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演进和技术基础介绍_第1页
容器演进和技术基础介绍_第2页
容器演进和技术基础介绍_第3页
容器演进和技术基础介绍_第4页
容器演进和技术基础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容器演进和技术基础介绍 容器是通过一种虚拟化技术来隔离运行在主机上不同进程,从而达到进程之间、进程和宿主操作系统相互隔离、互不影响的技术。这种相互孤立进程就叫容器,它有自己的一套文件系统资源和从属进程。容器技术最早应用在Linux操作系统,称为Linux Container(LXC),早期在互联网公司开始使用部署分布式应用,随后随着容器管理器(Docker、Rocket和CloudFoundary Garden)兴起,定制容器宿主操作系统(CoreOS、Ubuntu Snappy、Red Hat Atomic)盛行,容器被有效构建和管理、并在各行各业普遍使用和认可。 从容器发展历程我们看到,

2、轻量级虚拟化产品如OpenVZ、Linux-Vserver和Linux Chroot技术的出现为操作系统虚拟化和容器资源隔离打下了一定基础,随着cgroup以及namespace合入Linux内核,容器技术得到Linux内核主线的支持。 2008年LXC(Linux Container)开源项目成立,实现用户态容器管理工具;容器技术在业界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后docker出现,针对容器虚拟化管理便有了更有理想的统一平台。实际上,微软、谷歌、IBM、红帽、亚马逊及其他许多知名科技公司已联合起来,组建了开放容器项目(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这是在Linux基金会下面成

3、立的组织致力于解决容器运行时规范问题。 容器和虚拟机都是虚拟化技术,用来解决资源隔离、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的一种技术,容器比较轻量(容器空间在MB级别、VM是GB级别),部署密度高,性能损耗小。基于容器镜像分层技术可以实现通用依赖库和系统特定库分离,实现应用、配置文件和特定库依赖打包,可以做到了一处编译、到处运行。 容器运行效率基本接近于物理机,容器操作(启动,停止,重启等)毫秒到秒级,容器的灵活性极大促进混合云场景负载迁移。最重要的一点是,容器共享宿主机资源,所以可以最到弹性收缩,不像虚拟机,分配的物理硬件资源固化,不能灵活调整给其他资源使用。 但是容器也存在不足,如无热迁移,网络隔离性、安全

4、性支持比较薄弱,Docker发布libnetwork增强网络特性,很多项目也在致力改善容器网络。容器应用只能针对应用和特定库进行修改,不能有kernel及通用库改动,因为任何改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容器运行。 容器随着用户进程的停止而销毁,容器数据和日志数据无法更好管理和收集,运维能力较弱。业务相关高可用、可恢复性、容灾等需求,暂时还无法满足企业应用要求。 容器还有个重要约束,Linux容器在Linux主机上运行不同跨系统。也可以在Windows Server上运行Windows容器,采用Windows版的Docker容器管理器进行管理。如果要在Windows上运行Linux容器,可以在Window

5、s下启动Linux虚拟机,使用Linux虚拟机作为容器宿主系统,或采用Boot2Docker完成安装。 容器主要通过依赖Linux系统的NameSpace、Cgroups和文件系统、镜像分层机制技术,实现容器资源隔离、空间隔离和跨平台打包部署。 NameSpace(命名空间)是Linux内核针对实现容器虚拟化而引入的特性。每个容器都可以拥有自己单独的命名空间,运行在其中的应用都像是在独立的操作系统中运行一样,保证了容器之间彼此互不影响。在操作系统中,所有包括内核、文件系统、网络、PID、UID、IPC、内存、硬盘、CPU等资源都是应用进程直接共享的。不但要实现对内存、CPU、网络IO、硬盘IO

6、、存储空间等的限制,还要实现文件系统、网络、PID、UID、IPC等的相互隔离。前者相对容易实现,后者则需要宿主主机系统的深入支持。 随着Linux系统对于命名空间功能的逐步完善,虽然,在容器间都共用一个Linx系统内核和某些运行时环境(系统命令和系统基础库),但是他们彼此是不可见的。 Cgroups(Control Groups)是linux内核提供的一种可以跟踪、限制、隔离进程组所使用的物理资源的机制。仅从资源管理上看,Linux Container是在Cgroups的基础上做了一层封装,Docker在LXC的基础上又做了一层封装。 Cgroups提供了给容器分配资源的控制机制,避免多个容

7、器同时运行时的系统资源竞争。控制组可以提供对容器的内存、CPU、磁盘IO等资源进行限制和计费管理。控制组的设计目标是为不同的应用提供统一的接口,实现对单一进程到系统级虚拟化(包括OpenVZ、Linux VServer、LXC等)的控制。 文件系统和镜像分层机制可以实现不同的发行版Linux能够支持异构发行版本的容器镜像。如在Redhat的宿主机上支持Opensuse、Centos、Debian、Ubunt等不同容器镜像运行。 Linux启动到运行需要两个文件系统,分别是BootFS和RootFS。BootFS主要在系统启动时加载,主要包含 BootLoader 和 Linux kernel,

8、当启动成功Linux kernel 被加载到内存中后, BootFS就完成自己使命被卸载了。RootFS就是Linux系统启动成功后需要加载的根文件系统,包含的就是典型 Linux 系统中的标准目录和文件。 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linux发行版,BootFS基本是一致的。只有RootFS会有差别,因此不同的发行版可以公用BootFS。 容器镜像分层机制让容器按照打包方式封装镜像,一个镜像包含一个或多个应用。一个镜像可以有父镜像,多个镜像可以共用一个父镜像,镜像和父镜像呈现树状层叠关系。每层都是链条层里的一个镜像,各个层叠到一起才形成一个完整的镜像。一个层可以看成一个目录,包含一部分差分数据,镜像

9、部署为容器时,根据层叠关系下载依赖镜像组合成一个容器的运行时和根文件系统。 容器提供可写层提供Copy On Write模式数据存放,分层文件系统使容器的镜像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灵活创建和修改,并在网络上实现增量分发。 一个基础镜像可以给多个容器模板共用,因此大大减少数据冗余,修改的数据都在最上层可以实现差分修改提交和回退,加快部署速度。 在面临复杂工作负载、尤其是分布式应用,容器可以很好解决大规模系统部署的问题,用来解决以前一个一个组件安装的低效率状况。实现快速、简单的实现成千上万的系统部署、运营,实现微服务架构和DevOps。 Docker作为容器管理器,实现Build、Ship Run容器管理能力,Buil完成镜像制作、Ship发布镜像到Docker Hub(Git hub)或私有Hub Repositories中。 Run完成容器在不同平台运行,实际方案中涉及容器迁移和多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