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_第1页
1.《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_第2页
1.《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_第3页
1.《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_第4页
1.《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宽阔笼罩屹立逐渐犹如余波震动据说start新知导入新知讲解学习第一自然段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交流探讨:钱塘江大潮被称为什么?新知讲解天下奇观观:景物,即天下罕见的雄伟壮丽的景象。观潮观:观看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这个“观”和“观潮”的“观”有什么区别?新知讲解这段话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新知讲解学习第二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内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2、交流讨论:江潮还没有来,看到了什么?新知讲解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传统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从江面的景色、观潮的人群两个方面介绍了潮来之前的景象。观潮的时间观潮的地点新知讲解“人山人海”,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

3、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江面上很平静”,这和潮来之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越往东越宽”,这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新知讲解学习第3-4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内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2、交流讨论: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新知讲解描写了潮水从远处涌来时的声音和样子,体现了钱塘江大潮声音大、气势壮观的特

4、点。课文描写了潮水到来时的哪些特点?新知讲解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声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远近新知讲解景象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远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新知讲解观潮,先听到“声音”,后看到“潮水”,是因为音速快于水速。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新知讲解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

5、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新知讲解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新知讲解怎么会形成一道“白色城墙”?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由于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形的地形,使从宽阔江面涌来的潮波受到约束而潮头涌起,如同白色城墙,形成蔚为壮观的景

6、象。新知讲解比较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是把不断长高、汹涌而来的白色浪涛比作千万匹奔腾的白色战马,形象地描绘出潮头耸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大潮的非凡气势。第三句更能让读者体会到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资料拓展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

7、像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像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像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新知讲解学习第五自然段全班齐读:1、大声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2、交流讨论:潮头过后,从哪里可以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新知讲解“过了很久”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之长。“两丈来高”是从水量之大讲钱塘江大潮的壮观。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通过“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新知讲解钱塘江大潮非常壮观、雄伟、神奇,让人流连忘返。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发出怎样赞叹?新知讲解钱塘江

8、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拓展延伸活动建议: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我是小导游写法借鉴本文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交错的,写得有声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临其境。知识梳理观潮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潮来之前江面的景色平静笼罩着薄雾声音大气势壮观潮来之时潮头过后

9、观潮的人群人山人海昂首盼声音景象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白线水墙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拓展阅读漓江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

10、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拓展阅读1、短文按()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2、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热闹非凡秋天:丰硕诱人冬天:纯洁安静时间课堂练习一、将搭配恰当的词语来起来。山崩地裂的江面横贯涌来若隐若现的响声人声翻滚风平浪静的堤岸余波江面人山人海的景物白浪鼎沸课堂练习二、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出了一条白线。()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潮近了,只见白

11、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42153课文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课堂总结板书设计1、观潮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潮来之前江面的景色平静笼罩着薄雾观潮的人群人山人海昂首盼潮来之时声音闷雷滚动山崩地裂景象白线水墙潮头过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声音大、气势壮观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2、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谢谢(.)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help/he

12、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观潮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3、理解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二、过程与方法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养成留心观察,收集资料,记录景象的习惯。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重点理

13、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难点理解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宽阔笼罩屹立逐渐犹如据说震动余波2、观看视频:钱塘江大潮3、通过视频我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潮,去感受一下大潮的壮观。板书:1、观潮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造句观看视频齐读课题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字词,然后观看视频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进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

14、(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交流探讨:钱塘江大潮被称为什么?2、出示第一自然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3、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这个“观”和“观潮”的“观”有什么区别?天下奇观观:景物,即天下罕见的雄伟壮丽的景象观潮观:观看4、“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5、这段话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潮来之前1、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内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交流讨论:江潮还没有来,看到了什么?2、出示第二自然段: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

15、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3、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观潮的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4、从江面的景色、观潮的人群两个方面介绍了潮来之前的景象。5、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江面上很平静”,这和潮来之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越往东越宽”,这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6、“人山人海”,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

16、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潮来之前的平静和人们的期待。(三)学习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1、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内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2)交流讨论: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2、课文描写了潮水到来时的哪些特点?描写了潮水从远处涌来时的声音和样子,体现了钱塘江大潮声音大、气势壮观的特点。3、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声音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而后“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景象大潮在远处时,“只

17、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潮从远处涌来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大潮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4、观潮,先听到“声音”,后看到“潮水”,是因为音速快于水速。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5、出示课文: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

18、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1)体会: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2)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6、出示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1)出示图片加深理解(2)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3)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4)怎么会形成一道“白色城墙”?由于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形的地形,使从宽阔江面涌来的潮波受到约束而潮头涌起,如同白色城墙,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7、比较句子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B浪潮

19、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1)C句更能让读者体会到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2)“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是把不断长高、汹涌而来的白色浪涛比作千万匹奔腾的白色战马,形象地描绘出潮头耸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大潮的非凡气势。8、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9、资料拓展: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

20、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四)学习第五自然段:潮头过后1、全班齐读:(1)大声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2)交流讨论:潮头过后,从哪里可以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2、出示第五自然段: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3、通过“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过了很久”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之长。“两丈来高”是从水量之大讲钱塘江大潮的壮观。4

21、、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发出怎样赞叹?钱塘江大潮非常壮观、雄伟、神奇,让人流连忘返。5、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五)拓展延伸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1、出示小组活动建议:(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3、小组汇报,教师

22、相机点拨,并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六)写法借鉴本文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交错的,写得有声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临其境。(七)知识梳理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潮来之前江面的景色平静笼罩着薄雾观潮的人群人山人海昂首盼潮来之时声音闷雷滚动山崩地裂景象白线水墙声音大、气势壮观潮头过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二、拓展阅读1、课件出示:漓江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

23、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3、互相交流,说说(1)短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2)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热闹非凡秋

24、天:丰硕诱人冬天:纯洁安静三、课堂练习(一)将搭配恰当的词语来起来。山崩地裂的江面横贯涌来若隐若现的响声人声翻滚风平浪静的堤岸余波江面人山人海的景物白浪鼎沸(二)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1)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出了一条白线。(5)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3)潮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小组合作学习指名读集体交流理解观的不同意思交流感知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指名读课文指名回答集体交流小组交流集体交流交流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小组

25、讨论指名回答交流学生借助图片感知集体交流指名读理解意思生试着表演指名读观察图片理解指名回答体会小组交流集体交流指名读句子交流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拓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指名读交流讨论交流指名说学生自主完成活动指名读生梳理知识自由读交流完成练习生自主完成练习小组评议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最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试着让学生根据梳理的层次感知课文内容。第二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

26、第三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2、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课堂小结课文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板书1、观潮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潮来之前江面的景色平静笼罩着薄雾观潮的人群人山人海昂首盼潮来之时声音闷雷滚动山崩地裂景象白线水墙声音大、气势壮观潮头过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

27、/(.)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同步练习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闷(mnmn)雷涨(zhngzhng)潮飞奔(bnbn)而来恢复(hf)踮(dindin)着脚风号(hoho)浪吼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山()地()人()人()()天()地人()鼎()风()浪()()头()进.三、按要求改写句子。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四、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A、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28、B、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五、课内阅读。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好像()。顿时(),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的地方出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1、给文章空白处补充完整。2、解释“人声鼎沸”:。造句:。3、按时间顺序把这段话分成两层,用“|”标出。4、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第二层写。六、课外阅读。钱塘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水奔腾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潮汐是一种自

29、然现象。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最低。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气象水文条件。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窄到30公里,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3公里。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江水滚滚东流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