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4月19日森林抚育实施方案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莲花山林场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根据财政部关于拨付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的通知(财农 95号)、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关于下达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建设任务计划的通知(赣财农 134号)精神, 我场将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建设任务3203亩。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莲花山林场地处鄱阳县的北部,位于东经117421.45116589.73,北纬29427.1729336.12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402米,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属黄山余脉,自然条件较好,森林植被较好,是个典型的低山
2、高丘林区。林场现有林地面积16.8万亩,森林覆盖率87.4%,年平均温度16.7c冬夏温差较大,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3250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75天,气候具有自然时间中等,昼夜温差较大,降雨量均恒的特点,适宜森林生长。(二)社会经济情况莲花山林场有6个分场,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670人, 其中城镇人口1210人,农村人口6460人。 全场生产总值5459万元,农业总产值710万元,林业总产值280万元,工业总产值446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0元,林农人均收入2900元。(三)森林资源状况林地面积16.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9.6%,有林地面积16.5万亩,
3、灌木林地面积111亩,竹林面积3182亩,公益林面积73690亩,国家森林公园面积82635亩:其中林地面积79665亩,森林覆盖率87.4%。林种有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一般用材林,经济林,以防护林为主。二、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必要性林场现有中幼林面积160749亩,占林地面积96%,其中幼龄林面积134074亩,中龄林面积26675亩,从起源看,人工中幼林面积33534亩,天然中幼林面积127215亩。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幼林抚育等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大,森林生长郁闭度较高,影响林木生长质量,森林火险等级高,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和森林功能的发挥,森林存在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安全
4、隐患。近些年来,造林的积极性不高,在家劳力少,投入大,导致砍树容易,造林难,林地次生灌木多,加上气候状况的变化,森林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立足森林资源现状,加大森林抚育力度,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综合功能是推动森林的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三、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要求,立足我场森林资源现状,以提高森林质量以及增加职工和林农收入为核心,开拓创新、强化管理、严格监督,积极探索建立与现代林业建设相适应的森林经营模式,以卓有成效的
5、工作全面完成试点任务,为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打好坚实的基础。(二)基本原则1、稳步集中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抚育试点工作,任务安排要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便于抚育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2、提高林农收入原则。抚育任务应由国有林场职工完成,重点帮助闲散职工和生活困难职工,以提高林农职工收入。3、自愿和公开原则。及时对抚育补贴政策、任务、作业方式、作业时间、资金安排及抚育施工人员情况公开公示,主动接受单位职工和社会监督。4、限额管理原则。合理安排中幼林抚育任务,实施人工中幼林抚育确需采伐林木的,采伐计划在“十二五”年度森林采伐限额内解决,由县林业局设计队编制作业设计书。5、科学有效原则。采取先幼龄林、后
6、中龄林;先商品林、后公益林;先人工林、后天然林;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抚育措施,优先安排卫生伐、生长伐和幼龄林透光抚育,切实提高工作成效。确需对天然林进行抚育的,以割灌,修枝等措施进行抚育,不得涉及林木采伐或清理林木。(三)任务安排和建设布局本次我场森林抚育任务安排共计3203亩,其中公益林 亩,商品林1195亩,按龄组分:中龄林2818亩,幼龄林385亩。按起源分:人工林3203亩,根据森林资源现状和抚育集中连片原则,主要安排在清溪分场、计林分场、潘村分场、九流分场进行,其中清溪分场1738亩(公益林1738亩),计林分场115亩(人工林115亩),潘村分场800亩(人工林800亩),九流分场
7、550亩(人工林550亩)。四、主要技术措施及进度安排(一)主要技术措施根据试点分场林地实际情况,我场 抚育措施主要包括抚育间伐、修枝、割灌、剩余物清理、简易作业道修建和抚育效益监测等内容。1、抚育间伐。根据林分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透光伐和生态疏伐等间伐方式,其中透光伐适宜在幼龄林中进行,生态疏伐适宜在中龄林进行,抚育间伐要严格按照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 )的要求进行,生态公益林抚育后的郁闭度不得低于0.6,林分平均胸径不得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单位面积保留株数在森林抚育规程规定的人工林主要树种抚育后保留木株数范围内。2、修枝。主要在自然整枝不良,透风透光不畅的林分中进行,一般采取
8、平切法,重点修剪枝条,死枝过多的林木,修枝高度幼龄林不超过树高的三分之一,中龄林不超过树高的二分之一。3、割灌。在林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幼龄林和中龄林中进行,重点清除妨碍林木生长的灌木。4、剩余物清理。抚育作业剩余物应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要求,采取堆集、平铺或运出等适当方式予以处理。5、简易作业道修建。根据实际需要,修建简易的作业道,布局和技术要求参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 )等规定执行。6、效益监测。森林抚育效益监测分县级监测和省级监测,县级监测由试点单位负责布设效益监测点和定期开展监测。1、监测方法、森林抚育效益监测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
9、,每个监测点(监测样地)都要在同类型未实施森林抚育林分中设置一个对照样地进行对比试验。要求试点单位至少布设3个监测点。2、监测点设置。监测点设置应分别不同林分类型、不同抚育方式(针叶林或阔叶林)、不同间伐方式(透光伐、生态疏伐、卫生伐、景观伐和生长伐等)分别布设。3、监测内容。一是研究经过采取不同的抚育方式、不同的抚育次数对林分因子(树高、胸径、蓄积、材积生长总量、林分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二是研究经过森林抚育对生态因子(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土壤理化性质、小气候、森林碳汇等)所产生的影响;三是研究经过森林抚育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4、其它要求。在确保监测点代表性前提下,监测点尽量设置在交通便利
10、的小班。监测样地面积600平方米(24mx25m)。(二)进度安排1、计划落实阶段( 12月10日- 12月20日)。 由县财政局和林业局根据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下达的试点任务,落实到试点单位,同时组织编制莲花山林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并报送省林业厅审批。2、规划设计阶段( 12月20日- 2月5日)。试点单位根据批复的实施方案,按照森林抚育规程、国家林篇二: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平川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白银市平川区地处甘肃省中部、白银市东北部,位于东径10503141050918和北纬363045363550之间,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1504米,
11、总面积315.9万亩,属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度脆弱,自然条件相当严酷,森林植被稀疏,造林难,成林更难,是一个典型的缺林少绿地区。林业用地面积96.67万亩,平川区现有耕地面积26.3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73%。年平均温度为8.2?,冬夏温差较大。平均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为1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69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气候具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稀少的特点。(二)社会经济情况平川区现辖4乡3镇4个街道办事处,60个行政村27个社区,总人口2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万人,农村人口10.1万人。 全区生产总值47
12、.9亿元,同比增长5.8%,农业总产值2.68亿元(林业产值0.19亿元),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8元(林业收入233元)。平川区辖内现有崛吴山林场一座国有林场,面积5.6万亩,地处平川区东南部高山区,居住着平川、靖远4个乡、28个行政村的2万余户人口,区内居民以农牧业为主;崛吴山林场现有职工7人,人均年收入元。(三)森林资源状况平川区林业用地面积96.6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0.7%,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20万亩,其中国有林0.92万亩,集体林0.28万亩;疏林地0.02万亩,属国有;灌木林地43
13、.16万亩,其中国有灌木林28.97万亩,集体灌木林14.16万亩;未成林地0.04万亩,属集体所有;苗圃地0.01万亩,属国有;宜林地0.23万亩,属国有;国有林业辅助生产用地0.00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7.73%。林种以防护林为主,包括防风固沙林0.1万亩,水土保持林45.95万亩,水源涵养林5.43万亩共计53.15万亩;经济林1.54万亩,特种用途林0.13万亩。现有森林总面积万亩,林龄结构、活立木蓄积量、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林木年生长量、年采伐量、森林蓄积年消耗量消长变化指标。二、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必要性我区现有中幼林面积 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 %,其中幼龄林面
14、积 万亩,中龄林面积 万亩,从起源看,人工中幼林面积 万亩,天然中幼林面积 万亩。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幼林抚育等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缺乏力度,森林生长不良,质量低下,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仅为15.6立方米,病虫害频发,森林火险等级高,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和森林功能的发挥,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林分质量不高,成林时间被延长;二是林地生产力下降,林分质量差、林木生长量低导致林地生产力下降;三是林分健康状况差,未及时抚育间伐的中幼林存在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隐患。从近几年的实施造林的检查验收情况来看,如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情况差等质量效果令人堪忧,分析原因,一方面幼林的抚育管护是林木生长好坏以及提高
15、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关键,另一方面,造林的管护关系到林木的生长质量,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及时进行合理的抚育工作是巩固造林成果、加速林木生长的保证。随着近年来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状况的恶化,森林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立足森林资源现状,加大森林抚育力度,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综合功能,是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三、工作安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以及省上关于林业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国家投资为引导,以中幼林抚育间伐为手段,经过对中幼龄林采取科学合理的抚育措施,积极探索适合我区的森林经营技术和管理模
16、式,不断提高我区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促进森林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区森林经营水平奠定基础。(二)基本原则1、稳步集中原则。积极稳妥、规模推进抚育试点工作,任务安排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便于抚育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2、促进就业原则。国有林抚育任务应由林区林业职工完成,重点帮助解决当前天保工程区和国有林场职工就业和生活困难等问题。3、自愿和公开原则。及时对抚育补贴政策、任务、作业方式、作业时间、资金安排及抚育施工人员情况公开公示,主动接受单位职工和社会监督。4、限额管理原则。合理安排中幼林抚育任务,实施人工中幼林抚育确需采伐林木的,原则上要在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内编制作业设计
17、。采伐限额不足,需要临时申请增加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的,在省政府下达的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的10%内提出申请,经县(区、市)林业主管部门逐级审核后上报省林业厅审批。5、科学有效原则。采取先幼龄林、后中龄林;先商品林、后公益林;先人工林、后天然林;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抚育措施,优先安排卫生伐和幼龄林透光抚育,切实提高工作成效。确需对天然林进行抚育的,以割灌、修枝等措施进行抚育,不得涉及采伐或清理林木。(三)任务安排和建设布局本次我区森林抚育任务安排共计10000亩,其中幼龄林6200亩、中林龄3800亩,按林种安排为人工林3460亩、天然林6540亩;根据我区森林资源现状和抚育工作集中连片便
18、于实施的原则,中幼林抚育工作主要安排在国营崛吴山林场进行实施作业,其中阴黄水林班6340亩:人工林2650亩、天然林3690亩;大水沟林班2627亩:人工林810亩、天然林1817亩;马场圈林班1033亩,全为天然林。(四)主要技术措施及进度安排1、抚育方式。抚育方式以修枝为主,并对一些林分实施除草和割灌措施。2、抚育项目进度安排。外业调查、施工方案、项目设计及审查报批于 12月底前完成,工程期预计6个月, 3月初至 5月底对人工林进行抚育, 9月初至 11月底对天然林进行抚育。 12月初由区林业局组织相关科室及技术人员自查,并于12月底报市林业局及上级林业部门核查验收,并进行试点成效评价、工
19、作总结上报等。篇三:森林抚育经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目 录一、项目概要 1二、xxx林场基本情况 2三、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四、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依据 6五、森林抚育经营试点的目标和任务 7六、项目组织实施 9七、投资规模、资金筹措和使用管理 10八、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11九、保障措施 12十、相关附表附图 15xx县xxx林场森林抚育经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森林抚育工作是调整中、幼龄林树种组成和密度,改进林分卫生环境状况,促进林木生长,科学培育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多种功能,使森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为积极稳妥地做好中幼林抚育这项试点工作,根据省财
20、政厅、林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农 193号)和省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有关精神,现编制浙江省xx县xxx林场森林抚育经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要森林抚育是培育森林的一项重要手段。它主要是调整林分结构,淘汰非目的树种,使目的树种扩大生存空间、加速生长,缩短工艺成熟龄;改进森林卫生状况,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改进林木品质,提高木材利用等级和木材总产量。开展森林抚育,有助于减少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功能。这项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林业建设从以造林为主、注重数量的扩展阶段,向造林和森林经营并重、质量双赢的新阶段
21、,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经过对亟待抚育的中幼龄林分实施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措施,调整林分结构,改进林分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功能,获得最佳效益。同时,分析试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森林经营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为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奠定基础。 ,根据浙江省森林抚育经营试点有关精神,浙江省xx县xxx林场确定开展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试点面积5090亩。二、xxx林场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基本情况1、自然地理条件xx县xxx林场位于xx省xx县东南部,毗邻x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理位置为:北纬28164
22、5282132,东径12049191205403。北与xx县xx乡接壤;南与xx县xx乡交界;东与ss县为邻;西与xx县xx镇相交。林场山脉多皱褶,地形复杂,由势陡峭。山地海拔大多在400800米之间,平均海拔540米左右,坡度在36以上的山地面积占65.9%,2635的占33.8%,1625的仅占0.3%,平均坡度为37。峰谷之间相对高差较大,形成山陡、沟深,开阔度狭窄的地形。林场气候类型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区内密布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形成特有的小气候,具有温差小、降水多、湿度大、水热条件优越的特点,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极适宜的生长环境。年均温18.2,极端
23、最高温40,极端最低温10,大于10的积温41603700,无霜期280天。年日照时数1820.2小时,日照天数达200天以上,日照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均蒸发量1431.9mm。年均降水量1702.2mm,降水日175.4天,主要集中在3-6月。2、经济社会基本情况xxx林场共划分7个林区,下属21个护林点,现有在职职工76人,另有离退休人员42人。在职职工中有各类技术人员共12人。林场有自建公路44.3公里,林场场部、分场场部和森林公园管理处均有通讯设施。 ,林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90.0万元,总收入366.0万元,总支出360.5万元。县财政拨入事业费44.0
24、万元,各级单位拨入专项资金60.0万元。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13600元, 末,林场拥有各类固定资产4546.58万元,其中林木资产2543.01万元。建立xxx林场以来,林场已在交通、电力供应、通讯设施、给排水、接待服务设施、景区景点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711.1万元。(二)林业建设和森林资源现状xxx林场总面积24785亩,其中林业用地24409亩,非林业用地376亩,分别占98.48%,1.52%。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3146亩,占94.83%,疏林地面积0亩,占0%,灌木林地面积545亩,占2.23%,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98亩,占1.22%,无立木林地面积247亩,占1.01%,其
25、它林地面积173亩,占0.71%。林场森林覆盖率94.12%,林木绿化率95.59%。活立木总蓄积83471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83439立方米、占99.96%,四旁树蓄积5立方米、占0.01%,散生木蓄积27立方米、占0.03%。林场森林植被生长茂盛,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乔木树种主要有人工杉木林、柳杉林、马尾松林、竹林、松杉混交林以及天然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等。场内野生动物较多,林场范围内有目击者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豺、野猪、獾、猕猴、黑鹿、苏门羚、獐、穿山甲、山羊、野兔、松鼠、猫头鹰、竹鸡、斑鸠、啄木鸟、黄莺、画眉、鹰等哺乳纲动物和鸟类纲动物,以及大量的蛇等爬行类动物和
26、鱼类。(三)森林抚育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因多年来无资金投入,我场七个林区林相很不整齐,林木年龄差异大,树种复杂,密度分布不均,下木密集,藤灌丛生,卫生状况不良;人工林因造林密度过大,郁闭度在0.8以上,乔灌混杂,亟待抚育,促进生长。1、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利用率不高。中幼林抚育间伐,生产的都是小径材,当地很难利用,作柴火职工农户烧不了这么多,也不愿意,运到县城销售,但路程远,运费高,每立方米小径材运费就是100多元,有时连职工的劳务费都付不起,职工不愿搞。2、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采伐限额管理体制不明。由于森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生产成本高,其中中幼林抚育,需采伐相当一部分胸径6厘米以
27、上的林木,受采伐限额的限制,有的抚育采伐变相成了择伐,以取材为目的。篇四:重庆市 森林抚育试点实施方案重庆市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财政局 10月目 录前 言 1一、基本情况 2(一)自然、社会状况 2(二)森林资源状况 2二、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目的 3三、试点工作基本原则 3四、试点任务分解与进度安排 3(一)任务分解 3(二)实施进度安排 4五、试点补贴资金使用管理 4(一)补贴资金的使用范围 4(二)补贴资金的拨付 5六、抚育采伐指标的落实与管理 6七、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成效监测与评估 6(一)监测内容。 6(二)监测方法。 7(三)成效评估。 7八、试点工作主要内容
28、 7(一)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与审批 7(二)作业设计的编制与审批 8(三)实行公开公示制度 8(四)施工作业的组织与管理 8(五)检查验收的组织与实施 8(六)信息档案建设与管理 9九、保障措施 9(一)加强组织领导 9(二)深化配套改革 10(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四)强化资金管理 10(五)加强施工质量 11(六)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11前 言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调整林分结构,改进林分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功能,获得最佳效益的重要手段。这是全体务林人期盼已久的大事、好事。为了加强森林经营工作,提高
29、森林经营水平,组织开展好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财农 113号)和国家林业局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办法(林造发 20号)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基本情况(一)自然、社会状况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幅员面积8.24万km2。辖40个行政区县(自治县)。以主城区为依托,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层级式的现代城市群。全市总人口3198.87万,其中城镇人口1311.29万。重庆市地形东高西低,由南北两面向长江河谷倾斜,地貌分为西部方山丘陵区,中部平行岭
30、谷区,北部、东部、南部中低山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区,年平均气温16-18,无霜期116-361天,年日照总时数1000-1400 h,降水量1000-1350。属中亚热带四川东北部盆地山地黄壤区。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紫色土、黄棕壤、石灰土,棕壤,还有少量红壤。(二)森林资源状况重庆市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类型多样,主要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据不完全调查,有高等植物6000余种,其中银杉、水杉、崖柏、红豆杉、珙桐等都是世界珍贵树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408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288万公顷,疏林地面积12.54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6
31、8万公顷,其它林地面积39.46万公顷。森林蓄积1.3亿立方米,森林篇五: 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试验林场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 施 方 案森林抚育工作是调整中、幼龄林树种组成和密度,改进林分卫生环境状况,促进林木生长,科学培育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多种功能,使森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为积极稳妥地做好森林抚育这项试点工作,根据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林业厅关于拨付 第一批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的通知(甘财农 309号)和甘肃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森林抚育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编制工作的通知(甘林造函 68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编制皋兰县试验林场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
32、。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皋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兰州市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33210414,北纬36053651。东邻白银市白银区和兰州市榆中县,南接兰州市城关区和安宁区,西连永登县和西固区,北与白银市景泰县接壤。东西宽64km,南北长88km。2、地形地貌及特征皋兰县处于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为黄土梁峁沟谷和小川台地等类型,地貌大致可划分为黄土丘陵、山地和河谷、山间平地三个地貌单元。黄土丘陵的主要形态是黄土梁峁,而以独立峁为主,峁与峁之间为分水鞍连接。山地多为中低山,一般山势平缓,切割较微。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多为南北走向,
33、海拔高度在14592米一2445.2米之间,相对高差达986米。境内共有0.5公里以上的大小砂、土沟4977条,全长6743.7公里,这是全县水土流失侵蚀沟的发源地,沟壑密度2.64公里平方公里。沟与沟所夹的山梁 、梁峁为旱作农业区 、放牧区和荒山荒坡,被黄土梁峁和石质山岭环峙的宽谷平川,是该县主要的农作物、农田防护林和商品经济林区。3、土壤皋兰县土壤多属风成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层深厚,一般达1340m。呈偏碱性,碳酸盐含量高,ph值7.58.2之间。全县土壤以灰钙土为主,主要包括黄绵土、吃紧土、紫土、黄白土和灰白土五种占94.04%,其次是红粘土、灌淤土。全氮含量0.02%0.088%,全
34、磷含量0.042%0.072%,全钾含量2.04%,碱解氮3848mg/kg,速效磷(p2o5)13.816mg/kg,速效钾(k2o)177.5195mg/kg,有机质含量0.73%1.13%。其土质总的特点是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团粒结构松散,持水、保肥性能差。4、气候皋兰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大陆性气候显著,区域性差异较大,东南部为温暖干旱区,中部为半干旱区,北部为温凉半干旱区。总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降水稀少,光照较强,蒸发量大,气候变化剧烈,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阴湿,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7.1?,0?活动积温3340?,10?活动积温2798.3?,年
35、日照时数在24372793小时之间,平均为2768.7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29.78千卡/cm2,年平均无霜期144天,年平均降水量266mm,年平均蒸发量1807mm,是降水量的7倍。降水年际变化大,且分配不均,夏秋季雨量集中,冬季雨雪稀少,79月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并多以局部暴雨出现,造成水土流失,引起山洪暴发,冲垮堤坝、道路,淹没农田,毁坏农作物,带来严重损失。5、水文与植被自然情况皋兰县属引黄灌区,黄河干流流经本县什川镇35.2km,般流量1010m3/s,汛期流量5570m3/s,枯水期流量501m3/s。县域内地下水资源贫乏,在全县540多条沟道中,只有17条的下段和沟口有泉水流出,地下水年可开采量962万m3,因水质差、矿化度高,大部分地下水水质苦咸,不宜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