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案及设计说明如下) 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后赤壁赋的品味与鉴赏 上师大附中 徐芳【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地读书。入乎其中:即所谓“品味”之意身临其境地理解、品味“所悲所喜”、“所思所想”。 出乎其外:即所谓“鉴赏”之意豁然开通地鉴赏、感悟“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设计说明:一般教学目标的设置,注重的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本堂课的设计则更注重对学生的 感悟、体验与品味的敲打,重心在于读书方法的引导。我想,这或许同二期课改的理念是相通的吧。【教学策略】: 导游激活网游“导游”:品味与鉴赏是本堂课的重点,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游、学生好比游人:从“景”到“情”到“悟”,一路
2、游来、细品慢赏。而其间滋味如何?只有靠“游人”自己体会,“导游”只能引领。设计说明:“导游”既是文章本身的特点,是一篇游记;也是教师“边导边游”教学方式的特点;更是学生“导中之游”的读书方式的特点。“一石三鸟”,这一教学策略的设计以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活”:注重学生思维火花的真正激活,为此设计了这样的一份“思维流程图”:开门见山拾级而上身临其境渐入佳境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好比爬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思维规律,这样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设计说明:“激活课堂”是我校一以贯之的教学主张,激活课堂有“五活
3、”,即:引入含活势、形式求活泼、气氛要活跃、探讨有活力、结尾留活意。总而言之,最终要真正激活的还是学生的内在思维。“网游”:这是如今之信息社会的必然,也是今后之未来教育的必然。“课前网游”:预先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苏轼的有关情况。提供网站:国学网苏轼研究; HYPERLINK http:/yuwen http:/yuwen 等阅读有关苏轼的文章:如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全文、由教师提供)、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片段、学生自行查阅)、曾枣庄的苏东坡传(片段、学生自行查阅)等。“课后网游”:课后,布置学生通过网络阅读苏轼的其它相关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及有关鉴赏文章等。有条件的同学,可
4、阅读王水照先生的苏轼研究。(教师可提供片断。)设计说明:“课前网游”侧重了解、先期熟悉;“课后网游”侧重认识、后期拓展。【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从“七月既望”到“十月之望”,才过了短短三个月,苏轼复游赤壁,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苏轼的一游、再游?让我们一起合上书,回味一下课文的第一段。(课前已布置学生提前背诵全文。) 良辰美景 激发 闲情逸致于是乘兴出游了?可谓好事多磨:无酒、无肴。还好,天公作美: 鱼酒凑趣 因而 乘兴出游文章的情趣也就在这一波三折中产生了。首段中重点品味之处:(1)“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好象并不美啊?全在“明月”一词,满月时分,格外皎洁,引得作者情不自禁从俯首到仰望。“背面敷
5、粉”手法妙处。(2)个别词语的品味:“今 者”: 可见鱼之新鲜;“巨口细鳞”: 可见鱼之美味; 美酒佳肴明月夜“斗酒”:可见饮酒之酣畅淋漓。3、设计说明:作为“开门见山”:题目的设置没有过难,因为循序才能渐进;却又有曲径通幽之感,引得学生满怀兴趣地往深处探寻。二、拾级而上:1、泛舟江上,所见何如?重点品味“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江流有声:未到隆冬,尚未结冰,可也决非“秋水”高涨时的惊涛骇浪,“有声”一词用得很准。山高月小:典型冬景,月小因为山高。2、温故而知新。在前赤壁赋的写意图中回想三个月前的景象。从平宁悠远到萧索阴冷,反差很大,更激发了苏轼的兴致,索性弃船登岸、亲临山
6、崖。从泛舟到登岸。三、身临其境:1、教师作为导游,引领学生身临其境: 苏轼登岸后见到哪些景物? 给你的感觉是? 连二客也“不能从焉”,那么苏轼呢?(此处可适当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特定的气氛,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2、重点解析“划然长啸”一词: 有人说这是山间猛兽的声音;有人说是山风的吟唱;也有人说这是苏轼的“长啸”。孰是孰非? 余秋雨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有这样生动的描绘:“一种沉重的气流涌向喉头,涌向口腔,长长一吐,音调浑厚而悠扬,喉音、鼻音翻卷了几圈,最后把音收在唇齿间,变成一种口哨声飘洒在山风暮霭之间。这口哨声并不尖利,却是婉转而高亢。” 古人常借此抒发胸中愤懑之气。那么苏轼有何愤懑之气呢
7、?又因何而惊恐呢?3、设计说明: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它承上启下,渐入佳境。教师不必急于求成,可给学生几个缓冲的台阶:诸如“因为无人陪伴,所以气愤”、“因为天色已晚、环境恐怖,所以惊恐”等浅层答案,教师完全可以含笑点头,不必一锤定音。三、渐入佳境豁然开朗:1、渐入佳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孤鹤蹁跹而来、道士神秘造访。文章亦因此由实就虚。 道鹤幻境说明了什么?谁能为苏轼解梦?设计说明:课堂至此渐入佳境,许多疑团都将在这里迎刃而解。但教师切记不能越俎代庖,尽可能提供给学生畅所欲言的空间,只在关键处给予必要的点拨。2、豁然开朗:无论是孤鹤还是道士,都是一种象征,一种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象征。苏轼想借此获
8、得振拔的底气,摆脱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苦闷。这时才自然地引出背景,可让学生提供课外查阅到的有关资料:“乌台诗案”以及“突围”后的苏东坡等。这也是上文真正的愤懑之气、惊恐之源。而苏东坡也最终经历了由“乐”到“悲”,再由“悲”到“惊悟”的升腾。一切迎刃而解。四、别有洞天:1、好像课文至此可以结束了。不然:“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真的有神秘的孤鹤与道士吗?古文观止中有这样一句评论:“岂惟无鹤无道士,并无雨,并无酒,并无客,并无赤壁,只有一片光明空阔!”你能理解吗?可让学生适当发挥,只要若有所悟也就可以了。设计说明:如果说课堂的前半部分侧重的是“入乎其中”的“入”,那么课堂的后面则侧重于“出乎其外”的“出”,文章的言外之意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这部分可作为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优化
- 健康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体育活动与员工福利的结合
- 人事工作在提升组织效率中的作用
- 企业形象危机管理与修复
- 乡村医疗体系的完善与优化
-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案例分享
- 小学生环保劳动教育计划
- 2025-2030中国X-mass树木和井口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OLED照明基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数学-浙江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答案-2025-03-05-06-11-30
- 2025年陕西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招聘(2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考英语第一次模拟试卷01(广州专用)(解析版)
- 《电气安全规范》课件
- 2025年新人教版年级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一单元 课题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 2025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医疗行业私有云建设方案
- 填海施工方案
- 2025年届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口腔贴片治疗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