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基础知识_第1页
推拿按摩基础知识_第2页
推拿按摩基础知识_第3页
推拿按摩基础知识_第4页
推拿按摩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推拿按摩基础知识第一单元概论细目一:按摩发展简史要点一:按摩的概念按摩是在人体体表某一部位(或穴位)用手或按需分配的其他部位,施之于一定力量的、有目的、有规律的一整套手法操作活动的总称。要点二:按摩的起源、发展1、按摩源于中原地区,源于人类的自我本能。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对按摩有较为具体的论述,为按摩的发展奠定了两座基础。3、春秋战国埋藏,按摩已成为主要的治疗和养生保追索手段之一。当时就有民间医生扁鹊用按摩,针灸成功救治了虢太子医案。4、三国时期,开始形成按摩与导引,出,现了膏摩,火灸。华佗模仿熊、猿、鹿、虎、鹤的动作创造了最早的按摩导引术-五禽戏。5、隋唐时期,按摩已经发展为系统的

2、专业治疗方法,设产了按摩科,建立了按摩医政。6、明代形成了小儿按摩独特体,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按摩专著小儿按摩经。7、1957年在北京首次举办了盲人按摩培训班。8、1987年我国创办了第一个按摩期刊按摩与导引。细目二:按摩疗法的特点及分类要点一:按摩疗法的概念要点解析:按摩疗法属中医外治法,它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功能为一体,其有简单易行,施用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要点二:按摩疗法的分类要点解析:1、据应用对象发为:成人按摩和小儿按摩。2、据应用目的分为:医疗按摩、保健按摩、康复按摩。3、据手法特点分为:一指禅按摩,正骨按摩、点穴按摩、气功按摩、捍筋拍打按摩。第二单元按摩的作用及原理:要点:按

3、摩的作用要点解析: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理筋整复,滑利关节,预防保健(资料整理:博朗电子杭州办事处)第三单元按摩的治疗原则及治法细目一:按摩的治疗原则要点解析:1、调整阴阳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具体应用时应“损有余,补不足”同时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2、治病求本是辩证诊治中一个根本原则。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治标病,再治本病,标本并重,标本兼治。3、扶正祛邪是指导临床治疗的一项基本原则。补虚泻实是这一治疗原则的若何应用。补虚泻实是这一治疗原则的具体应用。4、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对象制定的相应的治疗方法。具体应用时要考

4、虑时间,季节,地理环境,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职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细目二:按摩的基本治疗方法要点一:按摩八法的概念要点解析1、温法: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罡寒证。2、补法:补气血津液之不足,以改善人体虚弱状态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一切虚证。3、通法:祛除病邪壅滞不通和一种治法,适用于一切气血经络壅滞不通之病。4、泻法:是攻逐体内积滞,通泻大便,以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多用于下焦实证。5、汗法:疏散外邪、解除表证的一种治法,主要用于外感表证。6、和法:解除寒热,调整脏腑盛衰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少阳证或月经不调。7、散法:能使结聚疏通,多用于食积,积聚等证。8、清法:清除热邪的一种治

5、法,适用于一般热性病。要点二:按摩八法的临床应用:要点解析1、温法:以按、摩、揉、擦等手法为主,要求操作时间长,有明显的温热感,有温热祛寒之目的。2、通法:以推、拿,点等手法为主,要求刚柔兼施,剌激量大,且深达组织,有通气机,行气血之作用。3、补法:以滚动类,摩擦类,挤压类手法为主,要求手法轻而柔和,不宜过重,应用4、泻法:以摩擦类和点拨法为主,要求剌激量大,频率由慢到快。5、汗法:多以挤压类和摩擦类手法为主。6、和法:以推、摩、搓、揉手法为主,要求手法平稳而柔和,频率销缓。7、散法:以摆动类和摩擦类手法为主,要求轻快柔和,频率由缓而转快。8、清法:以摩擦类和挤压类手法为主,要求手法刚中有柔。

6、细目三:按摩手法的补泻要点一:手法补泻的概念手法的补泻是通过医者手法作用力的大小,速度的快慢以及方向的不同等给机体一寂静的刺激,激发机体整体与局部的调控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要点二:手法补泻的临床应用1、轻重补泻:轻手法为补,重法为泻。2、方向补泻,向上推为补,向下推为泻,腹部操作,逆时针麻腹为补,顺时针摩腹为泻,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由外向里推为补,由里向外推为泻。面经络社补,逆经络为泻。3、频率补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脚手法徐缓,频率低,幅度小的操作为补,手法袄快,频率高,幅度大的操作为泻。4、时间补泻,轻而操作时间长的手支为补,重而操作时间短的手法为泻。以上几方面因个体差异,

7、病变部位,穴位位置及病情轻重缓急亦影响手法的补泻,需仔细辩证,灵活应用。第四单元按摩手法的临床应用细目一:按摩的适应证1、骨伤科疾病及软组织损伤方面,如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等。2、内科疾病,如感冒、头痛、中风后遗症等。3、儿科疾病,如小儿肌性斜颈、小儿疳积等。4、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5、五官科疾病,如青少年近视,牙痛等。细目二:按摩的禁忌证:要点解析1、各种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2、各种骨折、骨关节结核、骨髓炎、骨肿瘤、严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4、有血液病或出血倾向的患者。5、严重心、脑、肾等器质性疾病。6、局部皮肤破损或皮肤病。7、妊娠期妇女腹部、腰部、髋

8、部及藉此敏感穴位。细目三:手法操作注意事项:要点解析1、串者处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情况下不宜产即按摩。2、操作体们的选择要适当。3、对体弱串者施术时手法剌激量应循序渐进。4、损伤运动关节类手法要在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内和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进行。5、按摩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对手法的反应,并随时调整手法强度与方法。6、按摩操作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细目四:按摩介质:要点一:按摩介质的概念要点解析:按摩过程中涂技法在患病部位,以配合手法治疗,增强疗效的液体状,膏状润滑剂或药物制剂,称为按摩介质。要点二:按摩常用介质及作用。要点解析:1、粉剂:如滑石粉,复季多用,有润滑,敛汗爽肤作用。2、油剂:如

9、按摩乳,四季可用,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的。3、水剂:如薄荷水,多用于小儿外感发热,咳嗽,有清热解表,清利头目之功效。4、酒类:如酒精,有退热作用;药酒,有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之效。细目五:按摩手法的反应及异常情况的处理要点一:按摩手法的反应要点解析手法的良性反应是指在正常手法剌激下,患者出现的某些一过性的不适反应,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甚至是疾病好转的现象。表现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多在手法治疗1-3次后出现,如疲劳感,嗜睡,饥饿,疼痛暂时加重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2-3天自会消失。要点二:异常情况的处理。要点解析1、晕厥:立即停止按摩,去枕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轻者休息片刻就会好转

10、,重者掐人中,内关,合谷,按揉涌泉,也可配合针刺,口服100-200ml的温糖盐水,或少量吸氧,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2、破皮:可做一般的外科处理,并保持破损局部的干燥,清洁,无菌,具操作手法,以防感染。3、出血:应立即停止按摩,并采用凉敷法止血,一般在出血1-2天后牙皮下出血停止后,可在局部行轻柔的按摩,并配合热敷法,促其瘀斑消散吸收。4、骨折:一旦造成骨折,明确诊断的,需及时进行整复和固定。第五单元按摩基本手法细目一:手法概述要点一:手法的概念要点解析:按摩手法是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按照特定的技巧和规范化的动作,在人体体表进行操作,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技术方法,因多以手操作,故统称为手法。要

11、点二:手法的基本要求要点解析: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是乒法的基本要求。1、有力:是指手法刺激必须具备一定力量,功力和技巧力。2、持久:是指方法操作要按照规定的动作要求,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并持续运用一定的时间。3、柔和:是指手法动作要稳、柔,活,作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4、均匀:是指手法操作时,动作的幅度,速度和压力必须保持一致,手法要即平稳,又有节奏性。5、渗透:是指手法作用效果要达到组织深处的筋脉,骨肉,脏腑。要点三:手法的分类要点解析1、按手法的动作形态分为:摩擦类、摆动类、挤压类、振动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等6大类手法。2、按手法作用力的方向分为:垂直用力类、平面用力类、

12、对称合力类、对抗用力类、复合用力类。3、按应用对象分国:小儿按摩手法和成人按摩手法。细目二:摩擦类手法要点一:推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要点解析:1、推法:用指或掌着力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做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称为推法,又称平推法。2、分类:拇指推法,多掼推法,掌推法。3、操作方法1)拇指推法:用拇指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沿经络巡行路线或肌纤维走行方向推进,其余四指分开助力。多用于头面,手足及关节周围等。2)多指推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面着力进行推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头部,有“梳推法”之称。3、掌推法:是有手掌着力向一定方向推进,可根据治疗部位与受力大小的不同,改为掌根推或鱼际推。主要

13、用于胸腹、四肢以及背部等。要点二:擦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要点解析:1、擦汉:用指或掌紧贴体表,做较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使之产生一定的热量,称为擦法。2、分类: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和小鱼际擦法。3、操作方法:1)掌擦法:用全掌着力于治疗部位,稍用力下压做均匀的上下或左右往返摩擦移动。2)大鱼际擦法:用大鱼际着力于治疗部队产,稍用力下压做均匀的上下或左右往返摩擦移动。3)小鱼际擦法:用手掌小鱼际着力于治疗部位,稍用力下压做均匀的上下或左右往返摩擦移动,又称侧擦法。要点三:搓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1、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或以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交替或往返搓动称为搓法。2、操作方法:用双

14、手掌面夹住肢体的一定部位,双手相对用力,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动并上下往返移动,搓动快,移动慢。主要用于四肢与胁肋部。要点四:摩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要点解析1、摩法:用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移动,称为摩法。2、操作方法(1)指摩法:手指并拢,指掌部自然伸直,腕部微屈,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位,随同腕关节做环旋移动。多用于颜面部。(2)掌摩法: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背伸,将手掌平置于治疗部位,以掌心、掌根部着力,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旋移动。多用于胸腹部。细目三:摆动类手法要点一:一指禅推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要点解析:1、一指禅推法:用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一定部位,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

15、产生的功力持续作用于经络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2、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锋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们上,沉肩,垂肘,悬腕,运用腕关凶的入返摆,带动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络穴位。要点二:揉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要点解析:1、揉法:用指、掌或前臂吸定于一定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称为揉法。2、分类:指揉法、掌揉法,前臂揉法。3、操作方法:(1)指揉法:用拇指,中指指腹或多指着力体表一定部位,进行回旋揉动。应用较文。(2)掌揉法:用全掌或掌根着力,吸附于体表做大面积的回旋揉动,多用于胸腹部,腰背部等。(3)前臂揉法:肘关节屈曲,用前臂背面尺侧近肘部力进行揉动。主要用于腰臀

16、及大腿后侧。要点三:滚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要点解析:1、滚法:用小鱼际侧部或掌指关节部附着于一寂静部位上,通过腕关节的屈伸和回旋连续运动,时行持续碾动,称为滚法。2、操作方法:(1)侧掌滚法:用手掌背部近小指侧部分附着于一定部位上,掌指关节略为屈曲,通过前臂的外旋的内旋,带动腕关节的屈伸运动,使掌背部在体表一定部位上进行持续不断的来回的屈伸运动,使掌背部在体表一定部位上进行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适用于全身各部肌丰厚的部位。(2)握拳滚法:手握空拳,用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近侧指音关节穿越部分着力,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腕部放松,通过腕关节做均匀的前后往返摆动,使拳做小幅度的来回滚动(滚动同谋应控制

17、在60度左右)。主要用于腰骶及背部等。细目四:挤压类手法要点一:按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要点解析:1、按法:用指、掌或肘按压手体表一定部位及穴称为按法。2、分类:指按法、掌按法、肘按法。3、操作方法(1)指按法:拇指伸直,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经络穴位上,垂直向下按压,其余四指张开起支持作用。主要用于颈肩部。(2)掌按法:用掌面或掌根着力向下按压,单掌或双掌交驻重叠按压均可。主要用于腹部,腰背部及下肢部。(3)肘按法:肘关节屈曲,用肘尖(即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进行按压。主要用手肌肉发达的腰臀部及大腿后侧。要点二:拿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要点解析:1、拿法:用拇指和其余手指指腹相对用力,提捏一定部位,称

18、为拿法。2、操作方法:用拇指和其余手指指面相对用力捏住一定部位肌肤,逐渐用力内收,并将肌肤捏而提起,并做轻重交替连续的提捏动作。主要用于腰背部、腹部及四肢部等。要点三:拨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要点解析:1、拨法: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在一定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多用于头部、颈部、背部和四肢。2、操作方法:拇指伸直,用拇指指面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们,适当用力下压,待有酸胀感时,再做与肌纤维或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的单向或来回拨动,若单手拇指指力不足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弹拨。要点四:捏法、捻法、踩跷法的概念:1、捏法、:以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用力,将皮肤及少量皮下组织捏起,随即放松,称为捏法。2、捻法:用拇指、食指捏

19、住一定部位做快速的搓揉,如捻线状,多用于手部按摩。3、踩跷法:用单足或双足踩踏一定的部位,多用于腰背部。细目五:振动类手法要点一:1、抖法:用双手或单手握持肢体远端,做上下连续抖动,称为抖法。2、操作方法:(1)上肢抖法:医者用双手握住患者的腕部,慢慢将上肢向前外侧方向抬起到60度左右,然后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使抖动的振动似波浪般地传递到望月部。(2)下肢抖法:患者仰卧位,下肢放松,医者站其足端,用双手握住患者足踝部,将其抬离订面约30cm左右,然后做边续的小幅度上下抖动,使大腿和髋部有疏松感。要点二:振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1、振法:以指或掌着力于一定部位做静止性的用力,产生振颤现象,称之

20、为振法。2、操作方法:掌振法,是用掌面差力于一定部位做振颤动作。本法多用于腹部、背部及腰骶部。细目六:叩击类手法要点一:拍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1、拍法: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用虚掌拍打体表,称为拍法。2、操作方法: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使掌心空虚,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运动,上下挥臂平稳而有节奏地用虚掌拍击施术部位。单手或双手交替操作均可。要点二:击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1、击法:用拳背、掌根、掌侧或桑枝棒击打体表一定部位,称为击法和打法。2、分类:拳击法、掌击法、侧击法、棒击法。3、操作方法(1)拳击法:手握空拳,腕关节伸直,用拳背或拳心周围平击操作部位。(2)掌击法:手指伸直或自然

21、微曲,腕关节背伸,以掌根着力击打。(3)侧击法:掌指关节伸直,腕关节略背伸,用小鱼际尺侧着力进行击打。多用双手交替式棒击法。(4)棒击法:用桑枝棒或其他器械击打体表的一种方法。要点三:叩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1、叩法:用小指侧及掌侧连续击打体表一定部位,称为叩法。较击法轻,有:轻击为叩“之说。2、操作方法:手指自然微屈分开,用双手小指侧及手掌侧轻轻地交替叩击施术部位。要点四:啄法、弹法的概念1、啄法:用五指端轻快而有节奏的叩击体表施术部位,称为啄法。多用于头面和背部。2、弹法:用手指指甲部弹击体表的方法,称为弹法。多用于头面、四肢端。细目七:运动关节类手法要点一:1、摇法: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称

22、为摇法。2、分类:颈项部摇法、腰部摇法、四肢关节摇法。3、操作方法:(1)颈项部摇法:患者坐位,术者立其身后或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其头顶后部,另一手托下颌,双手协同做相反方向的左右环转摇动。(2)肩关节摇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其后侧。用一手扶住望月部,另一乒握住或托住肘部,做环转摇动。(3)俯卧位摇腰法:患都俯卧位,两下肢伸直。医者一手按压其腰部,另一手托抱住两下肢膝关节舟上方,将下肢抬起,然后做腰部环形旋转。(4)膝关节摇法:患者俯卧,一侧下肢屈曲。医者一后按于腘窝上部,另一手握其踝部,使屈曲的膝关节做环转摇动。(5)踝关节摇法: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者一手托其足跟,另一手握住足趾部,做踝关节

23、环转摇动。要点二:扳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1、扳法:用双手向相反方向或一方向用力,使关节屈伸或旋转,称为扳法。2、分类:颈项部扳法、胸背部扳法、望月关节扳法、腰部扳法。3、操作方法(1)颈部斜扳法:患者坐位,术者立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其头顶部,另一手托住下颌部,使患者头部旋转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做相反扳动,可听到”喀“的弹响声。(2)扩胸牵引扳法:患者坐位,两手十指交叉扣抱于项部。医者站其后方,两手分别扶握住两肘部,用一侧膝部顶住其背部,嘱其做前俯后仰运动,并配合深呼吸,做膝顶手样扩胸式牵引扳动。(3)肩关节外展扳法:患者坐们,医者半蹲于其侧。患者手臂外展45度左右将肘关节稍上方置于医

24、者一侧肩上,医者两手从前后方将其肩部扣住锁紧,然后缓缓立起,使其肩关节外展,至有阻力时再增大幅度快速抬扳。(4)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医者用一手或肘抵们其肩前部,另一手或肘抵于骶臀部,两手或两肘协调用力,先做数次小幅度的腰部扭转活动,再旋转至最大限度后,突然用力做相反方向扳动。要点三:拔伸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1、拔伸法:应用对抗力量对关节呀肢体进行牵拉,使关节伸展,称拔伸法或牵引法。2、操作方法(1)颈椎拔掉法:患者坐位,术者立其身后,用双手拇指顶按枕骨下方或两侧的风池穴,掌根分别入网住下颌部助力,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2)肩关节对抗拨伸法:患者坐于低凳上,上肢放松,医者站于其后外侧,用双

25、手握住其腕部或肘部,逐渐用力向上拔伸,嘱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或由一助手协助固定其身体,与牵拉之力相对抗。(3)腰部拔伸法:患者俯卧,双手用力抓住床头。医者立于其足端方,两手分别握住其两踝部,然后逐渐用力做腰部拔伸牵拉活动。要点四:屈伸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1、屈伸法:使关节做被动屈、伸活动,称为屈伸法。2、操作方法1)膝关节屈伸法:患者俯卧,医者站于一侧。一手扶其腘窝上部,别一手握其踝部,做膝关节屈伸活动。2)踝关节屈伸法:医者一手托患者踝部,另一手握其足跖部,做踝关节屈伸活动。细目八:常用复合手法要点一:拿揉法的操作方法在拿法的基础上,拇指与其余手掼排版捏提,同时增加适度的旋转揉动,使所产生的拿

26、揉之力连绵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上。此法主要用于颈项及四肢部。要点二:拨揉法的操作方法拇指拔揉法:用单拇指或双拇指在肌肉、肌腱处横向来回拔动的同时做小幅度的旋转揉动,此法多用于颈项、脊柱两侧及四肢部。要点三:牵抖法的操作方法上肢部牵抖法:患者坐位,身体向对侧倾斜,或手拉住床沿等处。医者双手握住其手或腕部,缓慢牵引,再做快速小幅度的波浪状抖动解剖生理学应试指南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一】人体的分布与器官系统【要点解析】1、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10个局部,主要的局部有头部包括颅面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左右上肢与左右下肢,上肢包括上肢带和自由上肢两部,自由上肢又分为上臂前臂和手三个部分;下肢分为

27、下肢带和自由下肢两部。自由下肢再分大腿/小腿和足三个部分,上肢和下肢合成为四肢。人体器官与系统;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功能和形态相似的细胞与细胞同志共同构成组织,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成为具有一定形态,完成一定生理功能的器官。人的诸多器官按功能差异,分为9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感觉器、内分泌和神经系统。【要点二】解刨学姿势,方位术语及人体的咒语面【要点解析】解刨学姿势,人体的解刨学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向正面放平时,上至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两组并拢,指尖向前。防卫术语:在姿势的基础上,规定了表示方位的术语。上和下,近颅为上近足着为下。前雨后:身体腹面为浅,面

28、距人体背面着为后。内侧和外侧,近正中时装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这位外侧。内核外:是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的术语。进内抢着委内,原理内强者为外。浅和深:距离皮肤近着为浅,原理皮肤面距离人体内部重新进者为神,在四肢上又称为近侧,下又称为远侧,上肢的尺侧和桡侧和下肢的颈侧与拍侧分别和内测与外侧相对应,轴的术语;是叙述关节运动时常用的术语。1.垂直轴;分为上下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2.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垂直的轴。冠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面的术语:人体及任意局部均可作互相垂直的三个切面。1.矢状面:是指与前后方向,讲人体及任一局部分为左右两部的横切面。经

29、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面,他将人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半。2.冠状面:使之与左右方向,将人体任一局部分为前后两部的横切面,此切面与水平面及矢状面互相垂直。水平面:又称横切面,使之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及任一局部分上下两部的平面。【要点三】生命的基本特征,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要点分析】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新陈代谢是反映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其本身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机体活动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3中,神经调节又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类型。(资料整理:博朗电子杭州办事处)第二单元、运动系统细目一:骨学【要点一】骨学的构造分类。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30、【要点分析】1.骨的构造骨质:分密质和松质。骨密之分部预估的表面和长骨干。骨松质分布于骨的内部。2.骨膜:1.位置: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覆有鼓膜。2.组成: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3.功能:骨膜内含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及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对骨的生长和修复营养和感觉有重要作用。骨髓:分布于长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均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为黄骨髓,失去造血活力。但各类骨质疏松内红骨髓,终生造血。骨的分类:根据骨所在的部位分为三类,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根据骨的外形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骨的化学

31、成分和物理性质:骨主要是有有机制和无机质两部分组成。有机质赋予骨弹性和韧性;无机质使骨坚硬挺实两种成分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1.幼儿时期古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不易骨折而已发生变形2.成年人有机质和无机质比例为3:7,最为合适较坚韧;3.老年人无机质比例大于成年人骨,其脆性较大,易骨折【要点二】各部位骨的名称、位置及结构【要点解析】1.躯干骨:非为椎骨胸骨和肋骨三部分。1.椎骨.包廓块椎骨颈椎七块,胸椎12块,腰椎5块,一块骶骨,一块尾骨,位于去干背部正中,分别参与脊柱、骨性轮廓和骨盆的构成,只要形成结构。1.椎骨的一般形态;右前方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二者之间为锥孔。全

32、部椎骨的锥孔上下贯通,构成容纳骨髓的椎管。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记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柱神经和血管通过,每个椎弓引起7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关节两对。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1.颈椎;椎体较小,横突有孔,第一颈椎又名衰椎,棘突特长体表易于触及。2.胸椎:椎体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成叠瓦状排列。3.腰椎:椎体粗壮,棘突宽而短,水平后伸。4.骶骨:由5块骶骨追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盆面有四对骶前孔,背面有四对骶后空,敌前敌后空均与骶骨中央的骶骨相同。滴管上连着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有向下突的骶角。骶骨外侧部上份有耳状面。5.尾骨:由

33、34块退化的尾椎长合而成。向上与骶骨相接,下端游离尾骨尖。2.胸骨:属于扁骨,位于胸前壁正中,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柄上缘有静脉切记,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类。肋骨:共12对,为细长弓状扁骨,分为前后两段和中部的体,后端有膨大的肋头、肋净肋结节,肋体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2.颅骨:共23块出外中耳的3对听小骨,分为脑颅骨面颅骨两部分。1.脑颅骨:8块,构成颅腔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摄骨和顶骨。1.额骨:位于额的前上方,内有额窦。2.筛骨:位于颅底两框之间骨内含有许多寒气的小空腔,成筛窦。3.蝶骨:距陆地中央内含有蝶窦。4.枕骨:位于颅的

34、后下方,前下部有枕骨大孔,后下部由镇外隆凸,隆凸两侧的弓形估计呈上象限。65.顶骨:位于颅顶中部,左右各一。2.面颅骨:共15块,成对的有上颌骨,额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舍骨。1.下颌骨:参与构成骨性口腔的前下和外侧部,下颌体上缘有容纳下牙根的牙槽。下颌支上端后方有国土,国土上端的膨大为下颌头,下颌骨后下部称合脚,2.舍骨:局下颌骨下后方。3.犁骨:组成鼻中隔后下分。4.上颌骨:构成颜面的中央部,骨内有上颌窦。上颌有容纳上和牙根的牙草。5.鼻骨:构成鼻背的基础。6.泪骨:位于框内侧的前份。7.下鼻甲:为薄而卷曲的古板,附着于鼻腔外侧壁。9.颧骨:位于矿的外下方。上

35、肢骨:非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部分。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内段为胸骨端,外端为尖峰段。2.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贴与胸廓喉外伤,可分二面三元和三个角。前面为肩胛下窝;北侧有肩胛冈,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向外上侧延伸为尖峰,上缘外侧有喷涂,上交平对第二类,下角平对第七类或第七肋间隙,外侧角的梨形浅窝,称关节煜,遇上下方分别由于上结合与下届。桡骨:位于前臂外侧部,主要形态结构:1.上端;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桡骨颈、桡骨粗隆。2.下端:外侧向下突出称桡骨茎突、内面有尺切迹、下面为腕关节面。尺骨:位于前臂内侧,主要形态结构:1.上端:后上方的突起呈鹰嘴,前下方为雇车切忌。下端:为尺骨头季后内侧的尺骨

36、茎突。5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1.腕骨:属短骨,共8块。排成近逺二列。进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豌豆骨位于三角骨前面,远侧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庄股和沟谷。2.指骨:属长骨,共14块,拇指有两节分别为进阶和远节指骨,其余各指为三节,为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3.掌骨:属长骨,5块。由桡侧向尺侧为第15掌骨。掌骨近端为底,远端为头,中间部称体。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髋骨和自由下肢骨股骨、胫骨、排骨和足骨两部分。1.髋骨:属于不规则骨,由刻骨、坐骨和耻骨组成,16岁左右完全融合。三骨会合部外面为髋臼,下部有一闭孔。其他形态结构:1.股骨是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

37、,非为一体两端。只要形态结构:1.上端;有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大转子和小转子。2.股骨体;呈圆柱形,体后面有纵行的粗线,线上端分叉延续与臀肌粗隆。3.下端:有朋大的内测罗和外侧罗及罗见我,两摞侧面凸起分别称内罗河外罗。2.髌骨:是人体最大的自古,位于股骨下段前面,股四头肌腱内。胫骨:位于小腿内侧,主要形态结构:1.上端,向两侧突出为内测漯河外侧罗。上有罗建隆起,前面为胫骨粗隆。2.下端:向下突起为内科,外侧面有排切忌。排骨:细长,上端稍膨大,成排骨头;排骨头下方缩窄为排骨精,下端是膨大的外可。足骨:包括复古、托孤和耻骨1.跗骨7块,属短骨,分前中后三列。后列为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距骨

38、上面有距骨滑车,跟骨后端隆突为跟结节;中列为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为足舟骨前方的内测其故,中间旗鼓,外侧旗鼓,及跟骨前方的股骨。【要点三】重要骨性标志【要点解析】1.躯干骨:棘突、横突、骶管裂孔、递交、敌后空、胸骨角、颈静脉切迹、剑突等件躯干骨的形态结构,类工件胸肋关节。2.颅骨:颧弓、下颌骨、乳突、枕外隆突、上象限、外耳门等件露骨的形态结构。上肢骨:尖峰、肩胛冈、肩胛冈上交、肩胛冈下角、原图、选骨头、尺神经沟、桡骨头、桡骨茎突、尺骨鹰嘴、尺骨头尺骨茎突、豌豆骨等件上肢骨的形态结构。下肢骨:股骨大转子、股骨内、髌骨、胫骨粗隆、拍骨头、跟结节。等见下肢骨的形态结构。细目二、骨相连【要点一】骨相连

39、的种类【要点分析】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互相连接成为骨连接。按骨连接的不同方式,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1.直接连接:分为纤维连接、软骨连结和骨性连接三类。2.间接连结;又成为关节或滑膜关节,一般具有较大的活动性。要点二】关节的基本构造及辅助结构【要点解析】1.关节的基本构造:为每个关节的必备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部分。1.关节面:是参与组成关节的各相关骨的接触面。每一关节至少包括管接头盒关节窝两个关节面。关节面上被覆盖有关节软骨,其表面光滑有弹性,具有减少关节面的摩擦,缓冲震荡和冲击的作用。2.关节囊:可分为内外两层。1.外层为纤维膜,后面坚韧,有致密接地组织构成。2.内层为滑膜,由

40、宝儿柔韧的输送组织莫构成,衬贴于纤维膜的内面,其产生的滑液,不仅能增加润滑,提高运动效能,且能保证关节软骨的新陈代谢。关节腔:为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含少量滑液,呈负压状态,对维持关节的稳定有一定作用。2.关节的辅助结构主要分为三类,对于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有重要作用。1.韧带:是连接与相邻两骨之间的致密接地组织纤维束。2.关节盘和关节唇:1.关节盘:位于两骨的关节面之间,其周原附着于关节囊。位于膝关节内的关节盘成半月板。2.关节唇:附着于关节我咒怨,可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滑膜囊:关节囊的滑膜层突入肌腱与骨面之间,形成滑膜囊。【要点三】脊柱、胸廓、骨盆的组成及连接方

41、式。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1.脊柱:1)脊柱的组成:有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椎骨连接而成。2)脊柱连接方式:各椎骨之间借直接连接椎间盘、韧带和间接连结关节两部分连接。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为软骨盘;由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部的纤维环两部分构成;椎间盘坚韧富有弹性,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2韧带:主要有:1.前纵韧带:附着于椎体和追盘的前面具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2.后纵韧带:位于椎管内锥体的后面,有限制背柱过度前屈的作用,棘上韧带:连于胸,腰、骶椎各棘突尖之间有限制背柱前屈作用,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具有协助围城椎管,限制背柱

42、过度前屈的作用。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分别连结相邻棘突和横突之间的韧带,3关节:主要有关节突关节、钓钩关节、腰骶关节,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3)背柱的4个生理弯曲。从侧面观察脊柱,可见成人脊柱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这些弯曲对增大脊柱的弹性、维持人体的重心稳定和减轻震荡有重要意义。2、胸廓、1)胸廓的组成、由12块胸椎。12对助、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2)胸廓的连结方式;主要分成助后端的肋椎前端的连结。3、骨盘,1)骨盘的组成;由左右髖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2)骨盘的连接方式;主要有骶髖关节、骶棘韧带和耻骨联合。【要点四】

43、全身重要关节的组成,特点与运动方式【要点解析】本要点内容一部分在【要点三】已作解析,其他内容如下;1、颞下颌关节;组成: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及关节结节构成。特点;关节囊松弛,囊内有关节盘。运动方式;能作开口、闭口和左右侧运动等。2、胸锁关节;组成:由锁骨的胸骨端与胸骨的锁切迹及第一助软骨的上面构成。特点;囊内有关节盘。运动方式;为多轴微动关节。3、肩锁关节;组成由锁骨的肩峰的关节面构成。运动方式;为多轴微动关节。4、肩关节;组成: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特点;关节盂浅而小,关节盂周缘有盂唇;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键穿过;关节囊的上璧有啄肱韧带加强。运动方式;可作三轴运

44、动,即冠状轴上的屈和伸,矢状轴上的收和展,垂直轴上旋内、旋外运动及环转运动。5、肘关节、1)组成;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构成复关节,包括3个关节;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和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和桡骨头的关节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和尺骨桡切迹构成。2)特点;上述3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关节囊形成桡骨环状韧带,防止桡骨头脱出。3)运动方式;肘关节以肱尺关节为主。主要沿冠状轴作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联合可使前臂旋前和旋后。6、绕腕关节1)、组成;由手的舟骨。月骨和三角骨作为关节头,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构成关节窝。2)运动方式;可作屈、伸

45、、收、展及环转运动。7、髋关节;1)组成;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2)特点;髋臼周缘附有髋臼唇;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链接股骨头凹和髋臼横韧带之间,内含营养股骨头的血管。3)运动方式:髋关节可作屈、伸、展、收、旋内、旋外以及换转运动。8、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1)组成: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2)特点:1韧带主要有;髌韧带;自髌骨向下止于胫骨粗隆。腓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头。胫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上髁,止于胫骨内侧髁,两条侧韧带在伸膝时紧张,屈膝时松弛,半屈膝时最松弛允许膝关节作少许旋内和旋外运动。膝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腔内,可分为前、后两条,连于胫骨髁间隆起和股骨髁

46、间窝之间。前交叉韧带在伸膝时能防止胫骨前移,后交叉韧带在屈膝时刻可防止胫骨后移。滑膜向关节腔内突起形成花膜囊【如髌上囊】和一对翼状襞,后者充填于髌骨下方中线两侧部的空隙。股骨和胫骨内、外侧髁骨关节面之间有一对半月板,分别称为内、外侧板月板。既可增进膝关节稳固性,又可缓冲压力,吸收震荡。3)运动方式;主要作屈、伸运动。膝关节在半屈时,小腿可作约40的旋转运动。9、距小腿关节【又称踝关节】1)组成;由胫、腓骨的下端与距骨滑车构成。2)特点;两侧有韧带增厚加强,内侧韧带【或称三角韧带】起自内踝尖,向下呈扇形展开,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外侧韧带由不连续的3条独立的韧带组成,韧带均起自外踝,止于距骨及

47、跟骨,前为距腓前韧带,中为跟腓韧带。后为距腓后韧带。3)运动方式;踝关节能作背屈、伸、和跖屈动。距骨滑车前宽后窄,跖屈时稳定性差。要点五、全身重要韧带的作用、要点解析、见本细目、要点三、要点四、解析。(资料整理:博朗电子杭州办事处)细目三、肌学、要点一、肌的形态和构造及肌的辅助装置、要点解析、骨骼肌是运动系的动力部分,约有600多块,每块肌都可视为一个器官。1、肌的形态;肌的形态多样,按其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轮匣肌4种、2、肌的构造、每块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肌腹有收缩能力、肌腱附着于骨骼、传导收缩力、3、肌的辅助装置;位于肌周围具有协助肌活动、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的摩擦和保护等

48、功能、包括筋膜、滑膜囊和腱鞘、腱鞘可分腱纤维鞘和腱滑鞘两部分、1)腱纤维鞘位与外层、为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骨性纤维性管道、它对肌腱起滑车和约束的作用.2)腱滑膜鞘位于腱纤维鞘内、呈双层套管状、鞘的内层、脏层、包在肌腱的表面。外层、壁层、贴在腱纤维鞘的内面和骨面、脏、壁两层互相移行、之间含少量滑液、可减少肌腱运动时的摩擦。要点二、全身各部位骨骼肌的分群及主要作用。要点解析1、头肌:可分为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面肌的主要作用是牵动面部皮肤显示各种表情、故又称表情肌、咀嚼肌的主要作用是参加咀嚼运动。2、颈肌、颈肌位于斜方肌前缘前方的颈部、一般分为颈浅肌、颈前肌和颈深肌3组、主要肌的作用见本、细目3的要点

49、3解析.3、躯干肌、分为背肌、胸肌、膈、腹肌等、其中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前者主要有胸大肌、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内、外肌。可提、降肋骨助呼吸、腹肌位于胸廓与骨盆之间、参与腹壁的组成。按其部分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两部分、前者构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直肌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后群有腰大肌和腰方肌、主要肌的作用见下【要点解析4、上肢肌、分为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主要肌的作用见本、细目3的要点3。5、下肢肌;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主要肌和作用见本、细目3的要点3要点三、人体主要骨骼肌的位置、起步及作用要点解析1、咬肌和颞肌:咬肌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咬肌粗隆、颞肌起

50、自颞窝、止于下颌骨冠突主要作用、二者收缩时上提下颌骨.2、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皮下、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主要作用、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相收缩可使头后仰。3、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位于颈椎两侧、均起自颈椎横突、止于第一助、二者与第一助之间的空隙为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主要作用。一侧肌收缩、使颈侧屈、两侧肌同时收缩可上提第一肋助深吸气.4、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起自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项椎及全部胸椎的棘突、止于锁骨的外侧1/3部、肩峰和肩胛冈、主要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

51、如果肩胛骨固定、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5、背阔肌:全身最大的阔肌、位于背的下半部及胸的后外侧、起自下6个胸椎的棘突、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崉及髂?后部等处、止于肱骨小结崉、主要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固定时,可引体向上。6、肩胛提肌:项部两侧、斜方肌的深面、起自上4个颈椎的横突、止于肩胛骨的上角、主要作用;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7、竖背肌(骶棘肌):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的后部、向上分出3群肌束,就近止于椎骨和肋骨、向上可达到颞骨乳突。主要作用;使背柱后伸和仰头、维持人体直立姿势。8、胸大肌:位置表浅,覆盖胸廓前壁的大部、起自锁骨的内

52、半侧、胸骨和第一6肋软骨等处、肌束聚合向外、止于肱骨大节嵴、主要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如上肢固定、可引体向上及提肋助吸气。9、腹前外侧群肌1)、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起自耻骨联合至耻结节上缘、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的前面2)、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均为阔肌。由浅入深位于腹前外侧部、四对肌构成腹前外侧壁、主要作用保护腹腔脏器、腹肌收缩时、可增加腹内压以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能使背柱前屈、侧屈于旋转、还可以降肋助呼气10、三角肌:位于肩部、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壑肩胛冈、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主要作用、外展肩关节、前部肌束可以使肩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

53、束能使肩关节伸和旋外。11、冈上肌: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自肩胛骨的冈上窝、肌束向外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主要作用、使肩关节外展。12、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内、起自冈下窝、肌束向外经肩关节后面、止于肱骨发节结的中部、主要作用、使肩关节旋外。13、小圆肌: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主要作用、使肩关节旋外。14、大圆肌:位于小圆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下角的背面、肌束向上外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主要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15、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主要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16、肱二头肌:属于臂肌前群、呈梭形

54、、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起自肩胛骨啄突、两头在臂的下部合成一个肌腹。止于桡骨粗隆。主要作用、屈肘关节、当前臂在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此外、还能协助屈肩关节.17、肱三头肌:属于臂肌后群、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于内侧头分别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和内下方的骨面、三个头向下以一坚韧的肌腱止于尺骨鹰嘴、主要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以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18、臂大肌:位于臂部浅层、起自额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肌束斜向下外、止于骼胫束和股骨的臂肌粗隆、主要作用、使髖关节伸和外旋、下肢固定时、能伸直躯干前倾、是维持人体直立的重要肌肉。19、臂中肌:

55、前上部位于皮下、后下部位于臂大肌的深面、起自骼骨翼外面、止于股骨大转子、主要作用、使髋关节外展、前部肌束能使髋关节旋内、后部肌束则使髋关节旋外。20、梨状肌:起自盘内骶骨前面。纤维向外出坐骨大孔达脊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只要作用、外旋、外展髋关节。21、阔筋膜张肌:位于髋关节外上方、起自髂前上棘、于大腿上部移行为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作用紧张阔筋膜并屈大腿。22、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位于腰大肌的外侧,起自髂窝、两肌向下会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主要作用、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可使躯干前屈。23、缝匠肌:是全身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于髂

56、前上棘。经大腿的前面、斜向下内、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主要作用、屈髋关节和膝关节。24、股四头肌:是全身最大的肌,有四个头、股直肌起自额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肌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在股内、外侧肌之内、起自股骨体的前面、四个头向下形成一腱、包绕髋骨的前面和两侧,向下线为髋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主要作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25、股二头肌、位于股后部的外侧。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两头会合后、以长腱止于腓骨头.26、半腱肌和半膜肌:位于股后部的内侧、均起自坐骨结节、分别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胫骨内侧髁的后面。主要作用、股骨后群3块肌均可

57、屈膝关节、伸髋关节、屈膝时股二头肌可以使小腿旋外、半腱肌和半膜肌使小腿旋内。27、小腿3头肌:位于小腿后群浅层、浅表面的两个头称*肠肌、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深层的头是比目鱼肌、起自胫腓骨上端的后面、三个头汇合、肌束向下移行为跟腱、止于跟关节、主要作用、屈膝关节、使踝关节跖屈、在站立时、能踝固定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斜。28、胫骨前肌:为小腿前群肌、起自胫骨外侧面、止于内侧*骨和第一跖骨、主要作用、使足内翻和踝关节背屈。29、胫骨后肌:位于小腿后群深层、起自小腿骨后上部、止于足舟骨、主要作用、使足内翻踝关节跖屈。30、腓骨长肌和*骨短肌;为小腿外侧群、两肌皆起自腓骨外侧面、长肌起

58、点较高、并掩盖短肌、两肌的*经外踝后方转向前、短肌腱止于第5跖骨粗隆、长肌腱止于内侧*骨和第一跖骨底、主要作用,使是外翻和踝关节跖屈.(资料整理:博朗电子杭州办事处)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细目一消化系统总论要点一、胸部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要点解析1、胸部的标志线、前正中线、胸骨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后线、腋中线、肩胛线、后正中线2、腹部的分区:有两种分区法。1)、四线九区、通过两肋弓最低点的横线、通过两个额骨结节的横线、通过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两条垂线、九区依次为、左季肋区、腹上区、右季肋区、左外侧区、脐区、右外侧区、左骼去、腹下区、右髂区。2)、临床上、通过前正中线和过脐的水平线分为四区、左上腹、

59、右上腹、左下腹、右下腹。要点2、消化系统的组成要点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是一条从口腔到肛门的迂回曲管道、自上而下、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两种、大消化腺如大唾液腺、胰和肝、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粘膜层或粘膜下层,如胃腺、肠腺等。细目二、消化管、要点一、咽峡的组成:咽的位置,形态及分部,唾液的作用。要点解析1、咽峡的组成:由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2、咽的位置、形态及分部;咽是漏斗形肌性管道、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方固着于颅底,向下于第6颈椎下缘续食管、咽的后壁及侧壁

60、完整。因咽的前方分别通鼻腔。口腔及喉腔、故咽腔分别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3、唾液的作用:湿润于溶解食物、清洁及杀毒、分解淀粉等。要点二、食管的3处生理性狭窄要点解析:食管全长的3处生理性狭窄:第一狭窄部位于咽于食管交接处、第二狭窄部位与气管杈水平、左主支气管跨越其前方、相当于胸骨角或第4与第5胸椎椎间盘水平、第三狭窄部为食管通过膈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要点三:胃的形态、分部几位置、胃液的成分及作用,胃的运动形式.要点解析:1、胃的形态:分上下口、大小两弯和前后两壁,上口称贲门、接食管、下口称幽门、通过十二指肠、胃小弯、相当于胃的右上缘、胃大弯为左下缘2、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