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1页
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2页
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3页
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4页
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17 页 共 NUMPAGES17 页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一、 素质教育目的(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2、掌握“类、固、致、易”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且、而”等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二)才能训练点1、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2、掌握文章运用比照与映衬的表现手法。(三)德育浸透点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而作,启发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规律,使它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四)美育浸透点赏析文中“史笔”与“文辞”兼美的语言表现力。二、学法引导1、学生先阅读注释,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主旨。2、学生对照注释,

2、自己疏通课文,尤其要注意一些文言现象,可以采用讨论方法,合作学习。3、学生对照课后题目,通过读课文,初步完成对课文的理解。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重点:1、掌握多义词的用法。2、学习文章运用比照与映衬的表现手法。3、学习文中设事明理的写法。难点:1、“史笔”与“文辞”兼美的语言表现力。2、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深化的思想意义。解决方法:1、师生合作研讨,尤其注意学生间的合作,教书做好点拨。2、熟读全文,以读来促进理解。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师生互动设计1、教书补充作者生平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增进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2、教师合理设置讨论题,启发学生读书考虑。3、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与同学

3、商讨研究,做好质疑准备。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的(同“素质教育目的”)(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税,人民不堪重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作者柳宗元不但提醒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这一社会现象,还指出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那就是清肃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规律,使他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板书)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1)学生自读课文注释,理解作者生平及文章的主旨。(2)教

4、师补充。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他出身于官吏家庭,21岁时中进士,官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同时被贬的还有七人,史称“八司马事件”。在长期的谪贬生活中,柳宗元接近了人民,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等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他

5、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三戒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表达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他的诗不同于其别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身不幸的感慨。他在哲学上,提出天地、元气、阴阳不能“赏功而罚祸”,打击了当时流行的因果报应思想,但对妥协,有儒、释、道三教调和的主张,著有河东先生集。3、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1)学生朗读课文,讨论文章的层次及概括层意。找出文章中点明题旨的一句话。简要概括全文每节的主要内容。(2)教师点拨,明确:能顺本之天,而致其性焉尔。第一段介绍郭橐驼命名由来及籍里。第二段介绍郭橐驼以种树为职

6、业。第三段由郭橐驼自述种树之法。第四段从郭橐驼之口发出治国安民的议论。第五段点明写作目的。(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的达成过程1、给以下字注音。病瘘(lu) 郭橐(tu)驼 孳(z) 勖(x) 缫(so)丝 飧(sn)饔(yng)2、学生自读课文,归纳文中的文言知识。(1)指出以下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释义。甚善,名我固当驼业种树且硕茂,早实以蕃其筑欲密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明确】名,起名,作动词。业,以为业,作动词。实,结果实,作动词。 筑,捣土用的杵,文中用作动词,捣土。爪,用指甲划破,作动词。(2)指出以下加点字的意思。植木之性根拳而土易见长人者好烦其令字而幼孩故病且怠讨论,明确。【明确】性

7、:性质、方法易:更换长:治理字:养育病:穷困(3)辩析以下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固2.独夫之心,日益骄固。3.沛公默然,曰:“故不如也。”4.甚善。名我固当。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三岁贯女,莫我肯顾。4.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1.既克,公问其故。故2.桓侯故使人问之。3.君安与项伯有故。4.其土欲故。1.且壮士不死那么已。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且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4.存者且偷生。5.故病且怠。讨论,交流,明确如下。【明确】固稳固顽固确实本来顾拜访,探望却,反而照顾看故原因,缘故特意旧交情旧,

8、原来且况且尚且将近暂且并且4、研读课文阅读1-2节,说说郭橐驼是怎样的一个人?讨论,明确:他是一个平凡、朴实、而具有丰富经历的植树能手。阅读第3节,讨论描写郭橐驼这一形象的手法。讨论,明确:【明确】本节文字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手法来写郭橐驼具有丰富的植树经历。郭橐驼的种树经历在于种树“不害其长”,不做“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的事。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与之截然相反。第4节,将郭橐驼种树之道“移之官理”,仍借郭橐驼之口,写出做官的道理,那么如何做官呢?【明确】做官之人,要像种树那样,要顺应民众生活的要求,不要阻碍他们的生长,使他们得以“蕃生”,“安性”。5、赏析

9、本文的写作特色学生通读全文。讨论写作特点。【明确】文章运用了比照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治民”,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种“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四)总结扩展【总结】这是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并且提出理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阻碍它们自然生长;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

10、消费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道来看,那么又是寓言性质。这种交融,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请细加体会。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一 通假字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既然已(已,通“矣”,了)二 古今异义1.其实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分开。 今义:与“来”相对。)三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名我固当(名,称呼)早实以蕃(实,结果实)甚者爪其肤以验

11、其生枯(爪,掐、抓)移之官理可乎 /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2.形容词作动词那么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3.名词作状语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4.意动用法驼业种树(业,以为业)5.使动用法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遂而鸡豚(遂,使成长)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四 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译:做官治

12、民不是我的职业。(二)宾语前置1.故不我假设也(“不我假设”即“不假设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译: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译:又拿什么来使我们的子孙兴隆并且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呢?(三)省略句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3.然吾居(于)乡4.假设甚怜焉,而卒以(之)祸。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四)固定句式1.假设是,那么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2.嘻

13、,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译:不也很好吗?种树郭橐驼传才能训练一、选择题1.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佝瘘 窥看 移徙 苛且偷生B.丰硕 仰慕 忧虑 舒展筋骨C.旦暮 抚摸 疏密 弃之不顾D.鸡豚 植树 辍学 千丝万缕2 .以下注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窥伺(守候) 实以蕃(蕃盛,多) 效慕(羡慕) 隆然(高起的样子)B .苟(假使)使 根拳(拳曲) 假设(像)子 生(活着)枯C .故(旧)土 日以 离(背离) 他植者(他种的树) 既(这样)然已D .自谓(称) 伏(弯腰)行 欲舒(舒展) 其莳(种植)3 .以下“之”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

14、项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能顺木 之 天 B .其培 之 也 C .虽曰爱 之 D .其实仇 之4 .以下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中“且”字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北山愚公者,年 且 九十B .存者 且 偷生,死者长已矣C .驼所种树,无不活, 且 硕茂D .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5.以下句子中的“虽”意思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虽 杀臣,不能绝也B. 虽 鸡狗不得宁焉C. 虽 日爱之,其实害之D. 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6.以下各句中的“且”,其意义为“况且”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且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B.北山愚公者,年 且 九十C.橐驼非能使木寿 且 孳

15、也D.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7.以下句子中的“焉”,一样的两项是( )A.而揣惴 焉 摩玩不已B.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C.且 焉 置土石D.假设甚怜 焉E.万钟与我何 焉8 .以下通假字说明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早织而缕(“而”通“尔”,你们)B .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趣舍”,取舍)C .既然已(“已”通“以”,以及)D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同)9.以下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不抑耗其实而已B .击木而召之C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D .既然已10.选出以下作品中不是柳宗元的一项为哪一项( )A.捕蛇者说梓人传B.愚溪诗序钴姆潭西小丘

16、记C.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盐铁论D.进学解柳子厚墓志铭参考答案1.A(佝偻,苟且偷生)2 . C (别的种树人)3 . A ( A 为构造助词“的”,余为代词)4 . C ( C 与题干中“且”均为“而且”义, A .将要; B .姑且; D .尚且)6.A(况且/将近/而且/尚且)7.DE(A词缀 B介词兼代词,在那里 C代词,作宾语,哪里;DE语气词,用于句尾)8 . C (“已”通“矣”)9 . C ( A 它的果实,今为转折副词; B 敲梆,今为击打木头; D 已经这样,今为连词)10.D(均为韩愈的作品)二、阅读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那么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假设不过焉那么不及。苟有能反是者,那么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水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假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