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106 页 共 NUMPAGES106 页2023年最新的李清照点绛唇赏析18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赏析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惜春,惜
2、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这里词人“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祇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 这首词上片写伤
3、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 原文(蹴罢秋千) 点 绛 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
4、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写出来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赏析(2) 点绛唇阅读答案李清照 【篇一: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t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审核人:李鸿瑜满分:12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每题4分,共23分) (一)阅读“负荆请罪”几节,完成下面
5、的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6、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为上卿(任命,授官) 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 c顾吾念之(回头、回想) d相如引车避匿(调转) 2下列全是表现蔺相如宽宏大量、重友为国的一组句子是:() 相如闻,不肯与会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相如引车避匿蔺相如固止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 b c d 3下列对文章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渑池之会中,
7、蔺相如以非凡的胆识和忠勇的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回国后被赵王重用,官位居廉颇之上。 b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c蔺相如原本是宦官头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心理的很大不平衡。 d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不满,而他善于作比,委婉劝解,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 (二)、阅读“渑池之会”,完成下面习题。 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
8、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 以待
9、秦,秦不敢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克、攻下 b. 左右皆靡 靡:退却 c. 请奉盆缶秦王 奉:进献 d.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怿:责备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蔺相如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a. b. c. d. 6文句翻译。(每题4分,共8分)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二、诗歌鉴赏(22分) (一)、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梅花原为曲调名梅花落。 7、请从虚实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6分) 8、诗人通过写“听吹笛”,在前两联描写出了“塞上”一幅怎样的景象(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9、在鉴赏诗歌人物形象部分,你学到了哪几个方法?(3分) 10、请写出答人物形象题的规范步骤。(3分) 11、词人在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请结合
11、词句简要分析。(5分) 三、默写下列空白处的句子。(共10分,每空1分,少字、多字或错字均不给分。) 13(1)、,谈笑间,。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谁怕?。(苏轼定风波) (3)、千古江山,。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 四、写作。(65分) (一)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划出材料的关键句并用一句话立意。(5分。划出关键句2分,一句话立意3分)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
12、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奋发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一句话立意: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可 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
13、“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6月月考参考答案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廉颇蔺相如列传1、c(只是、不过)2、c (不想让门客走 有威严不怕秦王) 3、b (“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有误) (二)廉颇蔺相如列传 4、d(高兴、喜悦)5、d(不能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6译文:略 二、诗歌鉴赏 (一) 【参考答案】(1)最突出的特色是虚实结合,前两句“雪净
14、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写得是实景(1分),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天空中洒下明月的清辉,营造出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1分)梅花落本是一种曲调,作者拆开用,又构成了虚景,(1分)仿佛飘落的不是笛声而是梅花的花片,这样,虚实交错,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1分)作者在这里借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戍守边疆将士的想象和联想委婉地表达了思乡之情。(2分) (或者:一、二句是实写,其描写的内容是:边关塞上,雪已化净,正是牧马时节。傍晚时分,战士们牧马归来,月色空明,忽然间,从戍楼上,飘来悠悠羌笛声。 三、四句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了一种虚景,仿佛梅花被风吹来,一夜之间,关山处
15、处梅花开遍。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家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诗中也就含有了思乡之情;不过战士们的情绪却并不消沉低落。) (2)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描绘画面2分)描绘出了边地一片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景象(画面特点 2分),表达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表情达意1分)。 (二) 【答案参考】(1)a、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b、关注细节: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c、关注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抓住诗歌的意象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
16、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2)a、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品质) b、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性格品质如何表现(找准典型诗句,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c、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意图、情感等) (3)词人在词中塑造了一个姿态娇美、天真纯洁、情窦初开而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2分)春日清晨,花园内。绿杨掩映着秋千架,架上绳萦还在悠悠地晃动。“慵整”写出了女子刚荡完秋千后懒得活动的娇憨;“纤纤”点出了女子的年龄和身份特点;“露浓花瘦”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早晨,也以花喻人,烘托出了人物娇美的姿态;下片中“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子
17、见到花园里突然出现的客人后的惊诧和慌乱;“和羞走”为含羞疾走之意,把女子此刻的内心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更是展示了女子为了窥视来人风姿的好奇、羞怯以及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她嗅着青梅,边嗅边看,娇羞怯怯,想看又不敢看的心理活动展露无余。(2分,学生只要能根据具体词句具体分析,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求全。)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生活及爱情的渴求。(1分) 三、默写(略) 四、作文 (一) 1、关键句 “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错一个扣1分) 2、立意 选材立意方面:本材料的立意是多角度的。从“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可立意为“不忘初心,谋事在人”
18、“遵循本心,实现生命的绽放”; 【篇二:李清照点绛唇浅析】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
19、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写出来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人是谁,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狈的是谁,是什么样的人。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束缚轻视的一面。这种思想感情,就其内容来说,远远超过了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 在李清照之前,虽然绝大多数词都是写妇女,但是,能够描绘出妇女的形象,并写出妇女的内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义的却不多。李清照这首点绛唇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写,而且有一定
20、的深意,的确是一首写封建社会的少女(词人的自我写照)的好作品。它和李清照的著名词作一翦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完全可以媲美。 首先是因为这首词写得很开怀,不像其他的词作写得那么悲悲凄凄,哀哀怨怨。更重要的是,这首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位妙龄少女羞羞答答的微妙心理和既好奇又羞涩的神态。 其中,“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这几句,写出了一个花龄少女的活泼性格和天真浪漫的情态。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几句则是这首词的精华,就是这样的几笔勾勒,写出了一个别致的矛盾心情:一方面,封建“闺训“要求她避嫌,因为客人来
21、了,毕竟,在那年代,男女不能随意见,可是,她本能地想知道究竟是哪一位客人来拜访了;另一方面,她想克制自己的欲望,归依“礼教”的条规,可是一想到可能是青梅竹马的“他”来了,却又情不自禁地倚门回首,偷窥一眼。在这样的描写别致的一个矛盾心情里,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女孩诞生了。 【篇三:湖北省黄陂一中2023-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ss=txt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吴君 徐敏 审题教师:吴君 本试题分第i卷 (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卢新宁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
22、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记录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
23、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而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套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 “老子跟你拼了” “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
24、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
25、、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下列对“汉语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不属于作者看法的是()(3分) a汉语不仅让我们牢记自己的身份,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标记。 b.汉语在中国式生存中血脉相延,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 c汉语隽永有致,古老而优雅,故而深受欢迎,“热”遍全球,足见汉语的魅力之大。 d汉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文化意蕴。 2、下列关于“作者为汉语心忧原因”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拒绝汉语的优雅
26、,只会粗言俗语,不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b中文水平滑落、忽视母语修养;在校生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人。 c有不少人认为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结果“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存在”。 d生活用语乏味,汉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日趋式微,会有希腊文、拉丁文的命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语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有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必将引领中国走向未来,最终会被全世界通用。 b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之际,汉语却在故乡面临危机。化解危机,需要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 c高学历的人,更应在理解中国文化深刻内容和感受中国精神的宏大深远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提高母语
27、修养,担负起守卫母语的责任。 d牢牢地守住汉语这个真正的根,把英语作为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这既有利于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又可以尽可能地了解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大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徙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或问其故,劭 曰:大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
28、。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 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 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
29、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节选自后汉书卷九十八) 注陈定: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谢遣宾客 谢:辞谢 b.唯不候陈寔候:等待 c.时议以此少之 少:轻视、看不起d.征,皆不就就:就任、任职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30、 b. 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c. 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d. 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绍突然改变招摇过市的做法,不是由于他品行高洁,而是对许劭有所忌惮。 b.许劭认为即使是名垂当世的陈寔和陈蕃也都是各有缺点的凡俗之人,所以不去主动探访问候。 c.许劭与许靖名望都很高,每月作“月旦评”,汝南人称赞二人“平舆渊有二龙”。 d.曹操为了
31、得到许劭的品评,先是卑辞厚礼,继而伺机威胁,可谓用心良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5分) (2)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 【宋】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8.这首词上片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5分) 9.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与本词一样,都运用了一个“瘦”字,但意味不尽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6分
32、)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表明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承担错误的语句:, 。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爷爷的宝藏 美劳拉乌朗 闹钟响过后,布丽姬特从床上跳了起来。桌子上那只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 自从爷爷去世后,玫瑰别墅里的每一样东
33、西似乎都让人感到伤感。爷爷在这儿生活了82年,每年夏天布丽姬特都来看望他。现在别墅将要被卖掉。 “你可以留下一样东西来怀念爷爷。”昨天,妈妈这样对她说。 布丽姬特把目光从闹钟上移开。怀念与爷爷在一起的那些快乐时光,一只闹钟不是她所需要的。一本书呢?她走到书架前,浏览着那些书名。她不知选择哪一本。正在翻找的时候,她看到其中的一本书里露出来一张纸。她轻轻地抽出了那本书。 李清照点绛唇赏析(3) 点绛唇李清照宋词赏析 【作品介绍】 点绛唇;蹴罢秋千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上片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
34、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全词语言通俗,风格明快,节奏轻松,是李清照早年的代表作。 【原文】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蹴:踏。此处指打秋千。 慵:懒,倦怠的样子。 袜刬: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金钗溜:意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来。 倚门回首:这里只是靠着门回头看的意思,不必有何出典,更与“倚门卖笑”无关。假如一定要追问其出处的话,“倚门”是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的“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司马迁是以此说明“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道理。而“倚门卖笑”是后人的演绎,以之形容妓女生涯是晚至元代和清代
35、的事: “你看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卖俏倚门儿”(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一折)、“婉娈倚门之笑,绸缪鼓瑟之娱,谅非得已”(汪中经旧苑吊马守真文)。 【白话译文】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创作背景】 此词为李清照的早年之作。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 【赏析】 这首词
36、是李清照早期词作的名篇之一。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此词写少女初次萌动的爱情,真实而生动。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妙在静中见动。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
37、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在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
38、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李清照这样描写也是有所本依的。唐人韩偓香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
39、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较之韩诗,有青出于蓝之胜。 这首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寥寥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名家点评 明钱允治续选草堂诗馀卷上:曲尽情悰。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续集卷上:片时意态,淫夷万变。美人则然,纸上何遽能尔。 明潘游龙等古今诗馀醉卷一二:“和羞走”下,如画。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至无名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直用“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二语演之耳。语虽工,终智在人后。 赵万里辑漱玉词:案词意浅薄,不似他作。末知升庵何据? 詹安泰读词偶记:女儿情态,
40、曲曲绘出,非易安不能为此。求之宋人,未见其匹,耆卿、美成尚隔一尘。 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按1959年出版之北京大学学生编写之中国文学史第五编第四章,断定此首为李清照作,评价颇高,恐未详考。词林万选中不可靠之词甚多,误题作者姓名之词,约有二三十首,非审慎不可也。 马兴荣:有人大约就是以封建社会的深闺少女总是遵守“礼”的、温顺的、循规蹈矩的、羞答答的这个尺度来衡量李清照点绛唇这首词,所以怀疑它不像大家闺秀李清照的作品。追求自由的李清照假如地下有知的话,她是会笑这些人未免太封建了。(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丛刊;唐宋词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5月出版) 唐圭璋读李清照词札记:明杨慎词林万选卷四,
41、误收李清照一首点绛唇词云(略)。据花草粹编卷一收此词乃无名氏作,非清照词 且清照名门闺秀,少有诗名,亦不致不穿鞋而着袜行走。含羞迎笑,倚门回首,颇似市井妇女之行径,不类清照之为人,无名氏演韩偓诗,当有可能。(南京师大学报,1984年第二期) 裴斐:易安词论所谓“铺叙”,论者无解。窃谓此乃针对直抒胸臆而言,即主张有情节。这个主张,她自己是实行了的,从前期作品到南渡以后之作,无不如此。此首 当是易安早期作品。由前片“慵整纤纤手”到后片“袜刬金钗溜”再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整首均为铺叙,极有层次,从而活脱出一个妩媚、敏感而矜持的少女,既见其外表情态,亦见其内心世界。历代词人当中,再没谁能如李清
42、照那样善于表达自己了!而这种表达,无论欢快或悲苦。均很少直接倾诉,而总是截取日常生活中一段情节加以铺叙,使你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深受其情绪感染。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
43、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李清照点绛唇赏析(4) 李清照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赏析: 最是一回眸间,有无尽娇羞、无尽可人之态。倚门偷觑,眼波 流动,心理微妙却要借梅子的清香去掩饰,女儿家的心思比这青青 梅子还要耐人寻味。一个动作,少女情态已是纤毫毕现。 李清照点绛唇赏析(5)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点绛唇
44、蹴罢秋千】作者:李清照原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释:1、蹴(c):踩,踏。这里指荡(秋千)。2、慵整:懒洋洋的收拾。3、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4、袜刬(chn):即刬袜。未穿鞋子。只穿着袜子行走。5、花瘦:形容花枝上的花瓣已经凋零。6、溜:溜走,滑落。7、和:含。8、走:跑,快走。翻译:春日,清晨,花园内。绿杨掩映着秋千架,架上绳索还在悠悠地晃动。年轻的女词人刚刚荡完秋千,两手有气无力,懒懒地下垂。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花与人相衬,显得格外的娇美。蓦然间,
45、进来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连金钗也滑落下来。客人是谁?词中未作正面描写,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知道,他定是位风度翩翩的少年。词人走到门口,又强按心头的激动,回眸偷觑那位客人的丰姿。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她嗅着青梅,边嗅边看,娇羞怯怯,昵人无邪。赏析:(一)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作品,当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空中飞来飞去,妙静中见动。“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
46、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纤纤手”语出【古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早晨,地点是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袜刬”,指
47、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
48、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二)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
49、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写出来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这两个短句和李煜【一斛珠】中的“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样,成功地写出了少女的情态。同时,李清照这两个短句还生动地表露了少女的内心世界。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现其若无其事来遮掩她的紧张
50、。这和欧陽炯【贺明朝】中的:“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晃冲之【传言玉女上元】中的“娇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说”,都有类似之处。这和今天现实生活中,年轻的姑娘以摆弄辫梢、手绢等,来掩饰她的害羞、紧张也是类似的。至于“回首”,那也和欧陽炯【南乡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顾”,李珣【南乡子】中“玉纤遥指花深处,争回顾,孔雀双双迎日舞”的“回顾”一样,虽然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是以简单的回头看的动作,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心活动的。李清照这两个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对来人打搅了她自由玩乐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搅她的来人是谁,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
51、么狼狈的是谁,是什么样的人。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束缚轻视的一面。这种思想感情,就其内容来说,远远超过了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在李清照之前,虽然绝大多数词都是写妇女,但是,能够描绘出妇女的形象,并写出妇女的内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义的却不多。李清照这首【点绛唇】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写,而且有一定的深意,的确是一首写封建社会的少女(词人的自我写照)的好作品。它和李清照的着名词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陰】(“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完全可以媲美。 李清照点绛唇赏析(6) 点绛唇李清照阅读答案
52、 点绛唇李清照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词,请具体赏析。 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箇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请从“情、词”两个角度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9、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再到写伤别之愁,最后到写盼归之愁,层层深入地写出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愁。 情的角度: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故情胜。词的角度:示例1上片写春去花落,下片言人去不归,中间
53、以一“雨”字联结,“愁”字贯穿其中,结构严谨;示例2“一寸愁千缕”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遍”“断”两个字极尽炼字的巧妙,表现了重压在深闺中孤独寂寞的女子的浓重愁绪,故词胜。 20XX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 一、教研组
54、建设方面: 1、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1)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2)上课关。 (3)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4)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5)质量关。 3、加强
55、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 1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2、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40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5、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56、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 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 10月127四2王志忠生物圈 10月137五4赵夕珍动物的行为 12月114五4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 12月2818四4朱光祥动物的生殖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 xx-9 20X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 20X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20X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中学生物教研组工
57、作计划 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X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
58、组的力量。 二主要工作及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3加强课题研究,提升
59、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 制订好本组本学期的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计划,并组织好听课、评课等工作。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工作计划和本学期公开课名单。 三月份:1、组织理论学习。 2、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3、组织好高三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四月份:1、组织好高三英语口语测试。 2、高三英语复习研讨会。 五月份:1、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2、协助开展好我校的区
60、级公开课。 六月份:1、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2、收集课题活动材料。 2023学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使教师的评课规范化,系统化,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和“会诊式行动研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区里的活动安排,开展各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成本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详解
- Msoffice复习互动试题及答案
- MS Office考试内容详尽试题及答案
- MySQL函数库的使用试题及答案
- 二级计算机Msoffice定位精准试题及答案
- 探讨2025年企业风险应对策略及试题及答案
- 财务成本管理课堂笔记和试题及答案
- 使用MySQL的最佳实践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概览
- 2025年Web考试的培养目标与试题及答案
- 展位评估报告
- 家庭分家协议书15篇
- 幼儿足球训练课件
-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 分子气动力学及气体流动的直接模拟
- 30题南京天加贸易供应链管理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量子芯片集成
- 大面积脑梗死护理查房
- 20道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理赔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常问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课件_
- 审计资料交接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