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探索与实践_第1页
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探索与实践_第2页
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探索与实践_第3页
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探索与实践_第4页
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探索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探索与实践摘要: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机器人相关课程教学将更加注重和强 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分析现有的机器人方向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随后根据机器人 课程教学需要具备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的特点,尝试引入了项目教学法,阐明了项目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 能力和实践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作用。在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教学实践情况,设计了机器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在引导学生设计并搭建一套相对完整的机器人系统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学生对机器人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培 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数年的教学

2、实践证明,该文所提出的机器人实践课程体系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 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项目教学法;创新思维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兴起,机器人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载体之一,机器 人技术也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但是传统的机器人本科教育缺乏相应的创新性和有效的实践内容,不能更好地满 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针对机器人涉及专业课程多、课程之间难以建立有效的联系的问题,在借鉴国内高 校在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1-8,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思维为目标,构建了机器人实践课程体系,能 够将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

3、,并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加以应用。通过设计并完成一套完整的机器人系统,提高学 生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一)机器人课程体系机器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把多种相关专业技术融合在一起,因此机器人课程体系相应的也比较复杂,可 以简单分为软件设计、机械设计、传感器、电气设计、机器人设计及仿真五个模块,如表1所示。表1前期的机器人课程体系睡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培养目标MATLABMATLAB件H块软设模语言程序核计学习运用MATLAB实现 科学计算方法,学习模 块化仿真技术和数据图 形化技术掌握分析和处理数据的 工具与科学方法,能够 籽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 可视化程序设计学习C语言原理与编程掌握C语言程J

4、 f编写并能 技术,并初步学习算法通过算法应用和程序设 的基本思路和流程 计编程解决问题续表1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学习基础的理论力学和 材料力学为之后的其他 机械和机器人课程奠定 履础掌握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分析计算方法和相 关的实验设计流程机设模械计块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机械原理.通过实 验加深对各类机械结构 的理解和应用掌握机械结构原理,掌 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 程,并能够在后续课程 中贡洁应用机械设计课程综合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的方式, 完成一套完整的减速器 计算、设计、工程图绘 制检验前阶段机械设计的 学习成果和灵活应用程 度,为今后的机械设计 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微机原理可接口技术以51单片机为例学习

5、微 机原理以及微机接口技 术原理电气模块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r技术、电路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模 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 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传感器模块传感与测试技术学习各类传感器的原理 及其在机电系统中的应 用模式掌握单片机开发测试流 程,学会运用微处理器 实现执行器传感器的通 信和控制掌握数字电路和模拟电 路的基本设计思路,能 熟练运用电路知识分析 机电系统的电气原理掌握传感器的设计思 路,开展与传感器有关 的实验.能够将传感器 运用在设计中机器人设计模块学习机器人的组成和基掌握多自由度机械臂的 机器人学本的正运动学、逆运动正逆运动学计算.熟悉 学、动力学等计算方法机器人系统的组成学习机电伺服系

6、统的构 机电伺服系成和分类,学习机器人 统伺服系统设计思路和方学习机电伺服系统的构 机电伺服系成和分类,学习机器人 统伺服系统设计思路和方掌握机器人中机电伺服 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思 路,能够住机器人设计 中灵活选用相关部件和 设计方法(二)前期机器人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国家对机器人专业教育的要求,为了使课程体制改革“对症下药”,我们系统分析了当前机器人课程体系 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抽象理论难度较高。现有的机器人学专业课相对前期本科生的基础课难度上梯度较大。例如正运动学、逆运动学、空间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概念,针对本科的同学教学上需要采用较多的课时去普及概念形成一个抽象的总体认

7、识。在 教学上也难以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计算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这一类知识也较难产生联想 思维,在巩固知识时难以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结构。.对机器人系统整体性认识不足。现阶段,我们对机器人的理论教学主要从机械、电气、控制、决策等方面入手, 以模块化的方式针对机器人的不同部分进行介绍。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离散化、碎片化,而不能够 形成整体的概念,学生会误以为机器人仅仅是由一些独立的模块和独立的技术简单拼凑而成的机电设备,而不能充分认 识到技术和模块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有机结合。因此,学生在进行机器人设计的活动中,很难在系统层面对机器人有一个 全局的把控。.缺乏系

8、统创新实践。在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活动中,由于设计的元件较多价格昂贵,一般学生也缺乏加工和测 试环境,课程设计往往停留在理论设计。学生往往因为条件限制无法动手或接触到具体的机器人设计的细节。如果学生 对课程设计没有实践体验,而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难以激发出创新思维。学生只有对实物设 计有一个真实的感受和认识,才能在后续的创新设计中提出针对现有设计不足之处的改进。.封机器人产业需求了解较少。学生在传统课程中学习到的是一些较为成熟的成体系的知识。因此,现在的学生 普遍对机器人产业了解较少。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创新实践活动往往会脱离机器人实际的产业需求。机器人是一门需要 联系生产实

9、际的技术,在其上进行拓展创新的时候必须结合生产实际,这种创新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所以,培养学 生对机器人产业需求的认识也至关重要。项目教学法11-13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的教学法,其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凯兹博士和加 拿大教育家查理博士共同推出。该教学法自引入我国后先后在中小学、高校开展了各种教学试点,取得了不俗的教学成 果。这一系列教学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完全适合我国各阶段教育,是符构建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教学 法。机器人技术的学习对学生的创新性、探索性、综合学习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多年的教学成果表明,侧重理论 知识学习、验证性实验的传统机器人课程体系并不能

10、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因此,机器人知识的教育离不开实践环 节,而项目教学法将实践和研究融入教学环节的核心思想恰好完美契合了这一需求。本文针对目前机器人本科教育中存 在的实践不足的问题,结合项目教学法,设计了一种以项目为基础、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的实际运 用的课程教学方式。通过设计机器人系统这一自主实践形式,学生在学习机器人专业知识和探索机器人核心技术的过程 中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有效解决了学生抽象理论难以联系工程实践、对系统缺 乏整体性认识、缺乏创新实践意识等问题。项目教学法的框架体系下,教师和学生同属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推动者,因此效率也大

11、大提高。基于目前科学 技术与社会生产活动对各高校学生培养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之下,教师也逐渐习惯将项目教学法融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 中去。以工科专业为例,实践类课程往往依托于以若干学生作为成员组成不同学习小组的形式而开展,其中每个学习小 组至少可选定一名指导老师。这样的教学形式与项目教学法的契合度很高,为项目教学法的引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面向工科大学生群体开展一系列以项目教学法为核心的实践类课程,是探索新工科专业教学模式踏出的重要一步, 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首先,项目教学法将主体从教师转换到了学生,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 学生不再单方面接受并执行教师的指

12、令,而是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小组项目进展灵活调整学习计划,教师在此期间 为学生完成项目尽可能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每位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在项目中各司其职,也更愿意为团 队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机器人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更好地将所 学的知识加以应用;机器人系统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项目开展过程中随时 出现的各种问题。在项目立项阶段,学生必须要有主动获取知识、研究理论、提炼方法的能力;在项目实施阶段,需要 学生灵活运用理论,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项目实验等;在项目总结阶段,为了尽可能将项目

13、成果完整且简洁明了地呈现 给评委老师们,学生团队在制作项目演示PPT时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处理能力和效果展示技巧。由此可见,在一个项目 的执行周期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技术的验证与调试、成果的展示与呈现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在项目立项阶段,学生需要充分调研相关领域的行业背景,就某一个或 几个方面的行业痛点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其中创新性不仅局限于提出开天辟地式的新方法,还可以对 现有的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也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进行头脑风暴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上实践 活动都能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必不可少的创新

14、思维。机器人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领域,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本文依托项目 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在机器人专业开展实践类课程进行教学实践。相比于传统的 实践类课程由教师命题制作,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足够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通过自主选题和实践学习,培 养学生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的方法论,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一)实践课程要求.满足多层次多方面需求。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加深学生对机器人系统整体性的理解和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 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包含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在内,划分为基础学习、强化提高、

15、学科竞赛三个层次。基础学习阶段是在接触机器人的初始阶段,通过查询相关的技术文献,学习使用机器人基本的硬件设备,包括电 机、单片机、传感器等,掌握其控制原理和方法,能够实现简单的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强化提高阶段是在完成基础学习 之后,按照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和相关的专业课程,强化动手能力,加深对机器人系统整体的理解,并开始尝试比较复杂 的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学科竞赛阶段是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机器人相关的竞赛,完成具有创新性 的机器人系统设计,通过自主完成项目,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 创新思维、提高实践水平。.实践教学向科研延伸。利用教师所在

16、实验室的资源和条件,将实践课程向科研方向延伸,引导学生参加教师主 持开展的科研项目,进入教师的课题组开展相关的研究,真正将专业课所学知识和科研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真正具有 自主科研能力。(二)总体实施计划机器人实践课程的总体实施计划如图1所示,分为课程引入、理论学习、综合实践、课程总结四个阶段。通过创 新竞赛引导学生先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创新训练中,并在训练中引入专业知识教学,过渡至理论学习阶段,在具备一定程 度的理论基础之后,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随后引导学生自由组合,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目的,设计具 有创新性的机器人系统,通过系统级别的实践,将之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在小组总结和

17、导师点评阶段总结问题, 加深理解。专业引导一Li课程引入1课程引入1知识先修I创新竞赛L理论教学L项目选题一|项目立项1J项目完成T分享展示卜1:j :-一课程总结一总易归纳机器人实践课程总体实施计划具体的实施安排如下:.大一年级开展专业引导,鼓励学生先修部分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竞赛;.专业课学习阶段,相关课程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开展实验教学;.大三年级开展为期两个学期的实践课程,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资金、器件方面的支持,由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指 导,设计并完成一个机器人系统。.学生进行项目展示,由指导教师和机器人领域教师组成团队对各组完成的机器人系统进行项目评价、指导和总 结。(三)机器人实践

18、课程实施计划课程的实施计划分为课程准备、项目实施、项目评价三个阶段,整体的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项目准备阶段完成 学生分组和项目的方案论证,通过前期的积累,寻找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设计论证一套可行的 方案。项目实施阶段根据任务需求分工协作,按照方案设计完成项目。项目总结阶段通过总结归纳,回顾项目中出现的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经过老师点评之后,加深学生对所学所用知识的理解。方案设计1I方案论证组内分工-J一项目实践1项晟施组内:总结课衰示一课程总结一2机器人实践课程实施计划.课程准备阶段。学生按照68人规模进行自由组队,学生团队充分调研机器人各领域行业现状,总结行业痛点,

19、充分考虑机器人产业需求后组内讨论确定23种方案。初步方案与老师进行探讨,分析选题的可实现性和相关技术, 确定一套工作量适当的可行方案。学生根据选题方案和老师的意见制定初步方案和任务分工,部分小组制定初步方案如 图3所示。学生制定方案和分工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统计相关关键技术,对关键技术进行简要的讲解与指导, 帮助学生开展初期工作。.项目实施阶段。在完成项目准备的基础上,学生按照任务分工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械结 构设计、强度校核与仿真、控制系统设计和编程、机器人部分和整体调试等。在这一阶段,学生是课程进行的主要推动 力,通过自主学习推动项目进行,并在每周课堂上进行汇报讨论

20、,提出已发现的问题,通过学生进行讨论和教师指导, 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按照“方案优化实践”的思路推进实践教学。.项目评价阶段。在基本完成项目后,进行项目评价。项目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展示与互评、邀请课外相关方向教 师评价、指导教师总结三个环节。首先组织学生进行整个项目进展过程的总结与梳理,在最后几节课进行展示;同时邀 请机器人相关方向的教师进行评审,对学生的成果和展示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由指导教师从项目的立项、进展和成果等 方面进行全方位点评,就项目的关键实现细节与学生进行细致讨论,指明项目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项目完善和未来展 望的角度给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四)机器人实践课程体系与传

21、统机器人课程对比表2为本文提出的机器人实践课程体系与传统的机器人课程体系在重要教学指标上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机器人 实践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表2机器人实践课程体系与传统机器人课程体系对比传统机器人课程体系机器人实践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掌握教材上的知识,并进行 适当的仿真实验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系统工程 的整体理解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联系不够紧密.教 学设计容易出现重叠注重知识的联系和知识在实 际I程1的应用教学考核 和要求通过期末考试.课程论文等 形式检杳通过机器人系统综合设it实 物成果和答辩考核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教学效果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验证 件实验

22、为辅,缺乏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 理解.突出机器人C业的实 践特色(五)教学成果展示在数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本文提出的机器人实践课程体系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极大 的提升,很好地达到了课程的预期。相比于传统机器人课程体系中由教师单方面制定学习计划、发布教学指令,学生按 部就班的固定教学模式,本课程体系赋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主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个人差异定制化学习计 划,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确定项目分工,各司其职,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这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更 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机器人领域,专业课程较多,涉及知识面广,各部分知识

23、联系紧密。本文通过对传统机器人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项目教学法为基础引入机器人实践课程体系,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等环节进行了充分的探索。数年 的教学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机器人实践课程体系不仅大幅提升了学生对机器人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 的认知水平,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机器人专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参考。参考文献:1曹阳,孙松丽.应用型本科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9, (12) : 41-43.2沈刚,安昭辉等.并联机器人在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 32 (3) : 179-182.3

24、吴振宇,刘禹彤等.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 36 (6) : 192-195.4张金龙,柴海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 31 (6) : 27-29+32.5骆德渊,秦东兴等.构建以“机器人”为载体的机电工程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研究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 理,2013, 30 (7) : 201-203+206.6郭东亮,保延翔等.综合性大学自动化专业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 36 (3): 212-216+230.7冯士刚,齐倩蕊等.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

25、016, (10) : 45-48.8石端伟,廖冬梅等.综合性大学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36 (7): 201-205.9张波涛,王坚等.机器人技术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 34 (3) : 199-201+205.10李炜明,马腾飞.土木工程课程教学与结构设计竞赛融合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 38 (8): 216-219.11骆南.项目教学法在项目成本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27 (4) : 124-126+129.12黎茵,张以顺等.高校本科实验课程研究性项目教学实践与探索J

26、.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6): 158-161.13冯若愚,陈辂等.软体机器人实践与创新教学J.力学与实践,2020, 42 (3) : 347-350.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here are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bot field. The teaching of robot-related courses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and emphasiz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profess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