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第二节课件_第1页
音乐欣赏课第二节课件_第2页
音乐欣赏课第二节课件_第3页
音乐欣赏课第二节课件_第4页
音乐欣赏课第二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宫廷音乐大师”亨德尔 (G.F.Handel 1685-1759) 亨德尔 亨德尔1685年2月23日出生于宫廷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家庭,这位生于德国的英籍作曲家从小就表现出音乐才华。七岁随德国管风琴兼作曲家察豪学音乐,十七岁起从事音乐事业,曾担任过教堂管风琴手、音乐指导、歌剧院乐队小提琴手。亨德尔在音乐创作中,基本掌握了德国17世纪的音乐文献和作曲技法,并通过游历欧洲,接触到了意大利的音乐文化,写出了多部意大利风格的康塔塔和歌剧。他在17111712年间两度访英后定居英国,由于英国安妮女王的赏识,亨德尔不久便成为英国音乐界的领导人物。 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有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参孙、犹大马

2、加比、约书亚、耶夫塔等,题材大都选自圣经。在这些宗教题材的清唱剧中,蕴藏着亨德尔对英国现实生活的写照,因而倍受英国人民的理解和热爱。亨德尔综合了意大利歌剧、德国清唱剧和英国合唱艺术的传统,运用了在主调和声基础上精湛的复调手法,创造出气势宏伟、充满戏剧性力量的合唱篇章和深切动人、抒情细腻富于表现力的独唱旋律。亨德尔清唱剧英雄般的音乐和史诗般的画面,使这一时期英国音乐得到充分表现,也使他享有了英国“宫廷作曲家”的地位。除清唱剧外,亨德尔的大型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等亦具有一定的人民性。亨德尔作品赏析 1、合唱曲哈利路亚(Hallelujah) 哈利路亚是清唱剧弥赛亚(1741年)第二部分的终

3、曲,也是弥赛亚中最著名的合唱曲。1743年在伦敦首演时,当演唱到哈利路亚,莅场的英皇乔治二世深受感动,不禁起立肃听,全场也相继起立,后成为惯例。“哈利路亚”意为赞美神,是基督教徒赞美上帝的欢呼语。这首宗教歌曲气势磅礴,复调与和声紧密结合,主、属音旋律结构配合大跳进行,表现了人类对崇高理念和高尚情操的赞美与歌颂。 全曲分为五段及短小的尾声,D大调,4/4拍。焰火音乐(Fireworks Music) 1748年,对奥地利帝位的八年争夺战终以法国被迫与英国议和而告结束。英国为庆祝艾克斯拉沙佩勒条约带来的和平,于1749年4月27日在伦敦格林公园举行盛大焰火晚会,亨德尔为此写了这首适于露天演奏的组曲

4、。当年演出盛况空前,据传有一万二千听众,伦敦桥也因此而堵塞了三小时。整首乐曲表现出法国式明亮开朗的风格,采用序曲和组曲相结合的形式,乐队几乎全用管乐器。后来,亨德尔加入了弦乐部分,20世纪初,哈蒂与麦克拉斯又将其改编为现代交响乐队演奏的乐曲。 第三章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1750-1820)第一节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18世纪下半叶,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德、奥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蓬勃兴起了启蒙运动,出现了赫尔德、康德、黑格尔、歌德、席勒、莱辛等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们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人生哲学和艺术主张,传播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的政治、伦理和美学

5、思想。人们思想及生活出现的新气象,也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在欧洲音乐交流活动中心维也纳,逐渐形成了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人物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他们的伟大成就,构成了1819世纪之交音乐文化的高峰。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几种曲式: 奏鸣曲式的概念不同于奏鸣曲(Sonata),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器乐套曲,而奏鸣曲式则是指乐曲的曲式结构。

6、奏鸣曲式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家在创作器乐曲作品中最常用的曲式结构之一,通常也是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重奏曲、协奏曲、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特征,单乐章式的歌剧序曲和其他独立的器乐作品也采用这种曲式结构。奏鸣曲式是一种以对立统一为基础的结构形式,继承了巴罗克音乐以调性为基础的成就,并使其更富于逻辑性和哲理性,表现的内容更深更广。 【奏鸣曲】(Sonata) 一种多乐章器乐套曲,亦称奏鸣曲套曲,由三、四个各具特色的乐章组成。1617世纪时泛指各种器乐曲,18世纪起指器乐的独奏曲(如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如小提琴奏鸣曲等)。各乐章的基本特点与曲式为: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

7、,变奏曲式、三部曲式或回旋曲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用复三部曲式(有时略去);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用奏鸣曲式、回旋曲式或变奏曲式。奏鸣曲与交响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变奏曲式】(Variation form) 是音乐最古老的曲式之一。用同一主题素材,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的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主题,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其他各部分都是这一音乐形象的进一步发展。变奏的次数少则四、五次,多则数十次不限,采用旋律、和声、织体和结构多种变奏手法。常用于各种独立的器乐曲或奏鸣曲和交响曲等大型乐曲。 【回旋曲式】(Rondo form) 音乐曲式之一,由同

8、一主部与不同的插部多次循环交替而构成。重复的主题称为“主部”,古称“回旋部”或“叠句”,中间插入的对比乐段称“插部”,古称“对句”。主部反复三次以上,图式为:A(基本乐段)+B(第一插段)+A+C(第二插段)+A,即两个以上的三部曲式结合。曲式的主部与各个插部之间对比鲜明、段落清楚,插部乐段结构有时并不完整。在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套曲中较常见,常用于需要以热烈的气氛结束全曲的最后乐章,也可用于独立的乐曲。 第二节 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 一、“交响乐之父”海顿(J.Haydn 1732-1809) 海顿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位车匠,海顿六岁在海恩堡教

9、会合唱团接受音乐训练,八岁入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在那里受到了全面的音乐教育。1754年他师从意大利音乐家波尔波拉学习作曲,1755年第一部弦乐四重奏问世,1759年,应聘担任捷克莫尔津伯爵府邸中的乐队指挥和作曲家,在这年里,海顿创作了第一交响曲。 1761年是海顿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他被邀请到匈牙利贵族P.A.埃斯泰尔哈济亲王的宫廷中任副乐长、乐长。亲王非常爱好音乐,拥有一个管弦乐队,这给海顿的创作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在这30年间,海顿创作了约60部交响曲、40首弦乐四重奏、30首钢琴奏鸣曲、11部歌剧、5首弥撒曲等。这些作品深受传统思维影响,带有很强的宫廷浮华风格,结构已采用奏鸣套曲的

10、形式。 海顿是一位罕见的多产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器乐、声乐作品,但最能体现海顿在音乐史上贡献的是他一生中创作的104部交响曲(另有估计达150部)。其次是弦乐四重奏80余首,钢琴奏鸣曲52首,协奏曲20余部,歌剧18部,清唱剧8部以及12部弥撒曲。在这些创作中,海顿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实现了自己的改革,确立了交响曲和室内乐的规范,开创了交响曲的新的主调音乐风格,制定了近代交响乐队的双管编制和配器法原则,奠定了以鲜明的民族性、深刻的哲理性与完美匀称的艺术形式结合的古典主义器乐创作基本原则。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者。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堪为楷模的音乐作品。 海顿作品赏析 1、F大调

11、小夜曲(op.3-5) 海顿的F大调小夜曲选自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作于18世纪60年代。主旋律全部由第一小提琴担任,弦乐组用拨弦演奏,以模仿情歌式小夜曲用吉它伴奏的音响效果。整部作品优美、典雅、轻松、欢快。用小奏鸣曲式结构写成,一开始就是呈示部的主部,前六小节的主题,风格轻巧、旋律优美 【序曲】(Overture英, Ouverture法; Obertura西) 原指歌剧、清唱剧、戏剧配乐等的开场音乐。17、18世纪的歌剧序曲分法国、意大利两类。法国的作曲家吕利创建慢快(赋格)慢(结束段较短)三个乐段组成的复调风格的序曲;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采用快慢快(舞曲风格)三个乐段组成的主

12、调风格的序曲。后来,莫扎特、贝多芬等人将歌剧序曲作为慨括全剧的序奏,并采用奏鸣曲式;而法国大歌剧的序曲常摘取歌剧中之精华组成,具有集锦曲的形式。历史上Overture这个词,在巴赫享德尔时期曾相等于组曲(Suite);海顿时曾相等于交响曲(Symphony)。【交响曲】(Symphony)交响曲又称“交响乐”,是音乐中最大型的管弦乐套曲。原词源于古希腊,意为“一齐响”。至中世纪,指两音和谐地结合。公元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泛指一切声乐、器乐合演的多声部音乐。到17世纪,这个词开始专门用来称呼纯器乐合奏的音乐,如清唱剧的序曲和间奏。 交响曲一般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富有戏剧性,常表现人们的斗争或创造性的活动,音乐往往建立在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对比和发展上。 第二乐章:慢板,二、三段式。变奏或奏鸣曲式,常用抒情的民间素材,具歌唱性,是交响曲的抒情段落。内容往往与深刻的内心感受及哲学思想相联系。 第三乐章:中板、快板或稍快,结构大多是复三部曲式,常用舞曲、小步舞曲或谐谑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