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八大误区_第1页
论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八大误区_第2页
论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八大误区_第3页
论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八大误区_第4页
论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八大误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八大误区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误区论文摘要: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过程中,我国理论经济学界存在着以下八个方面的误区:把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相混淆;把价值、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相混淆;把价值的特定含义与词语学上的价值含义相混淆;把价值的决定与价值的源泉相混淆;把价值与平衡价格、消费价格相混淆;误认为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为了准确地制定市场价格;误以为肯定劳动价值论,是为了按劳分配,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误认为劳动价值论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开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科学理论从来都是随着

2、历史的开展而开展、理论的开展而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也只有随着历史、理论的开展而不断开展深化才具有生命力,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本身就是在批判吸收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根底上而创立的。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各方面的情况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新的情况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劳动价值论自身开展的要求,也是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但是,深化认识和开展一种科学的理论应坚持科学的方法。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开展中,各种“价值理论鱼贯而出,真可谓五花八门。不过真正创新的少,有的名曰创新实那么后退,甚至退到了马克思早就批判过的“三位一体公式

3、。本文认为,理论经济学界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以下八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误把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相混淆商品的本质特点就是有价值,分析商品本质上就是分析价值。无论在何种商品经济社会下,商品都是最简单、最普通、最根本、最常见、最平凡的经济现象,只有如此,才能理解价值的内涵,并说明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比拟复杂、详细的范畴。列宁曾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根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提醒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表达向我们说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的开展,在这个

4、社会的各个局部总和中的、从这个社会的开场到终结的开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开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然而有人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原始的纯粹的实物交换,没有货币居间,更没有资本的余地,除劳动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劳动是简单劳动而不是复杂劳动。在超越了这些条件后,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至少是值得疑心的。很明显,这里把研究劳动价值论所遵循的从抽象上升到详细的方法与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条件相混淆,曲解了价值产生和开展的条件与价值研究方法这样两个命题。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有了商品交换就产生了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价值的产生和开展是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开展相联络的,那么作

5、为价值问题的研究也就会自然遵循这一原那么。对此恩格斯曾指出,“不仅是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历史过程和对这个过程加以说明的思想反映,是对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络的逻辑研究。所以?资本论?第一章所分析的简单商品消费条件下的商品,并不是“在两个原始公社之间的原始物物交换中刚在困难地开展着的商品,而是“充分兴旺了的商品,诚然马克思研究价值形式开展是从原始公社时的物物交换开场的,但这是基于研究方法的要求,即逻辑的展开要求与历史的开展相一致,可是这并不意味劳动价值论仅仅只适用于研究的起点,恰恰相反,劳动价值论正是遵循逻辑的展开与历史的开展相一致的根底上,提醒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根本规律即价值规律,进而深入地提醒出

6、了社会开展的规律。假如简单地以所谓的现实超越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条件为由而断章取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并且认为劳动价值论过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理论上都是有害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只适用“有条件性论断,这绝对是一个曲解。误区之二:误把价值、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相混淆在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研究中,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等等,在理解和阐述时是很容易混淆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的阐述中,将这些概念进展了严格的区分。可是,有些论者在讨论劳动价值论时,还是有意无意的混淆这些概念。有论者说:“经典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现实社会中的许多经济问题。第一,自始至终就没有解释清楚,不是人类消费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7、、自然资源所具有的宏大价值的来源,如未经开垦的草原、森林、土地、湿地等;各种未经开发的矿产;人类离不开的空气、阳光、天然气等。稍具政治经济学常识就可看出,他在这里所说的“价值是指使用价值,并且,他自始至终都不能理解即使一些庸俗经济学家都明白的道理:价值不是自然产物的属性。有的论者认为:“三大产业的劳动都创造价值,第三产业的劳动甚至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创造的价值更大。很显然,有的学者是将国民经济统计中的产值与经济学的价值混为一谈了。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含义与人们对“价值词语的通常理解是不同的。当然,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其他著作家,都没有限制这一词语使用的权利,假如有人一定要用对“价值一词的一般理解去议

8、论商品价值的规定性,那是他们的自由。假如他们以为得到了某种理论开展而沾沾自喜,那他们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享受心理上的乐趣。误区之三:误把价值的特定含义与词语学上的价值含义相混淆马克思研究价值,是从分析商品开场,通过交换比例关系的外在表象,进而探求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共同根底或内容,即价值的规定性。但是,在有人看来,这也许是太繁琐了。他们不是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价值的规定性,而是用直觉得出价值的定义。在他们看来,只要能给“价值下一个合理的定义,其他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有的学者重新定义了价值概念,进而提出商品的属性只有一个使用价值。既然商品只有使用价值属性,那还重新定义价值概念干什么?使用价值不能

9、说明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什么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交换,也不能说明商品和使用价值的区别,这是经济学常识。不知道分开了讨论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这种定义有什么意义。假如可以用这种方法研究价值,那么,只要有兴趣,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给价值下一个定义,然后创造一套价值学说了。事实上不少学者的所谓价值创新不外是“边际效用论和“消费费用论的混合物。他们似乎觉得不应该考虑几百年来经济学理论研究价值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是想给价值重新下个定义,作为自己的理论铺垫,并且还认为这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开展。只是这样的研究除了迎合环境需要,对价值理论、对于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有什么意义呢?价值研究的目的是由政治经济

10、学的任务决定的。?资本论?序言中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醒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价值,是为了以此为出发点,提醒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的资本主义消费这个商品消费最高形式的本质目的、运动方式及其必然结局。即使某些学者对马克思的结论不以为然,但却应该明确:与其他理论一样,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包罗万象,他只能解决其可以解决的问题。政治经济学讨论的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历史趋势和过程。“在德国,直到如今,政治经济学一直是外来的科学。它作为成品从英国和法国输入,德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一直是学生。别国的现实在理论上的表现,在他们手中变成了教条集成,被他们用包围着他们的小资产阶级世界的精神去解释,就

11、是说,被曲解了。他们不能把在科学上无能为力的感觉完全压制下去,他们不安的意识到,他们必须在一个实际上不熟悉的领域内充当学生,于是就企图用博通文史的美装,或用无关材料的混合物来加以掩饰。用这段一百多年前的话来形容中国经济学的现状也是恰如其分的。在中国,直到如今,政治经济学也一直是外来的科学,马克思经济学说那么是经过前苏联的转手。中国经济学界面临着与一百多年前德国经济学界同样的困境,经常犯着类似的错误。由于他们必须在一个实际上并不熟悉的领域内充领先生,所以,他们一面声称马克思经济学说不适用了,一面又认为它应该能解决一切经济问题,从而对马克思经济理论进展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曲解。误区之四:误把价值的

12、决定与价值的源泉相混淆在价值的决定问题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不管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内容,而这个内容最初同这种形式无关。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此处在社会联络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消费关系。可见,作为交换价值物质承当者的使用价值,它是有别于商品学研究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价值是因为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当者,即政治经济学只是研究产品成为商品的条件下,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当者的使用价值。那么,在交换过程中两种使用价值交换的根据是什么呢?真的如有些学者所讲的是由消

13、费出来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或者是由所有参与消费使用价值的要素作为根据的吗?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与商品本身有多大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两回事。因为:“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它表达两种异质的使用价值背后存在着可以通约的东西,而这种可以通约的东西,绝不能由使用价值来决定。即“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事实上,交换的前提确实是该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这毫无疑问。但前提并不等于根据,交换所根据的东西是抽去了各种详细形式的人类一般劳动。但有学者认为既然是各种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但为什么单单只抽象出一个人类一般

14、劳动呢?其实要答复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的枢纽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即表达在商品中的劳动是详细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异质的详细劳动是形成使用价值的要素,同质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而且,马克思指出,“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并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价值。这就是说,要把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一定的物体里面,即一定的对象里,它才形成价值。由此可见,马克思从来也没有脱离使用价值单纯地议论价值,而是将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起来议论价值的。在价值的源泉问题上,特别强调的是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是两个概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消

15、费价值必须以消费出使用价值为前提,消费使用价值的条件同样也是消费价值的条件,但绝不能混淆消费价值的条件和价值形成的源泉,也不能混淆价值形成的源泉和财富形成的源泉。消费价值的条件和消费使用价值的条件是同一的,但二者的源泉那么是不同的,前者的源泉是人类抽象劳动,后者的源泉是劳动和消费资料。这是因为价值所代表的是人类劳动的交换关系,而财富的消费是表达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蕴涵着不同的内涵,故不能简单划一。误区之五:误把价值与平衡价格、消费价格相混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阐述了价值和价格的关系问题。我们都知道,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只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为商品是客观存在的,

16、看得见、摸得着,价值虽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却和商品不同,看不见、摸不着,价值要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和货币发生交换关系。故商品所有者要想把该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必须把商品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也就是说内在的价值只有通过外在的价格才能得以表现,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已。马克思肯定了价格与价值在量和质上存在背离的问题,马克思指出,“虽然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数,是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但不能由此反过来说,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必然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标。这就是说,虽然商品的价值量必须通过价格才能表现出来,因受其他诸如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和商品的价值量并不完全一致。故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也就是必然的,

17、而这恰恰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有人认为价值其实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的由供应与需求共同决定的平衡价格,对此,马克思早就指出“价格是由供应和需求共同决定和影响的现象的论断还有着致命的错误,它根本无法答复当供求一致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来决定的这一问题。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出现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就已经起支配作用。假如把供求作为决定价格的源泉,那么在供求一致的情况下,一辆汽车和自行车为什么是有不同的价位?显然是无法答复的。转贴于论文联盟.ll.对于价值分析和价格分析的层次问题,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三卷时,为了对付庸俗经济学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攻击,运用大量的经济史料,详细论证

18、了价值的产生和开展直至转化为消费价格的历史过程,论证了价值规律转化为消费价格规律的历史过程。恩格斯指出,在初期的简单商品交换中,价格是以价值为中心,并且是围绕价值来变动的,特别是简单商品消费越充分,那么较长期内的平均价格越是与价值一致;伴随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一切落后的消费方式最终被资本征服了,工业获得了应有的支配地位,去除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障碍,使工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这样对整个交换来说,就完成了价值向消费价格的转移,这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消费价格规律恰恰是价值规律在高度兴旺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转化形式,尽管现象会偏离本质,但终究替代不了本

19、质。可见价值分析是高于价格分析的深层次的本质性东西,无论价格怎么样地复杂,如何偏离价值的轨道,其背后的决定力量都是价值,价值分析的独立化不仅是有道理的,而且是必要的,即严格区分价格决定和价格实现的不同。前者是一个根本原那么问题,后者是现象问题,二者绝不能混淆。误区之六:误认为马克思价值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商品中所含的杜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准确地制定市场价格这种误解既长时间地影响着人们对价值理论研究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方案价格的制定,同样要以商品的价值为根底,否那么,价格的上下,就失去了客观的根据。在实际工作中,某一种商品价格的制订,都是以消费这种商品的中等技术条件,在正常消费和合

20、理经营的情况下,产品的本钱加上方案利润和税金,作为方案价格的基幢。甚至曾经有学者企图构建数学模型,以解决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比例关系。这些论者的思路是这样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椽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计量的找出计算劳动时间的方法确定合理的、准确的商品价格。众所周知,如何确定商品价格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任务,而是价格学的事情,就像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学的内容,研究使用价值的消费是管理学、工艺学等学科的任务一样。并且,即使人们用抽象力探究到了价值的规定性,商品的价值还是不能由劳动时间详细地计算出来,而必须在交换过程中由其他商品表现出来。价值在交换过程中表达。价值就是一种交换关系,没有商品交

21、换,就无所谓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经常变化的量。说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只是说,价值是价格形成的根底,也正因为如此,价值规律才影响着商品的消费和交换。在详细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还要受到诸如供求关系、资本构成、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市场价格偏离商品价值的方向和幅度。因此,以为探究价值的规定性,就是为了准确地确定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以为探究到价值的规定性,就可以准确地确定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最终以到达公平交换的认识,都是同样幼稚的,甚至是愚蠢的。误区之七:误认为肯定劳动价值论.是为了按劳分配.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这是目前广为流行的观点。假如说无产阶级

22、将马克思学说作为争取解放的思想武器,那么,对于小资产阶级和小消费者阶级来说,这个理论就往往被理解为仅仅是要求现实社会公平正义。在中国这个小消费方式占主要地位的社会,用小消费者的目光对待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认为它只是一种要求公平分配的理论,进而总是在分配问题上兜圈子,就不奇怪了。他们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所以,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目的就是要公平分配,社会主义就是要解决公平分配的问题。然而,当现实社会不可能像期望那样公平的时候,一个180大转弯,声称劳动价值论已经不能说明现实问题了。这种观点思路如下: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消费劳动才创造价值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就是创造价值的人才能参与分配社会不

23、可能只有消费劳动,尤其在现实社会劳动价值论说明不了现实的分配方式,因此,“打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这个瓶颈是对改革开放成果的认可,“只有认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才能使按资本、技术、管理等非劳动要素分配有根有据。理论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关键要看是否符合实际需要。难道没有理论根据,分配就不能进展了吗?难道分配不是以社会现实为根据,却要以理论为根据吗?政治经济学讨论分配方式,不是针对哪个企业、哪个行业,而是指社会分配方式。就现实社会,分配方式最起码是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假如在社会经济变革时代,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那也必然是占统治地位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范围,而其他方式日趋消亡。因此,从社会的角度看,中国从未有

24、过按劳分配。当然也就谈不上劳动价值理论是中国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论基矗马克思经济学说、价值理论涉及产品分配,是为了说明,任何社会开展阶段的分配方式,都是由消费方式决定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消费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当消费条件的分配由政治权利决定的时候,消费品的分配就按社会政治等级分配;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决定了社会按资分配。假如劳动者不能决定社会怎样消费,他们也就不能决定怎样分配。假如不具备社会主义消费方式,哪怕将按劳分配原那么重复千百次,也不会有真正的、社会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就只能是一个政治口号。只要社会还存在利用资本或利用政治特权占有别人劳动的现象,按劳分配就是不可能的。将社会主义仅仅理解为实行消费资料公平分配,是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而如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