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CO2 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_第1页
大气CO2 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_第2页
大气CO2 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_第3页
大气CO2 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_第4页
大气CO2 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HYPERLINK E-mail: HYPERLINK mailto:editor editor生态环境 2007, 16(2): 269-274 Ecology and Environment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潘红丽1 ,2,谢祖彬1*,朱建国1,刘钢1,张雅丽1,蔡祖聪1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 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摘要:采集FACE( 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下运行3年的水稻(Qryza sativa L.)/小麦(Tritic

2、um aestivumL.)轮作土壤(015 cm耕作层土壤),利用超声波分散-湿筛分法对烘干土样进行颗粒分级,分析土壤各粒级及其碳、氮的分布特征,研究大 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碳周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大气CO2条件下稻/麦轮作3年后,土壤颗粒组成较对照发生了改 变,53 m级的质量分数减小27%00.05),约占土壤总质量20%; 5325 pm粒级的质量分数增大35%(p0.05),约占土 壤总质量25% ;25 pm无明显变化,约占土壤总质量55%,三种粒级之间质量分数呈显著差异(p53 pm ( 30.60 g-kg-1 ),53 pm粒级的土壤颗粒碳、氮质量分数均极显著高于其它

3、两 个粒级(p53 pm粒级中,表明该粒级土壤颗粒对土壤碳氮循环(转化和保存)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大气CO2条件下,稻/麦轮作农田土壤将成为大气CO2的汇,这将为预测我国未来农田土壤碳的变化趋 势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CO2浓度升高;土壤粒级;土壤碳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周转中图分类号:X144 ; S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 ( 2007 ) 02-0269-06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CCDMCTE-2002CB412502 ; 2002CB714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40571157 ; 40271061 );国家自然科

4、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NSFC-4012014081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2-40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6252)作者简介:潘红丽(1979 -),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通讯作者:谢祖彬,研究员。E-mail : HYPERLINK mailto:zbxie zbxie收稿日期:2006-08-06土壤碳库是地球表层最大的碳库,据估计含碳 量达15001800 Pg,约是大气碳库的3倍,陆地 生物量的2.5倍1,2,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大气CO2浓度升高通过提高植物光合能力 和增加碳吸收,从而增加输入土

5、壤的碳量,使土壤 成为一个潜在的碳汇3,4;另一方面,CO2浓度升高 条件下土壤中碳量增加,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能 量,增强了其活性,同时由于全球变暖,土壤温度 上升导致土壤呼吸增强,可能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 下降5,6。总之,大气CO2浓度升高,使土壤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特性都发生了改变,这必将影响土壤 中碳、氮的矿化特性。土壤碳库的稳定性是认识土 壤碳库对于全球变化的长期效应的基本问题,成为 土壤碳研究的热点。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导致全 球气候的显著波动。增加土壤碳库被认为是减缓大 气CO2浓度升高的有效措施之一刀。在全世界范围内,农业用地约占总陆地面积的 38%8,农田受人为影响巨大,农

6、业生态系统对高 CO2浓度的响应将对全球碳循环产生重大影响,因 此针对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方面的研究显得 十分必要。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在探讨温带森林、 湿地和极地生态系统与土壤碳汇效应的同时,越来 越重视农业十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及其对陆地生态 系统和大气碳的源汇效应9。已有研究表明,在大 气CO2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含 量主要表现为增加10,也有报道指出,高CO2条件 下不同土壤有机质状态有不同的转化和分解速率 11。目前尚不了解高CO2条件下显著增加的生物量 是否对农田土壤颗粒分布产生影响、以及对各粒级 土壤颗粒的碳含量的影响程度,这方面的研究有助 于明确高CO2条件下农田土

7、壤碳库的变化及机制, 有助于进一步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碳周转在陆地生 态系统碳循环的贡献。本试验利用中国水稻(Oryza sativa L.)/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 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系统平台,研究FACE平台运行 3年后,土壤不同粒级颗粒的质量分数及其碳、氮 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旨在为揭示高co2浓度条件 下土壤碳的变化和土壤碳循环可能机理的评估提 供科学依据。1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1研究地区概况和试验设计水稻/小麦轮作FACEM统平台位于江苏省无锡 安镇年余农场(3137N,12028E )。该地区

8、年降雨 量11001 200 mm,年平均温度约16 C,水稻生长 季日平均温度为29 C,年无霜天数大于230 d,年辐 射为4500 MJm-2。土壤类型为黄泥土,其基本理化 性状为:砂粒(10.05 mm)质量分数9.2%,粉砂粒 (0.050.001 mm)质量分数65.7%,粘粒(0.001 mm) 质量分数25.1%,容重1.2 gcm-3,有机C质量分数 1.56%,全N质量分数0.159%,全P质量分数0.123%, 速效P质量分数10.4 mg-kg-1,pH 6.8。平台共有3个 FACE圈和5个对照(Ambient)圈。各圈之间的间 隔大于90 m,以减少FACE圈中CO

9、2的释放对其他圈 的影响。FACE圈设计为由8根释放CO2气体的管带 组成的正八角形,直径为12.5 m。通过管道上锯齿 状分布的小孔(0.50.9 mm)向圈中心喷射纯CO2气 体,管带高度保持在作物冠层上方5060 cm。以风 速为参数用电脑程序控制FACE圈内C 02浓度,使其 全生育期FACE圈内的平均C02浓度保持在比正常 大气C02浓度高200 pmol-mol-1,控制误差为10%。 对照田没有安装FACE管道,其环境条件与自然状 态完全一致U2。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CO2浓度为主处理, 氮肥处理为副处理。设2个CO2水平分别为FACE (Ambient+200 pmol-mo

10、l-1 )和 Ambient (约 360 pmol-mol-1 %在每圈内设低氮(LN)和常氮(NN) 2个氮水平,水稻每季施氮肥LN为150 kg.hm-2, NN为250 kg-hm-2 ;小麦每季施氮肥LN为125 kg-hm-2,NN 为 250 kg-hm-2。磷肥和钾肥(以 P2O5 和K2O计)为75 kg-hm-2。水稻生长密度为24穴如-2, 小麦种植密度为225株苗m-2。1.2研究方法土壤样品于种植2季小麦,3季水稻后进行。水 稻收割后,在各处理区,取015 cm耕层土样。土 样风干后,挑出根等作物残体,过2 mm筛,80 C 条件下烘干,一部分用于土壤颗粒分级分析;另

11、取 一部分磨细(过100目筛),用燃烧法(碳氮元素 分析仪:PERKIN ELMER 2400, Series II, CHNS/O Analyzer)测定土壤全碳、氮质量分数。取20 g烘干土样(三次重复)于500 ml烧杯中, 加蒸馏水(水土质量比为5:1 )润湿1 h,超声波震荡 15 min(300 w- min - 1 )。土壤悬液过53 gm筛后,过 滤液再过25 gm筛,反复用水冲洗53 gm筛和25 gm 筛上的土壤颗粒直至滤液澄清,收集过滤液(25 gm颗粒的土壤悬液)并离心15 min( 6000 r-min-1 ), 弃上清液。把所有留在筛子上和离心管底部的土壤 颗粒转移

12、到烧杯中,在80 C条件下烘干称重,计算 各粒级土壤颗粒的质量分数;样品磨细(过100目 筛),用燃烧法测定各粒级土壤的碳、氮质量分数。 1.3数据处理各粒级土壤颗粒质量分数以表示;土壤不同粒级颗粒的碳、氮质量分数以(g-kg-1 )表示;土壤 颗粒碳、氮库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不同粒级 土壤颗粒碳/氮库(g)二该粒级土壤的碳/氮质量分数 (g-kg-1 ) x该粒级土壤颗粒质量(kg ) X0.01。数据处理与作图均用EXCEL软件,方差分析及 显著性比较则用SPASS11.0软件,LSD法。2结果与分析FACE条件对土壤不同粒级颗粒复合体组成 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经过3年FACE处理后

13、,耕 作层土壤中25 gm粒级的质量分数没有明显变化, 不同处理变幅为48.2%58.7% (平均约55% ),极 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粒级(p53 gm粒级的质量分 数较低,不同处理变幅为13.4%26.1% (平均约 20% ),低于对照,且在低氮水平下达到显著性水平 (p0.05 ),同时显著低于5325 gm粒级(p0.05 ); FACE处理比对照低,说明该条件下大颗粒土壤更 容易被矿化分解成小颗粒;5325 gm粒级的质量分 数在土壤中的比例居中,不同处理变幅为 17.4%39%(平均约25%),和对照相比,FACE条 件下该粒级的质量分数大,且在低氮条件下达到极 显著水平(p53 g

14、m5325 gm25 gmm(碳库)/gw(碳)/(gkg-1)m(碳库)/gw(碳)/(gkg-1)m(碳库)/gw(碳)/(gkg-1)m(碳库)/gw(碳)/(gkg-1)FACELN16.830.8716.830.874.720.4629.001.744.170.3211.831.206.660.6513.831.37NN16.530.9516.530.955.890.7032.204.213.450.5613.870.596.960.1112.330.37AmbientLN15.630.5215.630.525.330.2423.971.052.650.3213.931.207.19

15、0.3312.270.69NN15.600.6515.600.655.390.5624.602.142.790.2613.700.686.380.5811.131.16分级后表1连续3年高浓度CO2处理后各粒级土壤颗粒碳质量分数和碳库的变化Table 1 The C concentration and C pool after elevated pCO. fiimigation for 3 years壤碳的质量分数和该粒级土壤颗粒质量分数的差 异使得各粒级碳库有较大差异。长期FACE条件可 使土壤碳增加,但增幅因粒级而异。从表1可以看 出,经历了 3年FACE处理后,耕层土壤碳库有所增 加,两

16、个氮水平下FACE处理土壤碳库达16.68 g, 比对照高约6% (表1)。这表明在CO2浓度升高条件 下,土壤碳的形成略高于其矿化。究其原因,可能 是由于FACE条件下光合作用增强,增加了初级生 产而使输入土壤中碳量增加,从而使耕层土壤碳发 生累积。这和国际上一些研究结果一致13。从表1可以看出,土壤碳库主要在53pm粒级 次之,平均为5.3 g,占土壤全碳的35% ; 5325 pm 最低,平均为3.3 g,占土壤全碳的21 %,三者之间 分别达到极显著差异(0.001)。FACE条件下, 5325 pm粒级的碳库在两个氮水平下平均比对照 高28.6%,达到显著性差异(p53 pm和 53

17、 pm粒级的碳容易被分解转化,因此分 配到5325 pm粒级中,导致5325 pm粒级的碳显 著高于对照,53 pm粒级的碳比5325 pm高,约1/3土壤碳 都储存在该粒级中。可能的原因是,新增加的碳(作 物残体,根系分泌物和脱落物等粗有机残体)被暂 时储存在大颗粒土壤中,使得这部分土壤的碳库高 于5325 pm粒级。该粒级在土壤碳的平衡与转化 中作用极其重要。从各粒级土壤颗粒碳质量分数来看,随着土壤 颗粒变细,碳质量分数也降低。说明随粒级减小, 土壤碳的稳定性也趋于恒定;FACE条件下,两个 氮水平中53 gm粒级的碳质量分数最大(平均30.60 g-kg-1),显著大于对照(p0.05)

18、; 5325 gm和53 gm粒级的碳质量分数极显著大于其他两个 粒级(p0.001)。表明新增加的碳主要分布在大颗 粒土壤中。土壤氮库与土壤碳密切相关。各粒级土壤颗粒 的氮占土壤全氮的比值同样受各粒级土壤颗粒的 氮质量分数和该粒级颗粒的质量分数共同影响。不 同粒级土壤颗粒中氮的分布与碳相似,更容易在细 颗粒中富集(表2)。各粒级土壤颗粒中氮依次为: 53 gm(0.43 g)5325 gm(0.29 g), 分别占土壤全氮的31%、21%、48%,三者之间呈 极显著差异(p53 gm5325 gm53 pm粒级的氮质量分数(平均为2.42 g-kg-1)显著大于对照(平均2.02 g-kg-

19、1) (0.05 ), 5325 pm和25 pm粒级的氮质量分数 分别为1.12 g-kg-1和1.33 g-kg-1,二者无显著差 异;53 pm粒级的氮质量分数极显著大于其他两 个粒级(0.001)。表明随着粒级减小,土壤中氮 的稳定性也趋于恒定;新增加的氮都暂时储存在大 颗粒土壤中。就土壤不同粒级w(C)/w(N)比而言(表3), 25 gm粒级的w(C)/w(N)比最低,不同处理间幅度为 9.39%10.88% (平均10.20%),接近于未分级土壤 的 w(C)/w(N)比(10.25%),FACE条件下该粒级 w(C)/w(N)比极显著低于53 gm和5325 gm处理 (PV0

20、.001);随着颗粒的加粗,各粒级土壤颗粒的 w(C)/w(N)比逐渐增大。5325 gm粒级的土壤颗粒 的w(C)/w(N)比不同处理间幅度为 10.58%11.92%(平均为 11.36%),显著低于53 gm 粒级(p0.05) ; 53 gm粒级的w(C)/w(N)比最高,不 同处理幅度为11.99%13.23% (平均为12.34%), FACE处理比对照略高,且极显著高于未分级土壤表3 连续3年高浓度CO2处理后土壤w(C)/w(N)的变化Table 3 The ratio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soil cores afterelevated pCO? fiimigation for 3 yearsCO2和N水平分级前 分级后w(C)/w(N)w(C)/w(N)53 gm5325 gm53 p m, 5325 pm and 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