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万亩富硒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1页
XX县万亩富硒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2页
XX县万亩富硒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3页
XX县万亩富硒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4页
XX县万亩富硒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 县万亩富硒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第一章 总论6 TOC o 1-5 h z 1.1项目概要61.2编制依据91.3综合评价10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12.1项目建设背景1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 -第三章建设条件183.1项目区概况18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21第四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244.1概况244.2研发能力244.3财务状况仝加第五章 市场分析和销售方案265.1市场分析26 5.2营销策略、方案和模式模式295.3市场风险分析30第六章建设方案326.1建设任务和规模32 -6.2建设规划和布局32 6.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33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3333

2、33333337实施进度安排3333333333333333403第七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33333333333341投资概算依据3333333333333333413投资概算333333333333333334323资金来源333333333333333334323资金使用和管理333333333333333433第八章 财务评价3333333333333333443财务评价依据3333333333333333443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3333333333344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333333333333345财务效益分析3333333333333333473不确定分析33333333

3、333333333483财务评价结论3333333333333333493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33333333333333530环境影响333333333333333335303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333333333333530评价与审批33333333333333333533第十章 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3 3 3 3 3 3 35410.1 农业产业化经营33333333333333353410.2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55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57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5555555555555557经营管理模式5555555555555555585经营管理措施55555555555

4、55555585技术培训55555555555555555559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5555555555555559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55555555555555625结论5555555555555555555652 5问题与建议55555555555555555625 附录第一章总论项目概要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宁乡县沩山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性质 宁乡县沩山乡人民政府下辖国有混合有限责任公司,参股经营湖南湘 茗茶业、长沙沩山茶业等公司业务。财务状况截至 2001 年末,公司资产总额 1985.97 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 1493.50 万元 ,流动资产 492.47 万元,负债总额

5、 333.91 万元,全部为流动负债 ,资产负 债率为 33.86% 。所有者权益 652.06 万元 ,未分配利润 293.06 万元。全 年主营业务收入 3638.97 万元 ,利润总额 628.84 万元 ,净利润 523.84 万元。 公司销售利润率为 30.85%, 总资产报酬率为 13.06%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名称长沙市宁乡县 10000 亩沩山富硒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富硒茶基地位于宁乡县沩山乡沩清村、回心桥村等 9 个村;富硒茶良种繁育基地位于沩山乡沩山村。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1)对 10000 亩 (其中沩清村 2000 亩、回心桥村 100

6、0 亩、西元村 1500 亩,同庆 800 亩,八角溪 2200 亩,沩水 1400 亩,沩源 700 亩,双 龙潭村 400 亩 )水田、旱土、山地进行富硒茶基地建设。(2)在现有基地沩山村建设 150 亩富硒茶良种繁育基地,年产 2300 万株优质茶苗;(3)加工富硒高档绿茶 150000 kg/y ;(4)加工富硒普通绿茶 346000 kg/y 。2、主要建设内容(1)新建 10000 亩富硒茶基地, 150 亩富硒茶良种繁育基地;(2)对基地进行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和茶树专用复合肥,并对茶树 进行整枝修剪、改造等;(3)在现有沩山村基地建设 150 亩富硒茶良种繁育基地,所产苗木 供

7、应该项目富硒茶基地的种植;(4)富硒茶基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扩植防护林 14.5 公里、 作业道硬化 16 公里、新修大型蓄水池 100 个、引水渠 14 公里、机埠 3 处;(5)新建三个技术服务站,每个服务站 150 平方米,共计 450 平方 米;(6)添置茶叶基地生产设备 160 台(套)。1.1.3 项目建设方案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本项目技术来源为国内领先的富硒茶生产加工成熟实用技术,同时参 照日本JAS有机标准、欧盟EEg 2092 91有机法规等,建立一套较完 整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声誉。技术来源可靠,且容易获得。进度安排建设期3年,即2012年3月2014年10月

8、(具体以项目批复之日 算起)。市场营销及组织管理方案采取“公司基地 + 农户”形式,公司为茶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 服务。农户按合同生产,公司按合同收购加工。公司采取订单农业形式, 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营方式,严格按照公司章程 管理,组织、指导、协调好各生产加工环节。目前公司已制订一系列制度, 包括用人制度、晋升制度、工资制度、考核制度、财会制度等基本制度, 以及质量、卫生、档案、物料、出勤等管理工作制度,并制定各工作岗位 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标准。这三大系统相互衔接,互相配套,以确保各项管 理有章可循,落实到位。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 6990.98 万元,其中 :建

9、设投资 6184.41 万元 ,建设期利 息 206.57 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 600.00 万元。建设投资构成为 :土建工程费 5571 万元,设备购置费 428.80 万元,安装工程费 6.44 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 费用 145.00 万元 ,预备费 33.17 万元。拟定资金来源 :建设单位自筹资金 6990.98 万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达产年的产量:(1)富硒高档绿茶: 750000kg/y ;(2)富硒普通绿茶: 1920000kg/y 。2、年营业收入: 15280 万元(达产年数据,下同) ;3、年总成本费用: 13200.84 万元;4、年利润总额: 2071.37

10、万元;5、营业税金及附加: 35.79 万元;6、投资利润率: 22.29% ;7、投资利税率: 44.65% ;8、财务内部收益率: 24.11% (税后);9、静态投资回收期: 5.74 年(税后,含建设期) ;10 、财务净现值( ic=8% ):1196.19 (税后);11 、盈亏平衡点: 23.71% 。编制依据1、 201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指南和 2011 国家农业综合 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编写大纲 ;2、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3、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长政发 200932 号长沙市

11、政府关于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意见和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1 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综合评价必要性富硒优质品牌茶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其附加值高,是当今世界优质、 安全、营养、保健、药食同源饮料发展的方向,是中国茶叶占领国际市场 的绿色王牌产品,是科技兴农、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 面建设富裕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富硒优质品牌茶开发建设是适应国际国 内市场、跨越式发展湖南茶业的需要,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的需要,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平衡保持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可行性

12、 本项目立足于宁乡县丰富的茶资源和产地环境无污染,土壤、气候等 自然条件又适宜于富硒优质品牌茶生长,同时项目建设科技含量高,承建 单位宁乡县沩山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加工技术和设备较 先进,又具有管理富硒茶生产和加工的创新能力,内部设施和外部环境均 具备建设条件,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环境评价150 亩富硒茶苗木繁育基地和 10000 亩富硒茶基地周围环境无污染, 富硒茶种植完全按照无污染有机茶标准栽培,属绿色无公害种植业,将加 大土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富硒茶叶加工车间设有除尘系统,排放的空气中含尘量少于10mg/m 3,机器噪音低于 70db ,符合

13、国家和国际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 用锅炉,无烟尘及废水处理。因此经当地环保部门审定认为本项目建设无 废水、废气、废渣“三废”产生,不影响生态环境,符合国家有关环保要 求。结论1、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 2、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完全达到生产和加工富硒茶环境标准要求。3、有丰富的茶资源和茶业龙头企业带动。4、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既先进又成熟可靠;投资利润率高、见效快,其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好,抗风险能力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资金短缺是本项目存在的最大问题。项目需引进必要的技术、设备和 良种,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仅靠企业自有资金不能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 产经营。因此,建议把本项目

14、列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以解决建设 中资金短缺问题。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国家产业政策茶叶是我国优势和出口的大宗农产品,是世界饮料之冠,人类天然保 健饮料。在满足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方 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 发 20111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 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农业和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方针,要以优 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 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为目标

15、,积极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 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 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继续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扩大优势 农产品出口。特别要选择出口潜力大、基础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力量建设 一批与主要出口市场相适应、高起点、高水平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积极开 拓农产品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达到快速发展 我国创汇农业的目的。随着当今世界饮食消费和饮食文化回归大自然观念的增强,安全营养 保健的绿色食品已成为 21 世纪的主导食品,茶叶也成为 21 世纪人类消费 的必需品。因此,发展茶叶生产,特别是发展富硒优质品牌茶生产是目前 国家重点支

16、持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行业发展规划“九五”期间,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都提出了发展优质高效茶叶生 产,大力控制和降低农药残留,生产无公害绿色品牌茶。近几年来,又大 力提倡富硒茶生产,提高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我国高效农 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茶叶是湖南省传统特色产业,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 2011 年 5 月,湖南省农业厅提出了“ 1000 亿元湘茶开发项目” ,规划用 5 年时间在 全省建立 5个优质品牌茶开发示范基地和 20 个生产基地县。大力发展良种, 5 年新增良种面积 10 万亩;积极推广无公害和有机茶生产技术,培育一批 茶叶龙头企业和较高标准的科技示范茶厂、茶场。湖南

17、省政府已批准将 “ 1000 亿元湘茶开发项目”和“有机茶开发”项目作为湖南省“十二五” 期间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项目予以支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扩大产 量规模和效益,使茶叶成为全省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和创汇农业的主导产 品。沩山地处长沙市宁乡县西部山区,为宁乡、安化、桃江三县交界地带, 面积 80.7 平方公里,总人口 16880 人。由于沩山田少山多,基础设施比 较落后,交通相对不便,山区农民较为贫困。沩山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是发展种植茶叶最适宜的地方。沩山最高海拔 1100 多米,平均海拔 800 米,云雾锁山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年降水量达 1700 1900伽,最高气温32 C,气候温和,

18、适宜茶叶生长;由于沩山独特的生态资源,其所产的沩山毛尖茶叶品质独特,历史悠久,自唐代就奉 为贡茶,清同治年间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为礼品茶之珍品。近年来,宁 乡县依据沩山区位、自然和资源条件,把发展名优富硒茶作为山区农民脱 贫致富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由于资金短缺,且缺少有实力、有市场开拓能力的重点龙头企 业的带动,沩山的茶叶产业优势、规模效益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为做大做 强做优沩山富硒茶产业,在长沙市委、市政府和宁乡县委、县政府的大力 支持下,宁乡县沩山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适时提出建设该项目。计划以 加工为龙头,在沩山建设 10000 亩富硒茶基地,带动沩山乡及周边 3 万亩 富硒

19、茶园建设;通过加大对茶农的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富硒茶种植与名优 绿茶加工技术,打造“沩山”名优茶品牌,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带 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 茶业是湖南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 是科技含量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偏小等原因,一直制约茶业的发 展,束缚了湖南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的发展。为了推动湖南茶业发展, 必须因地制宜调整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更新换代,大力发展优质良 种茶和有机茶,将过去的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品牌型,只有这样才能占有 市场的高份额、高效益,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和发展高效

20、农业的需要。是提高茶业整体素质确保农民增收的需要湖南是产茶大省。 1978 年茶叶面积 262 万亩,居全国第一; 1988 年 茶叶总产量达 8.1 万吨,居全国第二。然而,近几年来,湖南茶叶严重滑 坡,到 2001 年,全省茶园面积仅 111.18 万亩,茶叶总产量 5.84 万吨, 分别位居全国第五和第七位。主要原因是茶园分散、规模小、缺乏优质品 种,特别是现有茶园群体品种占 60 70% ,且逐年老化,茶叶肉质难以达 到优质茶的标准,造成单产低、品质差及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 “农残”控 制不严等问题。出现了“茶积压” 、“卖不出”、“ 无外商需求茶”等被动局 面,严重地影响农民种茶的积

21、极性,导致大量茶园荒芜和挖毁,造成资源 浪费。但是近几年来,湖南省加大了优质茶发展力度, 2002 年全省出口茶 叶的绿茶、红茶比为 5:9,2004 年上升到 10:8.5 ,绿茶出口出现了大幅度 增长的势头,当年全省出口茶叶 2.03 万吨,创汇 2956 万美元,均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一倍多,在全国的排名由第七位上升至第三位。同样宁乡县的优质绿茶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宁乡县委、县政府对茶 产业非常重视,把茶叶作为发展当地经济、实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 支柱产业来抓。宁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将茶叶列为全县做强做大做优的“八大产业”之一,确定在沩山等乡镇大 力发展富硒

22、茶产业。目前茶叶生产已成为宁乡县农业经济发展强势增长点, 也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说明提高茶业整体素质,充 分发挥本县茶资源的优势,加大加快建设绿色富硒茶生产基地是十分必要 的。是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国际市场需要 目前,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主要原因是品质差和“农 残”超标。 我国加入 WTO 后,一方面给我国茶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 方面外国茶叶将进一步挤占中国市场。我国茶业发展将进入一个非常时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竞争同在。目前,在国际茶叶市场“绿色壁垒” 、 “技术壁垒”已经显现,尤其欧盟市场实施新的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欧盟的茶叶农残 MRL 标准由原

23、来的 1/1200 到 1/10 ,并且在不断修改。俄罗斯等国提出十几项品质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因此,未来茶叶经济的 竞争是规模与实力的竞争、高新技术与品牌的竞争、质量与效益的竞争。 所以,必须发挥宁乡县茶资源的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开发出具有民 族和地方特色的有机优质品牌茶,形成规模效益,达到“以质制胜”的目 的。所以,建设富硒优质品牌茶基地对扩大全省茶叶出口创汇是十分必要 的。是发挥茶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需要 创品牌首先要发挥优势,促使地方特色品牌升级,打造区域性的茶叶 龙头企业,必须有稳定的生产基地作依托,形成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要使茶叶生产振兴,必须使龙头企

24、业先兴。目前,沩山全乡现有茶园面积近 8000 亩,可采摘茶园约 6500 亩 。现 有初制茶加工厂(点) 6 个,有适宜开垦茶园的山地面积 1.6 万亩。但茶园 连片面积规模不大 ,且培管粗放 ;鲜茶采摘主要为春茶 ,而夏茶、秋茶基本没有 采摘加工利用,资源浪费大;现有初制茶厂(点)规模小,加工工艺设备 简陋;本地茶叶厂家和经销商无序竞争现象较为严重,导致茶业升级缓慢, 缺乏有实力、有市场、有技术的龙头企业站在产业高度来规划和引导沩山 茶业的良性发展。为此,亟需重视、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能力的 茶业龙头企业。宁乡县沩山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参股经营的湖南湘茗茶业,长沙沩 山茶业是集茶叶科

25、研、茶园基地建设、茶叶加工、销售与茶文化传播于一 体的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该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发挥龙头企 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整合茶业资源,促进沩山当地茶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崛起,促进项目区乃至湖南全省茶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 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弘扬茶文化的需要宁乡县虽然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但茶文化研究开发不力,没有从事茶 文化研究、开发、展示的机构和人员,茶叶产业文化底蕴不深,缺乏产业 开发的文化内涵。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加大营造茶文化氛围的力度,追 本溯源,重现茶业发展历史,挖掘茶文化底蕴和内涵,开发茶业人文景观, 营造种茶、采茶、制茶、品茶、赞茶、茶道茶艺的文化氛围,提高

26、茶叶产 业的文化品位,从而达到茶文化与茶业产业交相辉映,共同发展的目的。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宁乡县位于湘中偏北地区,湘江支流沩水流域,属省会长沙市郊县。 东接望城县、湘潭县;北邻益阳市和桃江县;南连湘乡市、韶山市和娄底 市;西与安化县和涟源市相毗邻。沩山地处长沙市宁乡县西部山区,距县城 72Km ,距长沙市 110Km , 为宁乡,安化、桃江三县交界的金三角地带。自然资源状况 宁乡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寒冷期短,炎热期长。全县年日平均气温16.8 C,月日平均4.5 C,七月日平均28.9 C。年平均无霜期 274 天,年平均日照 1737.6

27、小时,境内雨水充足 ,年均降水量1358.3 mm,年平均相对温度 81%.沩山最高海拔 1100m, 平均海拔 800m, 年降水量达 1700 1 900mm, 年最高气温32 C,气候温和,光照少,空气相对温度在80%以上沩山茶园土 壤极佳 ,不仅含硒岩石及其风化物分布范围广 ,还蕴藏丰富的麦饭石资源 ,沩 山毛尖平均含硒量 0.205PPm 。根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化检测中心对沩 山土壤检测报告结论为 :所检土壤中性偏酸性 ,常规分析项目养分含量中等 偏上,大部分土壤微量元素锌、硒偏上。社会经济状况沩山乡面积 80.7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7800 多亩),辖10 个行政村,总人 口

28、 16880 人。由于沩山田少山多 ,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交通相对不便 ,山区农 民较为贫困 .沩山乡被长沙市委、市政府列为长沙市五区对口扶持的五个乡 镇之一。近年来,沩山乡党委政府提出了沩山的长远发展思路: “茶业立乡、 旅游强乡、科技兴乡” 。 “十一五”期间,沩山乡经济发展较快,农民人均 年纯收入由 890 元增加到 3800 余元(为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 64% ),初 步实现了由贫困向温饱有余的历史转变; 财政收入由 50 余万元增加到 240 余万元;新扩茶园 3400 多亩,茶叶产值增长 4 倍;以巷沩公路、黄祖沩 公路硬化、沩山集镇至沩源村公路硬化为主体,新修公路 20Km 以上

29、,硬 化公路约 40Km ,从根本上改写了“沩山难上”的历史。目前,由于资金短缺,全乡茶园面积仅 8000 亩,可采摘茶园约 6500 亩,茶园基地规模不大,且缺少有实力,有市场的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 沩山的茶叶产业优势、规模效益尚无法体现。沩山所在的宁乡县,辖 33 个乡镇,总人口 132.185 万人 ,其中 :农业人 口约 120 万人。20011 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543.785 亿元, 其中第一 产业 179.947 亿元 ,第二产 273.811 亿元,第三产业 190.28 亿元,第一、二、 三产业比为 20.8:51.3:27.9 。农民人均纯收入 4371 元。农林牧渔

30、业总产值 151.010 亿元,比上年增长 7.5%, 其中:农业产值 24.188 亿元,比上年增长 6.3%;牧业产值 22.2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8.8%; 林业产值 2.054 亿元,比上年 增长 17.5%; 渔业产值 1.883 亿元,与上年持平。全县逐步形成包括茶叶在内 的 (茶叶、七星椒、中药材、烟叶、肉牛、瘦肉型猪、家禽、无公害蔬菜)的八大区域性优势产业群雏形。建设地点选择沩山富硒茶参照我国农业部 2008 年发布的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标 准,有机茶建设地点选择必须符合以下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有机茶产地应 水土保持良好,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远离污染源和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生产 能

31、力,有机茶基地与交通干线的距离应在 1000 米以上;二是有机茶基地与 常规农业生产区域之间应有明显的边界和隔离带,以保证有机茶园不受污 染。隔离带以山和自然植被等天然屏障为宜,也可以是人工营造的树林和农作物。农作物应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栽培。该项目参照有机茶基地标准 实施,该项目地处丘陵山地,周围无任何有污染的工厂,生态环境空气质 量、土壤和灌溉水应符合相关指标要求。项目建设地选择在宁乡县沩山乡 沩清村、回心桥村、沩山村和黄材镇的龙泉村。据检测,基地的环境空气、 土壤和灌溉水质量均符合相关指标要求。项目实施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1、长沙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长沙依托农业科技优势,产业特色鲜明。特

32、色农业以蔬菜瓜果、花卉 苗木、优质烤烟、优质茶叶和奶牛等五大产业为主。全市基本形成了“环 城设施栽培果蔬高效作物”基地,百里万顷浏阳河花木产业带,长沙县春 华和金井、宁乡县沩山优质茶叶基地等到生产板块。 2007 年,长沙市实现 农林牧渔业产值 187.13 亿元,比上年增长 7.0%,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13.98 亿元 ;同比增长 6.9%;农民收入 4908 元,比上年增长 13.8%,农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4735 元,比上年增长 13.3%;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4166 元,比上年增 长 14.3% 。目前 ,长沙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 家,省级 18 家,市级 3

33、3 家 ;农产品加工企业 1825 家 ,其中规模企业 350 家 ,销售收入过亿元的 30 家。2、宁乡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宁乡素有“鱼米之乡”、“生猪之乡”、“茶叶之乡”之美誉,粮食和肉 类总产量一直位列全国百强。近年来,宁乡农业坚持市场牵龙头、龙头连 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经营形式,逐步形成了以粮食、生猪、家禽、烟 叶、茶叶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到 2007 年末,宁乡全县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 107 家,其中年产 值 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有 47 家、市级龙头企业 9 家、省级龙头企业 1 家。 2006 年 1-6 月 47 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 15.10 亿元

34、,同比 增长55.3%。2007年1-6月,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实现产值 6150 万元,同比 增长 30.7%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项目建设优势分析1、本项目实施符合国家和地区有关产业政策规划要求,国家农业综合 开发领导小组将茶叶作为特种作物纳入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重 点扶持范围;长沙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将“优质茶叶”作为七个有产 业基础和市场潜力的重点产业进行扶持。2、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沩山茶翠绿油润、滋味清醇爽口,回味甘甜,栗香持久,远在唐代就已著称于世。清同治年间(18621874 )宁乡县 志载:“沩山茶,雨前采摘,香嫩清醇,不让武夷、龙井。商品销甘肃、 新疆等省,久获厚利

35、,密印寺院内数株味尤佳” 。沩山常年云雾飘缈 ,方圆 40 公里内无污染源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素有“千山万山朝沩山,人到沩山 不见山”之传说,又有“名山、名寺、产名茶”之美称。3、有突出的品牌优势。沩山毛尖的制作工艺与成茶品质独特,被视为 礼茶之珍品,历代名茶驰名中外,畅销各地。 1986 年荣获名优证书;先后 获中国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会金奖等。在建国初期 50 年代,毛泽东主席品尝沩山毛尖后,曾托工作人员写信向沩山乡致谢。刘 少奇主席生前把沩山毛尖作为家乡茶,款待国内外友人。原全国政协副主 席王首道题词“凝仙木之香,贡宁乡之茶” ;全国政协常委、刘少奇夫人王 光美题词:

36、“沩山毛尖,色美味浓” ;原国家商贸部部长郭献瑞题词: “君山 银针美,沩山名茶香” 。谢觉哉、甘泗淇、周光召等宁乡籍革命老前辈,对 故乡的沩山毛尖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986 年一 1987 年曾获省优、部优 产品, 1988 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质奖, 1995 年获中国国际新技术 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1997 年获中国国家茶会银奖和湖南省届林业博览会金 奖, 1999 年获长沙市消费者协会推荐品牌, 2001 年获湖南省第三届农博 会金奖,2006 年获湖南省著名商标和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 有机生态茶认证,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放心茶推荐品牌和湖南名茶特等奖。4、有一定的规

37、模优势。宁乡县沩山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按照“先建 市场拓网络,再建茶厂拓基地,先做品牌树形象,再做产业拓规模;以茶 科技、茶文化带动茶产业发”这一发展思路而迅速崛起。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在沩山地区发展富硒茶基地 3000 多亩,厂房占地面积 4500 平方米, 拥有现代先进成套茶叶生产线 3 条、 以及 200 平方米保鲜贮藏 库和真空无氧包装设备。 2011 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 3638.97 万元,目前, 公司总资产达 1985.97 万余元。32 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主要障碍因素1、资金短缺。该项目的实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仅靠企业自有资 金难以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

38、 项目单位虽然具有一定的资金筹措能 力,仍然需要各级财政资金扶持。2、基地茶农缺技术素质低。 本项目建设涉及富硒茶种植基地广大农户, 尽管项目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基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缺乏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富硒茶栽培管理新技术和经营理能力。解决办法1、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投资方案论证,既不能盲目扩大投资,又不能 留有缺口。同时申请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支持。2、以项目单位现有的技术力量为基础, 进一步依托省内茶叶科研院所, 建立强有力的技术培训和综合服务体系,加大对茶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第四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概况 宁乡县沩山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位于风景秀丽的沩山风景名胜区内 沩山乡沩

39、山村, 注册资金 350 万元,公司现有茶园基地 3000 多亩,公司 占地 5400 多平米,现有厂房 2500 平方米,固定资产 1493.5 万元。公司 现有员工 281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43 人,高级职称 6 人,中级职称 15 人,从事茶叶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 35 人。拥有现代先进成套茶叶生产线 3 条, 及 200 平方米保鲜贮藏库和真空无氧包装设备,公司在宁乡、湘潭、 株洲、长沙及其他省市分别设有直销点和办事处,有固定的市场营销网络 和专业团队销售人员,是一家融茶叶科研、茶园基地建设、茶叶加工、销 售与天然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公司研发能力宁乡

40、县沩山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43 人,专门从事 茶叶研究、开发、生产的技术人员 35人,拥有较先进的科研、 加工、贮藏、 包装设备、设施。项目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及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 所和湖南农业大学均有长期合作关系,相关技术人员协助并参与了以上单 位的部分科研项目,了解并掌握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项目单位本身 具备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几年来,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技术依托单位研发能力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是宁乡县农业局。宁乡县农业局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90 人,其中农技推广研究员 1 人,高级农艺师、 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 40 人,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等中级职称

41、 67 人。财务状况截至 20011 年末,公司资产总额 1985.97 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1493.50 万元 ,流动资产 492.47 万元,负债总额 333.91 万元,全部为流动负 债,资产负债率为 33.86% 。所有者权益 652.06 万元 ,未分配利润 293.06 万元。全年主营业务收入 3638.97 万元 ,利润总额 628.84 万元,净利润 523.84 万元。公司销售利润率为 30.85%, 总资产报酬率为 13.06% 。第五章市场分析和销售方案市场分析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目前,全世界有 60 个国家产茶,年产茶叶 300 多万吨。 20 世纪前五 十年,产量增

42、长 1.5 倍,年增长 2.3% ,后五十年,增长 4倍,年增长 3.62% , 产销基本趋于平衡。全世界有 160 多个国家消费茶叶,饮茶人口占世界总 人口的50%以上,人均消费茶叶0.5公斤左右,其中英国人均消费茶叶3.7 4.0 公斤,居世界首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人均消费将日益增加。以 人均消费 0.75 公斤计算,世界茶叶消费需求制品将达到目前产量的 1/2 。 同时,人口的增长将带动茶叶消费的同步增长。 20 世纪 100 年,世界人口 由 16 亿增加到 60 亿,茶叶消费由 90 万吨增加到 300 万吨。目前,世界 茶叶消费正以 2.9%的速度增长,而茶叶产量年增长只有

43、2% 。专家预测, 21 世纪是茶饮料的世纪。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茶叶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 保健功能,而且这种意识给传统古老的茶叶注入了新的活力,茶叶食品、 罐装茶饮料、茶叶的深加工利用、药用成分的提取和利用等,都将促使茶 叶产销两旺。从湖南省茶叶出口情况看, 2004 年全省出口茶叶 2.03 万吨(居全国第 3 位),占当年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 7.24%。在茶叶外销上,湖南省出口欧 盟市场茶叶量连续 3年位居全国第一。2005 年全省出口茶叶达到 3.5 万吨, 创汇 3500 万美元,创历史新高。湖南茶叶产业优势明显,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地位突出,但也存在明显 不足和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一是茶

44、叶产业投入不足,制约了企业进步和 产业发展。二是茶园基地规模偏小,茶园老化,良种普及率偏低。近 10 年 新开辟的茶园面积比例不大,全省茶树良种普率只有 30% 左右,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三是茶叶加工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高。 全省绝大部分的茶叶初制、精制加工厂,加工设备基本上是七八十年代的 老机械,相当一部分茶厂厂房和设备简陋,加工环境差,产品质量难以保 证。四是资源整合和品牌推广乏力,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五是科技开发与推广乏力。湖南茶产业的科教优势明显,科研成果不少, 但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乏力;特别是良种繁育、科学制茶、茶叶保鲜、生 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

45、摘、产品的开发、茶叶深加工等省内的成熟技 术,因推广面窄,推广速度慢,影响了我省茶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六是 茶文化建设滞后。湖南省茶文化的遗产非常丰富,但挖掘和整理很不够, 尚未形成一支茶文化研究队伍,对本土茶文化的宣传推介很少,影响了湖 南茶叶整体形象的塑造。市场前景分析 国内外的研究证明,茶,特别是绿茶,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 茶本身就是一种纯天然保健饮料,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饮料之王” 。从 国际上看,不仅在我国,英国、日本、中东和北非的一些国家都把茶视为 “国饮”,大力推行。近三年来,同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的可可和咖啡, 其市场销量下降了近二成,唯独茶叶的消费量持续增长。随着科

46、学研究的深入,国际科学界一致公认绿茶具有最佳的保健功能, 世界范围内的绿茶消费热悄然兴起,绿茶消费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其他茶 类,国际茶叶市场优质绿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近年来绿茶在我国茶叶出口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已占到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 70% 以上,占据国 际绿茶市场的 85% 份额。可以预见,饮茶代表着人类反朴归真,追求天然 健康的新理念,将引领未来绿色消费的潮流。 湖南是我国绿茶生产最适宜和最具增长潜力的区域,省内消费也以绿茶为 主,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湖南绿茶产量只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三分 之一,因省内绿茶原料不足,本省的外贸企业和花茶加工企业大量从外省 调进绿茶作为货源和原料,至目

47、前,湖南外销茶中的珠茶、眉茶和销花茶 的原料还有部分是来自于省外。近年我省花茶生产和绿茶出口增长较快, 各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省内发展原料基地,促进我省绿茶的生产。由此可 见,我省发展优质绿茶生产潜力大。据统计,近五年来,国内茶叶消费市 场以年均 10% 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已达 300 亿元人民币。按目 前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消费茶叶23kg的50%计算,若国内市场人均茶叶 消费达到11.5kg,国内茶叶市场规模将达到7501000亿元人民币, 茶叶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1 、技术、知识产权优势公司现有员工 281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43 人。公司聘请宁乡县农

48、业局局长黎爱莲、湖南茶业协会教授尚本清、茶叶专家李锡材等人为公司 技术顾问。由于公司茶园基地完全参照有机茶生产标准严格管理, 不施化肥,不 喷洒农药,采摘纯天然鲜叶以现代先进工艺揉合历代贡茶制作方法进行精 制,所产茶叶为目前国内名茶。2、市场品牌优势目前系列产品如沩山富硒茶、沩山银针、沩山毛尖、沩山绿茶、沩山密印禅茶、沩山乌龙茶等均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产品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在历届湖南(国际)农博会上赢得消费者争相 抢购。3、完善的营销网络优势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建立了批发、代理、经销、联营等立体营销 网络。在宁乡、湘潭、株洲、长沙及其他各省市分别设有销售点和办事处, 有

49、固定的市场营销网络和专业团队销售人员,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产品销售策略实行“名优产品系列化”和“营销网络国际化”的市场策略,以生产 中高档富硒绿茶为主导产品,其他茶类为辅助产品;并根据市场需求,不 断研发新产品。着力打造成强势品牌,谋求以品牌创造差异化的战略抉择, 从而最大限度的培育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做精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批发、专 卖、茶艺馆、超市酒店配送以及代理业务的立体营销网络。产品营销方案1、国内市场:积极扩大批发业务,拓展团购业务。批发业务主要面向茶叶经销、中小超市、商场、茶馆;市场范围:主导长沙、覆盖湖南、辐 射中南地区。团

50、购业务主要面向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用茶和招待 用茶。2、国际市场:立足本身,借助外力,拓展国际市场业务。设立国外销售公司或子公司,派遣出口销售代表,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能力。营销模式1、提升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形成产品规模,以优质规模生产 和品牌效益促销售。2、运用有效方式, 拓展国际市场。我国加入 WTO 后,无公害绿色 茶制品的出口量会稳步攀升,选好产品出口目标国,采用契约性打入方式, 直接聘用国外代理商或公司设在国外营销机构, 以扩大开拓国际市场。3、网上发布产品信息,实现网上订货销售。网上发布产品信息,其信 息传播及时,覆盖面大,效率高,有利于促

51、进产品营销。市场风险分析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富硒茶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但产品价格是最敏感因素 ,其次是经营成本。 通过项目财务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看,项目具有较强获利能力和抵 抗市场风险的能力。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1、拓宽经营渠道,实行品牌经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过硬的品 牌和高质量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2、完善产业链条,打造茶叶加工销售区域龙头。公司将紧跟茶叶市场 的变化,瞄准名优高档茶市场,提升茶叶加工产品附加值,通过“订单茶” 形式,转化项目产品,保障农户种茶效益。3、针对市场供求变动引发的违约风险,公司通过进一步优化“公司 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提供更为完善的配套服务,

52、并对公司与农户的产 销一体化协议进行责任细化,防止基地农户的违约行为,以降低鲜茶叶回 购风险。4、建立茶叶生产发展风险基金,实行最低价保护制度,确保农民的利第六章 建设方案建设任务和规模在宁乡县沩山乡建设富硒茶基地 10000 亩。年产富硒茶 (鲜叶) 9920 吨,年加工富硒茶 2484 吨(其中:高档富硒绿茶 750 吨、 普通富硒绿茶1734 吨 )1、对 10000 亩水田、旱土、山地进行富硒茶基地建设 。新种培植安 吉白茶、 福鼎大白等品种, 按订单农业, 扶持茶农种植, 由公司统一管理。2、对 10000 亩水田、旱土、山地富硒茶基地进行整合处理。包括: 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和茶树

53、专用复合肥,并对茶树进行整枝修剪、改造 等3、在现有基地沩山村改建 150 亩富硒茶良种繁育基地, 年产茶苗 2300 万株,提供基地农户种植;4、为富硒茶基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扩植防护林14.5 公里、机耕道硬化 16 公里、新修大型蓄水池 100 个、引水渠 14 公里、机埠 3 处。5、新建三个技术服务站,共计 450 平方米;6、添置茶叶基地生产设备 145 台(套)。建设规划和布局由于 150 亩富硒茶优质苗木繁殖基地在沩山村建设, 10000 亩农户种 植的富硒茶基地在沩山乡建设,而加工富硒绿茶则利用现有绿茶精加工车 间改造建设。因此,必须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四周环境符

54、合生产富 硒茶标准要求。富硒茶基地建设力求连片集中,园地规模垦植,做到宜茶 种茶、宜林则林。凡处在山地茶园,当北风面营造防护林,园区道路、水 沟边及茶园四周营造阔叶林木,达到美化环境、保水、固土、防风寒的目 的。坡地茶园采用等高条植,坡度在 10 以上、25 以下的山地,修建水平 梯田。同时,建园时设置和修筑园路及排、蓄水沟,使茶园做到“小雨不 出园,大雨不冲刷” 。对原绿茶精加工车间改造必须按照富硒茶加工技术标准要求进行,与 其它车间进行分隔,防止交叉污染。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生产技术方案富硒茶开发的关键技术1、富硒茶园的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由于富硒茶园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因此,选择

55、准备开发的 富硒茶园首先要求土壤深厚,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丰富,土壤酸度适中 (PH 值 4.5 6.5),有效土层疏松,透水通气性良好,生物活性较强;土 壤重金属元素和农药残留低于有机农业所要求的最高限值。2、富硒茶园的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富硒茶园不能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剂,只能采用农业、物理和生 物措施来防治茶园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富硒茶建园时,一要深翻改土,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二要合理密植, 茶树栽植宜采取单行双株条植;三是推行行间铺草覆盖和园地免耕技术; 四要适时合理修剪,加强树体管理,促使茶园早成园、早投采;五要运用 富硒茶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和标准,加强园区大气环境的 监

56、测和治理。全面推行肥料施用有机化、病虫防治生物化,逐步使产区大 气环境与生产操作达到无公害和国际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技术按照绿色食品茶叶质量和生态环境标准,富硒茶基地建设在规划选址时, 宜选择生态植被覆盖率较高,远离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的丘陵山地和 地下水位较高的成片缓坡地或农田。以减少茶叶受大气环境污染。631.4农艺治理和保护技术1、建园改土用基肥,禁止施用城市垃圾与矿物废渣。2、茶园周围及园内道路,水沟边栽植防护林或阔叶树木。3、茶园用肥以有机肥为主,茶园投采前行间种植豆科绿肥作物。4、病虫防治采取生物与农艺防治相结合。6.3.2生产工艺流程6.3.2.1良种繁育工艺

57、流程良种繁育工艺流程见图6-1。图6-1富硒茶良种繁育工艺流程6.3.2.2富硒茶生产工艺流程1、 选用良种。选用安吉白茶、福鼎大白等新品种。2、肥水管理技术。茶园灌溉以天然雨水为主,结合抗旱补灌设施。每年进行2次中耕(人工除草)、1次深耕施肥。施肥种类为堆肥,将饼肥和青草沤制发酵后施于土壤中,基本比例为 2担油菜籽饼肥+ 50担青草+适 量人畜粪。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此外,要每 2年检测1次土壤 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含量,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等。3、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采用农艺、物理和物措施防治茶园病虫害,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除草剂。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6 - 1。4

58、、鲜叶采收技术。每年3月中、上旬开始进行,分春、夏、秋三季共 30批次采摘,9月下旬结束。采摘标准分别为1芽、1芽1叶、1芽2叶、 1芽3叶。方法为手工采摘结合机采、竹篓装茶、人工挑运结合机械运输。 采收鲜叶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严禁捋采和抓采, 保证茶树持续生长。5、茶叶加工。根据目前国内外绿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和设备现状,选 用适用的工艺技术方案。表61富硒茶基地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防治时期防治措施假眼小绿叶蝉56月,89月弱虫 繁盛期,百叶虫口:夏 茶56、秋茶10头 时间施药防治1.分批多次采茶、发生严重时机采 或轻修剪;.湿度大的天气,喷施白僵菌制剂;.秋末

59、米用石硫合剂封园;.喷施植物源农药;鱼藤酮、清源 保。茶毛虫56月中旬,89月,幼虫3龄前施药1.人工摘除越冬卵块或人工摘除群集的虫叶,结合清园,中耕消灭茧蛹;灯光诱杀成虫;2.幼虫期喷施茶毛虫病毒制剂;3 .喷施Bt制剂,或喷施植物源农药, 鱼藤酮、清源保。茶尺蠖年发生代数多,以第3、 4、5代(68月下旬) 发生严重,每平方米幼 虫数7头即防治1 .组织人工挖蛹,或结合冬耕施基 肥深埋虫蛹;2.灯光诱杀成虫;. 12龄幼虫期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喷施Bt制剂,或喷施植物源农药, 鱼藤酮、清源保。茶橙瘿螨5月中下旬,89月发 现个别枝条有为害状的 点片发生时,即施药.勤米春茶;.发生严重的茶

60、园,可喷施矿物源农药;石硫合剂、矿物油茶丽纹象甲56月下旬,成虫盛发 期1.结合茶园中耕与冬耕施基肥,消 灭虫蛹;2 .利用成虫假死性人工振落扑杀;3.幼虫期土施白僵菌制剂或成虫期 喷施白僵菌制剂;黑刺粉虱5月中下旬。7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1 .及时疏枝清园、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2.温度大的天气喷施粉虱真菌制剂;3.喷施石硫合剂封园。茶饼病春、秋季发病期,5天中有3天以上日照35%秋季结合深耕施肥,将根际枯燥枝 落叶深埋土中;喷施多抗霉素;3.喷施波尔多液。6.323富硒茶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富硒绿茶采用富硒茶园生产的鲜叶为原料,按富硒茶加工要求、绿茶 加工工艺生产出来的各种名优绿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