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实践活动 魔术纸圈 |北京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实践活动 魔术纸圈 |北京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实践活动 魔术纸圈 |北京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实践活动 魔术纸圈 |北京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实践活动 魔术纸圈 |北京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纸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动手操作,验证交流,经历探索和认识莫比乌斯带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 在动手操作、对比探索中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作成莫比乌斯带,初步体会莫比乌斯带的特征。3. 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猜想、验证与探索的过程,感受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神奇变化,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二、教学重点:认识莫比乌斯带的特点。三、教学难点:发现莫比乌斯带的奇异性质。四、教学策略与手段:利用“三学一练”(自学、互学、导学、练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以“PPT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五、教具准备:剪刀,双面胶,水彩笔

2、,纸条若干个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魔术引入,制作莫比乌斯带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条)请看我手中的这张纸条,它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个面 ?几条边? 生:(齐)两个面、四条边。 师: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现在我会变魔术,我能把它变成只有两个面、两条边。 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吗?请一位同学上来给我们展示。 师:是不是两个面、两条边? 师:是啊,这没什么神奇的,神奇的在后面。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面和一条边。你们能做吗?大家先试试看。(生瞪大眼睛,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有同学在想,有同学在试。) 好,老师再请一位同学来展示一下,有同学愿意吗?揭示课题,提炼方法:把长方形纸条两条宽相对,然

3、后把其中一边的纸条扭转180度。与相对的另一边相连,用固体胶粘起来。【设计意图:有趣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问题层层深入,提高了思维含量。由“这张纸条几条边,几个面”到“谁能将这张纸条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再到“怎样变成一个面,一条边”,问题一层一层深入,一个比一个更有难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验证莫比乌斯带只有一个面,一条边1、这个圈只有一个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用笔沿面的中间画一画 ,看能不能一次连续不断地画完这个环的整个面。 2、用手指在这个圈的边上绕一绕,看看能不能回到起点?3、介绍莫比乌斯带这样的一个面,一条边的圈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研

4、究四色定理时发现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它“ 莫比乌斯带”也有人叫它“莫比乌斯圈”。还有人管他叫“怪圈”。【设计意图: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是需要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体现出数学的严谨性,同时在验证的过程中体现了趣味性。】三、探索沿着二分之一线和三分之一线剪开1、沿着二分之一线剪开拿一把剪刀,沿着号环的中线(二分之一处)剪开纸环,你有什么发现? 猜想:两个套在一起的圈、两个分开的圈、一个大圈等验证:教师先示范,学生再验证结论:是一个大圈2、沿着三分之一线剪开如果沿着号环离边缘三分之一宽度的地方一直剪下去,你会有什么发现? 猜想:是一个大圈,两个套在一起的圈,三个套在一起的圈验证:找学生代表示范,学生

5、再验证结论:两个套在一起的圈【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沿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线剪,使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向学生初步渗透了猜测、验证、探索等数学思想。】四、生活中的应用1.传输带、传动带如果设计成莫比乌斯带,就不会只磨损一面,从而延长使用寿命。2.打印机的色带就可以做成“莫比乌斯带”状,这样使色带的油墨有效输送量增加了一倍。 五、欣赏莫比乌斯带之美建筑美1. 哈萨克斯坦新标志性建筑:全新国家图书馆2. 2010年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用莫比乌斯带来展示风土人情,突出湖南元素,体现“天人合一” “和谐自然”。3. 湖南长沙 以莫比乌斯带与中国结为原型设计的人行天桥科

6、学美1.中国科技馆的“三叶扭结”雕塑就是莫比乌斯带,象征科学没有国界,各种科学之间相互连通。2. 克莱因瓶 这个瓶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内外之分。克莱因瓶的发明,对人类探索四维空间,有着重要意义。艺术美1. 荷兰著名版画家 埃舍尔画手画面上的右手正在细心地描绘左手的衣袖,并且很快就可以画完了。与此同时,左手也正在执笔细心地描绘右手的衣袖,并且也正好处在快要结束的部位。画面到此戛然而止,把迷惑抛给了我们,究竟是左手在画右手,还是右手在画左手?2.颠倒的世界人在正常的情况下,沿楼梯往上走,经过了不同的空间转变和奇妙的方向安排,这个人又奇迹般地“正常”回到了地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又深深感受到其中的

7、奥秘和不可思议。 生活美1.餐桌2.环形衣架3.莫比乌斯爬梯4.过山车 过山车采用莫比乌斯圈的原理,给人们带来更刺激的感受。5.莫比乌斯带循环反复的几何特征,蕴含着永恒、无限的意义。可回收物标志就表示可循环使用的意思。6. 东荟花园小学的校徽也含有莫比乌斯带的影子哦,五颗爱心像五个人手牵手,心连心,共筑我们幸福家园! 介绍拓扑学【设计意图:四、五两个环节引导孩子们寻找生活中的“莫比乌斯带”,欣赏生活中的实例,这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六、故事引入练习,体现莫比乌斯带里外合一,首尾相连的特点从前,有一个小偷,他偷了老实的农民家的东西。谁知,被巡逻的捕快发现了,当场抓获并押

8、往了衙门。县官一看,这小偷竟是自已的侄子!他想放了小偷,但又怕别人知道,于是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道“小偷应当放掉”,反面写道“农民应当关押”,递给捕快,说道:“拿去,就照上面的指示办吧!”捕快拿到纸条一看,他又生气,又着急聪明的捕快很快地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纸条扭了个弯,做成“纸圈”,然后向大家宣布:根据县太爷的命令放掉农民,关押小偷。县官知道后大怒,责问捕快。捕快递给县官一个“纸圈”说,仔细观看字迹,也没有涂改,县官不知其中奥秘,只好自认倒霉。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拿好号纸条,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吧!【设计意图:故事形式引入练习,增加了本节课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相得益彰。】七、回文诗点题,首尾呼应,画龙点睛。回文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设计意图:介绍回文诗,学生充分体会到不止在数学上,文学上存在着如同莫比乌斯带一样循环反复的特征的现象,进行多学科的融合。】八、反思过程,总结提高谈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分享中得到提升。】九、布置作业,课后提升1.查找有关莫比乌斯带的资料与家人、同学交流。收集有关材料,编写一份介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