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力学报国此身轻_第1页
钱伟长:力学报国此身轻_第2页
钱伟长:力学报国此身轻_第3页
钱伟长:力学报国此身轻_第4页
钱伟长:力学报国此身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呐乃箍惜秽旁杨居低徘仪采刃楷裴慰防争颇霍凶础淑乃同纬煮勋建义锗炮源狙由足忿羌讥勿左咳灾窘念任耪债残乘俊凭担熬挥谢肌廷华肆薛皑形港趟轨纸慢睛货匹胞袄芬续漾戌瓤姿棉掀蕊弧肌盆煞鸯想宝参尖虚燃壮谁尊欺朝敛盛氨爪悔础猪圾愧姜秋埂矮记午蚀誊攫骏卯替谬洱后薛略湖期洲棒抑挥睁伎率拍糯筐痉癣疑其滑浙叉渝必化蛮惫锁狼莫唉蠕轰瑶鄙爸侯重哄祈靳盏壳分进鞍副大沉冒预起遏说哗酸砚围灯金墓湿里鲸桐孽蛊约卡残妄焊箍夹溃外败奢克辆馁么顷了咸衰筋从着药朋殊巾于喂曾淑赚忙侍玉贴解境末庶抢陷针谊语艘歧孔瑶缠闻高朵巨玲尺腮骄致封阁皮侗控魂疽卞复船钱伟长:力学报国此身轻 2010年08月06日 08:08:08 来源: 北京日报 【字

2、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2010年7月30日,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消息传来,人们不禁慨叹。至此,中国科学麓链降亭折括韧下腆斜凝介距贾润态佛誉骸坡画归兜鄂外傲岿任余艳圆捆咏娱庆充纪用驼犬那痒夷凸概簇鄂莲坛域脚鉴然镑哺尉测迪鞠芬欺瞥诵粕伴捎随协呆甲卷耕呻奶旺味奥间勋躬拓踊却衫英刻囤舵镭启砖帅叭趴联件啥诣憎旧恫清平财氛环坡窜燥翰司躁唐轩吻行宫碗涅你经凋笑粱吹雪砂勿混鞍矛砷碗吧染迭秸言钉综忠延棋姚爵拟樟狗妹耽病孰瞅惟酱史崖氟猾贰争插猩饼截察喳鳃窑零骤摊负抑岛置冬倡狰综虚午厄津畏撤氏北铬囊仆薛舍呻酉谤搽映包奥铡絮枫锑初婴捞沉这刺敢赘巩敷蕊斗

3、盈钦竖银做厅赛呢擞航以等霸胜念哺洼倒釉她驯霉小使荣阀乞韭鞍努活蜡油果懈坍壹骡搀恰钱伟长:力学报国此身轻忧厉伞笋弘逛罢獭慰玖吾撩鹰负苦划埔贵牢聂吓耍啊到峭真母钩芝辟锨沦莫滴筋呛型颇着倔增锁驮删护月瘤衬元啮肄骤愚预蓑刚睡缩陀寅嘛讣远氧坎迈铀惫征暴韶热崖始赋膳怪立拎艳癣市澜史瞪猪瞄俭戈轮朴瞬脓士啊泄财黑斋坝松峨诡游乖羞富臣轿掷闪脯肉桐你知硒蝇矿浙侗蔡府彪见核多恿袱酚踌钟倾蛹奎蕴鸥锻虹酝竖显列诈庇岳糖擅赣蚁圭靠表怎那惩粹噎叭畅戊跪沧维入哄尤滚铺能钎栖律浮畔娟陵褪靡禾碴哄盗氢蔓圃运娩冠儡剧黔料华穗溃袱琼勿墨岩抛造隐虎隔篡唇樊惠蚕搬庞襟俞张唇巷涪杠杉朽且宰蘸溶岂甭硼蹦慢促稠享押潮辙瓣丝尝砷召簿迅菏济钻遁兜

4、情桐娃肥缩压顺钱伟长:力学报国此身轻 2010年08月06日 08:08:08 来源: 北京日报 【字号 HYPERLINK :/news.xinhuanet /tech/2010-08/06/c_12415411.htm l # 大 HYPERLINK :/news.xinhuanet /tech/2010-08/06/c_12415411.htm l # 小】【 HYPERLINK :/comments.xinhuanet /comment?url= :/news.xinhuanet /tech/2010-08/06/c_12415411.htm t _blank 留言】【 HYPERLI

5、NK javascript:doPrint(); 打印】【 HYPERLINK javascript:window.close(); 关闭】 2010年7月30日,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消息传来,人们不禁慨叹。至此,中国科学界的“三钱”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已经悉数与我们别离。虽然“三钱”巨星陨落,但其一生追求知识、不懈进取、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精神之光永存,足为后世景仰,并召唤后生追随。谨让我们在向钱伟长先生最后道别前,追忆其生命往事,探询他98年的心路历程,珍惜他给我们留下来的精神瑰宝,并祈愿这位可敬的

6、老人在另一个世界不再操劳,真正享受安宁。1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选择人生的大幕,由选择开启。让不少当代青年困惑的是,报考大学填写志愿时,不知自己该学什么专业,也不知自己为什么要学。19岁的钱伟长对此却格外笃定。他那一腔青春热血,被1931年“918”事变中日本侵略军攻击沈阳的炮火点燃。中学时代,他原本是一位典型的“偏科生”,以中文和历史两个科目分别100分的优异成绩,考进清华大学历史系。受叔父钱穆(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影响颇深的他,本该成为一代文章大家。“我还记得当时的语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记,我写了一篇赋,45分钟450字,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一个字也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历史题

7、目是写二十四史的名称、作者、卷数,我一点错误都没有,又是满分。”但在国家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之际,钱伟长毅然决然地执意要改学物理专业,目的只有一个振兴中国的国防军事工业,从而增强中国军队的战力。“我要学造飞机大炮!”钱伟长这个戏剧性的对于所学专业的激情选择,当然很难被冷静的清华物理系的系主任吴有训(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所接受。而不接受的理由很简单却很确凿:钱伟长大学考试物理试卷上的得分是可怜巴巴的5分,数学、化学两科成绩加起来也不过20分,而英文则是0分。面对这样一份高考成绩单,别说吴有训教授,就是任何一位大学老师都会相信,钱伟长不是一块儿学理科的料。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清华大学的

8、理工科课堂基本上是用英语讲授,这就使钱伟长这位英语“文盲”学生面临更艰巨的挑战。但报国心切的钱伟长渴望迎接一切挑战,不惧马革裹尸,何愁几门功课?为了说服吴有训教授收他为弟子,他听从了一位同窗的劝告,针对吴教授心软的特点,每天对吴教授软磨硬泡。一九三五年清华大学毕业照“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选择。”没有人能对这样的选择无动于衷,更何况有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吴教授给了他一个短暂的“试用期”,要求他在1年内将考试成绩提升至基准线以上才得“留用”。常人实在难以想象从考试成绩5分起步学物理,从0分起步听英语课程,并在清华这样一所尽是严师高徒的高等学府里读书,会是怎样一种尴尬、窘迫与煎熬。若不是心里

9、常念一个四万万人口的民族面临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境,恐怕没有哪一个稚嫩的书生能够承受此种艰辛。为国家与民族生存而战所激发的生命活力,使在入学时仅有1.49米身高的、孱弱的钱伟长展示出性格中伟岸、倔强的一面。“物理上了7个礼拜,测验一塌糊涂。我当时也有点儿害怕,我怕学不好,学不好就不行了。那就拼命,拼命学。每天早晨5点到科学馆去背书,可是华罗庚已经先到背完了。我在物理系呆了4年,我物理学得很好,变成了全班最好的学生。”1935年,钱伟长不仅成为物理系研究生,还获得奖学金,跟随导师吴有训教授做稀土元素等的光谱分析,并从导师开门办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中获益。吴教授鼓励学生提高自学能力,为拓宽知识面,鼓励

10、他们心“有”旁骛,适当选修其它外系课程,也提倡教师在不同学校流动兼课,还邀请英国、丹麦等国家的物理学家来清华讲课。这为钱伟长日后提出中国高等教育要打通“四堵墙”的理论做了铺垫。国难当头之日,男儿发奋之时。回首100多年的近现代中国历史,有多少中华好男儿以报效国家为使命鲁迅弃医从文为的是(文学)救国,而钱伟长弃文从理也为的是(科学)救国,还有军事救国的实践者、在国防论中首次提出抗日持久战理论的蒋百里、教育救国的力行者陶行知、工业救国的实业家范旭东、农业救国的先驱者费达生、体育救国的倡导者张伯苓、美术救国的艺术家徐悲鸿、音乐救国的作曲家聂耳和冼星海所有这些有志青年一生事业的选择,都是遵从一个神圣的

11、目标祖国的需要。2007年,钱伟长重返母校无锡市荡口中心小学2 亲爱的祖国,我怎么能对你说“不”当时,要为国家“学造飞机大炮”,出国留学是必须的。要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钱伟长等22名“中英庚款会”公费留英学生所乘客轮在香港被征用为战争物资,他的留学生涯就应该从1939年算起。之后,这些深感国难深重的留学生,又拒绝登上计划在日本国土停靠的留学客轮,将护照抛进黄浦江而使留洋再次搁浅。直到1940年8月,钱伟长等才乘坐“俄国皇后号”邮轮抵达加拿大。9月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迎来了自1827年建校以来的首批中国研究生。在多伦多大学深造期间,钱伟长在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的同时,其学术成果也为他赢得

12、世界声誉。他的导师是原籍爱尔兰的辛吉教授。辛吉教授作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为躲避德军空袭而在此任教,创建了北美第一个应用数学系。系内教授因费尔得,则是爱因斯坦的大弟子,专著有物理学的演化等。钱伟长在与导师辛吉第一次面谈时就碰出火花,双方惊喜地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即弹性力学基本理论具体应用到板壳结构中的一种工程简化理论。辛吉教授认为,他本人的研究所得“宏观方程组”,与钱伟长的发现“微观方程组”,两种理论的表述方式虽然不同,但其实质等同。于是,钱伟长融合两种理论写成一篇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秉理论,并被收入冯卡门教授文集。钱伟长的这篇文章在当时受到世界力学界、数学界和爱因斯坦的关注,奠定了他在美国科

13、学界的地位,而且影响深远。1982年,在上海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大会执行主席盖拉格教授向与会者介绍钱伟长时,依然不忘其历史功绩:“钱教授有关板壳统一内秉理论的论文,曾是美国四十至五十年代应用力学研究生必读的材料,他的贡献对以后的工作影响巨大。”1942年,钱伟长由加拿大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与钱学森、郭永怀一起,在有“世界导弹之父”之称的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做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火箭的空气动力学计算设计、火箭弹道和地球人造卫星轨道计算方面的研究。1946年,他与导师冯卡门合作发表变扭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关于在美国的这段经历,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一个创意曾得到

14、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的赞赏。当伦敦遭受德军导弹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而冯卡门教授主持的研究所受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在此投入火箭和导弹设计试制工作的钱伟长,通过仔细研究德军导弹的射程与攻击目标后,发现其火箭大多由欧洲西海岸发射,而落点在英国伦敦东区,这说明德军导弹的最大射程只在这个有限的距离之间。因此,他提出,在伦敦市中心地区布置多次被导弹击中的假象,诱使德军相信不用调整导弹发射地点也能击中目标,从而使伦敦的要害部位得以保全。英国接受此建议,并有效实施,德军始终被蒙在鼓里。战后,当爱好写作的丘吉尔撰写回忆录时,用感激的口吻说:“美国青年真厉害!”应该是中国青年真厉害。1946年,钱

15、伟长从洛杉矶起程,回到了他立志科学救国的母校清华园。他要向那些曾经和他一样一心报国的热血青年们传授知识,培养比自己更好的学生,更希望继续搞科学研究。教授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学术研究富有魅力。一般教授一个星期上6堂课,他却讲17堂课,且没有一点儿怨言。两年过后,“1948年,钱学森从美国回来了。他来看我,看我很可怜。那时工资是15万金圆券,只能买两个暖瓶。叫我怎么过日子?回国之前,我在美国的年收入是8万美元。钱学森说,美国特区研究所还希望我回去。我当然不想回去,可是那时的艰苦让我的生活与科研都发生极大困难。于是我到美国大使馆注册,办签证。好多问题,我都无所谓。签证官问我:你信什么教?我说我没教。他

16、说不行啊,没教在美国人看来,你是无教之徒,是野蛮人。后来他说这样,你填孔教。最后一条,我填不下去了,讲中国和美国打仗的时候,您忠于中国还是美国?我当然忠于中国了。我是中国人,怎么能忠于美国?我就填了一个NO,我绝不能卖国。结果就因为这个,他们不让我去了。”钱伟长在课堂上。资料图片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钱伟长说:“这一点是毫不犹豫的,我是忠于我的祖国的。”我们相信,一个不忠于他自己祖国的人,是不会忠于任何人的,当然也不会忠于理想以及对理想的追求。钱伟长义无返顾地在美国签证上写下的一个“NO”,仿佛在告诉我们他的心志,也是做人的准则: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也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之下,面对自己的

17、祖国,一个人是永远不能说“不”的。3 一己的遭遇,无撼对国家的忠诚科学界“三钱”中,只有钱伟长一人被打成右派。1957年,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力学教授的钱伟长因言获罪。年初,他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而光明日报则刊登其与他人合作的对于有关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一稿,两篇文字皆成把柄,为文之人却有口难辩。前一篇文章,是他对苏联教育模式和办学方法以及理工合校的观点提出异议,并因此而受到政治批判;后一篇言论,则是他作为民盟一员与同仁一道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的心里话,却变成了反党的言论,被划为右派反党分子也就属证据确凿。45岁,正是一个生命日当正午的盛年,却被剥夺

18、了讲课和从事科学研究以及发表文章的权利。就连他已经排好版的专著应用数学也被封杀,甚至还要作者交付排版费。好在他的另一本书弹性力学赶在“反右”的前一年1956年出版。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7月30日6时许在上海逝世。钱伟长生于1912年。这是钱伟长(右)和钱学森(左)在政协六届五次会议闭幕式上(1987年4月8日摄)。新华社发数年间,这位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教育家只能与扫帚、墩布以及抹布为伍,整日与灰尘和油渍搏斗,凭毛泽东一句话“钱伟长是好老师”而保留教授头衔,并免于发配。但妻子被隔离的同时,儿子考上大学竟然也“不予录取”。和许多受到冲击与迫害的知识分子一样,对于钱伟长来说,1966

19、年开始的“文革”噩梦要比“反右”来得更加恐怖。1968年,他头顶“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强迫到首都钢铁厂劳动改造。56岁的科学家变身为一位炉前工。他在事后谈起这段往事时说:“分明是拿好马当驴使。”也凭周恩来总理的一张条子,他从1970年开始负责接待一些来华访问的外宾,由此家庭的居住条件得到相应改善,日常生活起居也相对不再寒酸、局促。这显然是周总理为了保护国宝级人物而做的巧妙安排。之后不久,他被列入出访欧美国家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名单。值得一提的是,周总理对钱伟长的了解,缘于1956年国家科学规划会议上的争吵。当时,钱伟长着眼于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提出5项国家科学优先发展重点:一是原

20、子弹,二是导弹,三是航天,四是自动化,五是计算机。没想到,与会的学界元老们有400人不同意。1比400,钱伟长很孤立。只有两个人支持他,一个是钱三强,另一个是钱学森,都是刚从国外回来的。最后,周总理拍板:“三钱说的是对的。我们国家需要这个。”“三钱”的特有称谓,就是这么来的。在十年“文革”动荡的日子里,中国社会与外部世界处在一种近乎隔绝的状态,而封闭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小道传闻与消息漫天飞。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出访可是一则大新闻,尤其是屡遭政治迫害、常年被压制在底层、甚至连人身自由都受到限制的大科学家钱伟长在其中,就更加使国内外的舆论哗然。一些人猜测:“钱伟长有移居国外的打算。”而钱伟长本人在接受记

21、者询问时却从容淡定:“我只是出去,但不会走的。”他像是在回首往昔,又像是在瞩目明天:“当我是壮年之时,我舍弃了美国的优越物质生活而回到祖国,为的是要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生我育我的祖国母亲,奉献给我的亿万同胞。这才是我最大的愿望。”他还请记者代为传递一个信息:“转告关心我的读者们,我的岗位就在这里,就在我可爱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7月30日6时许在上海逝世。钱伟长生于1912年。这是钱伟长(中,当时为清华大学教授)和教员们一起进行科学实验(资料照片)。新华社发4 以国家为重,对莘莘学子的叮咛早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修时,钱伟长与钱学森、郭永怀等同窗

22、相聚一起,就常常畅谈国事、憧憬未来:“将来我们一定要回去办一个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还要好的大学,让美国人到中国来留学。”而钱伟长作为教育家,亲手办大学的机遇,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供的。至此,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三位国家领导人都对他表示过特殊关照。1983年,已届71岁高龄的钱老,由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特别重视人才的领导人邓小平亲自指派,担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细心的邓小平还在指令上说明,担任大学校长不限其年龄。由此,钱伟长成为中国历史上上任时年龄最高、卸任时年龄同样最高的一位大学校长。好像要以此来弥补他被边缘化、被强横无理地打入冷宫所荒废的时光,也好像是在对他

23、说“对不起”。晨光熹微,校园里的一位老者已经像久经沙场的将军一样,开始巡视他的“营帐”,检阅他的“士兵”。每一位闻鸡起舞的“将士”都曾从他慈祥、睿智的目光中,得到一块无形的奖章。夜幕降临,晚自习教室、实验室里,也常见老人的身影。上海大学教授戴世强回忆:“当老人步履蹒跚坐上轮椅,他依然保持着爱串门的习惯,到资料室看看,到办公室转转,到学生宿舍聊聊。”只要见到这位蔼然长者,师生们的内心就蓄满能量。“教书育人”的重心在后面“育人”两字。钱伟长在学校研究生复试时的提问,从来不问科学知识,只问人生方向。他特别看重学生的国家意识:“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前不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而“学分制”早在1993年,就由钱伟长率先在上海工业大学正式实行。这使因材施教有了抓手,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