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危机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制度_第1页
从金融危机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制度_第2页
从金融危机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制度_第3页
从金融危机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制度_第4页
从金融危机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从金融危机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制度 摘要:全球企业咨询和风险管理等,这些业务使评级机构事先就参与了企业的风险管理,评级难以中立。三是信用评级机构越来越多地使用主动评级,即对未提出评级要求的企业进行公开信息评级,也可称其为是一种“暴力”策略,诱使发行者对未要求的评级进行付费。对于上述的潜在的和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监管部门并没有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尽管sec已经关注到利益冲突的问题,但是并没有采取强制的有效的外部监管措施来防范信用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仅仅是采取了依靠信用评级机构的内控制度来制约的策略。但在利益冲突中,这种内部控制是十分脆弱的。2008年7月sec发表报告指出,评级机构已制定内部

2、政策和程序,但在对次贷产品进行评级时,三大评级机构都存在着违反内部程序的行为,表现为主要评级分析员参与收费讨论,构成利益冲突。 (三)私权公权化,缺乏责任机制制约 在资本市场中信用评级结果是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之一。1975年,sec发布了关于确定经纪人/交易商最低清偿标准的净资本规则(rule 15c3-1),首次将“全国公认的统计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纳入了联邦证券监管法律体系。nrsros的评级结果在联邦和各州立法中也被作为基准广泛使用。2002年sec向美国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显示,当时至少有8部联邦法律、47部联邦监管规则、100多部地方性法律和监管规则准入领域都将评级结论

3、作为一项重要资质。这些法规使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带有了某些公权力的色彩,评级机构的权利被扩大。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评级机构享有极大的权利的同时并没有被赋予相应的责任。lOcalHOst例如,1933年证券法第11节规定,律师、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中都规定了上海市征信管理办公室是征信的监管部门。这样,在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政府的征信管理办公室三个部门进行监管,这种多头监管的方式不利于监管的统一和规范的一致。 基于安然事件和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美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之中,2006年美国国会颁布了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正式赋予了sec对信用评级业制定规

4、章、进行监管和强制执行权力。鉴于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欧盟委员会于2009年4月23日经欧洲理事会以法规形式批准通过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建议,根据该法规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必须获得注册批准,由欧洲证券监督委员会(cesr)协调注册流程,在欧盟境内统一注册。从各国的经验来看,都是设立一个统一的信用评级监管机构,以便于对信用评级机构加强监管。至于是由哪一个部门对信用评级进行监管,一般有两种机制:一是直接融资发达的国家一般由证券监管机构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监管;另一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一般由银行监管机构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监管。基于这样的原则,我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可以以人民银行作为统一的信用评

5、级业监管机构,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征信业的监督管理部门,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但由于我国的金融监管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所以,应当由人民银行负责统一协调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各监管机构在各自业务范围内提出评级结果的使用标准。 (二)制定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评级机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在征信机构设立的条件方面只有实缴注册资本是明确写出的,其他条件大都赋予国务院征信业监管部门制定具体标准。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中只是泛泛地规定了信用评级机构应拥有相当的有一定

6、经验的金融、会计、证券、投资、评估等专业知识的专业评估人员和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具备的信用评级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申请证券评级业务许可的资信评级机构应当具备的一些具体条件。但在我国就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信用评级业的市场理论中存在两种理论:信誉资本论和监管特许权论。美国信用评级市场早期是以信誉资本理论为基础,奉行信用评级业的市场自律。在1975年之后依据监管特许权理论美国开始实行了比较严格的市场认证制度,并保持了信用评级市场的垄断局面。但这种体制在经历了次贷危机之后就受到了质疑,所以,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在信用评级方面主要是促进市场竞争和

7、增加市场的透明度。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刚刚起步,当前的监管职责一方面是要促进市场主体的成熟,另一方面要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基于信用评级机构对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意义,信用评级产品的质量应是监管的重要方面,所以,确定适当的市场准入标准,以保障合格的主体进入市场是必要的。但由于我国信用评级是新兴市场,所以,标准不易过高。同时,也要建立评级机构的退出机制,使不符合市场需要的评级机构退出市场,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保障评级结果的可靠性。 (三)建立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加强风险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中就防范利益冲突设立了相关的制度,如要求评级机构建立防火墙制度、回避制度等避免利益冲突的相关制度;严

8、格依据公开的评级方法和程序评级等。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列举了证券机构与评级对象存在利益关系禁止评级的六种情形,主要是评级机构持有受评级机构股份或证券的情形。规定了证券评级机构评级委员会委员及评级从业人员应当回避的五种情形,并要求建立防火墙制度。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就防范利益冲突规定得比较原则,只是增加了评级人员不得从事信用咨询或顾问业务、不得参与评级价格谈判等。从我国现行的规定来看,对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防范机制还处于传统规定方面,就此次次贷危机发生在结构性金融领域,并由收费模式导致的潜在的利益冲突,我国的相关规定中并没有加以规定。 近年来美国针对信用评级业监管进行了改革

9、,并于2007年2月公布了对注册为nrsros的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在该实施细则中利益冲突是作为重要的监管内容之一来加以规范,把包括接受发行人、证券包销商、债务人、信用分析报告订购者支付的费用以及nrsros的相关人员直接持有被评级人发行的证券、与被评级人有业务往来、与从事证券包销商产生某种关联等,作为潜在的利益冲突。并禁止了nrsros以限制信用级别公布、发布并非根据nrsros所公布的信用评级程序和方法而得出的信用级别、修改被评级者的信用级别或威胁采用上述方法要求被评级者购买信用评级以外的服务或产品等。这些针对信用评级机构向被评级人收费的收费模式下的利益冲突防范是必要的。目前在我国的征信监

10、管中还没有直接针对收费模式和主动评级方面潜在的利益冲突进行规范的条款,因此,建议在立法中对此要加以规范:一是规定在向被评级人收费的收费模式下,把征信机构与被评级人之间的关系作为潜在的利益冲突进行规范;二是严格规范主动评级。对于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强制被评级人购买信用评级以外的产品和服务的要予以禁止。 (四)加快立法,完善法律义务与责任 我国目前关于信用评级业还没有统一的立法,现行有效的只有上述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在各自业务领域发布的相关规章,征信管理条例还没有出台,所以,我国信用评级业还没有完全走上法治的轨道。加强监管首先要完善立法,走规范发展之路。在信用评级业监管的立法中,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的义务

11、以及违反义务而应当承担的责任是促进评级机构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国在今后的统一立法中应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统一的征信管理条例和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规范,作为信用评级机构统一的行为规范,明确信用评级机构所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及法律责任。二是做好信用评级业法律与公司法、证券法和银行法等的协调,确立信用评级机构的中介组织的地位,使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证监会制定的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在法律责任的部分规定了信用评级机构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按照证券法的相应规定承担责任,这种做法在我国目前阶段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既保障了法制的统一,又弥补了现有法律的不足。三是制定投资者保护机制。

12、通过立法确立因信用评级机构违法的错误评级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救济机制与补偿机制,使信用评级机构在违反法定义务时不单单要承担行政责任,而且还要承担民事责任。通过立法,使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统一起来,促进信用评级业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监管机构依法监管,培育一个健康的信用评级市场。 信用评级业是金融市场的守护神,虽然它也出现了失职,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完善的监管制度是信用评级业健康发展和科学运行的保障。在金融危机中我们及时审视和调整信用评级业的监管规则,会不断纠正信用评级机构的偏差,使信用评级业重新发挥其应有的防范金融风险的功能,推动金融市场新秩序的形成。 注释: 所谓结构性金融产品,就是将不

13、同资产组合形成资产池,发行不同档次的证券,包括股本级、中间级和优先级三种级别,证券档次不同其风险和收益也不同,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要,证券偿付由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支持。 信誉资本论认为在准入门槛较低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信誉是信用评级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信用评级机构就会恪尽职守,努力维护自己的信誉资本,以避免被市场所淘汰。可见,在信誉资本的理论下,市场自律对信用评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监管特许权论认为,信用评级也是一种监管特许权,因为在金融市场上大量法规把信用评级的结果作为投资门槛或风险资本的测算尺度,被评级的主体如果达到了一定的评级等级,就可以依据法律获得相应的优惠。所以,信用评级也就具有了特许权价值。因此,监管部门要对评级机构设定较高的门槛,只有高水平的评级机构才能够进入市场,以保障评级结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三毛.美国信用评级业及其未来的监管政策调整j.当代财经,2009(3). 2 应娟,张益新.信用评级机构收费模式探讨j.上海金融,2006(6). 3 fr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