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9 页 共 NUMPAGES9 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能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弃置”“空吟”“翻似”“歌”“长”等字词的意思。2.能简单地评析“用典”手法在文中的作用。3.能正确选择和确认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产生认同感。4.能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名句辨析: 能说出诗中名句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哲理。教学过程:一、背景导入刘柳贬谪小石潭记是一篇著名的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柳宗元有个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知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他是谁?刘禹锡屡次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
2、“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本文的故事。二、朗读白诗感受大意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可惜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单独蹉跎。我也深知你才高名重,遭遇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三、辨体解题朗读探究1.面对白居易的同情和悲叹,刘禹锡是怎样酬答的呢?从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可见那些信息?重点字词
3、解析探究。酬、乐天、见、赠。酬答,白居易,久别重逢,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相当于“我”。阔别重逢,酒宴写诗,白居易先赠诗,刘禹锡后酬诗。可见,这是一首酬赠诗。2.朗读诗歌,体会思想感情是不是悲叹?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集体朗读。存疑?感情基调似乎不仅仅是悲叹,似乎与白诗不同。到底是什么呢?引出下文详细分析p 。四、朗读探究理解诗意。1.朗读前两句。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承接白诗的哪句话而言?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二十三年折太多。探究【关键词】:p 】:巴山楚水、凄凉、二十三年、弃置。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被朝
4、廷抛弃置放在那里。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其间苦楚可以想见。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心酸愤懑之情表现了出来。2.朗读前四句。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借助注释把它找(概括)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明确:向秀作赋的典故和王质烂柯的典故。“怀旧”句表达了对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翻似”,倒好似,有抑郁不平、愤愤不平的意思。3.朗读前六句。赏析颈联名句:沉舟侧畔千帆
5、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此联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话而言?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2)如何理解此联的字面意思?明确: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3)显然,本文不是写景咏物为目的的诗歌,“沉舟”和“病树”指什么呢?明确:“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那他想表达的思想是什么?请看刘禹锡的人生写照:【补充1】l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l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l 一落名宦途,浩如乘风船。l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l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至此,刘禹锡的真正思想才显露出来。原来白诗的意思是您长守寂寞单独蹉
6、跎,真令人悲叹不已;而刘诗的意思是反过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开朗、豁达、乐观、坦荡的气魄和襟怀。(4)作为哲学家刘禹锡的又一个注解,此联被后人赋予的的哲理意义是什么?【补充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24字标题)明确: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开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4.朗读八句诗。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而言?歌一曲、暂、长的意思是什么?明确: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此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表达出作者振作精神、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气概。事实上,战斗精神一直
7、充盈在刘禹锡的血脉中,请看:【补充3】赠看花诸君子(被贬10年后):“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他以玄都观比当时的朝廷,巧借点缀春光的“轻薄桃花”曲笔展意,说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都是自己被贬后才爬上去的。这首诗引得朝中权贵群起而攻之,刘禹锡再次被贬到连州去当刺史。【补充4】再游玄都观(被贬24年后):“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以昂扬不屈的口吻,再次显示了他坚持真理、坚忍不拔的精神。5.全诗总结: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抱有同情和悲叹,而本文前四句承接白诗,后四句翻出新意,表达出不同于白居易的思想。下面请选择前后文
8、各四句的感情基调或色彩:伤感、雄健、消沉、大方、昂扬、沉郁、豪放、高昂、感慨、雄浑、愤慨、哀叹、愤懑、豪迈。前文:伤感、消沉、沉郁、愤慨、感慨、哀叹、愤懑后文:雄健、大方、昂扬、豪放、高昂、雄浑、豪迈五、缘情探旨刚健有为面对白居易的同情和劝慰,诗人刘禹锡的情感变化是沉郁中见豪放,语调变化是从消沉到高昂。这种雄浑豪迈的诗歌风格让白居易大吃一惊,赞佩不已,你知道他称呼刘禹锡别名是什么吗?“诗豪”(语文书P56)。我们尝试用这种“沉郁中见豪放”、“从消沉到高昂”的情感和语调来朗读诗歌。这正是:学习酬赠诗有感乐天赠诗悲愁肠,梦得酬诗志昂扬,进退得失奈假设何,人生需要正能量!板书: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
9、酸愤懑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哀感慨颈联:比喻沉舟、病树开朗豁达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不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每课一练一. 默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二. 翻译。1、 忽逢桃花林,夹(ji)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3、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俨(yn)然。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n)陌交通,鸡犬相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复习指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
10、酒长精神。注释:1.题解:这是一首酬赠诗。公元826年冬,诗人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逢,白居易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他的坎坷际遇鸣不平。刘禹锡遂作此诗作答。酬:答诗。乐天:即白居易。见赠:送给我。2.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谪所到之地。3.二十三年:诗人遭贬的时间。4.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三国操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故居,邻人吹笛, 勾起了对故人的思念。5.翻似:倒好似。6.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王质进山打柴,见两童子下棋,看到局终,手中的斧柄已经腐烂。下山回到村里,发现已经过去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柯,即斧柄。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7.长精神:振作精神。诗句大意:首联:我被贬谪,被弃置到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方,已经度过了漫长的二十三年。(从空间、时间的角度表达自己被贬谪的辛酸和悲凉。)颔联:(如今回来,)老友已逝,空有无尽的思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如隔世之人。(用典故表达悲哀怅惘,感慨万千之情。)颈联:沉舟侧畔,千帆竞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英国国家教育系统
- 电子、通信、计算机英语词汇
- 某品牌汽车公司度特约店经营报告
- 2025法律资料合同责任保险合同除外条款范围的合理界定
- 网络游戏运营管理与维护手册
- 电子游戏虚拟资产交易安全措施手册
- 儿童启蒙教育方法指南
- 职业病危害防治预案实施手册
- 医疗行业远程诊断与智能诊疗系统开发方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植保)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度微生物菌剂产品试用与反馈协议3篇
- 企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与职工代表大会合并召开
-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培训
- 新科瑞C50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4版)
- 骨科术后下肢肿胀护理
- 快件处理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电子教案 专题八 学习情境一 青海省课时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