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2PAGE 9第二章 史学的兴起先秦史学史学的源头一、反映人类最早的历史记忆与历史意识的传说我们常常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产生于商朝后期,具今约3700年,这以前的史事就是靠一代代脑记口述传下来的。传说的历史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被神化,如大禹(治水)、后稷(种五谷)、女娲补天等都被传说为神或半神式的人物。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底下,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无法解释。二是所传说的人物大多都是改天换地的英雄,这些英雄和后来的帝王将相不一样,他们不脱离生产,不脱离百姓,而是群众利益的代表者者,这两个特点,也充分反映了先民的历史特点
2、。二、原始社会时期的传说与文明时期的史学的兴起之间的关系古代传说包含着人类历史的萌芽。第一,传说,可以看作是最原始的口述史,先民对于历史的记忆和传播,是通过这种原始的“口述史”来实现的。这里说的传说是最原始的口述史,是指它所叙述的内容仍不能完全摆脱虚构的成分,但其中毕竟包含着不少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是虚构的部分,也并不是完全脱离历史的奇想。惟其如此,这种原始的口述史才区别于文明时代的史学而又同后者有一种历史的联系。第二,当文字产生以后,这些原古的传说被人们加工、整理和记载下来,乃成为史学家们研究、探索先民初始历史的重要资料。所谓“历史家可以从神话里找出历史来”(茅盾神话研究)可以说,传说是历
3、史的源头,它为文明时代史学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条件。第二节、史学萌芽于官府从目前确知的情况来看,中国最早的历史记载,当以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载和西周时期的金文记载为标志。甲骨文是当时人记当时事,一般不涉及到对于过往历史的追述;同时,所记之事多以王侯贵族为对象,这两点,表明了它们作为官方文书的性质。一般说来,甲骨文记事简略,还不是有意识的历史记载。金文的记载已无贞卜的色彩而是单纯的人事的记录,金文的铭器有的是直接受王命制作的,有的记载周王对贵族纠纷的解决和处理,有的还直接记载了周王的政治性讲话。这说明金文作为官文书的作用更加突出了,此外,与甲骨文相比,金文在记载结尾处常有“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的话
4、,包含着明显的历史意识。从总体上说,金文的文字数量要大大多于甲骨文,反映了历史记载由简而繁发展的过程。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虽只反映了当时人对当时事的记录,而无对于以往历史的追寻和叙述,但从中国史学的产生来看,却不失为最早的历史记载而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甲骨文和金文记事,有一些是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或事件)的,这是初步具备了历史记载在记事方面的要求。第二,这些记载本身虽然不是对于历史的考察,但他们却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情况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第三,甲骨文中所记对于祖先的祭祀和世系的排列,金文中所记“子子孙孙永宝用”的观念,反映出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们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的萌芽。中国最早的历
5、史典册书、诗和国史我国现存最早的档案汇编就是尚书,据说孔子之时书有3000余篇,经孔子删定而为百篇,秦火后,传出的篇章更少了。今文尚书是秦博士伏生在汉初传出,只有28篇,古文尚书是孔壁传出的,但因未立于学官而失传。今天所见的古文尚书是东晋梅赜所伪造的,虽然内容也有史料价值,但以非原貌,不足为凭。尚书以记言为主,但不只是记言,有些篇章就是记事的,如金滕、顾命,尚书没有严格的体例,而是“因事命篇,不为常例所拘。”更无明确的时间观念,各篇也无内在联系。所以,尽管尚书各篇记事较甲骨文进步,但仍不算是史学著作,只是档案汇编而已。西周时期的历史记载,与金文、尚书、周书、逸周书中的一些篇章同时存在的,还有史
6、诗的创作。这就是诗中的雅、颂。雅分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除鲁颂、商颂为春秋时人创作外,它们都是西周人的作品。大雅是反映西周各个历史阶段的史诗。民生、公刘、绵、皇矣和大明等5篇歌咏后稷、公刘、古公(dan)父建立基业、王季继续经营、文王伐密伐崇的胜利和武王伐纣的军容。从史学的观点看,大雅是以诗歌的形式大致上反映了西周兴衰的历史过程。雅、颂中也反映出一定的历史思想,有其不应忽视的地方,如大雅、荡说:“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拔。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种从根本上重视历史借鉴的思想,对后世历史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雅、颂作为史诗,不仅有艺术夸张的地方,也包含着文明时代以前的传说
7、成分。因此,从严格的历史记载的要求来说,它们只是“半历史”的记载,未可作为本来意义上的历史记载看待。但是,在史学萌芽时期,当各种历史记载还很不完备的时候,史诗作为一种独立的创作形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面貌,而且也可以同其他形式的历史记载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成为当时历史记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古老的史学著作,应是周天子和各国诸侯国史官对档案文书按时间排列整理的编年国史。这类史书,在春秋时期相当多,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可见当时史事之盛。这些史书的名称也五花八门,晋国叫乘、楚国叫涛杌,周、鲁、齐、宋、燕等国都叫春秋。但是,这些史书都没有流传下来,后来发现的竹书纪年可能是晋国史书,但已是残缺
8、不全了。私人历史撰述的出现孔子和春秋及左传和国语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变动,反映在意识形态上,是学在官府格局的打破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史家还不能成为一“家”,但它却开始突破王侯贵族的藩篱而同私人讲学和撰述结合起来。于是,中国史学上出现了最早的一批私人历史撰述,主要包括春秋、左传、国语、竹书纪年、世本、战国策等。1、孔子在史学上的贡献孔子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伟人。他在史学上的主要贡献包括下列三点:其一,他是全世界最早的历史文献学家,诗、书经他整理而成,易也有他的解说,礼、乐被他重新审定。其二,最早从事历史普及工作,他自称“信而好古”、“我非生而知之者,
9、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把历史作为教学的主要科目。其三,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春秋。2春秋的内容与春秋笔法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历史著作。它编年记事 ,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历鲁国十二公,凡242年,约18000字,大致写出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孔子写春秋,是有一定的思想和原则的,其原则表现为“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史记.孔子世家)为了用写史的方法贯彻他的思想主张,他采用了“春秋笔法”以定褒贬。所谓“春秋笔法”就是运用记事时的不同措辞,来表现作者对所记事件的不同态度和评价。比如,同是记人死亡,因身份不同,或书为“
10、崩”、或书为“薨”、或书为“卒”或书为“死”。同样记战争,因战争方情况不一样,而有伐、侵、入、战、围、取、救、执、灭败等种种书法。同是记杀人,因杀与被杀者的情况和地位不同,而有“杀”、“诛”、“弑”等不同用辞。这反映了撰者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不同认识和评价。3、春秋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首先,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其编写方法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次,春秋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一部带有鲜明政治目的写作的史书。孔子正是想通过春秋的写作,达到“劝善惩恶”维护周礼和周王朝的目的。孔子“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对中国后来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三,春
11、秋是中国第一部由私人独力编撰而成的史书,开我国私人修史的先例。在以前,“学在官府”,私人无权修史。孔子时代,社会发展,学术下移,文献也传播在民间,才为私人修史创造了条件。第四,春秋记242年史事,重点放在当代,略古而详今。重视近现代史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传统。第五,春秋主要是一部政治史,但也记载了一些自然科学的内容,以后,我国历代“正史”都重视天文现象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现象的记载,春秋的影响功不可没。春秋记事太简,少者只一字,多者,一事亦不过47字。可以说它只勾勒出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轮廓。而对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事件中的有关人物,一般都没有写出它们的细节或他们的活动。这对于人们了解历史事实
12、和把握历史面貌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春秋只能是算作编年史的雏形,它的补充和完善要靠左传来完成。4、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左传也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所记上限与春秋相同,下限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共255年的史事,比春秋下推了13年。关于它的作者,相传是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也有人认为是子夏,是吴起,甚至有人说它是刘歆的伪造。一般说来,学界倾向于该书为左丘明所作。左传有196800多字,篇幅是春秋的10倍。这两部书同为记述春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春秋简略,犹如事目编年;左传丰腴,记述了不少生动的历史过程和人物活动,是真正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这是它们在详略上的一个明显区别。第二,左传在编辑上对编年体有很大的发
13、展,即在编年记事的总的格局中,也有集中记一件史事本末原委的,或集中写一个人物活动经历的。这不仅丰富了编年体史书在记事、记人方面的容量,也有助于弥补事实经过、人物活动被年代割裂的不足,同时也增强了历史表述上的艺术性。第三,左传善于描写规模宏大的战争,使人对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深刻的了解,并有身临其境之感。左传还善于写历史人物,能用简练的文字把人物性格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因此左传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第四,左传所反映的另一历史特点,是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活跃和民族融合的进程。它大致记载了华族和华族以外各族如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分布及其分支情况;记载了这些民族同华族各国(主要是齐、楚、秦、晋等国
14、)在军事上的冲突,政治上的交往和联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和影响,以及广泛的互通婚姻等,展现出春秋时期各族关系的生机勃勃的局面。第五,左传还创造了“君子曰”等多种史评形式。从而开创了我国“史论”之先河。5、左传的历史观由于左传诞生在社会动荡的春秋战国之交,又具体写了王室衰微、政权下移、国人参政、大国争霸、奴隶起义、平民暴动等广泛的社会内容,反映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的思想主张,因而,左传的历史观带有复杂性。首先,在天人关系上,左传一方面记载了根据卜筮、星占、望气、圆梦作的预言而被应验的事,向读者表白人世间的种种事物,都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另一方面,左传受到怀疑天道、看重人事的社
15、会思潮影响,在叙述历史变化时,又常常重视人的作用。如:鲁庄公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周内史过解释说:“国之将兴,明神将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内史过听到虢国求神恩赐土田的时候,又说:“虢必亡矣。虐而听于神。”指出虢君暴虐,不注意民心向背而只听于神,一定要灭亡。虢君派人去祭神,神答应赐虢君于土田,史(yin)说:“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明确指出,国家兴亡,关键不是神,而是民意如何。其次,左传对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国家盛衰的的关系进行了多处记载。强调了培
16、植民力,争取民心的重要性。另外,左传对社会变革的态度也是复杂的。对鲁宣公十五年实行“初税亩”就表示过反对,说:“初税亩,非礼也。”另一方面,左传又表现了相当进步的观点。孔子对大国争霸是深恶痛绝的,必口诛笔伐而后快,可是,左传对大国争霸则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对战国的变法改革则以兴奋的心情,津津乐道之。左传对于伦理道德的作用十分重视,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史观也有深远的影响。总之,左传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后世史学至深又远,梁启超评价它是“商周以来失计史界的革命”。(中国历史研究法)6、国语国语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的一部有关春秋历史的史著。相传作者为左丘明。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左丘失明,厥有
17、国语”。晋人韦昭国语解叙说,左丘明作完左传又作国语。在经学盛行的古代,左传被称为春秋内传,国语被称为春秋外传。国语全书21篇,有8个部分组成,即:周语3篇,鲁语2篇,齐语1篇,晋语9篇,郑语1篇,楚语2篇,吴语1篇,越语2篇。它主要记录了上起周穆王征犬戎(约前967)下至智伯灭亡(前453),前后约500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君臣谋议得失的对话。它记载各国史事的详略不等,如对晋国的记载约占全书的2/5,而对郑国则记载较少。它和左传有不少可以相互补充的地方,也是研究春秋历史的重要资料。从历史编纂讲,它开创了国别史的体例。这种按国记述史事的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二、竹书纪年、世本和
18、战国策1、竹书纪年是战国后期魏国人所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性质的著作。但这样一部重要史书,自战国后期作为魏襄王的随葬品埋入地下,至西晋初年出土,历时570余年,却不为世人所知。它是司马迁所不曾见到的重要史书之一。竹书纪年的出土,据晋书.武帝纪载:咸宁五年(279年)冬十月,“汲郡人不准掘襄王冢,得竹书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密府。”这十余万言的古书竹简装成数十车送至京师,经束皙、荀勖、和峤、杜预等人整理、研究,得文献75篇,改写成当时流行的隶书文字。其中纪年12篇,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竹书纪年原称纪年,亦称古书纪年、汲冢纪年。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征引此书
19、时使纪年与“竹书”连用,于是乃有竹书纪年之称。所记内容,起自夏、商、周,迄于战国后期。于西周、春秋、战国,不分记各诸侯国事,独记晋国,韩、赵、魏三国分晋后又独记魏国,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而止,称襄王为“今王”,据此,学者多认为它是魏国史书。南宋以后,竹书纪年一书亡佚不存,于是辑佚本渐出,内中以朱又曾辑录、王国维辑校的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较好,得佚文428条,为学者所重视。2、世本。世本也是通史性著作。久佚。汉书.艺文志著录:“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迄春秋时诸侯、大夫。”但从今存世本佚文来看,这书下限已写到战国之末的秦王政、魏景泯王午、赵王迁,并称赵王迁为“今王”,这说明它是一部从传说
20、中的黄帝一直写到战国末年的通史。对于世本原先的结构,已难以尽知,从后世诸家征引来看,它有“帝系”,有“本纪”,有“世家”,有“传”,有“谱”,有“氏姓”;有“居”,记都邑宫室;有“作”记器物制作发明、典章制度创制。可见世本是包含了多方面内容和多方面体裁的通史著作。尽管还处于草创阶段,不可能是很丰富和很完备的,但其撰述思想和编辑格局,却显示出先秦史学至此开始出现了一种走向综合的趋势。一般认为世本一书是赵国史官的私人撰述,而其中包含了对前人历史撰述的综合。世本在唐初已佚三分之二;南宋时其书不传。清代学者有种种辑本行世,而以雷学淇、茆(mao)泮(pan)林两种辑本比较严谨。近年有世本八种印行,集清
21、人世本辑佚之大成。3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战国策相传原系战国时期各国策士言论的辑录,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不同名称。西汉刘向曾予以整理,按战国时期十二国次序,删去重复,编定为33篇,并定名为战国策,是为古本。北宋时有所散佚。曾巩作校补,仍为33篇,是为今本。记事起于春秋以后,迄于齐王建入秦。包括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魏、中山十二国。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这一时期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及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形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然,书中所记史实和说辞,有的出于编造,不可尽信。尽管如此,战国策
22、仍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史料。战国纵横家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一部类似战国策的帛书,未标书名,经整理,凡27章11000多字,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根据学者研究,此书编集当在秦统一前后。(战国纵横家书附录中唐兰的文章。文物出版社,1976年)该书中的内容,其中11章的内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另外十九章则为久已失传的古佚书。由于该书未经任何传抄和篡改,具有原始史料性质。把他和战国策和史记的内容相对照,可以校正后者的一些错误,并可补充后者的不足。例如,据该书的记载,张仪在历史上活动的时间要早于苏秦,史记和战国策把范雎到秦国后改名后的张禄,误写为了张仪。战国时期还有多种撰述,对于反映这一时期
23、的历史进程和史学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如山海经博取资料,记载山川、道里、物产、风俗、帝王世系、历史人物、奇禽异兽、神话、传说,保存了相当多的可信为古老的历史资料。尧典、虞贡所表现出的辽阔的地理概念。仪礼和周官礼,关于对古代社会贵族阶层重大活动的记述,关于当时人们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描述,都保存了丰富的社会学资料。历史观念的丰富一、对历史变化的认识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的认识活动逐步活跃起来。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历史意识不断加强,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念。这些历史观念虽然都带有古朴和粗糙的特点,但却显得十分丰富,显示出史学兴起阶段的生气。在各种历史观念中,有一个
24、基本的发展趋势,即人们已经逐步从“天命”决定人事的阴霾下走出来,立足于人事审视社会现象和自身命运。在这一时期的各种历史观念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怎样看待历史的变化,一个方面是怎样看待历史变化的动因。关于前一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历史观念:复古史观。老子宣扬的“小国寡民”思想,是这种历史观念的代表。这种对一切物质生产、发明创造都表示漠视,要求人们都回到野蛮、愚昧的状态中去的观点,是典型的历史复古论。循环史观。即通常所说的历史循环论。历史循环论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家提出来的。阴阳家接过了西周、春秋时期的阴阳五行说的形式,灌注了唯心主义的神秘内容,把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四时、五行说
25、,蜕变为唯心主义的五德终始说。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邹衍,他的学说在当时风行一时。“是以邹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慧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变易史观与朴素进化论。复古史观和循环史观并不否认历史的变化,但前者反对进步,主张回到蒙昧时代去;后者则认为历史的变化不过是循环往复,终而复始,不承认历史的进步。在诸种历史观念中,变易史观与朴素进化论,是最有时代精神和进步意义的历史观念。孔子、商鞅、孟子都是看到历史变化的同时也看到历史进步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周易.系辞包含有丰富的变易思想,它提出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企业生产物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书法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上册《5.2.3 解一元一次方程 去括号》课件与作业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花式跳绳》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经营与广告公司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文献检索及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本
- 从起跑线出发: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教学策略分享
- 【KS5u原创】2021年理综生物试题4(解析版)
- GB/T 2423.17-202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班会课件
- 储能锂离子电池 液冷热管理系统运行和维护规范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 2024AI Agent行业研究报告
-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工贸)
- 华为质量回溯(根因分析与纠正预防措施)模板
- 2024版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合同书(临时工、季节工、农民轮换工)
- GB/T 23587-2024淀粉制品质量通则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