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_第3页
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_第4页
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六班级上册的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重点 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 教学难点 正、反比例概念和推断及应用.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43-27 5.65+0.5 4.80.4 1.25 1001% 0.25402- 二、归纳整理.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1.回忆所学学问,填写表格【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2.分组争论: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3.总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连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分数 (1)整数比化简,

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3)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解比例:12 :x=8 :2 4.巩固练习. (1)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零件,今日8小时做了96个零件.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日所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 (3)解比例: =82 六班级上

3、册的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握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一)老师提问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讨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学问的来解决的.那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能不能也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体积)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演示动画圆柱体的体积1

4、) 1.老师演示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了16个相等的扇形,再根据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 2.同学利用学具操作. 3.启发同学思索、争论: (1)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近似的长方体) (2)通过刚才的试验你发觉了什么? 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外形变了. 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底面的外形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4.同学依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 (1)假如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体外形怎样? (

5、2)假如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长方体外形怎样? (3)假如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长方体外形怎样? 5.启发同学说出通过以上的观看,发觉了什么? (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 (2)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6.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1)同学分组争论: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2)同学汇报争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由于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

6、的底面积,(板书: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板书: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板书:V=Sh)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 例4.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1米=210厘米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2.反馈练习 (1)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是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形罐头盒的内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15厘米,它的容积是多少? (三)教学例5. 1.出示例5 例5.一个圆柱形水桶,从

7、里面量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水桶的底面积: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水桶的容积: 31425 =7850(立方厘米) =7.8(立方分米) 答:这个水桶的容积大约是7.8立方分米.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公式的应用. 六班级上册的数学教案3 l.使同学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依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写出比例,推断几个数是不是成比例;会解比例。 2.使同学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熟悉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的联系和区分,能够正确推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学问解

8、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 3.使同学熟悉比例尺的意义,能够应用比例的学问,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依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同学熟悉比例学问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里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单元教学难点:熟悉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的联系和区分。 (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六第15题。 教学要求:使同学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推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通过教学培育同学初步的综合、概括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

9、点: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推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l.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请你说出两个比。(老师板书) 2.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两个比的比值是多少?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熟悉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今日就依据比和比值来学习比例,并且熟悉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比例的意义。 让同学算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再比较每组里两个比的比值有什么关系。(指名板演) (1) 3 :5 24 :40 (2) : 7.5 :3 追问:比值相等,说明每组里两个比怎样? 说明3 :5的比值和24:40的比值都是 ,比值相等,也就是两个比相等,可以写成: 3 :5=24

10、:40(板书)这个式子表示两个比怎样? : 和7.5 :3也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板书: : =7.5 :3 这个式子也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上面两个等式表示的是怎样的式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下面两个比之间的哪些里能填=,为什么? 1 :23 :6 0.5 :0.25 :2 1.5 :315 :3 :2 :1 提问:填了等号后的式子是什么? 1.5 :3和15 :3为什么不能组成比例?要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看它们的什么?指出:要推断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看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以把两个比化简后看是不是相同的两个比。 3.教学例1。 出示例1,让同学先写出两次买练

11、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提问:怎样推断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让同学推断并写出比例。提问:能不能组成比例?(板书比例式)为什么?强调:只有两个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组成比例。 让同学依据比例的意义,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 :6=5 :( ) 0.8 :( )=1 : 假如同学有困难,启发用比值相等的方法推算。填写以后,提问同学:为什么填这个数? 4.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向同学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让同学看开头组成的两个比例,说一说其中的内项和外项。让同学计算上面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要求观看,从中发觉什么。让同学口答结果。提问:从上面的计算里,你发觉了什么,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12、并让同学说一说。假如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请你说一说外项和内项。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追问: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5.推断能否组成比例。 出示3.6 :1.8和0.5 :0.25。让同学自己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假如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2.6 :1.8和0.5 :0.25能组成比例吗?指出: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以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推断时可以先把两个比看成是比例。假如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假如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三、巩固练习 1. 提问: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

13、比例? 2. 完成练一练。 指名4人板演.其余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让同学说说是怎样推断的,并说明可以用两个比是不是相等推断,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 3.做练习六第1题。 让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假如能组成比例就再写出比例。提问练习状况并板书,让同学说明为什么。 4.做练习六第2题。 让同学推断,在练习本上写出来。提问:哪一个比和 :4组成比例?为什么,(比值相等,或化简后两个比相同) 5.完成练习六第3题。 同学先观看、计算,然后口答,说明理由。 四、全课小结 这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可以怎样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六班级上册的数学教案4 一、教学

14、内容 运用比解决问题。(教材第54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根据肯定的比进行安排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3、把握按比安排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进展分析、概括力量。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把握按比安排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难点:依据题中所给的比,把握各部重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娴熟地用乘法求各部重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比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同学回顾比是什么。 2、一盒糖果有50颗,平均分给甲、乙两人,甲、乙两人各得多少颗糖果?他们所得糖果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 点名同学回答,回

15、顾平均分的特点。 3、引出新课。 师:这是一道平均分的问题,生活中,许多问题运用到了平均分,但有时为了安排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根据肯定的比来进行安排。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安排,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比的应用。(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54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 六班级上册的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同学通过观看、争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究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同学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沟通,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

16、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并进一步培育同学的分析和推理力量。 教学重点: 把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情景图:认真观看,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 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学问解决这个问题吗?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小组自主讨论计算方法,沟通汇报。 预设:(1) (个);(2) (个);(3) (个);(4)3个 就是6个 就是 ,再约分得到 (个)。(依据同学发言依次板书) 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 个,3个人就是3个 相加。 生2:3个 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 提出质疑:3个 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