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退耕还林工程调研分析_第1页
荔波县退耕还林工程调研分析_第2页
荔波县退耕还林工程调研分析_第3页
荔波县退耕还林工程调研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荔波县退耕还林工程调研分析摘要通过对荔波县甲良村退耕还林工程开展情况进展调研,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该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关键词退耕还林;调研;贵州荔波abstratbasedntheinvestigatinandanalysingfreturningfarlandtfrestinjialiangvillageflibunty,theexistingprblesinthereturningfarlandtfrestereanalyzedandtherrespndinguntereasuresereputfrard,inrdertprvideareferveefrt

2、hedevelpingfreturingfarlandtfrest.keyrdsreturningfarlandtfrest;investigatinandanalysis;libguizhu退耕还林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关系到生态建立和广阔农民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1;施行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开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生态建立的重大举措。且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实在稳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户“退得下、稳得注能致富、不反弹,还是落实科学开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详细表现。1根本情况荔波县是贵州省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又是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县,是国家林业局重点扶持

3、的九万大山地区贫困县之一。荔波县属于热带季风潮湿气候区,热量丰富,年均气温18.3,无霜期314d,全县相对湿度80%,年均降雨量1333.3。国土面积243180h2,辖6个镇,11个乡,94个行政村,16.8万人。根据国家林业局及盛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荔波县退耕还林工程布局,选择施行面积较大的甲良镇甲良村为调研对象,通过座谈、走访、实地考察和随机抽查等方式进展。甲良镇甲良村,全村共有13个村民组,370户,1731人,退耕前,人均年纯收入900元,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和养殖业;退耕后,人均年纯收入1200元,主要经济来源是经商和劳务输出。到2022年年底,累计完成退耕造林60.9h2,涉及

4、10个小组320户,造林树种主要是楠竹、杨梅和马尾松。2调研情况(1)退耕还林后,生态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公路沿线的坡耕地植被逐渐恢复,有效提升了荔波县旅游资源质量。(2)退耕后,耕地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为农村非农产业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且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农户收入构造发生了明显变化,种植业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为当地农村经济开展开拓了资金渠道,外出务工人员带回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历,加速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3)营造麻竹和沙梨的退耕地,已开场有一定的收入,营造楠竹和杨梅的退耕地也产生了经济效益,但受造林时间短、投入本钱高、经济林政策规

5、定比例低等因素的制约,至今多数农户尚未从退耕地上获取直接可观的经济效益。(4)退耕后对粮食消费影响不大,对粮食平安不构成威胁2。由于退耕多数是以坡耕地为主,粮食单产本来较低,退耕对粮食消费总量影响不大;退耕后耕地相对减少,农业消费向现有的良田沃土集中,由以往的“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改变,客观上进步了现有耕地的粮食单产。3存在的问题(1)退耕农户管护意识淡薄,乡镇人民政府对稳固退耕还林成果重视不够,特别是在护林防火方面,普遍没有制定和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护措施。专项防火资金没有装备,靠一家一户的力量很难应对大面积森林火灾,每年因农民开荒炼山、烧地坎等引发的山火烧毁苗木较多。(2)退耕地块较分散,每年

6、自查面广且量多。林业干部队伍力量薄弱,对工程的施行和管理力不从心,尤其是乡镇林业站的工作人员还肩负政府其他工作,工程管理难度大。(3)从2022年开场,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退耕地陆续停顿钱粮补助,目前退耕还林成效与农户的预期差距较大,在未能找到新的有效收入渠道的情况下,停顿补助后,局部农户有可能对还没有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退耕地进展套种或复耕。甚至有局部农户,经过享受历年国家政策补助后,认为补助标准较低或所栽植的树种效益不高,纷纷放弃退耕,且有些地方已全垦复耕。(4)后续产业开展缓慢,政府对后续产业开发的扶持力度不够,交通闭塞、农户资金缺乏、当地市场空间小以及产业开发技术薄弱等。(5)退耕还林配套

7、的荒山造林经费缺乏,仅仅只能完成造价最低的造林任务,后期管护经费处于空缺,造林成果难以得到保障。4结论与建议(1)因地制宜,分区施策3。根据退耕地收益状况和市场粮价变化情况,国家适当追加补助年限和调整粮食补助标准,以此促进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2)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稳定推进退耕还林工作。退耕还林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需要乡镇加强指导,站在主导地位,各有关部门要亲密配合,通力协作,进一步理顺林业部门和乡镇之间开展退耕还林的权利和义务,将退耕还林实绩列为考核乡镇指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安康开展4。(3)依靠科技支撑,增加技术含量。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作为调

8、整农村产业构造、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投资大,种植面广,技术性强。高度重视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加大对并虫、鼠害的防治力度,搞好县、乡、村3级技术培训,尤其要做好农民的技术培训,进步科技成果的转化率。(4)超前准备,抓好龙头企业建立。根据荔波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规划布局,结合地理位置、通讯、水源和交通等因素,在“十一五期间,重点以竹笋、酸梅、桑蚕等为主的新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根据建立需要,做好以原料、产品为主的储藏和保鲜,为后续产业的产品开发奠定基矗(5)政府组织,强化培训,有效推进劳动力转移。退耕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数都是自发到外地打工谋出路,因受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的制约,往往出现就业难、收入

9、低、局部务工人员“回流等现象。因此,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组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6)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合理利用退耕地资源。针对目前退耕地尚未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当地经济相对落后的实情,为增加退耕地收入、进步土地利用率和加大对退耕苗木的管护。政府允许农户适当在退耕地上进展合理的粮林间作和更换退耕地上经济价值较低的树种,并通过组织异地考察和技术培训等方式,正确引导农户进展林下种草、林下种药、林下种菜和开展养殖业等多种经营形式。同时,希望在这方面给予资金扶持,让当地群众开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村特色产业,为农村的经济开展注入新的活力。5参考文献1张会明,柴发熹.有关退耕还林的考虑j.甘肃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