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_第1页
浅谈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_第2页
浅谈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_第3页
浅谈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_第4页
浅谈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沈亮个人供稿浅析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出台以来,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司法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仍然堪忧,成为社会一大难题。根据相关数据,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中仍然有较大比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工作开展构成威胁。因此,考察我国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特征、缘由,进而提出解决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词: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特征;犯罪缘由:解决方法引言中国传统的社会中,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教育发达,而国家教育、社会教育并不是占

2、主要部分,虽然国家主导的教育成为广大寒门子弟晋升的唯一途径。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W济重心的转移、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这种解放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会冲击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缺乏完整家庭教育的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加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不发达,出现了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反犯罪问题。关于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已有长时间关注,起初主要是分类J型研究,比如农村留守未成年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监护问题等方面,系统性研该群体犯罪问题,也是有的。比如,郭翔关于青少年犯罪:预防、惩教与康复的研究,肖兴政、郝志伦在犯罪心理学一书中也对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有细致的阐述,简

3、新华、黄馄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对农村留守未成年人问题有独到的论述。当然这些研究也有缺陷,没有结合司法实践,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出台之前的,我们需要加强这之后的研究,为我国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提供参考。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当前我国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特征、缘由、解放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司法实务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征()低龄、初高中男性为主根据有关数据,目前的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越来越小,已经实质上突破了现行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1,十四周岁以下犯罪也是属于常见的情况,只是由于现行刑法的规定及未成年保护的角度考虑,

4、没有对其进行处罚。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偷盗、寻衅滋事、聚众斗殴,也是常见的事情。而且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并不发达,师资力量不足,留守未成年人缺乏较好的教育,文化相对较低,初中犯罪的未成年人已经占到半数,其次是小学,再次是高职中专学生。而且在违法犯罪过程中,也以男性未成年人较多,这与实施的犯罪类型也有关,女性未成年人也会有一定比例,但总体不大。多次、多人、共同犯罪明显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频发特征,对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不能入刑,只能教育,效果并不理想;14周岁以上,虽然可以羁押,但是容易相互学习、互相取经,出来之后,会结成团伙,实施新的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由于农村留

5、守未成年受教育权的严重缺失及发展权的忽视,致使他们在应该快乐成长的年龄,却一步步走向犯罪的道路,容易被所谓的哥们义气冲昏头脑,结合成犯罪小团体。相当部分的刑满释放人员及社会浪荡人士正是看着留守未成年人这些问题、弱点,寻找未成年人,传授他们他们犯罪手段和方法,以各种小利小惠引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6、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该条款就是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这种规定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关,最高人民法院刑法修改小组1989年3月关于刑法总则修改的若干问题认为青少年犯罪不满14岁的所占比例极小,综合考虑国情,不可降低年龄规定。参见高铭暄、赵秉志编:新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总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有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权利法律保护现状有受教育权严重缺失、发展权现状堪忧等问题。(参见:陈兴元.完善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保护J.天府新纶.2015(3):113114)鼓动他们参加组织,实施盗窃、抢劫、聚众斗殴、寻性滋事等违反犯罪活动。在这种多人犯罪活动中,部分未

7、成年人是由于同伙的相互鼓动实施犯罪的,还有一部分是被威逼利诱实施的。此外还需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社会上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有向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发展蔓延的趋势,而且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手法精当,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多次多人犯罪,就存在一个共同犯罪的问题,而且在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中比例较大,这给刑法的适用也带来了挑战1。(三)财产性、暴力性犯罪较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多,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人民的物质欲望增加与社会发展速度脱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城乡发展的断裂问题更为突出2。由于农村地区相对发展较为缓慢,而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物质需求又存在且需满足,就会使很多未成年人产生盗窃、抢劫等心理,犯罪

8、分子就会利用这种心理,引导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此外,由于未成年人属于成长阶段,叛逆心理比较强,对事实的轻重认识不足,实施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犯罪也是常有的,而且还很难意识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这也是比较令人担忧的。(四)生理性犯罪、情绪性犯罪增多多数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处于青春期、生理期,对事务缺乏较为深刻的认知,加之性教育不足,社会上不良诱惑较多,未成年人容易随波逐流,自觉学习非正常的性教育内容。而且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未成年人通过QQ、默默、微信等网络自媒体接触一些黄赌毒内容,容易受到不良刺激与影响,产生模仿心理,进而实施犯罪行为。多数未成年群体,生理、心理成长受阻,对周围事物认知存在偏差,没有

9、学会自我控制情绪,往往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矛盾,以至于大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经常会出现多个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就会给刑法适用带来挑战。有学者认为,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结构,致使城乡在居民生活水平、教育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很大,出现断裂。这种断裂在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身上也有各种体现。(参见:李向阳.转型期我国城乡断裂问题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6871.)打出手,出

10、现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近些年网络报道中1不少激情杀人犯罪,令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堪忧。二、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缘由()家庭成员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谐,社会就更趋稳定1。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多数孩子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完成了,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来感受子女,尤其是母亲的责任很大。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随着近现代资本市场的入侵,社会变迁,劳动力流动加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劳动力的解放,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极大冲击,“隔代教育”、“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等名词出现。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农民工入城,接触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发生较大变化,传统的小

11、夫妻家庭受到影响,相当一部分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出现,缺乏完整家庭温暖的孩子,很容易导致心理偏差,形成违法犯罪心理,进而出现违法犯罪行为2。还有一部分的家庭,父母都在外务工,忙于工作生意等,没有充足的时间教育孩子,有的甚至一年见一两次面,孩子并不和父母亲;这些留守未成年人的教育重担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承担,由于时代、教育背景的巨大差异,使得未成年人与隔代亲人无法正常化交流,只能提供简单的衣食住行,更不用谈及心理问题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认为自己年轻时受过很近些年,关于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报道层出不穷,引起社会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留守儿童成长等问题的关注。(参见:庄庆鸿.1

12、5岁少年杀人事件的警示来自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的一则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2015-10-20. HYPERLINK /html/2015-04/03/nw.D110000zgqnb_20150403_1 /html/2015-04/03/nw.D110000zgqnb_20150403_1-06.htm.姚茂强.15岁少年杀害两名6岁女童2015-10-20. HYPERLINK /shtml/hxdsb/20140208/188224.shtml /shtml/hxdsb/20140208/188224.shtml.多苦,一定不能让子女在经济上有遗憾,通过直接间接的经济给予,纵容子女,使得

13、他们养成骄横、自私等不良习惯,在德育发展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二)自身原因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健康成长,就看引导的如何。这一阶段,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价值和代价观尚未形成,对人生、对未来的足够没有认识的了解,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什么都敢亲自充满危险充斥伤害和刺激的事情反而对他们更有吸引力3。这也正是我国刑法讲年满十六周岁才认定为犯罪的重要原因,生理、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是较易走向犯罪道路的。前述可知,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在家庭教育方面是不足的,这种缺失,使得孩子性格、心理情绪等方面出现消极,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交往等,很多孩子就会与同伴盗窃、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而且

14、这一时期,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好的引导,学习社会上不良东西也是很快的。未成年人具有超乎成人的模仿能力、求知欲望,然后由于对事物认知较浅,不能很好的分辨事务,以至于产生叛逆心理,形成恶性循环。(三)学校因素学校是未成年人系统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生教育的场所,担负着未成年人教育的重大责任,是预防未成年人因网络犯罪的第二道屏障4。学校本应该秉承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然由于社会发展,学校自身发展定位也存在应试化教育瓶颈。现在的农村教育的在德育方面存在严重欠缺,并且在组织发展、法律认知等方面也是不足的,这就使得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极易发生。此外学生的成绩,过分强调升学率,以至于

15、减少甚至没有课外活动,即使有课外活动,也没有这方面的老师去引导而是放任自流,缺乏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德育教育成为空洞的说教,形式上走过场5。二是学生来源也有不同。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学生人数的较多,就会出现供小于求的问题,“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就是很形象的比喻,这些问题对农村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很大的挑战。三是学校自身原因。学校的教学安排、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老师对学生缺乏足够关爱,学校思想教育方面不足,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教育管理方式落后,不适应时代学生的需要等。(四)随波逐流的社会风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获得飞速的发展,社会也在进步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发展夹带了西

16、方不良风气1。而且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更迅捷、更方便,留守未成年人通过新媒体、大众传媒或者各种不良信息的机会更多,更容易学习不好的东西。另外,这一阶段,未成年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不能够自我辨别,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形下。此外,社会经济发展,父辈的一代并不是靠读书获得现在的成功,“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的不良思想侵蚀着父母与孩子,农村孩子难以受到完整的教育,更不用说学习法律知识了。(五)家庭、学校与社会未形成合力因素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并不是单独的群体,他们需要解除学校、社会,必须实现家庭向学校再向社会人的华丽转变。因此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是哪一个单方主体能够完成的,还需要家庭、学校与社

17、会的合力,实现三者有效衔接。然后现实情况不如人意,存在这多处不协调的,家庭与学校的衔接问题,有些家长并不相信学校教育,对目前的教育发展不自信、不满意;家庭与社会的衔接问题,有些家长盲目教育孩子,还是按照自己成长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出现了时代的落差,以至于有些孩子进入社会,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最后走向犯罪道路;最后是学校与社会的衔接问题,学校和社会一直存在着互相不认可的情况,就如理论界歧视实务界,实务界看不上理论界,这是不协调,致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难以就业发展。三、预防和减少留守未成年违法犯罪的策略(一)原则与政策依据贯彻国家对犯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6

18、,坚持依法对涉罪农村留守未成年人“从2”,落实专业化办理、法律援助、合适成年人到场、1有学者认为,目前社会的发展,诱发了人们的物质欲望,使得享乐主义盛行,这种物质观并传给下一代(参见:柯金木关于农村留守学生品德教育的对策与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3(9):1)“坚持依法少捕、慎诉、少监禁”这一司法政策,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决定中规定的内容,是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出发点。社会调查、亲情会见、附条件不起诉、社会观护、帮扶教育、犯罪记录封存等特殊保护制度,从帮助农村留守未成年人重新回到社会,实现恢复性司法效果出发。对于因年龄原因不负刑事责任的农村留守未成年人

19、,应当与公安机关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等加强协调、配合,通过加强管教、社会观护等保护措施,预防其再犯罪。(二)教育发展、法律普及和犯罪预防协同发展前述可知,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在生理、心理发展上存在障碍,对自己不够相信、对社会交往经验、真正朋友较少,以至于只能而问题少年、犯罪少年一起走向堕落。由于缺乏良好的家JVZ/K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引导,社会教育又不发到,单纯的物质生活满足、经济上充裕是不够的,以至于未成年人缺乏正好的心理教育与倾诉。由此,建立社区或者村集体教育组织,聘请专门教育工作者,为广大农村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关爱、家庭温暖,1X1以此弥补家庭教育不足。当然,

20、学校教育也是要改进的,不能只关注应试化教育成果,要注意学生的心智发展。同时,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普及教育也是要跟进的,我国进行的五I五普法,现在六五普法,但社会对法律的了解并没有达到理想结果,从中小学教育开始,不失为很好的选择。要实现校园发展、社会法治与政府法治协同发展。/、当然,也要结合办案注意查找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方面存在的隐患,通过检察建议等形式,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要促进各部门加强对留守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改变形式化普法,实现实质法律知识教育的转变,实行搞笑法律专业学生社会实践与农村留守孩子法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要重视促成留守未成年

21、人养成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良好的三观。(三)建立检察机关内部保护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联动机制公安侦查部门,要特别重视侵害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如有察觉,及时处理;要对未成年人侵害事件,做好各种应急处理工作;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要注重隐私的保护,从最有利于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成长角度考虑,做好各项工作。对于涉及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职务犯罪案件、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等,上级检察院要加大对下业务指导和案件督办四)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参考各国有关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规定及司法实践,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贯穿于整个诉讼阶段7;可以考虑建立农村公设援助律师,维护留守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同时为法律援助提供专门基金或专项拨款,以保障对农村留守未成年犯罪人的法律援助得以实现。(五)发展新媒体教育前述可知,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