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髓外浆细胞瘤1例_第1页
扁桃体髓外浆细胞瘤1例_第2页
扁桃体髓外浆细胞瘤1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扁桃体髓外浆细胞瘤1例【关键词】扁桃体髓外浆细胞瘤髓外浆细胞瘤EP是较为罕见的一种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变。占所有肿瘤的35,好发于男性,其确诊需要比拟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治疗手段主要是放射治疗、手术和化疗等。近年来国内外有些许病例报道,现将我院诊治的扁桃体浆细胞瘤患者1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2022年11月13日无明确诱因出现右侧咽部梗阻感,空咽时明显,吞咽食物时无梗阻,但有咽痛出现,无发热、咳嗽、吞咽障碍、进饮食呛咳、呼吸困难等。在其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右侧扁桃体外表近上极新生肿物,约“花生米大,予抗生素静滴详细药名、剂量不祥,效果不佳。11月23日转来我

2、院就诊,以“扁桃体肿瘤收入院。查体示T:36.6?,P:73次/in,Bp:150/90?Hg。咽部轻度充血,右侧扁桃体度肥大,超过中线,下1/2分叶状增生明显,灰褐色,外表毛糙呈菜花状,上有少许脓性渗出物,部分破溃,左侧扁桃体正常,下咽及喉部正常,颈淋巴结未扪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部分T波改变。肝功:白蛋白36.40?g/L,球蛋白28.00?g/L,白球比:1.30。免疫球蛋白G16.6?g/L,免疫球蛋白术后病理报告右侧扁桃体浆细胞瘤。由切片一可见外表鳞状上皮呈过度角化及轻度乳头状增生图1,固有层内淋巴小结大部分消失,仅残留少数淋巴小结,浆细胞外形单形一致,绝大多数是成熟的浆细胞,细胞核

3、呈圆形,染色质粗块状表盘形,胞浆嗜碱,偏心分布。也见部分未成熟的浆细胞和间变的浆细胞,前者细胞核较大,核不规那么,染色质较淡,核仁不明显,后者核大小不一,染色质较粗,部分染色质呈囊泡状,核仁明晰可见,双核细胞亦可见。固有层出血,纤维素性坏死较明显。毛细血管数目增多,管腔增大,稍不规那么,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由切片二可见图2:右侧扁桃体坏死组外表鳞状上皮过度角化,固有层内多数为成熟浆细胞,可见部分未成熟和间变的浆细胞1010)坏死组织及炎性渗出,固有膜内大量浆细胞及增生活泼的淋巴细胞并向表皮层浸润生长1010)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1卷3期林均武,等.扁桃体髓外浆细胞瘤1例HT5SS织及炎性渗

4、出,外表鳞状上皮细胞呈轻度增生,固有膜内见大量浆细胞及增生活泼的淋巴细胞并有向表皮层浸润生长的趋势。浆细胞核呈圆形,胞浆嗜碱,偏心分布。2结果患者术后术创恢复良好,行肾功能和骨X线摄片无异常,患者回绝行其它相关检查并放射治疗。2022年5月患者以右颈部肿物收入院,查体发现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中上段有约4?5?肿块,质韧,无触痛,与周围无粘连。颈部B超示为肿大的淋巴结,经行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仍然确定符合浆细胞瘤。于全麻下行右侧颈清术,切除肿大淋巴结共6枚,大者一枚,约6?3?4?,椭圆型,质韧,包膜完好,与周围无粘连。小者共5枚,约3?2?2?。术后抗感染治疗,常规7天后撤除刀口缝线,术后病理诊断

5、为:浆细胞瘤。全身骨骼拍片、血及尿液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痊愈出院。患者仍回绝放疗。嘱定期复诊,随诊6个月无异常发现。3讨论3.2EP确实诊要求1活检证实为非骨髓起源的浆细胞瘤,且经全面的骨髓、影像学检查,以及血和尿的生化检查、蛋白电泳等除外的多发性骨髓瘤1,4;2骨髓浆细胞5%,但有学者建议骨髓浆细胞10,也有学者认为骨髓活检应正常5。3.3浆细胞瘤临床分类可分为4类,1多发性骨髓瘤;2孤立性骨髓内浆细胞瘤;3浆细胞性白血病;4髓外浆细胞瘤EP。其中EP缺乏浆细胞瘤的10。由于浆细胞分布广泛,EP可发生在各部位脏器及组织,但好发于富有淋巴组织的上呼吸道及口腔黏膜,系原发性肿瘤,低度恶性,可局限在

6、部分,亦可转移至颈淋巴结或其它器官。其临床特点为无浆细胞骨髓瘤的一些表现,如贫血、高血钙、肾功能衰竭,1520可有单克隆玻肿瘤一般对放疗敏感,可在彻底手术切除后加放疗,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达79。EP的死因主要为肿瘤的扩散、复发和术后并发症,复发多发生于术后5年内。复发后手术和放疗仍有效,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复发可能是全身发病的前兆,所以应定期随访。3.4临床分期分为3期。期为局限于原发部位,期累及其引流的淋巴结,期发生远处转移。本例应属期。EP对放射线敏感,手术和放疗对EP均有效。3.5病理特征EP为单一的肿瘤性浆细胞组成,但浆细胞分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可见到一定量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浆细胞及不成熟的浆细胞向成熟的浆细胞的过渡。有学者利用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肿瘤细胞中lgG或lgG的分泌情况,证明肿瘤细胞lgG轻链的差异于预后有关6,分泌lgG的EP患者的预后往往比分泌lgG的预后好,因此这种分型可以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6,7。病理学诊断是该病诊断的关键,但只从部分病理学表现难以区别EP和。3.6治疗目前,EP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放射治疗、手术和化疗等。否认态度1,2。比拟局限、有足够的切除范围时,可首选手术3。已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可以行部分淋巴结切除或颈清,之后加辅助放疗1。3.7预后EP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070,治疗后的中位生存年限为68年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