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六下《孟子语录》教学设计免费范文_第1页
北师大六下《孟子语录》教学设计免费范文_第2页
北师大六下《孟子语录》教学设计免费范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平和思想境界。教学重点: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生命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的机会。一个人如果连生命也无法再拥有了,那么他将再也不可能做别的事情。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却宁愿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舍弃至高无上的生命,比如我们熟知的刘胡兰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还有岳飞的忠精报国,为什么这些人能把生命置之

2、脑后呢?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与两千多年前孟子的舍身取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是受了他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能影响两千多年,而且成为人们尊崇的道德准则,可见它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语录之舍身取义。二、孟子介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孟子,有没有同学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三、教师背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四、理解字义,文意,试不看课文注解翻译。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先讲解

3、字、词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译文:鱼是我想要得到的 ;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 ;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

4、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五、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六、试背课文。七、想想,你知道哪些舍身取义的事迹?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没有践行舍身取义的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一些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叫千古罪人)八、小结全文。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孟子语录的学习,知道了儒学大师孟子的重要观点即虽然生命和正义都是他所热爱的,但如果二者发生冲突时宁愿舍弃生命以求大义,也就是会舍生取义,他的这一思想一直影响到了现在,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同时我们还要知道也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 ,那就是义 .舍义取生那是苟且偷生 ,舍生取义则能让你的脊梁挺立 . TOC o 1-5 h z 九、积累(都要求掌握)。(1)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舍身取义的人物事迹;(2)孟子的其它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推崇人性本善的观点 )老吾老,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