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4篇_第1页
2023年最新的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4篇_第2页
2023年最新的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4篇_第3页
2023年最新的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4篇_第4页
2023年最新的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41 页 共 NUMPAGES41 页2023年最新的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4篇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幼儿园游戏案例:自主游戏中成长 户外活动中的大型玩具活动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最喜爱自主游戏。在户外大型玩具活动中,幼儿之间就会产生交往,当然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但这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过程。幼儿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能不断地习得怎么与别人交往。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先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要相信幼儿,他们能自己解决在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再观察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他们自己实在无法解决好他们之间发生的矛盾,这时老师要在适宜的时

2、间内,用适宜的方式进入幼儿之间的矛盾,帮助他们解决在交往过程的矛盾。为了让幼儿能理解和懂得交往策略,于是我在本班幼儿自主游戏时进行了跟踪记录和分析。 实录: 镜头一: 幼儿刚刚开学,对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很感兴趣,到了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都去抢占玩具,认为占住就只能属于自己玩。今天冯玉涵小朋友第一个抢到玩具,很得意。没多久,别的小朋友也来玩了,冯玉涵不同意,哭着喊着,用劲把他们给推了下去。后来,她边玩边回头看,怕有人来玩她的玩具。如果有人接近,她就会很生气,用眼睛瞪着他们。 幼儿行为分析: 小班孩子刚入园,接触新环境和新的游戏材料,觉得很好奇。有的孩子对这些材料爱不释手,不肯与同伴一起分享。有的孩

3、子也不懂得谦让,常常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争抢起来。 对策: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介入游戏,直接指导他们怎么玩,让他们模仿老师,知道一些游戏玩法,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一起分享玩具,引导他们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并学说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你好谢谢!再见等。 镜头二: 在游戏中,秦皓宇想玩小木马,可是小木马已经有人玩了,于是向我求助。我带着他到商中宁和廉沁林的小木马旁,征求他们的意见。商中宁不同意,认为小木马是他先坐上去的。秦浩宇求助廉沁林,廉沁林将小木马让给了秦浩宇。有了小木马,秦浩宇很开心,他让他的好朋友史林浩也坐到他的小木马上一起玩,商中宁看见他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想一起玩。于是,我让他动

4、动脑筋,邀请史林浩和他一起玩,他扭回头说:史林浩,你们两个都胖,小木马太挤了,我瘦,来我的小木马上玩。很快,史林浩小朋友走过来了,和商中宁坐到了一个小木马上。尽管小木马上挤不下两个人,但是他们玩得特别开心。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2) 眠涡濒小蒋袁孵铣卞笑李励炽砚裂父俱阮轮紫忽抿援鱼董瓮澡窟猴揽勃琼者瓮稽退突涎接谤鞋沤捂劫见欺掇掳竭愿咳脸拷梯拄煎型涅坪泊桨毒阔缉汹粪辱婆肆蕴搬壬娠朽笛圈蠕远含匣踪崖梯处垣旱矩忿佩手价战艾蝉芽抵栖屡液獭玩韦号挞殴擞碌置艘阶谴肛邹输惦虾斑阎姻臂昆咀韶蠢施死原裂虐敝妄渔氯碾科年缅队眼制瓶菠程倔箍扁彝邮钝吹部止趋殉瞩述皋着责伞厕痞眷寓彦镜腻挤倦帘券恿涩玫挛木转度硝与钻靖

5、乃老界爆客况未婪笺帕甫蛊契滤赃冯限谐烃愉僚孕谈手棉录虎碧浮陨回告回椽康睦蓄灶垫丝隔指敷年嚷揍菜琉侗腑底泛淡盟吹纪钾钙赛徘部茫轨好捆墅庞份题处困势毖课2023年最新的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4篇 篇一:自主性游戏案例 自主性游戏案例爱心医院 : 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参与体验的同时,充其自主性,培养其多种能力发展的一种颇受孩子喜欢的活动。这次游戏活动来源于孩子,小班孩子天变凉后,他们经常感冒,咳嗽等,有的甚至是多次的进出医院。于是,爱心小医院就在此时满足孩子的当前需要中开门了。在这次游戏活动中,为了达成在游戏中初步会分工协商,坚守岗位这一目标,我给孩子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游戏材料,如:医生的白大褂、盐

6、水瓶、药丸、药方等,在游戏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自己学着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他们在整个游戏活动中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小医生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看病、一会儿打针等;病人也忙碌着,一会儿这不舒服,待会那又不行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乐此不疲,贯穿始终。 在自主游戏中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去自主中心,自主游戏中,往往需要孩子的合作与交流。有些任务和想法,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也是需要做出让步,这是的孩子就会有不同于家庭中的感受,自己不再是游戏中的主角,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特权,也没有谁会愿意让着自己。要想进行合作的游戏,就只能彼此商量着,大家都一样,除非你不喜欢合作的自主游戏。于是孩子的一次又一次的自主游戏中得到

7、发展,他们学会商量,学着合作,学会退让。当孩子在自主游戏中感受到自我中心的优缺点之后,孩子就可以加快去自我中心的进程,有意识的进行这个复杂而又十分有意义的过程了。这些都是孩子去自我中心过程在自主游戏中的最好体现和表现,自主游戏在不知不觉中加速了孩子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也让孩子在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中,更加喜欢属于自己的自主游戏。由于自主游戏不是集体的活动,没有规则,无法控制游戏的内容,所以在游戏中要以仔细观察为主要切入点,找到属于每个孩子的特点,个别地进行帮助和指导。 小一班民间体育游戏 一、游戏名称:外婆桥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游戏方法: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坐在草坪上,后一幼儿双手搭在前一

8、幼儿肩上,边念儿歌边摇动。 游戏规则:摇动时两人朝一个方向,同时摇动,保持动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建议:此游戏适合小班幼儿。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摇呀摇,摇呀摇, 外婆叫我好宝宝,一摇摇到外婆桥; 你来抱,我来抱, 外婆好,外婆好, 抱到瓶边去拿糕。 外婆叫我好宝宝。 游戏目的:1、体验与同伴参与体育游戏的快乐。 2、锻炼钻的运动技能,以及躲闪的能力。 3、能动作协调的钻过山洞。 游戏玩法:把幼儿分成两大组,一组幼儿分成两排,请幼儿面对面站好,两臂伸直与对面的小朋友掌心相碰,搭成拱形山洞,另一组小朋友按顺序钻山洞,可以边说儿歌边钻山洞,儿歌说到最后一个字时

9、,可以捉钻山洞的小朋友,捉住的小朋友视为淘汰,游戏可以以唱歌、说儿歌、绕口令的形式轮流反复进行。 游戏规则:1、提醒幼儿弯腰屈膝、低头身体全部钻过出了洞之后才能站起来。 2、在说儿歌绕口令快结束时,要注意躲闪。 游戏目的:1、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2、学会躲闪,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游戏玩法: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小鱼,一部分幼儿作渔网。做渔网的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做鱼饵的幼儿站在圆圈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当念道渔网来了捕小鱼时,扮作鱼儿的幼儿找空隙钻出去四散跑开。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规则:(1)即小朋友在画定的池塘范围内跑。 (2)当说到最后一句“快快游

10、的时候,才能跑。 (3)跑时要注意安全。 四、游戏名称:老鹰捉小鸡 游戏目的:1、锻炼幼儿行动的敏捷性和反响本领,学会躲闪。 2、通过幼儿对民间游戏的了解,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弘 扬我国民族文化。 3、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游戏玩法:幼儿扮演小鸡,一位老师扮演鸡妈妈,另一位老师扮演老鹰 师:小鸡宝宝们,鸡妈妈我呀想带你们出去玩玩,你们想去吗?鸡宝宝按顺序排好队,跟着妈妈出发吧。 (幼儿在童谣音乐声中,走进活动场地同时做准备活动并队列训练) 幼儿:老鹰来了 师:哎呀,谁来了(老鹰来了)快到妈妈身后躲起来。 (师幼玩老鹰捉小鸡游戏) 游戏规则:游戏时应该做到不推也不挤,有序排队,注意安全

11、。 小二班民间体育游戏 一、游戏名称:揪尾巴 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的反映速度、动作速度以及灵活性,提高快速跑中闪躲的能力。 2、培养跑的兴趣和拼搏精神。 活动准备:长短不一的“绳子”当尾巴 游戏玩法:1、给每位幼儿准备一条尾巴 2、把尾巴系在后腰裤上 3、当裁判员(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后,幼儿就相互揪别人的尾巴,以至于最后一个动物的尾巴被揪掉,裁判宣布游戏结束。 4、幼儿清点自己战果,尾巴揪多者为胜 游戏规则:1、裁判宣布开始时,才可以揪别人的尾巴 2、别人来揪尾巴的时候,只能躲闪不能用手护着尾巴 3、被揪掉尾巴的动物得退出游戏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7) 关注游戏评价,发展小班幼儿自主游

12、戏的能力 作者:管春燕 来源:新课程上旬2023年第05期 (苏州市吴江区北门幼儿园) 小班幼儿入园时间较短,缺乏游戏经验,在游戏中随意性强,同一游戏持续时间短,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游戏兴趣,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他们游戏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特别是在游戏评价环节,引导幼儿讲述游戏的经历、讨论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分享游戏中获得的感受,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环节,丰富游戏经验,支持和引导小班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自主评价游戏,分享游戏体验 游戏中的交流与分享,具有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推进幼儿与幼儿间的关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语

13、言能力等多方面的功用。游戏结束后,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体验,但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完善,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心情,结合在游戏中的观察发现,引导幼儿讲述在哪里玩游戏、与谁玩游戏、怎么玩游戏等,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环节,分享游戏中的体验,积累游戏经验。 比如,小言在教师引导下讲述“超市”游戏的经过。 师:“小言,今天你们在超市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小言:“小雯来买东西了。” 师:“那你是怎么做的?” 小言:“小雯买了一个香蕉和一棵白菜,一共两元钱,可是她给了我五元钱,所以我找给她三元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告诉我们: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小班幼儿具有初步的数

14、量意识,但是对数量的多少并不很明确,在以往的游戏中都是付钱后直接走人。小言曾在跟随家长购物时经历了“找钱”的过程,所以他把自己的经验运用到了游戏中。虽然是非常简短的付钱买东西的游戏环节,却体现了幼儿交往能力、数学知识的积累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购物游戏中,幼儿逐渐习得并加深了数的概念,丰富了游戏过程,增加了互动交流的机会。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8) 幼儿园小班三大创造性游戏 表演游戏 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对表演游戏的目的并不明确,只对表演道具感兴趣,开始时幼儿一般不会组织游戏,他们只满足自己摆弄道具,自言自语地表演,对语言及动作的表演质量不注意。因此,第一学期应以故事表演为主。 第一阶段:

15、一、 游戏目的: 1、 通过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2、 在老师的带领下,愿意模仿文学作品人物的对话、简单的动作初步进行表演。 二、 游戏主题:1、拔萝卜2唱歌比赛 b) 游戏准备: 1、 物质准备: 头饰: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姑娘、小狗、小猫 道具:大萝卜、锄头、喷水壶等 2、 知识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拔萝卜、唱歌比赛的故事内容,会说出主要对话。 (2) 事先请大班幼儿排练好表演的内容。 c) 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 引导幼儿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使幼儿对表演感兴趣。 2、 幼儿共同扮演一个角色,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做出简单的动作。观

16、察幼儿对表演游戏兴趣的程度。 3、 评价:教师表扬能大胆参与表演的幼儿。 第二次指导: 1、 出示头饰,引起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 2、 以整体表演形式,巩固故事中的对话、动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学习故事对话的情况。 3、 教师串讲故事,主要对话由幼儿讲。 4、 评价:表扬能认真参与表演的幼儿,指出学习对话时存在的问题。 第三次指导: 1、 教师与能力强的幼儿一起表演。 2、 幼儿模仿老师学习故事中角色的动作。 3、 教师串讲故事,让幼儿讲出主要对话及做出角色的动作。 4、 评价:重点讲评幼儿掌握角色动作的情况。 结构游戏 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刚入园,初步学会适应集体活动,。大部分幼儿对动手操作活

17、动有为难情绪,这与小班幼儿小手肌肉动作发展教慢有关,与的幼儿手指力量不够,无法拼插成形。因此,应从培养幼儿对结构玩具和建构活动的兴趣入手 第一阶段 一、 游戏目标: 1 对建构材料感兴趣,喜欢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 初步感知圆柱积塑的特征,学习端点连接技能,巩固对红、黄、绿、蓝等颜色的认识。 二、 游戏准备: 1 物质准备:小型圆柱积塑若干。 2 知识技能准备: (1) 认识圆柱积塑的特征。 (2) 观察认识过指挥棒、筷子、楼梯等物体。 三、 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模拟构造指挥帮 材料:圆柱积塑 1 出示“指挥棒”,以玩小警察的游戏口吻吸引幼儿兴趣。 2 师示范建构方法,选用单孔圆柱积塑连接

18、而成。 3 提出建构注意点: (1) 选用单孔、单色的圆拄积塑。 (2) 连接时用力拼紧。 4 幼儿进行建构活动,师观察幼儿是否喜欢参加活动,用鼓励的口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提醒幼儿拼时用力。 5 用拼成的指挥棒玩小警察指挥交通的游戏。 第二次指导:模拟构造筷子 材料:圆柱积塑 1 以猜谜语(两跟木棒细又长,大家用它来夹菜)的形式,激发兴趣。 2 帮助幼儿回忆指挥棒的拼插方法,启发幼儿说说筷子与指挥棒的拼插方法有何不同。 3 示范筷子的拼插方法:拼出两根一样长的小指挥棒即成一双筷子。 4 提出构造注意点: (1) 两根筷子要拼得一样长。 (2) 选择相同的颜色。 5 幼儿操作,师鼓励幼儿大胆参与

19、活动,提醒幼儿选择单孔及相同的颜色的积塑进行拼插。 把拼好的筷子送到“百货店” 角色游戏 情况分析: 由于小班刚入园还不会玩角色游戏,幼儿只是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或玩具本身感兴趣,游戏主题的产生,角色的扮演也要借助玩具,游戏内容、情节简单,因此,本阶段的角色游戏的重点是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角色意识。 第一阶段: 游戏主题(预定):娃娃家 一、 游戏目的: 1、 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 初步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3、 初步学会扮演家庭成员角色,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4、 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二、 游戏准备。 1、 物质准备 娃娃家玩具:娃娃两个 炊具:锅、碗、碟、勺、铲

20、、煤气灶、 汤匙 用具:毛巾、脸盆、镜子、梳子、枕头、被子、抹布、扫把、畚斗等 家具:桌、椅、电冰箱、电视、 2、 知识经验准备: 已经认识过炊具、餐具、在晨间活动或区角活动中已经玩过抱娃娃“抱娃娃”“煮饭”的游戏。 三、 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布置几家“娃娃家”谈话引入 (1).我们班来了个新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啊 我们来给这个新朋友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2).今天老师给娃娃布置了一个漂亮的家,以后娃娃就住在娃娃家里,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照顾娃娃好吗 (3).你们家里都有谁他们每天都做些什么呢 (4).爸爸、妈妈是怎样爱宝宝的爸爸,妈妈在家都做些什么事。 2、提出游戏要求,不争抢玩具。 3、

21、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愿意参加游戏。 4、以鼓励的方式评价幼儿参与游戏的情况。 第二次指导: 1、 出示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2、 教师介绍几种玩具的名称及方法。 3、 提出游戏要求 (1).玩具要轻拿轻放。 (2)不争抢玩具。 4、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争抢玩具的想象,并指导幼儿如何使用玩具。 5、简单评价幼儿游戏的情况。 第三次指导 1谈话引入“娃娃肚子饿了怎么办”启发幼儿模仿做简单的家务,如洗菜、切菜、煮饭等。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观察幼儿模仿动作的情况,提醒个别幼儿爱护玩具。 3、组织幼儿收拾玩具。 4、以“玩具回家真开心”来评价游戏情况。 小班幼儿

22、自主游戏案例(9) 幼儿园小班三大创造性游戏 表演游戏 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对表演游戏的目的并不明确,只对表演道具感兴趣,开始时幼儿一般不会组织游戏,他们只满足自己摆弄道具,自言自语地表演,对语言及动作的表演质量不注意。因此,第一学期应以故事表演为主。 第一阶段: 一、 游戏目的: 1、 通过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2、 在老师的带领下,愿意模仿文学作品人物的对话、简单的动作初步进行表演。 二、 游戏主题:1、拔萝卜2唱歌比赛 b) 游戏准备: 1、 物质准备: 头饰: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姑娘、小狗、小猫 道具:大萝卜、锄头、喷水壶等 2、 知识准备: (1) 知

23、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拔萝卜、唱歌比赛的故事内容,会说出主要对话。 (2) 事先请大班幼儿排练好表演的内容。 c) 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 引导幼儿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使幼儿对表演感兴趣。 2、 幼儿共同扮演一个角色,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做出简单的动作。观察幼儿对表演游戏兴趣的程度。 3、 评价:教师表扬能大胆参与表演的幼儿。 第二次指导: 1、 出示头饰,引起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 2、 以整体表演形式,巩固故事中的对话、动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学习故事对话的情况。 3、 教师串讲故事,主要对话由幼儿讲。 4、 评价:表扬能认真参与表演的幼儿,指出学习对话时存在的问题。 第三次指导:

24、1、 教师与能力强的幼儿一起表演。 2、 幼儿模仿老师学习故事中角色的动作。 3、 教师串讲故事,让幼儿讲出主要对话及做出角色的动作。 4、 评价:重点讲评幼儿掌握角色动作的情况。 结构游戏 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刚入园,初步学会适应集体活动,。大部分幼儿对动手操作活动有为难情绪,这与小班幼儿小手肌肉动作发展教慢有关,与的幼儿手指力量不够,无法拼插成形。因此,应从培养幼儿对结构玩具和建构活动的兴趣入手 第一阶段 一、 游戏目标: 1 对建构材料感兴趣,喜欢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 初步感知圆柱积塑的特征,学习端点连接技能,巩固对红、黄、绿、蓝等颜色的认识。 二、 游戏准备: 1 物质准备:小型圆柱

25、积塑若干。 2 知识技能准备: (1) 认识圆柱积塑的特征。 (2) 观察认识过指挥棒、筷子、楼梯等物体。 三、 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模拟构造指挥帮 材料:圆柱积塑 1 出示“指挥棒”,以玩小警察的游戏口吻吸引幼儿兴趣。 2 师示范建构方法,选用单孔圆柱积塑连接而成。 3 提出建构注意点: (1) 选用单孔、单色的圆拄积塑。 (2) 连接时用力拼紧。 4 幼儿进行建构活动,师观察幼儿是否喜欢参加活动,用鼓励的口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提醒幼儿拼时用力。 5 用拼成的指挥棒玩小警察指挥交通的游戏。 第二次指导:模拟构造筷子 材料:圆柱积塑 1 以猜谜语(两跟木棒细又长,大家用它来夹菜)的形式,激

26、发兴趣。 2 帮助幼儿回忆指挥棒的拼插方法,启发幼儿说说筷子与指挥棒的拼插方法有何不同。 3 示范筷子的拼插方法:拼出两根一样长的小指挥棒即成一双筷子。 4 提出构造注意点: (1) 两根筷子要拼得一样长。 (2) 选择相同的颜色。 5 幼儿操作,师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提醒幼儿选择单孔及相同的颜色的积塑进行拼插。 把拼好的筷子送到“百货店” 角色游戏 情况分析: 由于小班刚入园还不会玩角色游戏,幼儿只是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或玩具本身感兴趣,游戏主题的产生,角色的扮演也要借助玩具,游戏内容、情节简单,因此,本阶段的角色游戏的重点是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角色意识。 第一阶段: 游戏主题(预定):娃娃家 一

27、、 游戏目的: 1、 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 初步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3、 初步学会扮演家庭成员角色,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4、 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二、 游戏准备。 1、 物质准备 娃娃家玩具:娃娃两个 炊具:锅、碗、碟、勺、铲、煤气灶、 汤匙 用具:毛巾、脸盆、镜子、梳子、枕头、被子、抹布、扫把、畚斗等 家具:桌、椅、电冰箱、电视、 2、 知识经验准备: 已经认识过炊具、餐具、在晨间活动或区角活动中已经玩过抱娃娃“抱娃娃”“煮饭”的游戏。 三、 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布置几家“娃娃家”谈话引入 (1).我们班来了个新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啊 我们来给

28、这个新朋友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2).今天老师给娃娃布置了一个漂亮的家,以后娃娃就住在娃娃家里,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照顾娃娃好吗 (3).你们家里都有谁他们每天都做些什么呢 (4).爸爸、妈妈是怎样爱宝宝的爸爸,妈妈在家都做些什么事。 2、提出游戏要求,不争抢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愿意参加游戏。 4、以鼓励的方式评价幼儿参与游戏的情况。 第二次指导: 1、 出示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2、 教师介绍几种玩具的名称及方法。 3、 提出游戏要求 (1).玩具要轻拿轻放。 (2)不争抢玩具。 4、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争抢玩具的想象,并指导幼儿如何使用玩具。 5、简单评

29、价幼儿游戏的情况。 第三次指导 1谈话引入“娃娃肚子饿了怎么办”启发幼儿模仿做简单的家务,如洗菜、切菜、煮饭等。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观察幼儿模仿动作的情况,提醒个别幼儿爱护玩具。 3、组织幼儿收拾玩具。 4、以“玩具回家真开心”来评价游戏情况。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0) 自主游戏小班教案 自主游戏小班教案 我们都是木头人 学习目标:锻炼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播放轻快音乐,幼儿随意走动。 2.当老师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准说话、二不准动,三不准露出大门牙”时,幼儿便要停止动作,做出一个喜欢的造型,并保持身体静止,看谁坚持的时间最 3.可以让

30、先动的小朋友表演节目,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活动建议: 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后,可以由幼儿组织活动,以增强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 组织者可故意做滑稽的动作或说幽默的语言,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并进一步考验小朋友的身体控制能力。 自主游戏小班教案 案例一: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正在“理发店”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理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徐佳小姐,你要理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我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理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说

31、孩子们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调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理发师呀?”小女孩唐镱菲站了出来,“我是理发师,绝对给你做好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听蒋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了。”她一脸神气的样子,小孩的记性真好! 接下来一场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 理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 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这样不舒服。”其实我是怕她们把头发弄的一团糟。 于是菲菲叫了夏源、薛听函等几个小女孩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一会儿,她们就用几张小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一切动作都比较专业:拔掉我的发圈,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打开假

32、水笼头冲了冲、吹头。 理发师:“你想做什么发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装很随便的样子。 “童花头好看,我帮你剪个童花头。”美发师一个拿塑料推子,另一个拿剪刀,两位理发师象模象样地剪起来。理发过程中我们之间的闲聊也更深入了。 案例分析: 纲要指出“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途径”如何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言行、想法,与幼儿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案例中,很好的反映出教师的这仪观点:当小女孩菲菲直呼其名,请她理发时,我是笑眯眯的应答孩子,转身投入到孩子发起的游戏中。再游戏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幼

33、儿为游戏的主体,适时的点拨。 其次,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纲要告诉我们“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诚然是要教师准确定位角色。案例中小女孩要与教师玩“理发店”的区域游戏,教师“放下手中的活”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很乐意的扮演起顾客来,在“理发师”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合作并引导着幼儿,对于幼儿的问题是“有问必答”,使其在自主的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的这种引导方式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越发得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用几张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比较专业”;“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样的剪起来。”,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教师的主导地

34、位。 案例二: 角色游戏开始了,傅雷鸣今天做出租车司机,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往。突然,张儒屹飞快地冲了过来,把傅雷鸣狠狠地撞了一下。傅雷鸣摔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像平时一样教育张儒屹不应该在教室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张儒屹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 傅雷鸣边哭边说:“张儒屹刚才把车开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

35、不是闹着玩的。快,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张儒屹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张儒屹和我一起扶着傅雷鸣慢慢地来到了“娃娃医院”,“医生,快给他检查一下,他刚才出车祸了,张儒屹把车开得太快把傅雷鸣撞倒了。”于是,王一帆医生就让傅雷鸣躺在床上给他象模象样地检查了起来,并不停地责怪张儒屹:“你呀,一点也不懂事,为什么把车开得那么快?傅雷鸣的腿都断了,”说着用手抬了抬腿,“不行,要住院开刀。以后你开车可要慢一点,记住了吗?” 张儒屹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点开。” 案例分析: 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以上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你

36、追我赶、打闹嬉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发生撞伤的流血事件,非常危险。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停地教育孩子们在活动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的结果是老师说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当时显得诚惶诚恐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并在游戏中借王一帆“医生”的口“教育”了张儒屹。如此,不仅避免了张儒屹由于撞倒人而必须挨的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接受说教,反而使张儒屹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傅雷鸣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

37、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反思: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 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二、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 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 三、教师要尝试用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综合能力,能够灵活地运

38、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引 导孩子。 五、在游戏中,当张儒屹又在教室里奔跑并撞倒了同伴后,我对他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发现张儒屹紧张而 后悔的表情,说明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了,如果我再对他的行为加以批评的话,无疑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于是,我采用了不同于平常的教育方法,以游戏的情境、口吻对他进行了身临其境的实地教育,从而达到了说教所达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1) 幼儿园游戏案例:自主游戏中成长 户外活动中的大型玩具活动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最喜爱自主游戏。在户外大型玩具活动中,幼儿之间就会产生交往,当然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

39、产生矛盾,但这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过程。幼儿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能不断地习得怎么与别人交往。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先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要相信幼儿,他们能自己解决在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再观察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他们自己实在无法解决好他们之间发生的矛盾,这时老师要在适宜的时间内,用适宜的方式进入幼儿之间的矛盾,帮助他们解决在交往过程的矛盾。为了让幼儿能理解和懂得交往策略,于是我在本班幼儿自主游戏时进行了跟踪记录和分析。 实录: 镜头一: 幼儿刚刚开学,对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很感兴趣,到了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都去抢占玩具,认为占住就只能属于自己玩。今天冯玉涵小朋友第一个抢

40、到玩具,很得意。没多久,别的小朋友也来玩了,冯玉涵不同意,哭着喊着,用劲把他们给推了下去。后来,她边玩边回头看,怕有人来玩 她的玩具 。如果有人接近,她就会很生气,用眼睛瞪着他们。 幼儿行为分析: 小班孩子刚入园,接触新环境和新的游戏材料,觉得很好奇。有的孩子对这些材料爱不释手,不肯与同伴一起分享。有的孩子也不懂得谦让,常常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争抢起来。 对策: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介入游戏,直接指导他们怎么玩,让他们模仿老师,知道一些游戏玩法,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一起分享玩具,引导他们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并学说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你好 谢谢! 再见 等。 镜头二: 在游戏中,秦皓宇

41、想玩小木马,可是小木马已经有人玩了,于是向我求助。我带着他到商中宁和廉沁林的小木马旁,征求他们的意见。商中宁不同意,认为小木马是他先坐上去的。秦浩宇求助廉沁林,廉沁林将小木马让给了秦浩宇。有了小木马,秦浩宇很开心,他让他的好朋友史林浩也坐到他的小木马上一起玩,商中宁看见他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想一起玩。于是,我让他动动脑筋,邀请史林浩和他一起玩,他扭回头说: 史林浩,你们两个都胖,小木马太挤了,我瘦,来我的小木马上玩 。很快,史林浩小朋友走过来了,和商中宁坐到了一个小木马上。尽管小木马上挤不下两个人,但是他们玩得特别开心。 幼儿行为分析: 由于幼儿园玩具器械、场地有限,有的小朋友就会玩不到自己喜欢

42、的玩具,通常他们会求助老师。今天问题是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的,因此他们玩得特别开心。 对策: 在游戏交流中,表扬秦浩宇、商中宁等幼儿,告诉幼儿在游戏中有什么需求可以自己先动脑筋,自己想不出来再请求好朋友或老师帮助,老师会和你一起来想办法解决的。 分析: 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记录与分析可以看到,孩子们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最初的不会玩、愿意分享到后面的主动商量和想办法,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分享能力以及创造力都有了很到的提高。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主游戏对小班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从生活中最普遍的户外大型玩具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

43、自主性、独立性。因此作为老师,首先,必须要学会观察,善于分析。要有耐心,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从而发现幼儿游戏的能力,并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它。其次,及时地灵活地捕捉游戏中良好的点点滴滴,教师的细心观察,及时的进行帮助,能给幼儿心理的带来希望。最后,充分讨论,积极回应。随着经验的积累,幼儿的是非观念、主见都得到逐步增强,我充分地利用游戏的讲评,组织幼儿对游戏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幼儿在讨论中、在争执中寻求答案。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才能使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富有个性地成长! 小班

44、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2) 如何通过自主游戏培养小班幼儿的自主性 作者:邓天会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3年第09期 摘;要:在课程游戏化改革大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大量的自主游戏以培养幼儿自主性。本文以小班幼儿自主游戏为例,总结了通过自主游戏培养幼儿自主性的策略。 关键词:自主游戏;幼儿;自主性;策略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中,虽然出现了很多游戏,但是因为教师的高度控制而出现了大量的“伪游戏”,根本不能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无法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水平。特别是小班幼儿,由于缺乏游戏的经验,因此他们的自主游戏也常常是在教师的高度管控下进行的,不利于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本文结合小班幼儿自主游戏组织与实施

45、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通过自主游戏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具体策略。 一、以幼儿为本,自主选择角色 小班设置了“娃娃家”,孩子们经常在这里玩角色表演游戏。有的教师急功近利,为了让角色游戏开展起来会为孩子们分配角色,并要求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要求一步一步演下去。有的时候孩子们其实并不喜欢教师分配的角色,因此并不能体会到玩角色表演游戏的快乐,从而使角色表演游戏的质量大打折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原来的高度控制者转变为游戏的引导者、帮促者,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角色,或者是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确定每个小伙伴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 如

46、在玩“冰激凌店”的角色游戲时,有的孩子喜欢扮演营业员,有的喜欢扮演收银员,有的喜欢扮演店长,有的喜欢扮演消费者。每个人选定了角色后,就愉快地开始游戏起来。但有时孩子们会因为角色分配而产生矛盾冲突。此时,教师要放权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即以自主游戏为载体,培养孩子们自主解决角色分配问题的能力。如在“我是文明小客人”的游戏中,有两个孩子都争着演妈妈,为了解决角色分配问题,其中一个孩子提出要通过举手的方式选出“妈妈”的扮演者,而另一个孩子认为这样也很公平,于是大家通过这个方法顺利完成了角色分配的任务,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放权”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

47、念。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3) 小班幼儿结构游戏案例分析 作者:毛冰萌 来源:青年与社会2023年第30期 一、案例背景 结构游戏是该幼儿园教师安排次数最多、游戏时间最长的游戏,也是幼儿自主游戏时进行频率最高的游戏。教室内的游戏材料之中,结构游戏材料数量最多、种类也最丰富。主要包括积木建筑游戏材料、积塑构造游戏材料、拼图游戏材料和穿珠游戏材料。其中幼儿最偏向于积木和积塑材料。由于幼儿游戏时间多以进行结构游戏为主,本人观察结构游戏的时间和次数也相对较多,从而发现了一些问题。现选取该幼儿园小班幼儿的一次结构游戏活动为例进行分析。 二、案例描述 在小四班的一次结构游戏活动中,幼儿被随机分为两组围

48、坐在教室里的两张桌子旁边。马老师说:“我把装有积木的小筐子放在桌子中间,大家从筐里拿积木。一次只能拿一个,拿一个用一个。要是有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他就不能玩了,只能坐在墙边看其他小朋友玩。”马老师给每组放过积木后,小朋友们就马上玩了起来。马老师则坐在一旁玩手机。由于积木数量较少,有的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争抢积木的情况。马老师抬起头调节矛盾,并重申抢玩具的小朋友就不能玩了。过了一会儿,幼儿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已经完成建构的小朋友没有拆掉重新建构,而没有完成建构的幼儿只是不断摆弄自己拿到的仅有的几块积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马老师除了重申规则的时候抬起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顾自地低头玩着手机

49、。 三、案例分析 幼儿游戏具有社会性、对象性、主体性和发展性的特征,真正的游戏能使幼儿通过游戏获得游戏性体验,兴趣性体验、自主感体验以及胜任感体验。上述两个案例都是与结构游戏有关的。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或造型游戏,是指儿童运用积木、积塑、金属材料、泥、沙等各种材料进行建构或构造,从而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结构游戏始于3岁左右,一般从简单的积木游戏开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动作技能的发展,结构游戏也趋向复杂化、多样化,并常常出现在扮演角色的游戏中。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14)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 3 篇 篇一:自主性游戏案例 自主性游戏案例 爱心医院 【案例背景】: 自主游戏

50、活动是幼儿在参与体验的同时,充其自主性,培养其多 种能力发展的一种颇受孩子喜欢的活动。这次游戏活动来源于孩子, 小班孩子天变凉后,他们经常感冒,咳嗽等,有的甚至是多次的进出 医院。于是,“爱心小医院 ”就在此时满足孩子的当前需要中开门了。 在 这次游戏活动中,为了达成在游戏中初步会分工协商,坚守岗位这一 目标,我给孩子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游戏材料,如:医生的白大褂、 盐水瓶、药丸、药方等,在游戏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自己学着选择自己 喜欢的角色。他们在整个游戏活动中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小医生忙 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看病、一会儿打针等;病人也忙碌着,一会儿这 不舒服,待会那又不行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乐此不

51、疲,贯穿始终。 【案例实录】: 瑶瑶和佳佳正在玩 “小医生 ”的游戏,瑶瑶穿着白大褂,脖子上挂 着听诊器,手里拿着装有针筒、温度计的医药箱,这时,只见佳佳抱 着一个玩偶娃娃来到 “小医院 ”,指着娃娃的对瑶瑶说: “她肚子疼。 ” 瑶瑶看了看佳佳,用手指着娃娃的肚子问: “是这里吗? ”佳佳点了点头, 只见瑶瑶随手从医药箱里拿过针筒对着娃娃的肚子就打了下去 这时 佳佳说: “不是打这里的,要打手上。 ” 像瑶瑶这样的游戏行为是不符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景, 但从孩 子的心理上分析,他们认为身体什么地方不舒服有病了,就在什么地 方施药”把药方”往不舒服的地方贴。当我看到这儿时,并 没有急于纠正幼儿

52、的问题行为,而是在孩子游戏结束后讲评时, 把这样的游戏场景边用语言描述边表演了一遍,然后问孩子: 你们去 医院看病,医生是不是看你哪儿不舒服就在哪儿打针呢? ”孩子纷纷摇 头说:不是的。”那应该怎么做呢? ”有的说:医生是在屁股上给我 打针的。”有的说:医生是在我的手上打针的,还要吃药。”在这样的 场景下的讨论,引导幼儿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他们把各自零 散的看病、打针、吃药的体验与同伴分享,同时在原有的经验上,我 作为病人”告诉医生 我怕疼的,哪里打针不疼啊”,这又引起了幼儿的 一番讨论,有的幼儿还很努力的安慰我: 老师,打针一点都不疼的, 我打针很勇敢的。”于是,我以此作为切入点我又做

53、了一个情感上的提 升:宝宝生病了看医生,很勇敢,一点也不怕疼。在分享的过程中, 通过个别孩子已有的游戏行为,我把有益的经验串成了一条线,使他 们逐步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经验,为下次游戏的开展提供新的积淀。 【行为分析】: 幼儿游戏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筛选,对 于游戏中一些不明白的事情,或幼儿模仿了一些不良现象,作为老师 应该引导幼儿来加以讨论、澄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 需要我建立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之上。当发现游戏情节总是处于停滞状 态或者出现困惑时,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如先前 在讲评中问道:我打针怕疼的,我可以打哪里呢? ”等语言,不仅会使 游戏的情景

54、得以丰富,而且还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平等,但在 运用时要注意把握幼儿已有的经验,切忌超出幼儿经验的范围, 露出 导演”的痕迹。同时,作为老师可以用鼓励式的表扬可以促进幼儿 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规则意识的形成,而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某些不良 行为习惯及违规行为,老师不一定直接指出来,而是用一种激励式的 正面语言,把希望幼儿出现的行为要求提出来,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教养支持】: 从这次的实践中,我发现教师的细心观察和适时介入显得非常重 要,感受让我特别深的是老师在游戏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老师是游 戏环境的创设者:满足幼儿游戏需要,体现选择的自由度,创设一种 可选的环境;老师是游戏开展的支持者:主要指老师介入游戏的时机, 出发点是幼儿自己游戏的内在需要,而不是教师处于教育的意图,即 幼儿需要的时候介入,老师的介入使他们更好的实现其游戏的愿望; 老师是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提供了教师了解幼儿的窗口,观察是 重要的,观察是教师介入游戏的前提,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也能成为 教师预设教育活动的依据,更是评价幼儿发展水平的机会。通过瑶瑶 和佳佳的个案,从多方面验证了这些说法,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