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整合土地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依法实现“占一补一”,全面整理新增耕地是保证合肥市城乡建设用地顺利报批的需要。实践证明,开展土地整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能够节 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能够改善农村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 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还能够有效地整合城乡土地资源,保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急需的建设用地指标,实现城乡统筹、共同发展。合肥市土地整理的基本做法2002-2005年,合肥市通过积极探索、
2、大胆实践,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已新增有效耕地、10余万亩,有力地支持了城市建设用地报批的需要,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农地整理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开垦荒滩古展和废弃坑塘,降低田展系数,新增耕地 面积。自2004年合肥市全面推行土地管理项目管理以来,出台了合肥市关于加强土地开发复垦 整理工作意见、合肥市开垦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验收暂行办法 等一系列文件,狠抓项目、资金、责任和措施的落实,推行项目规划评审、项目法人、招投标、 合同和监理等各项制度,农地整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按照“田成方、路通畅、渠配套、林成网、 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实施的
3、68个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亿元,建设标准化农田近10万亩,新增耕地2万多亩。同时,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合肥市农 村的投入,全市还申报了6个国家和省级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以后成效显著。.村庄整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要求,“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开展这项工作既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占补平衡”/二又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置换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城市建设。目前合肥市已被列入国土资源 部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试点单位之一,去年以来,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广 泛的调查研究,批准实施了结合旅游产业建设
4、的庐阳区三十岗乡陈龙村土地整理项目等10个村庄整理试点项目。项目不仅对土地整理进行了科学规划,还对新村庄的总平面布局、建筑式样、配 套设施、公共设施进行了科学安排,目前项目已经按照规划开工实施,项目总投资额度为7796万元,全部完成后可新增耕地面积3000多亩。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理清战略思路遵循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结合合肥实际,制定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已经历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税费综合改革”带来的两次飞跃。“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开展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三农”工作第三次重大的政策调整,必将推 动我国农业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经济建设,实现
5、广大农村的第三次飞跃。这是一次难得的 历史机遇。因此,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因地制宜,从合肥市实际出发,从城乡互动,可持续发 展的高度出发,制订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和指标体系,将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有机结 合起来,力争实现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水平、城市建设指标增加“三赢”。.科学制订规划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当前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是:村镇建设基本 处于无序状态,缺乏规划的指导,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活环境较差;建筑设计不合理,建 筑质量较差,环境污染严重,公共卫生条件差,土地浪费严重等,“新房子,烂村庄”现象十分明显。要把以编制村庄规划为主导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作为当
6、前的首要工作,切实做好村庄的规 划和设计,制订深入浅出的规划图则,编制规划图集和建筑设计图集。.统筹使用资金合肥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是最大难题,化解资金难题,主要途径有三 条。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二是捆绑使用各项支农资金,将农 村交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以及国家和省级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等各项 涉农资金统筹用于村庄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三是要发挥商业银行和信贷资金的作用,建立稳 定的资金支持体系。四是要吸纳产业资本进入。 4.尊重农民意愿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导。农民的积极意愿是引导新农村建设步入成功之路的关键。因此, 无论是新农
7、村建设的目标,还是具体的宜居新村的规划建设方案,都要尊重农民的意见。要按照 政府引导,农民主导的原则,推进新农村建设。合肥市国土局先期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 在原村庄调查、新村庄规划、灌溉渠系和当家塘坝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村的建筑形式等 方面都广泛征询了农民的意见。事实证明,符合农民意愿,就能得到农民的主动支持,实现新农 村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精心培育产业/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主导产业的支撑尤为重要。当前,合肥市的新农 村建设应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妥善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妥善结合,与加强基层党的领导, 建一流的班子妥善结合,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持
8、续快速增长妥善结合。抓住“四个” 结合,主导产业就会形成,农村经济就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十大要点2006年03月10日09:13中国经济时报专家建言王小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做出的一项战略安排,是持续数十 年、惠及数亿农民、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整体水平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 涵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管理、村镇建设、社会事业、国土整治等方方面面,需要一整套 完备的土地政策体系作支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并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的农村土地政策,但是,也有一些农村土地政 策不能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必须进
9、行调整和改革。归纳起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支 撑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政策要点有以下十大方面。第一,坚持土地承包经营制不动摇,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农业家庭经营的 制度基础。家庭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经营的最基本形式。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赋予了农民土 地承包经营权,奠定了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基础;同时,我国农民家庭经营的承包地,是农民重 要的基本生活保障来源,因此土地承包经营制也是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制度基础。这一基本制度 已经在宪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上得到严格规范,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并 不断完善。今后,要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已经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切实保护已经赋予农民
10、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特别是,对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要从合同管理向登记管 理转变,逐步建立包括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专业化属地化规范化的城乡土地统一登记管理体系, 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续期制度或者实行无限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按照物权对农民的土地 承包经营权实行更为彻底的保护。第二,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新 农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规范农地流转,保障农民在农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结合农村劳动力流转和农村人口转移进程,在农民自愿选择和平等协商的 基础上,通过农地的市场流转和适度集中,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11、;按照平等协商、 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农户和龙头企业自愿签订产品合约和要素合约,发展龙头企业+农户、龙 头企业+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 组织方式。在必要的情形下,可以发展龙头企业受让农户承包地、雇佣农民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 式。在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培育、发展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市场的基础上,开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市场,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延 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增强农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第三,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好基本农田,保障国
12、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人 多地少,需要养活的人口数量大,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人口数量还会继续缓慢增长,保护 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土地政策极其重要的全局性战略性目标。新农 村建设中,必须继续完善和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和完善世 界上最严格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耕地保护制度。对于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 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 开垦的,通过缴纳相关税费,专项用于耕地整理开发以补充耕地。对于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粮、 棉、油生产基地、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
13、地、正在实施改造和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蔬菜基地等在内的耕地,在农地转用审批和土地征收等方面要继续实行严格管理。第四,改革征地制度,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地转用制度和对农民土地财产权 利的公正补偿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延续下的农村集体土地国家统一 征收制度存在的缺陷日益显现。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改革这种不合理的征地制度。当然,由 于征地制度改革涉及耕地保护、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公益事业、农民权益、政府利益等诸多方 面,因此只能渐进推进。近期,应重点修改完善征地补偿的有关法律法规条款和征地补偿费的确 定办法,切实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从中长期看,理顺农地转用中的经济
14、关系,实现土地征收中的 公正补偿,需要进一步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缩小征地范围,将土地征收严格限定在公共目的, 并在发展农用地内部流转市场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同时,适度开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经 营性农地转用市场,形成的土地市场价格体系为公共目的的土地征收补偿提供客观的市场参照, 从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区分公共目的和私人目的、公益性用地和私人性用地的新型农地 转用制度和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公正补偿机制。第五,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建立以城带乡的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我国以国家和 集体二元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与城乡企业、居民的身份相挂钩,依赖城乡分割管理的路径形成了 城乡建设用地使用制度
15、上的双轨制和城乡分割的建设用地市场,包括乡镇企业用地和农民宅基地 等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流转长期受到限制,直接阻滞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 流动和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加快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开 通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才能吸引城镇企业和居民投资农村、实现以城带乡式发展。今后,从统筹 城乡土地政策、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的要求出发,在制定和颁布物权法,明确界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细分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对于经营性集体建设用 地,在法律上可比照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创设集体出让土地使用权,并允许其与国有出让土地使 用权具有同等效力地进行
16、转让、出租和抵押;对于农村公益性用地和农民无偿取得的宅基地,可 比照国有划拨土地设立集体划拨土地使用权,在交易许可管制下对其进行市场准入管理。第六,调整土地收益的取得、分配和使用格局,建立和完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土地收益分 配体系。在我国现行土地价、税、费体系下,政府土地收益在农地转用和土地供应环节取得的多、 在土地保有环节取得的少,以土地出让价款和费的形式取得的多、以税收形式取得的少;在分配上,绝大部分土地收益集中在市、县级财政,中央、省和乡村两头得到的少;在使用上,投向城 市地区的多、投向农村地区的少,投向经济建设的多、投向社会事业的少。这种格局加剧了城乡 发展差距和征地引起的矛盾冲突,同
17、时也驱使地方政府盲目扩张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要对这 种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提高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标准,加大力度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制定 和完善全国性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以及使用、转移和监督管理办法,保障对占用耕地的有效补 偿;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管理,完善有关15%的土地出让金专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规定,支持农业土地整理开发;设立土地保有环节的不动产税种,全面完善不动产 税制,支持乡村基层公共财政;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失 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和风险备用金等的 具体标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
18、发展。第七,开展农用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用地整 理是精细化、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开展国土整治、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农用地整理通过对沟、渠、坎、田块等进行 工程治理,对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破坏的土地和各类废弃地、闲散地进行复垦,一般能够增 加15%左右的有效土地利用面积;通过规整农田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改良土壤,能够 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平田整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能够促进土地集中 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创造条件;通过完善农
19、业基 础设施,为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条件;通过合理安排田、水、路、林、村,能够有效 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农用地整理,无疑将是未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 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分区指导、依法规范、公众参与的原则,以政府公共投资为 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重点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农用地整理,不断改善 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八,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因地制宜地推进村庄治理。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总体上保持在180平方米左右,东、中部地区一般在 120 250平方米,西部地区在150 40
20、0平方米,山区和牧区更高。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和迁移,一些农村 的住房和宅基地随之废弃或闲置,出现了 “空心村”等现象,而与此同时,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 居民要求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总之,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巨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用地整理的认同感和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村镇 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尊重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结合撤乡并镇、迁村并点、撤村建居、旧村整治、“空心村”改造、民居翻建改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公益事业建设等的实施,因地制 宜地开展土地置换、土地权属重划、土地规整以及废弃闲置地的开发利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建设 用地整理,以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为纽带,优化建设布局,促进人口适度集中,提高基础设施完备 度,发展公共公益事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九,强化对城乡土地用途的统一管制,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土 地利用规划管理是土地政策有效实施的基础。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各类用地矛盾需要通过土地利用 规划管理来统筹协调,土地政策只有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并保证规划得到有效实施才能落到实 处。在逐步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统一城乡土地登记、统一城乡财产税制、统一城乡人口户籍 登记的情况下,城乡土地由分割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最为关键的是要完善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实行城乡土地用途的统一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钟点工保洁协议
- 预制构件购销制造合同
- 农业借款协议案例
- 工程劳务分包简易合同样本
- 指定代理经销合同
- 个人提供音乐教练劳务合同
- 购销合同有效期内的责任划分
- 油漆采购合同样式
- 购销合同解除协议的签订
- 借款合同到期后续签协议
- 美育-美即生活 美育期末试卷及答案
- 网站项目功能测试验收报告
- 自考02313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历年(12-19)真题试卷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重庆工商大学
- 合理性、先进性的证明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16
- 选必中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GB/T 34281-2017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分类配置要求
- GB/T 33322-2016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
- GB/T 23988-2009涂料耐磨性测定落砂法
- GB/T 1962.2-2001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鲁尔)圆锥接头第2部分:锁定接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