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研究端午习俗-感悟屈原精神_第1页
主题班会:研究端午习俗-感悟屈原精神_第2页
主题班会:研究端午习俗-感悟屈原精神_第3页
主题班会:研究端午习俗-感悟屈原精神_第4页
主题班会:研究端午习俗-感悟屈原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端午习俗,感悟屈原精神探究端午习俗,感悟屈原精神第一页,共三十四页。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5th day of the 5th lunar month.)第二页,共三十四页。什么是端午节?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又以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所以有这些名称第三页,共三十四页。1.端午节的起源来自我国南方哪一个少数民族? A.哈尼族 B.白族 C.吴越族 D.高山族 c第四页,共三十四页。传统活动1吃粽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2、bamboo or reed leaves.):人们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了防止被其他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第五页,共三十四页。第六页,共三十四页。2.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春秋时期 3 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晋代 象征牛 祭祖4. 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 第七页,共三十四页。传统活动二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就成为龙舟竞渡

3、的起源,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同时,借划龙舟来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在也成为了一项传统体育活动。第八页,共三十四页。5.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就有了。 战国时期6. 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工程,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1980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7.以下哪一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 A.配香囊 B.击球 C.比武 D.蹴鞠 D第十页,共三十四页。8.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大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 远郊 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4、9.屈原写下的流传千古的诗篇叫作什么? A.离骚 B.国风 C.静夜思 D .满江红 A10. 端午节是个驱邪防灾的节日,主要活动围绕除五毒、驱病灾而产生的。请问除五毒中的五毒指哪五毒?( ) 蛇 蝎 蜈蚣 蟾蜍 蜥蜴 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传统活动3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山丹花,因为端午在夏至前后,这时气温渐高,需要消灭害虫和防治疾病。这些植物都有驱毒避瘟有关。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12.在我国端午节除了流传许多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外, 成语也是源自端午节? 以毒攻毒 11.古人称五月又为 百毒之月 .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5、13.端午节这天,古人在日出前为孩子们系五彩丝,俗称五色丝,代表意义是 (多项选择择题1避除兵鬼2不染病瘟3祝贺祝寿4女性劳作功绩 A,B,C,D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14.以下哪一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 A.配香囊 B.击球 C.比武 D.蹴鞠 C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传统习俗4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里面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可以驱虫避瘟的芳香药物,外面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红、黄、篮、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手腕或足踝上,也称长命缕,作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15.以下哪一项与

6、端午节起源无关 ? A.纪念屈原说 B.纪念伍子胥说 C.纪念曹娥说 D.纪念陆游说 D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8.端午节距今已有多少年的历史? A.一千五百多年 B.一千七百多年 C.二千多年 D.三千多年 C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16.以下哪一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挂钟馗像 B.悬挂艾草 C.饮用雄黄酒 D.吃茶蛋 D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其他习俗中国南方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就是黄鱼、黄瓜、咸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有的地方,这一天还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或涂点在耳孔、鼻孔处。广东风俗,端午在庭院摆上木盆,里面浸着艾、菖蒲、凤仙花、玉兰花,中午时分,母亲叫小孩跳进

7、盆里,用花草蘸水,洒在小孩头上、身上,边洒边念:“艾蒲洗身,百病消除!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答复以下的问题请说出至少三种端午节的别称。 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端五,端阳, 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夏节等等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请背诵一首有关端午节的诗。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2、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第二

8、十七页,共三十四页。3、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4、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5、(老舍)七律.端午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

9、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请简单讲述“纪念屈原说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传说屈

10、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那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开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四页。去年我国新确立四个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期,请准确说出。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四页。THE END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四页。内容总结探究端午习俗,感悟屈原精神。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就成为龙舟竞渡的起源,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划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