救了我。” “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 音乐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方向;音乐让我的心灵在挫折中得到抚慰;音乐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
10、。 14(3)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资料略。 在节的访谈中,王洛宾就记者“辉煌”的提问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王洛宾有没有想过拥有辉煌?请结合上面的资料,说明你的理由。 对于记者“辉煌”的提问,王洛宾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小和尚学艺的故事。应该说王洛宾没有刻意想拥有辉煌,他认为,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刚开始时就想拥有辉煌,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辉煌存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中。事实上,王洛宾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拥有了辉煌。有王洛宾墓志铭上的评价为证: 15题型示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作为偶像(原文见苏教版新课标教材) 1采访者的采访
11、目的是什么?围绕这一目的,记者设计了三组问题,这三组问题各是围绕什么内容来设计的?请简要概括。 采访者力图通过一系列问题让杨利伟向公众敞开心扉,展示他们作为“偶像”人物的个性特色。第一组问题围绕“偶像”的影响来设计。第二组问题围绕超人的心理素质来设计。第三组问题围绕非凡的意志品质来设计。 162这次采访是在杨利伟凯旋两个多月以后进行的,试以其中的第二个采访片段为例,分析记者的提问艺术。 第二个采访片段围绕超人的心理素质来设计问题。记者巧妙的提出第二个问题,用首飞前的一个细节起飞的早晨唤醒起床叫了两次来引出问题,具体而巧妙。第五问,先用细节引入,再援引国外的事实,避免了直接提问的唐突,问题提得入
12、情入理。 17 3答问、应对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修养和个性特点。杨利伟的答问语言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回答体现了杨利伟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杨利伟的答问语言简练、朴素、准确、明晰,体现出一个从事高科技工作的航天员优秀的专业素养。杨利伟的回答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善于倾听,准确把握问题信息。作为在太空上接受指令的航天员,杨利伟具有准确把握口语信息的专业能力,他的所有回答都直接指向问题的落点,没有答非所问,没有遗漏信息,没有旁逸斜出。二是准确作答,传递信息简洁明晰。三是得体应对,语言分寸把握有度。如对第一组第三问的回答,先扣紧“会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的问题落点,用“会激励很多青少年热爱科学、
13、崇尚科学,激发他们对于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作答,再从相互影响的角度补充一句,语言得体,风格谦和。再如,对第二组第一问的回答,既得体地回答了问题,又回避了自我评价的负面影响,体现了谦虚谨慎的个性特点。 184阅读“记者感言”,结合访谈文本,联系身边实际,谈谈你对“偶像”的看法。 记者感言杨利伟成为一个偶像。采访完成后,大家都急切地拿出各式各样的本子、卡片请他签名。他极认真地一个一个仔细签好,递给大家。我问他凯旋后到底签了多少名,他说已经记不清,旁边一个他的同事说几万个总是有的。面对这位多年来为了训练一直“关”在基地里,说起话来直率真诚的军人,我在提问和倾听的同时,还在心里思量,如何把眼前这个人和
14、亿万人喜爱的偶像聚合起来。曾有报道说,一次杨振宁博士搭飞机去国内某地,同机有某歌星及其随从,到达机场下飞机的时候,热情的歌迷激动地欢迎那歌星的到来。而见到有人郑重其事地接杨博士时,有歌迷询问:这位也是唱什么歌的什么星吗?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估计细节未必真实。但它传达出一种科技人士能得到年轻一代的崇拜,进而让科技成为年轻一代痴迷目标的希望。杨振宁博士行走江湖久矣,对别人把他和什么歌星相提并论,估计不是不屑一顾就是一笑了之。而杨利伟上校不管自己内心如何思想,他的偶像地位确已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来。这样的偶像至少有两方面的效应:一是成为一个民族实力和精神的标志,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振奋精神;二是吸引了一大批
15、年轻人,从此投身科技,为中国的未来积蓄力量。我相信三四十年后中国的科学家在名扬世界时,在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如何立志从事科研时,会纷纷提到杨利伟的名字。 杨利伟本人对此十分清楚,他说今天四处宣讲航天事迹、航天精神,其实和昨天进行载人首飞一样重要。 19三、通讯阅读通讯的体裁特点 通讯是一种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典型人物、有意义的事件和新鲜经验等进行具体形象地报道,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新风貌的新闻体裁。 通讯和消息相比,它们同属于新闻体裁,内容真实、准确,反映及时、迅速,具有现实意义。其区别在于: 从内容上看,消息对事物只作概括地报道;通讯则是对事物作具体形象的反映,它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写人状
16、物,使读者能够多侧面地进行观察,从事物的表象追溯到事物的背景,从人物的行动深入到人物的内心。 从形式上看,消息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式”;而通讯却没有固定的写作格式,比较灵活自由。消息主要运用叙述;而通讯不仅运用叙述,还夹用抒情、议论、说明,尤其多用描写。消息的语言简洁明了;通讯的语言则细致深刻,生动含蓄,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20通讯的阅读要点 (一)从描写中分析形象 通讯中常用描写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常见的描写有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和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无论哪种描写都起着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阅读时充分注意
17、这一点,对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深刻地理解作品主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21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容貌、衣着、气质神情的描写,它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中要善于从人物外在的形象窥探到人物内在的性格。 222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志、愿望和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描写。它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 23 3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就是对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讯中人物的语言是具有个性化的语言,阅读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从中认识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要看到人物语言闪耀的思想光辉。如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一文写焦裕禄同志对待自己肝病的态
18、度时,三次描写了他的语言: “慢性病,慢慢治就会好的。”哪能叫病压倒人。”“没关系,现在用不着休息,等将来有一天,你们对我说,同志,你安息吧,那时候,我再大休息。” 阅读这三句语言描写,要分析其对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它所表现的焦裕禄同志同疾病斗争的顽强意志和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244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某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从表达效果上看,它具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能强烈拨动读者心弦。因此,阅读通讯报告要善于抓住细节,从中窥视人物的思想性格。如登上气象科学高峰一文中写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每天坚持亲自观察测温的一个细节:
19、 每天早晨一起来,他就把那支放在白铜套子里的钢笔式的温度表拿进屋里,记录量得的气温。这支温度表,他经常插在外衣左边的小口袋里。长久地插来插去,小口袋的盖布总是先磨坏了。这样,做衣服的时候,他爱人就请成衣工人做一片小口袋盖布留着拆换。 这段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竺可桢同志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阅读中,要通过分析“小口袋布总是先磨坏”的细节,体会到它对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 255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就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它在作品中起着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和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阅读景物描写,不能停留在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上,要结合它所处的特定环境,仔细体会其表达作用。如周立波娘子关前中的一段
20、: 已经是夜了,没有月亮,没有星星。队伍里静寂无声,连咳嗽的人都没有,只有骡马的蹄子,踏在石头上,杂乱地响。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八路军的一支队伍夜里穿过敌人封锁线时的情景,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表现了八路军战士的沉着勇敢。 26(二)从抒情中体味情感 通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在对人物事件的记述中自然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当写到感人之处,作者还常常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发感情,用以表达自己的爱憎,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增加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通讯中不仅常用直接抒情法,还常用间接抒情法,即寓情于事,寓情于景,通过对人对事物的描写,让感情自然流露出来。阅读间接描写,要结合语言环境和描写内容去体味
21、作者的爱憎褒贬。 27(三)从议论中把握主旨 通讯中的议论,是作者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觉得有必要把其中的思想意义直接说出来时采用的方法。其议论一般都很精练、深刻,富有激情且饱含哲理。这些议论一般出现在叙事写人的高潮地方,作者写到那里,感情难以抑制,便会站出来对人和事直接发表评论。阅读通讯中的议论,要熟悉它在文中常出现的位置和作用,一般地说,在全篇或一段开头的议论,作用是引导读者更好地掌握全篇的精神实质或一段的主要意思;在全篇结尾或一段、几段叙述之后的议论,作用是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或事件的深刻意义。 阅读通讯中的议论,可以从中了解作者旗帜鲜明的态度,认识人物的形象和事件的意义,抓住贯穿全篇的思
22、想主线,掌握全文的主旨。 28 阅读通讯中的议论,还要注意根据议论方式去分析理解。 1阅读描写式议论,要善于从作者对人物或景物的描写中体味出蕴含的思想观点。例如敬你一杯酒中,作者评介国家女排教练袁伟民的性格时,这样写道: 人的性格是各种各样的,有的象一盆火,里外都热。有的似一块冰,里外都冷。而他是一只热水瓶,外边凉,里面热。他是山岩下的一道温泉,大地里的一股热火。外表是寂静的,但泉水正在岩石下喷突奔流,烈火正在地层里熊熊地燃烧。 这段描写文字,实际上是作者对人物性格作的评论,表现了袁伟民外表温文尔雅,内心激情洋溢的性格特征。 292阅读抒情式议论,要善于从作者抒发的激情中理解其思想意图。例如船
23、长一文的结尾: 我讲了一个成长的青年的故事,可绝非只为了青年; 我讲了一个海员的故事,可绝非只为了海员; 我讲了一个船长的故事,可绝非只为了船长 那么,我是为了谁呢?是你呵,我的祖国!呵,我的亲爱的,经历了巨大的欢乐和痛苦的祖国!我是为你而讲的,你听见么?呵,我的祖国,生我养我的祖国呵 这些具有抒情色彩的议论,它能够激起读者的共鸣,激励读者象作品中的中国海员那样,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303阅读直接议论,要善于把握作者的观点,体会作者的感情。例如陈祖芬祖国高于一切中,写科学工作者王运丰身处逆境,揭穿了外商以次品赚取我国外汇的骗局,连外商也不得不承认“你们中国还是有人才的”。叙述
24、至此,作者感慨地发了这样的议论: 还是有人才的?仅仅还是?不,我们有的是人才!但是在我们这块充满着人才的土地上,还延续着一种扼杀人才的习惯,有些掌握科学而不掌权的,得服从本单位掌权而不掌握科学的;有些想干且知道怎么干的,得服从不想干且不知道怎么干的。在两种对立的精神品质的阴差阳错、东拉西扯中,人才还在给消耗着,但是人们往往不震惊,不愤怒,因为这一切可笑的和可泣的、可怜的和可叹的、可鄙的和可赞的、可恶的和可爱的统一起来,维系着一个伟大而落后的国家。 这段议论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慨,深刻而尖锐地抨击了社会上存在的人才得不到合理使用、甚至遭到扼杀的不良现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虑、愤怒和尽快改变这种不利
25、祖国建设的现状的强烈愿望。 31(四)从标题中了解内容 通讯的标题和小标题,大都集中地反映了文章的基本内容。重视对标题的阅读,有助于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全篇所反映的主要事实和主题思想。如: 从苦难中崛起的歌唱家 记关牧村 这篇文章的正副标题,点明了所写人物、人物身份和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这一标题的阅读,我们就可了解到这是一篇以反映人物“崛起”的艰辛历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再如: 与祖国的文明共命运 这个标题虽未提及人物或事件,但它揭示了文章所写内容的实质意义,从这个标题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把握住全篇的主旨。 32有的通讯还有小标题,小标题对它所属的那一部分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往往从不同角度和侧面
26、说明全篇的主题思想,或揭示那部分的要旨、概括那部分的内容。所以,对小标题认真阅读,也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心。请看陈佳冉的庞薰琹:激情与理智的探索中的几个小标题: “在我胸膛中,有一颗火热的心” “从哪种土壤里长出芽来的,也只能在哪种土壤里开花结果” “用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 “养我者中国,我不能离开我的母亲” (见2007年1月17日光明日报) 读了这些小标题,每一部分所写内容就一目了然了。掌握了各部分的中心,全篇的中心也就不难把握了。 33题型示例阅读下面的实用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智者如炬,仁者如山忆费孝通先生(原文见2006年第20期
27、新华文摘,原载2005年4月5日南方日报) 341. “智者如炬、仁者如山”是什么意思?作者这样评价费孝通先生的依据是什么?(4分) “智者如炬、仁者如山”的意思是,费孝通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作为一个“智者”就像火炬一样照亮着后辈前进的方向;费孝通先生一生育人无数,作为一个“仁者”,其仁厚的胸怀和崇高的道德就像一座高山一样让人景仰。作者这样评价的依据一是先生在社会学研究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学术界的崇高威望和学术上的泰斗地位;二是先生的平易近人,对后学的有求必应,在学识上、人格上的巨大魅力。 352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费孝通先生的,请简要概括。(5分) 第自然段是从先生在社会学界
28、的影响力,感召力,可以说是从“智”的角度写先生的。(学术上的肯定,写先生的“智”。或为文的角度。)第自然段是从师生交往,先生有求必应,可以说是从“仁”的角度写先生的。(表现先生的人格魅力,没有架子,写了先生的“仁”。或为人的角度。) 363结尾段“曾有人问过先生,你觉得还要多长时间在中国社会学界才能再产生一个费孝通?先生答曰:五十年。而我现在觉得,先生贡献的道德文章恐怕再过100年也是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段话如何理解?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费先生所说的“五十年”除了表现先生的谦虚,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自信。作者所说的“一百年”,高度赞扬了先生对中国社会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先
29、生在社会学研究领域所起的里程碑式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学术界一个巨大损失的痛惜之情。最后一段内容上重申先生“智者如炬、仁者如山”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激励包括自己在内的后人“不断攀爬”,启发人们思考;结构上照应开头,收束全篇。 37探究题答题方略“有观点有分析” 探究题突出选择,选择产生观点,考生必须形成和确立自己的观点,但选择不是随便选择,选择应该是符合常理和符合自己的选择。 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 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等。381观点文本文章中大树的形象,有人认为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也有人认为是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象征,还有人认为是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衰竭的象征,你同意哪一种理解?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1:我认为老树象征着现代化进程中大机器工业文明对传统文明的紧逼与破坏。“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米一千米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大树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阻碍,终于被屠杀,“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这是古朴原始的传统文化的最终命运: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分崩离析,最终被遗忘。 答案示例2:我认为老树是大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象征。炎热的夏日,它为行人布施浓阴和清凉;在雨天,它给行人带来从容,它为鸟儿造就歌唱筑巢的天堂,让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猜扑克牌课程设计
- 科学读书分享
- 爱护小鸟宣传画课程设计
- 爱乐幼儿园特色课程设计
- 爆破施工介绍方案
- 煲仔饭的制作课程设计
- 泵站组成作用机制研究报告
- 医疗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环境影响评价监督制度
- 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制度
- 针灸科中医护理常规
-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四)
- 大学生就业指导(第2版)教学课件10
- 【课件】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题集
- 2024译林版英语初一上单词默写表
-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如何对待父母的唠叨 全国通用(共15张PPT)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1》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金属构件失效分析精简版
- 雷诺尔JJR系列软起动器说明书
- 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
- 中学物理社团活动记录(共2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