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牡丹亭》说_第1页
昆剧《牡丹亭》说_第2页
昆剧《牡丹亭》说_第3页
昆剧《牡丹亭》说_第4页
昆剧《牡丹亭》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昆曲、江南丝竹 昆剧牡丹亭说昆剧牡丹亭渊源于太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2月19日,下午16:54,娄东昆曲堂名社徐锦元社长,在“我爱良辅昆曲群”中发出明日宾河社区演出地照片和演出有关事项,让曲友们心里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接着又发一则喜出望外消息:“苏州昆剧院12月27日晚上,在太仓大剧院献演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要票的请报名给我。”大家虽先前观赏过上海昆剧院送戏下乡来太仓,精彩上演的传统版昆剧牡丹亭,但还觉得不过瘾,还想再睹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大饱眼福,心满意足。曲友们从小就听过太仓“王阁老”家的故事,与传世经典昆剧牡丹亭,有着特殊的缘由,与昆曲有

2、着深厚的感情,心心相印,息息相关,真有“非鱼耶知鱼之乐也!”陈惠菊马上第一个发出:“我要的!”接着钟庆辉老师、纪蕴玉、杨静倩、柯耀英纷纷欣喜若狂踊跃回复订票。在市老年大学兼职教昆曲的柯耀英,更是怡然自得,积极提供很多有关苏州昆剧院和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的有关信息:“排练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的昆曲大师,是我们昆曲班王美华阿姨老公的哥哥叫汪世瑜,他受白先勇先生的邀请。”并将百度百科汪世瑜正面照贴上,和蔼可亲的艺术大师汪世瑜先生照下面清晰标着:“汪世瑜,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江苏太仓人”(注:我也曾听过双凤汪永新同学说起,他称汪世瑜先生谓:“小伯伯”)“主演刘煜,原太仓沪剧团刘坚老师的女儿;饰演柳梦梅也是太仓

3、人刘煜到香港去教明星赵雅芝、刘嘉玲昆曲”。微信帖上又晒出:刘煜与赵雅芝、刘嘉玲合影照,赵雅芝、刘嘉玲化妆演唱了昆曲。大家都熟悉并记得十几年前与曲友一起赴南郊良辅中学,擅长演唱牡丹亭的苏州戏校小姑娘刘煜,出类拔萃,巳经成长为大明星赵雅芝、刘嘉玲等的昆曲小老师,后起之秀,如雷贯耳,不可小觑!刘煜与唐晓成两位娄东小老乡,后生可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粉墨登场,成功演绎名副其实的青春版牡丹亭,献演给家乡人民,这是最珍贵的一份心意。牵动人心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太仓演出与众不同,吸引了上海、苏州、昆山三地曲友前来观看,让四地曲友难得获此机会,团聚在一起,细按宫、商,既唱牡丹亭曲,又看牡丹亭戏,欢

4、声笑语,掌声迭起,尤如过一个热闹的“昆曲人自已的节日”。让娄东曲友激动不已的是迄今为止,太仓已上演三版不同的昆剧牡丹亭第一版,万历八年(1580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已为未婚夫徐景韶守寡五年的23岁王焘贞,上演活生生与墓中夫君团聚的真实版、历史剧牡丹亭;吸引了全国各地十万人前来观看,轰轰烈烈,震动朝野,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和强烈的悲剧冲突,惨绝人寰,史无前例,可歌可泣,永世难忘。第二版,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剧作家汤显祖刚撰写完牡丹亭,王氏家乐班就在“鹤来堂”上演,又名还魂记悲喜交加,叹为观止,震动江南,闻名遐迩。第三版,由台湾剧作家白先勇改编的现代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迄今420年后,将在

5、太仓隆重演出,还是由太仓籍昆曲艺术家汪世瑜指导,重现委婉凄美的动人剧情,再现天作之合的经典永传。并由太仓籍苏昆年轻演员刘煜、唐晓成联袂主演,展现头角峥嵘,风华正茂,美得不可方物,名震四方。众所周知,昆曲发源于明嘉靖年间的太仓南码头,迄今只有470多年,“曲圣、鼻祖”魏良辅,独占鳌头,至高无上,早就和文学家、剧作家汤显祖一起,正襟危坐在中国苏州昆曲博物馆内,供人瞻仰和学习”。即使推前以“杨维祯、顾瑛(玉山)创“昆山腔”算起的600多年前,也源于曾是昆山州府之地的太仓浏家港“茜泾西”,故址:“茜泾之西门外西南四里许。”苏州现有一条横马路,名“苏茜路”,按苏州市民政局撰写的浅析苏州市区道路地名的命名

6、特色解释:“茜园,在太仓茜泾,元末明初顾德辉(顾阿英)园地。茜园的声名及影响,可见一斑。”昆曲故地一一娄东太仓,更是产生昆剧牡丹亭之地,翘楚全国,独一无二,名不虚传,人尽皆知,驰名中外,流芳百世。青春牡丹亭秀外而慧中2001年,产于江苏太仓“南码头”的昆曲,成为“世界人类囗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由此开启了人们关注和探究中国古老的昆曲艺术。2004年,白先勇先生远见卓识,率青春版昆剧牡丹亭首登台北,一炮而红。也让昆曲从台湾到香港,从苏州到北京,从武汉到兰州,再从英国到美国,足迹遍布世界,更是受到年轻人追捧,让古老的传统艺术再度焕发出青春活力。十多年一路走来,魅力不减当初。清丽缠绵的唱词,委婉抒

7、情的唱腔,把观众带入到如梦如幻的诗情画意中,国内外上演都会引起巨大轰动。昆剧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一部古典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杰作。剧情描述两位妙龄男女青年,为了追求婚姻的自由和幸福的生活,勇敢地向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礼教进行了至死不渝的斗争。挑战了“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故事曲折离奇,缠绵缱绻,雅俗共赏,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其中精彩的【惊梦】充满浓厚的诗意;【回生】充满神话的色彩谑庵居士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中记:“杜丽娘之妖也,柳梦梅之痴也,老夫人之软也,杜安抚之古执也,陈最良之雾也,春香之贼牢也,无不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也。”人

8、物塑造生动典型:有美丽而倔强的杜丽娘;热情而富有才华的柳梦梅;慈祥而懦弱的杜夫人;顽固不化而又冷酷势利的杜子充;天真爽朗而大胆的春香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删繁就简,古韵今唱,演绎八出:一、惊梦;二、言怀;三、道觋;四、离魂;五、冥判;六、忆女;七、幽媾;八、回出。全剧凸现:“难更显珍贵,美更具古韵,雅更显东方”。承前启后,传承经典古朴传统文化昆曲的温文尔雅、不落俗套的精髓。青春版昆剧牡丹亭,是苏昆院庆祝改革开发40周年舞台艺术的精品;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丰硕成果,值得发扬光大。苏昆剧院90后闺门旦刘煜,不愧是顾湘老师的学生;张继青等大师们的爱徒,曾担纲主演过牡丹亭白蛇

9、传玉簪记水许记活捉等,声行并茂,身手不凡。再演青春版牡丹亭,游韧有余,异常唯美,唱腔百转千回,柔情入骨,生动地把十六岁少女杜丽娘、怀春、欲说还羞的娇嗔模样;一颦一笑、一饮一啄,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赏心悦目,扣人心弦,让人忍不住都要为她叫一声真好,赞一声唯美!青年才俊唐晓成,初出茅庐的无冕小子,气宇轩昂,别开生面,让人眼前一亮,大胆发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举止娴雅,绘声绘色,身段俊逸,唱腔清亮,引人入胜,荡气回肠,演活了清新、风神俊雅的谦谦君子柳梦梅,观众掌声,不绝于耳。演绎跨越400多年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见人爱的一部传统经典昆剧。全剧完全遵循原汁原味,呈现正宗、正派、正统的演出

10、原则,遵从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现代青春时尚元素,但不滥用现代,集美大成,沁人心脾,将传世佳作呈现给观众,美轮美奂,无与伦比。太仓观众异口同声赞扬同邑刘煜、唐晓成出色的表演,感谢苏州昆剧院全体演职人员,倾情为“昆曲娘家太仓”上演了一台精美大戏,献上元旦厚礼,值得点赞和传颂。昆剧牡丹亭原题还魂记牡丹亭原题还魂记,不但有浓厚历史缘由,更有无数史料为证。2016年12月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第10卷第4期作者、太仓市政协陆静波撰写的汤显祖昆曲【牡丹亭】在江苏太仓创作的考述、2017年3月第11卷第1期撰汤显祖昆曲【牡丹亭】在江苏太仓首演的考述,史料详细,文笔犀利,一语惊醒睡梦人!苏州戏曲志载:“汤显

11、祖牡丹亭一写成,王氏家乐班即进行排练。”明杂剧史也载:“明中叶著名的士大夫家班,见于文人诗文记载的,有苏州故相王 # 昆曲、江南丝竹锡爵家班。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载:“王锡爵家乐班是用昆腔演出牡丹亭最早的记录”言之凿凿,跃然纸上。江熙扫轨闲谈云:“王文肃家居,闻汤义仍到娄东,流连数日,不来谒,径去,心甚异之。乃遣人暗通汤从者,以觇汤所为。汤于路日撰牡丹亭,从者窃写以报。逮成,汤袖以示文肃。文肃曰:吾获见久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义仍填词,妙绝一时,牡丹亭曲,尤极情挚。世或相传,云剌昙阳子(王锡爵女)而作,然太仓相君实先令家乐演之相君虽盛德有容必不反演之于家也。”宋直方琐闻别录“昙阳子”载:“

12、娄东家素其梨园,闻外论籍籍,即命家僮急习还魂,曲尽其妙,客至,辄以新剧进。”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在明首辅太仓王锡爵家“鹤来堂”上,由魏良辅女婿张野塘和嫡传弟子赵瞻云辅导“王氏家乐班”上演湯显祖撰写的牡丹亭,才让昆剧正式走上大雅之堂,数代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坚持八十多年,难能可贵!逊清乾嘉时代,天下承平,不论红牙白板,还是铁板铜琶,皆为所好。由“王氏家乐班”转成的“吉芳班”,在江、浙、沪一带名声大振。张岱陶庵梦忆记载:杭州的一次演出中,曾出现“万余人齐声呐喊”壮观景象;在苏州枫桥杨神庙的一次演出中“四方观者数十万人”;留下浙江府台吴老太太赞为“绝响”证实太仓“吉芳班”演出,具有规模巨大

13、的社会影响力,让绮丽的昆剧牡丹亭,家户喻晓,深入人心,才能够让汤显祖闻名远扬。“王氏家乐班”和“吉芳班”连续坚持一百年多年演出昆剧,红氍毹上,耆旧生辉。鼎力培养艺术人材(包括家人),为汤显祖成名及推进昆剧发展,作出卓著的贡献,创造奇迹,功高盖世,名垂千秋。更让牡丹亭在戏曲舞台上传唱至今420多年,太仓王氏家乐班就是“昆剧实验团”,身居高佼的头等功勋,不可埋没追根溯源,汤显祖作为太仓王锡爵师座的门生是三生有幸者,尽管功以才成,但不可忘却玉汝于成的恩师王锡爵公门桃李;更不能忘却“曲圣、鼻祖”魏良辅教授出优秀的女婿张野塘和嫡传弟子赵瞻云,胜任辅导“王氏家乐班”演昆剧。总而言之,魏良辅是伟大的“戏曲音

14、乐家”,人尽皆知唯一的“昆曲创始人”,是举足轻重的昆曲祖先;至高无上,独占鳌头,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汤显祖只是无数著名剧作家之一的幸运代表而己,孰重孰轻?不可偏彼!可有些学者,闭明塞聪,重汤轻魏,只提捧到高高神坛的汤显祖,不可思议。我们应该尊重历史,敬畏前人,厚德明法,怀瑾握瑜,抱诚守真,嘉言懿行。不仅要赞扬不朽汤公,更要歌颂、景仰,创制昆曲的先贤巨挚魏公一良辅也!那些学者,肯定不知道,如果没有恩师王锡爵的高瞻远瞩,没有王氏家乐班和昆曲、江南丝竹昆曲、江南丝竹 吉芳班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坚持一百多年的演出昆剧,汤显祖只能埋没于无数编剧者之中,更不会有机遇,能与魏良辅并肩进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受人

15、顶礼膜拜了。公道自在众人心,当时太仓能与汤显祖相媲比的就有两位剧作家,论职位,论艺术都要比汤显祖逊色。王锡爵儿子王衡:“学富才高,名驰海內世代书香显贵之家的进士,(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官位不小,又娴于度曲,撰有杂剧郁轮袍真傀儡长安街再生缘裴湛和合等,明代著名剧作家,现中国四库丛书中存其条目。王锡爵好友,太仓多才多艺的“文坛领袖”王世贞: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等职,涉足曲坛,多有建树。撰写了一部曲学论著曲藻,还有撰记真实时事的传奇鸣凤记,足以在中国戏曲史上占一席之地。经典的牡丹亭能够世世代代传承,除了汤显祖撰得好外,更主要是:一、归功于王锡爵女儿王焘贞(云剌昙阳子)歌尽倾君的作曲

16、,让人如痴如醉。二、归功于王氏家人对重情轻生烈女王焘贞的真挚怀念之情,才能坚持不懈。总之,青春版和原始版昆剧牡丹亭,是跨越生死流传的爱情传奇,是歌颂相思莫相负的美好爱情,是“百年修得同舟;千年修得共枕”的体现,作了最好的人性化处理,满足观众喜闻乐见,皆大欢喜大团圆结局,所以久演不衰,永远流传。解读牡丹亭生万千感慨现在,百度一查,姑苏宫观太仓篇之一“昙阳观”,载有:“太仓城厢旧有昙阳观,明代女冠昙阳子所居,今无存,原址在城西南”(注:其中太仓市直塘镇17岁已卒的徐景韶,错成昆山人,应于纠正。)清江左诗人娄东吴伟业(梅村)诗云:“吾州城南祠仙子,窈宨丹青映图史。玉棺上天人不见,遗骨千年蜕于此。”王

17、锡爵女儿王焘贞(昙阳子)故事,就是生离死别最凄凉的真实版牡丹亭。一个在地下坟里,一个在昙阳观內,阴阳相隔,她痴情于“生作人杰,死为鬼雄”,为郎殉节,不恋尘世,羽化升天,了却生死缘。太仓历史人物辞典P43载:“王焘贞(15581580)明太仓人,名桂,锡爵仲女。字直塘徐廷裸之子士人徐景韶。未嫁,景韶死。居家守贞,修道于昙阳观,号昙阳子,弟子从者众。万历八年廿三(1580),传得道化去。王世贞有昙阳大师传”。王焘贞,自号云剌昙阳子,从小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先生大名士陈眉公(陈继儒)对其惊讶不己。王焘贞自幼许配给了直塘徐廷裸(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浙江布政司参议)的儿子徐景韶为妻然而刚刚送彩礼仅三个月

18、,年仅十七岁的徐景韶因患病而早夭,徐家讣告至王府,焘贞因此哭了三天三夜,便白衣麻鞋,一身纟髙素。拜见其父,自称“未亡人,”从此虔诚修道。于万历八年九月初九在直塘七浦塘西段南岸徐景韶墓前羽化成仙。凌微年王世贞载:“明万历八年,九月初九,往日寂静的太仓小镇直塘可谓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原来二十三岁王焘贞将如期坐化仙(疑是绝食殉节)。首辅王锡爵与好友王世贞、王世懋、屠隆等一同前往。王世贞作昙阳大师传。远在浙江徐谓写昙阳大师传略,消息传到京城,有人上书弹劾王世贞与王锡爵,震惊朝庭”直塘历史文化胜览载:“四百多年前的万历八年九月初九,在太仓直塘发生一件名噪一时、震动朝野的大事,即昙阳子羽化成仙”。明代大学

19、士王世贞昙阳大师传载:“时栅以外三方可十万人,拜者、跪者,哭而呼师者,称佛者不开胜记。”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王太仓(王锡爵)以侍郎忤江陵予告归。其仲女昙阳子者得道化去。一时名士如弇州兄弟王世贞、王世懋,沈太史懋学、青浦令屠隆等无虑数百人,皆顶礼称弟子。先己豫示化期,并集于徐氏墓次,送者顷东南”。昙阳的众多弟子:王锡爵礼部尚书(父亲),王世贞刑部尚书,王世懋太常少卿,沈懋学宣城状元,屠隆青浦令,瞿汝稷荫官刑部主事,冯梦龙南国子监祭酋,徐渭文学家,汪道昆兵部左侍郎,陈继儒文学家都是当时各地的著名人物。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怀揣本草纲目,来找王世贞写序记载:“重九余过直塘,但见轿马纷纷,舟楫充塞,约有

20、数万之众集于直塘,谓仙姑升天之日也。”汤显祖(15501616年),曾前往直塘昙阳坐化实地查看(有待进一步考证),从昙阳仙子故事中汲取了灵感,创作了戏曲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亦可见这个论点也有一定的道理。少女王焘贞,就是真实版“杜丽娘”原型,堪比“杜丽娘”凄美悲壮,感天动地。这是封建社会最悲切剧:如期坐化,白日升天,香消玉殒,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明万历年间,文学家、改革家、首辅王锡爵,授官编修,累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能参朝廷机务,可就是没法保护自己心爱的女儿,没法摆脱封建迷信及旧婚姻制度的束缚,断送了自己掌上明珠女儿的青春、甚至宝贵的生命,令人唏嘘不已。作为父亲王锡爵,还亲自去送行,经历骨

21、肉生死离别,白发人送黑发人惨烈的场面,痛不欲生、欲哭无泪。这是愁肠寸断最至真的情感,是穿肺入心的黯然神伤。所以,王锡爵在演牡丹亭时说:“吾老年人,近颇为此曲(牡丹亭)惆帐”。玉茗堂全集诗集卷十三载汤显祖哭娄江女子有序诗序也云:因忆“周明行”(孔教)中丞言,向娄江王相国家劝驾,出家乐演此。相国曰:“吾老年人,近颇为此曲惆帐”。汤显祖为了纪念娄东痴情断肠于牡丹亭的俞二娘,更是为了纪念恩师家小他八岁的师妹王焘贞(昙阳子),曾经还可能是他心仪之人。康乾盛世,昆剧牡丹亭,演译汤显祖暗喻王焘贞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严遂成明事杂咏中前人述汤显祖牡丹亭之写作动机,不乏奇谭趣论。昆曲、江南丝竹昆曲、江南丝竹 # 其一谓,太仓相国王锡爵,欲将次女焘贞,许笈临川雅士玉茗生。某日客谈时,汤衣袖中突窜宠物一松鼠,令老相翁惊吓,家教陈继儒窜辍其举止轻佻,遂罢婚议。其二谓玉茗因以“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山人何不居山中”之语,讥讽华亭人陈继儒依附王锡爵儿子王衡,以致科场屡试不爽,故作见色还魂之绝唱,以刺太仓家事。太仓历史人物辞典载:“陈继儒(15581639)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仲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