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地理学期末复习简答题汇总1. 什么是生物地理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生物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生物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生物的分布及分布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生物群。主要学科分支有主要有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2. 简述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发展史。 = 1 * GB3 生物地理学于19世纪早期产生并迅速发展。 = 2 * GB3 达尔文关于物种形成和生物演化的理论促进了生物地理学的发展。 = 3 * GB3 洪堡被誉为植物地理学的创建人,华莱斯用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华莱斯线”。 = 4 * GB3 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新达尔文主义者说明了物种形成、
2、系统发育和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 5 * GB3 板块构造、海底扩张理论的兴起和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复活,促进了生物地理学的发展。 = 6 * GB3 麦克阿瑟和威尔逊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说明了岛屿生物群落的平衡点与拓殖和灭绝速度的关系。3. 生物地理学与哪些学科有重要关系?植物分类学和动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形态学、生理学、行为学、遗传学、古生物学、古地理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4. 简述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1)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原因,定律成立条件为生物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处于稳定状态。(2)耐受性定律:任
3、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不仅估计了环境因素,还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限度。)5. 简述生物与各环境因子(光、温、水、土)的关系。(1)光照:生物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的源于太阳光。A根据光强度不同,将植物划分的生态适应类型为:阴性植物、阳性植物、耐荫性植物。(植物对光强的生态适应类型有哪几种) B光照持续时间不同:a.植物的适应类型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植物对光照时间的适应类型有哪些)b.动物的适应类型为:昼夜节律,季节性节律。(2)温度: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一定的温度条件。A生物对低
4、温的适应 :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B动物对低温的适应:同种恒温动物。 C生物对高温的适应: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 D动物对高温的适应:恒温、变温、异温动物。(3)降水:是生物主要的水分来源。陆生植物分为三种生态类型,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硬叶,肉质)。(4)不同土壤类型对生物的影响: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A粘土,不易通气和透水,适合浅根植物。B壤土,最好土壤,适合绝大多数植物。C沙土,保水能力差,多生长深根系植物。6. 简述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特点 (1)综合作用:生态因子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例如山脉阳坡和阴坡景观的差异,是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速综合作用的结果。(2)主导因
5、子的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如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3)阶段性作用: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例如低温在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后的生长阶段则是有害的。(4)不可代替性和补偿性:生态因子间不可替代,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如光照强度减弱时,植物光合作用下降可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A直接作用的因子:直接对生物发生影响的生态因子,如光、温度、水。B间接作用的因子: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对生物发生影响生态因子,如坡度、坡向等。7. 如何区分环境中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名词解释)8. 温度对动植物生
6、活有哪些影响?(1)生物生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极端温度(高温和低温)常常成为限制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2)极端低温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更为明显,对植物和变温动物来说,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就是低温。温度对恒温动物分布的直接限制作用较小,但也通过其他生态因子(如食物)而间接影响其分布。9. 水对生物的影响水对陆生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植物方面。陆生动物的许多种类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水量多寡限制的。水是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因而水体的性质和特点直接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动植物:植物是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隐蔽所;动物协助植物授粉,传播种子和果实,为植物提供营养
7、物质并影响植物群落的成分和存在状态。10. 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的作用如何?光可促进植物的器官分化,同时可制约器官的生长和发育速度,还可控制细胞分裂,促进细胞的增大和分化;植物必须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才能叶绿素,在黑暗条件下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11. 光强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造有何作用?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植物开花结果上,通风条件好,则开花结果好;光照强度增加,果实品质好。12. 光对动物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光质,光强度,光照持续时间对生物的影响是不同的. = 1 * GB3 可见光的强度及照射时间的变化对动物的生殖,生长,发育,行为,形态及体色都有显著的影响。 = 2
8、 * GB3 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光可促进器官的分化同时也制约器官的生长和发育速度,还可控制细胞分裂,促进细胞的增大和分化。 = 3 * GB3 地球上光的周期性变化使动物活动产生昼夜节律,季节性节律等。13. 植物对光强的生态适应类型有哪几种?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荫性植物14. 植物对光照时间的适应类型有哪些?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15. 简述耐受性定律及其补充原理。(1)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不仅估计了环境因素,还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限度。)(2)
9、补充原理:A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不同年龄、季节、栖息地等同种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 B对很多生态因子耐受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其分布区一般很广 ;C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不同 ;D不同的生物种,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 ;E.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状态下时,生物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下降 ;16. 从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阐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1)生物对低温的适应植物形态: 芽和叶片受到油脂类的物质保护;芽具有鳞片,体表有蜡粉和密毛;树干粗短,成匍匐垫状或莲座状,树皮坚厚状。动物形态:贝格曼规律:恒温动物性成熟慢,个体大,活动时间长;阿伦规律:内
10、温动物四肢,联系缩短;恒温动物增加毛和羽毛的数量和质量或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提高隔热性。 植物生理: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了防寒抗冻能力。动物生理:增加非颤抖性产热和基础代谢产热;异温性,增加了逆流热交换,减少散热; = 3 * GB3 时间异温性休眠; = 4 * GB3 适应性低温,冬眠前体内贮存大量低熔点脂肪。 行为方面:动物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迁徙和集群方面。(3)生物对高温的适应 = 1 * ALPHABETIC A植物形态:有密绒毛和鳞片过滤部分阳光;有丝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反光,可反射大部分阳光,减少植物热能吸收;有些植物叶片垂直主
11、轴排列,使叶缘向光,减少组织温度;在高温条件下对折,叶片吸收的辐射可减少一半;有的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厚的木栓层,有绝热和保护作用。动物形态:动物的皮毛在高温下起隔热作用,防止太阳直接辐射,夏季毛色变浅,具有光泽利于反射阳光。 = 2 * ALPHABETIC B植物生理:降低了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有利于减慢代谢率,增加原生质抗凝结能力;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过热。具有发射红外线的能力。动物生理: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具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 3 * ALPHABETIC C行为方面:植物的适应性表现在叶片的折叠。动物表现在昼伏夜出的行为。17. 试述全球环境的地带性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12、。纬度地带性,指的是从赤道到两极形成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成因是:从赤道向两极热量条件逐渐减少经度地带性,指的是从沿海到内陆形成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成因是: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逐渐减少垂直地带性,指的是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成因是:从山麓到山顶水分、热量条件逐渐变化非地带性,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因为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使自然地理环境不符合前三种地域分异规律。18. 简述环境因子的分类类型及其生态作用特点.(1)按性质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按有无生命的特征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按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
13、因子。 按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分为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2)生态作用特点(问答、举例):同第6题19. 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1)土壤的机械组成对生物的影响 A.黏土只适合浅根植物生长; B.壤土肥力高,适合绝大多数植物生长;动物:蚯蚓 C.沙土多生长深根系植物;(2)土壤水分对生物的影响 A.可直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B.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 C.影响植物的生长,也威胁着土壤动物的生存 D.对土壤昆虫的发育和生殖力有着直接影响(2)土壤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A.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苗的生长; B.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呼吸能力; C.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气体交换、水分蒸发、各种
14、盐类的溶解度以及腐殖质的分解都有着明显影响 。(3)土壤酸碱度对生物的影响 A.酸性土壤植物,pH7.5,大多数草原、荒漠植物。 C.中性土壤植物,PH6.57.5,红三叶草和阔叶林中的许多植物和大多栽培植物。20. 土壤的生态学意义.(1)为陆生生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2)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矿质元素和水分;(3)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4)生态系统的许多重要的生态过程都在土壤中进行。21. 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及其生态适应类型.(1)适应方式:形态适应:发达的根系;叶面小;单子叶植物中一些具扇状的运动细胞,可使叶面卷曲;具发达的贮水组织。 生理适应:水分运输的动力原生
15、质的渗透浓度高。(2)陆生植物的生态类型: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22. 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及其生态适应类型(1)适应方式: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机械组织不发达或退化;叶片薄而长,以增加光合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2)生态适应类型:沉水植物:植物体完全沉没,花期时把花伸出水面。浮水植物:植物体浮在水面。挺水植物:下部沉于水,上部挺于水。23. 陆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1)失水的主要途径:皮肤蒸发、呼吸失水、排泄失水(2)补充水的主要途径:食物、代谢水、饮水(3)保水机制:减小皮肤的透水性;减少身体的表面蒸发;减少呼吸失水;减少排泄失水;利用代谢水。24. 水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1)
16、等渗: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仅排泄失水,通过食物、饮水、代谢水获得水,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2)高渗: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水由环境中向体内扩散,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通过排泄作用排出多余的水,盐分通过食物和组织摄入。(3)低渗: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25. 生物与水的关系(1)水对生物的意义:A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B:水是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C:水为生物创造稳定的外界环境;D: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水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水对陆生生物的影响主要
17、表现在植物方面,陆生生物虽然没有一种能在长期缺水的条件下正常地生存下去,但是许多种类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水量多寡的限制。生态类型(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及其生态适应类型):A湿生植物: 生长在光照弱、湿度大的森林下层,或日光充足、土壤水分经常饱和的环境中。抗旱能力小,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B中生植物: 适于生长在水湿条件适中的环境中,其形态结构及适应性均介于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之间,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大的陆生植物。C旱生植物:能忍受较长时间干旱,主要分布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区。根据其形态特点和抗旱方式,可进一步区分为少浆液植物和多浆液植物。(3)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A水生生物:(水生植物对
18、水因子的适应及其生态适应类型)a沉水植物:植物体完全沉没,花期时把花伸出水面。b浮水植物,植物体浮在水面。c.挺水植物,下部沉于水,上部挺于水。B水生动物:水的理化性质对水生动物具有重要意义。a.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对水生动物的影响;b.溶解盐类对水生动物的影响;c.水流对水生动物的影响;26. 大陆架、上涌水带、红树林沼泽和珊瑚礁以及河口湾附近为什么有较高生产力?(1)河口湾是营养物质的收集和积累器; (2)有利于各种各样生产者类型在一年中都能进行光合作用;(3)潮汐作用可对河口湾产生重要意义。27.简述亚寒带针叶林带的植物群落特征。(1)树种较为单一,主要以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针叶树为主,树叶
19、呈细长针状,有很厚的角质层,为世界重要的用材树种。(2)分布广,较为集中,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地区,泰加林几乎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分布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欧洲-西伯利亚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纬度几乎跨了半个地球。(3)内部存在分化,由于跨度太大,欧亚大陆的寒温带地区在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等有所不同。最西部的北欧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年温差较小,有一些落叶阔叶林分布,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极圈的遥远北方,树木主要有云杉等较喜阴湿环境的树种。28.中国在世界自然带分布图中分属哪几个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混交林带 温带草原
20、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29. 生物的光周期现象在陆地上不同地理区域和季节里,昼夜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即为光周期。(1)根据植物的光周期反应可分为: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性植物 。光周期对植物的地理分布有较大影响。短日照植物大多数原产地是日照时间短的热带、亚热带;长日照植物大多数原产于温带和寒带。(2)动物的光周期现象:哺乳动物的生殖和换毛(长日照、短日照动物);鸟类迁徙生殖;昆虫冬眠滞育;30. 什么是种群、群落?两者间有着怎样的关系?(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指是指生活在某一地段上各种生物有机体的有规律组合。(2)关系:在生物界的基本结构规
21、律中,是许多个种群构成的群落。31. 食物对生物有什么重要意义?食性特化的意义是什么?食物对生物的意义:(1)食物是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2)食物联系是构成生物界种间关系的最主要内容,不同种个体之间的对抗性常常表现为吃与被吃的矛盾。食性类型:(1)按食物的性质划分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食性动物、寄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2)按食物种类多寡划分有单食性动物、寡食性动物、广食性动物。食性特化的意义:(1)动物食性的特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它向着两方面发展:一是寡食性和单食性、二是广食性。这两种食性特化类型都是有机体对其生活长期适应的结果。(2)寡
22、食性和单食性动物要求比较严格而稳定的环境条件,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广食性动物多分布在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32. 植物在动物生活中有什么意义?植物是动物的直接或间接食物。植物对草食性动物是直接的,而对肉食性动物是间接的关系。不同的草食性动物以植物的不同部分为食。因此,植物的生长、分布和丰歉程度,直接决定着草食性动物的居住、繁殖、分布和数量变动等情况。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隐蔽所。大多数动物都栖息于植物群落之中,植物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地,同时植物还可以作为许多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隐蔽所。33. 动物在植物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动物协助植物授粉。动物传播种子和果实。动物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动物影响植
23、物群落的成分和存在状态。34. 生物之间有哪些特殊的关系?(1)寄生: A.外寄生,动物毛发等地。 B.内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病毒,细菌等。(发生在异种之间) C.巢寄生,某些鸟特有的寄生现象,寄生在巢中。(2)共生: A.偏利共生:即共栖,是指生物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不产生影响。 B.原始合作:指对共生的双方有利,但并非不能分开。 C.互利共生:对双方都有利,相互依赖的关系。(3)附生:一种生物附在另一种生物上,相互无营养关系。(4)绞杀:只发生在植物界,一种植物将另一种植物绞杀的现象。 (5)群栖:动植物共同生活。(6)竞争:A.种内竞争:主要表现在对食物及共同需要的争夺上;另外还表现在区域
24、行为和存在“社会等级”方面;还牵扯到水和光的利用。B.种间竞争:(种间竞争的各种关系)异种生物竞争,不管其作用的基础是什么其结果可能是两个物种间形成平衡调节,也可能一个物种取代另一物种,或者将另一物种赶到另一空间去利用另一种食物。(种间竞争的类型有资源利用性竞争、相互干扰性竞争)35.演替类型和群落演替模式?(1)演替类型: A.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 B.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按裸地性质):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C.按基质性质:水生演替、旱生演替 D.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 E.按植被状况和动态趋势:灾害性演替、发育演替(2)群落演替模式:
25、A.原生演替:在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地段上开始的演替。 a.旱生演替系列:裸岩-地衣群落-苔藓群落-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 b.水生演替系列:湖泊-沉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旱生植物群落 B.次生演替: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其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撂荒地演替系列:草本群落-阳性灌木群落-阳性乔木群落-耐阴乔木群落36. 什么是生物分类法?生物的基本类群有哪些?(1)生物分类法:又称科学分类法,是生物学用来对生物的物种归类的办法。(2)生物的基本类群:植物群落、动物群落 A.植物群落的分类依据:采用了“群落生态”原则,即以群落本身
26、的综合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包括群落 的种类组成、外貌和结构、地理分布、动态演替、生态环境。B.植物群落分类系统:群丛、群系、植被型。37. 简述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1)裸子植物的孢子体发达,占绝对优势。多数种类为常绿乔木,有长枝和短枝之分。裸子植物的胚珠和种子裸露。裸子植物是一群介于蕨类植物与被子植物之间的维管植物。 (2)被子植物的习性、形态和大小差别很大,从极微小的青浮草到巨大的乔木桉树。大多数直立生长,但也有缠绕、匍匐或靠其他植物的机械支持而生长的。多含叶绿素,自己制造养料,但也有腐生和寄生的。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被子植物具异形孢子,亦即能产生两种生殖孢子。会出现双受精现象
27、。38.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群落外貌。(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3)具有一定的优势现象。(4)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5)具有一定的群落环境。(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9)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代谢方式和物质生产力。39. 简述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1)多度:指某种物种在群落中个体数量的多寡。(2)盖度:分为投影盖度(指植物枝叶所覆盖地表的面积)和基部盖度(指植物基部所占的面积)。(3)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某个物种的个体数。(4)频度:指群落内某物种在调查范围内的出现频率。(5)重要值:指以综合数值表示群落中不同种的相对重
28、要性。40. 简述生物群落的环境.(1)群落内的光照:照射在植物叶片上的光,约70%被叶片吸收, 20%被叶片反射,通过叶片透射的光约为10%。树冠叶子相互重叠, 阳光通过树冠,强度逐渐减弱。在浓密的植物群落中是很阴暗的,光照强度往往成为限制某些生物存在的因素。(2)群落内的温度:群落内白天和夏季的温度低于群落外;夜间和冬季的温度高于群落外空旷地面;群落内的平均温度稍低于群落外;群落内昼夜和全年温差小于群落外。原因是森林中的作用面: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草本群落的作用面:草本层(3)群落内的水分:群落能截流降水和保持水分,因此能创造群落内部特殊湿度条件;入渗土壤的水,林地的终渗率高;森林可以
29、显著减少地表径流;(4)群落内的空气状况:抑制风速,空气成分发生变化。(5)群落的土壤41. 群落对环境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防止风害:森林群落有降低风速和改变风向等作用。(2)调节水分:植物对降水的截流作用。(3)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固定沙流;防止盐渍化;改良土壤性质等。(4)保护环境:保持空气清新;森林是大气的天然过滤器;森林吸收噪音,是消声器。42. 简述群落的旱生演替序列.裸露岩石表面上没有阳光和水,地衣侵入分泌有机酸侵蚀岩石形成土壤后出现苔藓物质,逐渐演替成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裸岩-地衣群落-苔藓群落-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43.分布区的类型:广域分布区、狭域分布区、连
30、续分布区、间断分布区、扩展分布区、潜在分布区、特有 性分布区、残遗分布区、潜代分布区44. 简述热带稀树草原乔木的旱生适应特征.乔木通常高612米,有强壮的根须,肥大的树干,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干;树叶多坚硬,常为羽状复叶,小叶能转动,叶面与光线平行;芽有芽鳞,树皮厚,树干内储存大量水分;它们抵抗干旱特征包括部分或全部落叶,改变蓄水机制及减少叶片;同时产生对火的抵抗机制。45. 热带稀树草原动物的显著特征有哪些?食草动物占优势;集群的生活习性;地栖种类多;穴居,善跑类型突出。46. 比较草甸与沼泽的不同.(1)草甸是发育在中度湿润条件下的多年生中生草本植被类型 A.生境特点:可形成在各个气候带内,
31、各地的草甸环境中气温和降水差异较大,土壤为各种类型的草甸土和黑土。 B.生物群的基本特征:在外貌上为浓密的草群,草甸生物群的植物种类组成比较丰富,主要由禾本科、蔷薇科,莎草科、菊科等;生物群结构比较清晰;环境条件的状况和变动对草甸草群特征影响显著;草甸植物生活型的比例,决定草群结构的类型。(2)沼泽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以沼生植物占优势的植被类型。 A.生境特点:土壤过湿或水分积聚是沼泽形成的首要条件,热量条件影响沼泽植物的生长量,也制约着植物残体的分解速度;土壤为各种沼泽土,总体肥力较差。 B.沼泽通常出现在积水的低地和地形的底线部位;沼泽植物的生活型是多种多样的,由少数特殊的科属组成,
32、泥炭藓科、莎草科、禾本科;植物通气组织发达;具有不定根和特殊的无性繁殖能力,有些植物具有食虫习性;泥炭积累是沼泽的普遍现象。47. 水域生物群的生态类群有哪些? 它们各有哪些特征?(1)漂浮生物:是生活在水面上的生物总称。在淡水中常见的是漂浮生物,如浮萍、满江红、凤眼莲等,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淡水中典型的漂浮动物是蝇蝽。海洋中典型的有僧帽水母、帆水母等。(2)浮游生物:生活在水表层区,大多数体型微小,肉眼看不见。不会游泳或者游泳能力弱,常依靠水流、波浪或水循环流动在水中被动移动。水生生物中数量最多,有硅藻、甲藻、蓝藻、原生动物等。(3)自游生物:指在水中能够游泳的动物,它们都具有发
33、达的运动器官和很强的游泳能力。一般都能逆流而上,有些种类还可以做长距离的洄游或能适应较急的水流。(4)底栖生物:指栖息在水底,但又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生物。底栖植物主要是水生的高等植物和附 着生长的藻类,多分布于湖泊和沼泽中;底栖动物种类很多,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脊索动物等。48. 红树林的生境特点及其生态适应特征.(1)生境特点: = 1 * GB3 地质地貌 红树林主要分布于隐蔽海岸,该海岸多因风浪较微弱、水体运动缓慢而多淤泥沉积。 = 2 * GB3 底质 红树林适合生长在细质的冲积土上。 = 3 * GB3 红树植物具有耐盐特性。 (2)生态适应特征:这里的有机体能抵御各种暴露在水上
34、的变干的环境,并可以忍受不同的盐类;植物繁盛的植柱根,能减缓波浪对海岸的冲击,给海洋生物提供更多的附着表面。49. 简述岛屿生物的来源及其种类组成特征来源:对岛屿生物区系的研究表明,岛屿上的生物最初都是外来的。 = 1 * GB3 对于动物,一些飞行动物可以靠自力飞达最远的岛屿,较小的鸟和蝙蝠,特别是飞行的昆虫,可以被动的由大风吹达岛屿,这些动物又能携带其他动物的卵或小型休眠者以及植物的果实、种子和孢子一起到岛屿。 = 2 * GB3 对于植物,比较容易适应长距离散布,很多植物表现出某种适应,保证下一代从亲本处运走,这些散布机制甚至使其可能横越浩瀚的海洋。此外,植物成功拓殖只需要一个能育的种子
35、或孢子。特征:岛屿上生物总数比大陆上少;较大的岛屿比较小的岛屿种类多样性高;移入的高速度和消亡的高速度是岛屿生物组成的重要特征;温度制约和影响岛屿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对岛屿环境的适应。50. 简述岛屿生物的分布模式(1)种类与面积的关系:岛屿上物种数目会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加而增加,最初增加十分迅速,当物种接近该生境所能承受的最大数量时,增加将逐渐停止,灭绝率提高。(2)种类与距离的关系模式:岛屿离陆地和其他岛屿越远,物种数目越少。(3)种类流通:51. 岛屿生物群的特征(1)生物种数和岛屿面积成正相关;(2)生物种数与岛屿距大陆或其他的生物源地的远近成负相关;(3)岛屿在生物种类组成上出现连续
36、的种类流通,但种类数量保持大致稳定。52. 简述生物分布区的形成, 分布区的扩散及其间断分布的成因.(1)生物分布区的形成:单境发生论、多境发生论、稳健的多境发生论、泛境发生论 (原因: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历史因子、人为因子)(2)分布区的扩散: A.主动扩展指生物不依靠外界因素只依靠自身力量所进行的一种积极地迁移使分布区有所扩展。a.正常扩展:有规律的,缓慢的进行b.先锋扩展:主要指动物,包括迁移、漫游、爆发三种形式。B.被动扩展:主要依靠外界因素进行扩展,水扩展、风扩展、生物携带扩展(3)间断分布的成因:生物的分散迁移及在原来分布区内死亡;自然条件的变化;迁移说;陆地下
37、沉; 大陆漂移说、跳跃式传播、人为影响53. 简述生物区系的划分及其主要生物区系区.(1)生物区系划分为陆地生物区系和海洋生物区系,也划分为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2)A.陆地生物区系区有全北区、新热带区、非洲热带区、东洋区、澳大利亚区和南极区。 全北区:面积广泛,不同部分气候差异大,现代植物区系多种多样,整个区的植物区系都起源于北 极第三纪植物区系,几乎没有非洲热带植物和新热带植物区系的热带各科;动物区系组成比较贫乏。 新热带区:很有特色而且是种类最丰富的区,有较丰富的特有科和特有属,陆栖脊椎动物种类丰富并拥有众多特有类群和固有类群,本区缺乏广布其他大陆的类群。 非洲热带区:本区植物区系种类丰
38、富,除热带共有科以外还有不少特有的科、属,如龙脑香科、芭蕉科等;本区的陆生脊椎动物种类很多,与东洋区有许多共同类群,本区的马达加斯加岛靠近非洲但的生物区系各有不同。 东洋区:东部区系最丰富,本区西部的印度半岛植物区种类成分上都接近于非洲;动物区系复杂多 样,仅次于新热带和非洲热带区,普遍分布于各区的科和目本区一般都有。 澳大利亚区:本区植物区系的独特性及特有种、属的丰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区无法比拟的;本区的动物区系是世界动物区系区中最原始、最古老的类群。 南极区:南极各岛屿上植物非常贫乏,有很多沼泽和泥炭沼泽,植物区系有苔藓和地衣及几种显花植物组成;动物区系包括一些极耐寒的无脊椎动物。 B.海洋植物区系区有北方海洋区、热带海洋区、南方海洋区。 海洋动物区系区有北极冷水区、北太平洋温水区、北大西洋温水区、印度-太平洋暖水区、大西洋暖 水区、南方温水区、南极冷水区。54.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出现问题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业企业的品牌战略与形象设计考核试卷
- 电子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销售策略考核试卷
- 现代家庭清洁电器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市场洞察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历年真题解析路径试题及答案
- 理解企业文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与试题及答案
- 矿井限产方案范本
- 2023届独山子石化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楼顶护栏拆除方案范本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知识体系概述及试题答案
- 车间防火吊顶施工方案
- 不良资产债权转让与收购业务模式合作方案
- 24秋国开《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任务1学习活动(二)答案(第1套)
- 体重管理健康科普教育
-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 防汛抗旱知识培训材料
- 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服务采购服务方案和内部质量管理制度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主题班会
- 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JISG4305-2016中文版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和带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