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新)_第1页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新)_第2页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新)_第3页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新)_第4页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1沐风书苑r基本内容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第二节 奥古斯丁的神学政治思想第三节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2沐风书苑r第一节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中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罗马传统与日尔曼传统的结合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3沐风书苑r“中世纪”概念 “中世纪”(Middle Ages)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概念指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期间的这段历史时期。按一般西方人的理解,从文艺复兴起,西方就进入了现代(modern,亦译“近代”)社会。 公元410年,阿拉里克率领的西哥特人攻陷并洗劫了罗马这座“永恒

2、之城”,拉开了了中世纪的帷幕。 4沐风书苑r一、中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一)封臣制 中世纪盛行的封建主义以“封地”的分封和占有为基础,“封建制度”(feodalite)一词即源于“封地”(fief)。它是在国王与臣民间建立起以相互忠诚和相互保护这一双重承诺为前提的个人之间的联系(封君封臣关系),以誓约和承诺为保障。 5沐风书苑r 封臣对其封君的义务有三:效忠、帮助与劝告;而君对臣的义务则有二:保护和维持。封君封臣关系的兴起也是起源于一种保护与被保护。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 如公元9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典型的誓词是这样的: “我一定遵守誓言,永远忠诚:以神的名义,在这神圣的教堂里,我发誓对他(封

3、主)真心真义,忠心耿耿。我要按照神的律法和宇宙的秩序,爱他所爱的一切,避开他所避开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做任何令他不高兴的事,说令他不高兴的话。” 封主和封臣的封建关系,实际上是松散的、含混的、暂时的、多变的、脆弱的。6沐风书苑r(二)基督教1、基督教的产生罗马对犹太人横征暴敛 、 极力搜刮饥荒和瘟疫 不尊重犹太人的宗教7沐风书苑r犹太教:公元前11世纪,希伯来人以耶和华为主神宗教,旧约圣经(“摩西十诫”)为神耶和华与犹太人的契约。“不可有除上帝外的其他神;不可崇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之名;每周第7日为安息日,不可工作;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不可贪恋邻人的财产和

4、妻子”。基督教是犹太教的分支,是深受罗马人压迫的犹太下层人民对改变现实无望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反抗运动。基督一词来自于希伯莱语“弥赛亚”,英语“christ”,早期翻译为“基利斯督”,简称“基督”。“受膏者”,神授予权力,拯救犹太人,亦即“救世主”。 上帝之爱8沐风书苑r耶稣布道耶稣被处死使徒承业基督教义9沐风书苑r2、基督教的演变: 公元2世纪,向王权靠拢311年,加列里阿“宗教宽容敕令”禁止迫害313年,“米兰敕令”宣告合法325年,基督教大会召开,奠定基础337年,君士坦丁受洗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钦定罗马国教(成为压 迫者宗教) 5世纪末,日尔曼统治者先后皈依基督教756年,法兰克宫相

5、丕(pi)平赠教皇土地,建教皇国8世纪末,查理曼承认地位和特权,征什一税10沐风书苑r基督教成为官方宗教奥古斯丁11沐风书苑r欧洲认同十字军东征12沐风书苑r基督教一统天下:思想上,教义按封建尺度修整,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经济上,拥有欧洲13的土地,教皇是最大封建主组织上,按照封建等级制建立森严的教阶制度,教会成为以教皇为中心,遍布欧洲的国际组织政治上,拥有自己领土内的特权,司法权独立文化上,摧毁了古典文明,罗马传统与日尔曼传统结合13沐风书苑r3、早期基督教思想:(参照教材99102)(1)对罗马统治者的仇恨 (2)信徒一律平等 (3)千年王国的理想 “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穷人和无

6、产者、被罗马政府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25页)14沐风书苑r4、基督教思想的演变()“我的国不属这世界”对政治的疏远 “我的国不属这世界。”圣经约翰福音,第18章,第36节。这句话是所有基督徒面对国家和政治事务都会说出来的话。这反映了他们共同的政治心态,即与政治的疏远。 15沐风书苑r(2)“上帝的权威与人间的权威”:基督徒的双重忠诚“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圣经马太福音,第21章,第21节 两个世界,两个权威体系 神权高于俗权16沐风书苑r(3)上帝的选民:关于人的新观念亲如一体,人人平 等减弱了人对世俗社会组织的

7、依赖个人被视为超越特殊群体的普遍存在 17沐风书苑r(三)王权与教权 1、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人灵魂肉体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宗教生活世俗生活教权王权18沐风书苑r二元政治观是古代和中世纪基督教政治哲学的核心 一仆二主格局教权王权教徒或臣民19沐风书苑r2、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教皇实现其目标凭借几个方面的优势 : 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它有智力上的优势 ;组织上的优势 ; 无可争议的精神权威 。 世俗君主则企图建立一种类似极权主义的政治体制,由君主以上帝在人间代表的身份,兼掌最高俗权和教权,使教皇仅仅成为自己手下的主教或使本国教会成为政府控制的一个部门。 20沐风书苑r教权派政治思想尼古拉

8、一世(858867)教会独立,国家不得干预教会事务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教会高于国家,教皇至高无上,教会永不犯错英诺森三世(1981216)“日月说”,教会是完整社会,基督掌管世界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两剑论”,王权服务于教权21沐风书苑r王权派政治思想 王权派代表如亨利四世亨利四世( King Henry IV 1367-1413 ) 在位时间:1399-1413英格兰国王,则以圣经为依据,认为世俗权力属于上帝,只对上帝负责,教会不能干预皇帝或国王的统治,不能废黜皇帝或国王。 其他如法学家阿库秀斯、巴尔杜斯、巴多鲁斯等更依据罗马法认为,君主的地位是神圣的,具有最高权威,

9、不可剥夺,对王权的指责是对神明的亵渎。22沐风书苑r3、教权和王权斗争的历史意义(1)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社会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二元化的政教关系;(2)基督教信仰也产生了人民控制政府的愿望和需要;(3)基督教也是近代自由主义的重要思想渊源。 23沐风书苑rHave A Break!24沐风书苑r二、罗马传统和日尔曼传统的结合 日尔曼人是雅利安人(aryans)的一大支系。日尔曼(germanic)一词,意为军人,系罗马人以其剽悍善战而为之命名。当日尔曼人占领西罗马帝国以后,建立起许多日尔曼王国,如法兰克、勃艮地、东哥特、西哥特、汪达尔、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等。(一)日尔曼人宗教文化和精神个性 宗教文

10、化的素朴性: 以其肤浅的、抽象、空无的宗教文化直接面对从希腊罗马时代遗传下来的那些既定的、成熟的宗教文化内容,把基督教文化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让日尔曼民族“基督教化” 。 自由个、忠诚个性:日尔曼精神的不成熟,却也注定了他们精神中先天地存在一种“自由”因素。这种“自由”精神加上“忠诚”精神,导致日尔曼人凭自己的自由选择,自动地服从着某一个人,却无须外在的强迫。 日尔曼人刚从原始社会走出,为身陷绝境的西欧社会带来了活力和生机。25沐风书苑r(二)日尔曼和罗马重视法律传统的结合与罗马法律相比,日尔曼法律是习惯法,粗犷、迷信、采用神裁法。日尔曼人是雅利安人(aryans)的一大支系。日尔曼每一王国

11、,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法律 ;日尔曼法律产生于人类古老的习俗,而不是统治者的意志,所以法律超越王权,没有一个国王可绝对专制;日尔曼人认为,共同体的最高权威是法律,而法律的权威源于共同体的习俗。在中世纪早期,日尔曼统治者在颁布成文法时,并不将其视为立法行为,而只是看作对远古就存在的共同体习俗的记录,并以共同体的名义予以公布。所以法律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制定的;日尔曼法是西欧各封建国家的“普通法”。26沐风书苑r(三)“民主”、“同意”、“契约”传统的结合民主:全体民众组成的大会有权决定一切重要事务,首领在原则上由民主选举产生,法律以传统习惯与公众公认为准则,司法审判在公众参与下公开进行,每个部族成

12、员均有依传统习惯而定的自由与权利 ;“同意”:12世纪罗马法复兴使中世纪的同意思想在罗马法中找到了根据,也找到了一种最精确最凝练的表达,即“关涉大家的事需得到大家的同意”。中世纪政治思想并没有停留在政治权力源于和属于社会共同体这一抽象的法理规定上,而是进一步确认,政治权力的实际行使需得到共同体某种形式的同意 ;契约:日耳曼人从罗马人那里找到了公共权力和契约概念 。同意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封建的契约关系,它是中世纪社会关系的基础。日尔曼人的亲兵队制度,建立了首领和亲兵相互间契约关系的观念,直接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27沐风书苑r 在广大的地域上, 人民大会已很难召集,失去了实际意义。尽管古老

13、的日尔曼传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与残余的罗马因素相融合, 形成了中世纪欧洲政治制度, 但是,保存了传统日尔曼自由、民主和法制的种籽。在基督教给王权罩上神圣灵光、罗马法赋予国王专制权力的年代里, 日尔曼人的自由精神受到了压抑而潜入地下。然而, 它在整个中世纪不断顽强地表现出来。中世纪末起,它开始重新复苏。到了近代, 终于开花结果,以致有人说,近代的自由民主起源于日尔曼的丛林中。28沐风书苑r三、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特点(一)神学政治理论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神学政治理论是基督教神学在政治上的表现。它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和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宣传上帝创造一切、高于一切,一切政

14、治权力都来自上帝的授予的观点,是一种维护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基督教会在政治、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决定了神学政治理论的统治地位。29沐风书苑r(二)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是政教关系,表现为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二元政治观是古代和中世纪基督教政治哲学的核心教权与王权的斗争及其力量的相互消长贯穿于整个西欧封建社会30沐风书苑r(三)关注点由公共权力转向私人契约中世纪政治思想并没有停留在政治权力源于和属于社会共同体这一抽象的法理规定上,而是进一步确认,政治权力的实际行使需得到共同体某种形式的同意。同意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封建的契约关系,它是中世纪社会关系的基础。 31沐风书苑r(四)神学异

15、端是反对教会统治的基本形式异端一词出自希腊文,原意是“选择”,是指人不依靠任何权威,只靠自己的理性决定自己思想和行动的自主活动。后来作为一种思想原则在基督教内部发展起来,被教会视为叛教的异端 32沐风书苑r(五)中世纪政治思想复杂多元融合的面貌和不断创新变革的特点日耳曼的政治法律制度,罗马法律和大一统政治观念,基督教的政治影响、政治势力及其组织与法律这三者的合作和碰撞,构成了一种无论在整个地区或还是各个国家及地方的政治权力,政权运作系统,法律体系与司法机构,政治理论与观念诸方面既大一统又多元化的状况。这是有别于世界其它地区的独有特点。33沐风书苑rHave A Break!34沐风书苑r第二节

16、 奥古斯丁的神学政治思想一、 生平与著述(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Tagaste)。今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区 。其著作可归纳为五大类;神学、释经、伦理证道、哲学和自传 。杰出者有忏悔录及上帝之城。 35沐风书苑r36沐风书苑r二、 人的原罪与上帝的恩典人性中带有“原罪”和“本罪”,人的得救不能指望自己,而是依靠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恩典是任意的,人的努力没有任何价值37沐风书苑r38沐风书苑r39沐风书苑r 三 “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一)提出“双城”论,为基督教会的统治提供理论论证 世界上存在两种国家:一种是上帝之城,指基督教会;一种是地上之城

17、,指罗马帝国和一切异教的国家。40沐风书苑r(二)论述了两种国家的起源、性质和目的 1、起源 上帝之国的成员具有善良的本性,依靠精神、依靠上第而生活,上帝之国起源于人们对上帝的爱; 地上之国的成员本性是堕落的,依靠肉体、依靠人而生活,地上之国起源于自私的爱。41沐风书苑r2、性质上帝之国依靠上帝至高至善的权威进行统治,是永生的、光明的;地上之国依靠人的力量进行统治的,是短暂的、黑暗的。42沐风书苑r3、一切国家的目的都是和平和正义,正义是秩序的维持天上之国才有永恒的、普遍的正义,地上之国只有相对的正义43沐风书苑r2.地位:(1)“双国”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督神学政治理论的基础,成为教会神权统

18、治的依据,对西欧封建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2)他关于人性分为精神和肉体的思想,两种国家权力的起源、性质和目的的区分,以及上帝之国高于地上之国的结论,第一次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神权的神学政治理论提供了系统的论证。44沐风书苑r四、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政治思想(一)生平与时代(12251274) 阿奎那家族是意大利伦巴底的望族 , 5岁入著名的修道院 ,转而进人由国王创办的那不勒斯大学哲学系深造。后到巴黎大学开始教学生涯 。阿奎那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学说主要体现在其名著神学大全,以及到他死时还没有完成的作品论君主政治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中。 45沐风书苑r46沐

19、风书苑rHave a Break47沐风书苑r(二)主要思想信仰和理性教会和国家国家的起源与目的政体理论法的性质与分类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48沐风书苑r(一)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在坚持基督信仰的前提下,极力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基础 49沐风书苑r教会和国家关系 1.论证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神权,是阿奎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2.承认国家的合理性,强调人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的理性源于上帝的理性,从根本上说国家是上帝的创造物;3.国家与教会的目的和地位不同 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社会生活的要求,即在国家中国一种道德的生活,这一任务由世俗的统治

20、者完成; 教会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即在天国享受上帝的快乐,这一任务世俗的统治着无法实现,只有掌管人的精神的教士等级才能完成。50沐风书苑r4.上帝的恩典表现在人对上帝的“信”、“望”、“爱”三种品德的具备和洗礼、忏悔等教会圣事上,这些只有教会和罗马教皇才能实现。5.结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神权;世上的一切君主都应当受教皇的支配51沐风书苑r(三)托马斯.阿奎那的国家理论1.国家的起源(1)认为“人天然是个社会的或政治的动物”,人在本性上注定要国际体的和社会的生活;(2)人又是自私的,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维护共同的利益,就需要共同的政治原则和公共的管理机构,即国

21、家的法律和国家政权机关。52沐风书苑r2.国家的本质那些服从同样法律并受单一政府的指导以求生活充盈的人组成的社会。(在国家的本质上,他将国家和社会混淆在一起。)53沐风书苑r( 1)国家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共同的幸福,而幸福生活就是按照道德原则生活;因此,国家的目的是指实现有道德社会生活。(2)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必须以丰裕的物质条件为基础(3)保护私有财产权也是国家的目的,是上帝所批准的,是神圣的。3.国家的目的54沐风书苑r4.政体分类-阿奎那是君主制度的维护者。(1)分类:根据国家权力的宗旨,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类政体;根据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将正义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将非正义政体分为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55沐风书苑r(2)阿奎那认为君主政体最好,理由:1、国家目的的实现的首要条件是社会的统一团结,凡本身是统一体的事物,总比多样体更容易统一;2、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上第一个,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中,支配权也总是操纵在单一个体手中,君主政体才是最符合上帝本意的;3、一个人掌握权力的政府总比许多人掌握权力的政府更好56沐风书苑r(四)阿奎那的法律思想是其神学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法的本质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