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海洋地质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海洋地质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海洋地质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海洋地质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9 -本科生课程大纲(中文版)课程名称 Introduction to Marine Geology课时/学分32/2课程编码074103101211实践课时0主讲教师 课外学时0一、 课程介绍(课程描述、设计思路、课程对毕业能力达成的贡献)1.课程描述: 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主要教学内容:绪论、海洋地理与海底地形地貌、地球结构与海底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海洋环境要素、海洋地质学基本理论、海底地质类型及其分布、海底矿产资源、国内外重大海洋地质科学研究项目等。2.设计思路:课程开设依据、课程内容(或项目)选择标准、内容编排顺序“海洋地质学”一直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

2、”专业的“特色专业课”,后被分解为多门课程,因而产生了海洋地质学导论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掌握海洋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课打下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有关海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学科地位和任务、发展历史等;(2)海洋地理特征与海底的基本地形地貌单元;(3)驱动岩石圈运动的地球内部的动力学机制;(4)与海洋地质关系密切的海洋环境要素;(5)有关海洋地质的基本理论(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地幔住理论等);(6)海底地质类型、成因及分布规律等;(7)海底主要的矿产资源类型及其分布和成因机制;(8)国内外有关海洋地质的重大科学研

3、究规划。之所以选择上述内容,是因为这些都是海洋地质学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其中第(8)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当前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动态,知道全球正在致力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同时也了解我国目前海洋地质调查研究的概况。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依据“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原则和次序。3.课程对毕业生能力达成的贡献:对毕业能力要求达成的贡献;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毕业要求知识内容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4毕业要求5毕业要求6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8毕业要求9毕业要求10指标点1指标点2指标点3指标点1指标点2指标点3指标点4指标点1指标点2指标点3指标点4指标点5指标点6指标点7指标点1指标点2指

4、标点3指标点4指标点1指标点2指标点3指标点1指标点2指标点1指标点2指标点1指标点2指标点3指标点4指标点1指标点2指标点3指标点4指标点1指标点2指标点3知识内容模块1HHMHHMMHHMMMMMHHMMHHMHHHHHHMMHHMMHHM知识内容模块2HHMHHMMHHMMMMMHHMMHHMHHHHHHMMHHMMHHM知识内容模块3HHMHHMMHHMMMMMHHMMHHMHHHHHHMMHHMMHHM知识内容模块4H HMHHMMHHMMMMMHHMMHHMHHHHHHMMHHMMHHM说明:课程内容模块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的贡献,以H、M、L分别表示贡献度高、中、低;出现交叉

5、的在相应表格中描述其关系。二、课程目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让学生了解海洋地质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地位和任务,知道海洋地质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了解“地质学”进入“地球系统科学”阶段中“海洋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2、认识海底主要地形地貌单元和物质组成,初步知道各种地貌单元的成因解释;3、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重点掌握“软流圈”存在的科学依据和对岩石圈运动变形的作用,掌握海底岩石圈的主要特征;4、了解海洋中与海洋地质作用关系密切的水文和化学要素,重点掌握浊流、等深线流、CCD、碳酸体系等概念及其在海洋沉积物分布中的作用;5、掌握海洋地质学中的主要理论,重点是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

6、造理论、地幔柱理论等,了解其主要内容,掌握其主要证据;6、掌握海底底质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知道造成底质分布特征的主要作用过程,了解海底矿产资源的主要类型、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解释;7、了解国内外有关“海洋地质学”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及其当前研究热点科学问题;8、通过海洋地质导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海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培养学生对“海洋地质学”的专业兴趣,强化学生的海洋、蓝色国土、海洋权益、海底资源等意识。三、学习要求(主动学习、有效学习、课前准备、课程组织)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是此后学习海洋沉积学、海底构造、海底岩石学、海底矿产资源、海底探测技术、海洋沉积物分析、海洋地质学前沿等课程

7、的基础和先导。为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除第一次上课外,要求学生每次上课前复习上讲内容,尊备上讲留下的作业和思考题,讲课前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提问和讨论上讲主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精心准备如“深海探测”、“地心之旅”等专业录像,组织2-3次课堂讨论,注意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四、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翟世奎主编,海洋地质学导论,试用教材(待出版,逐章发给学生) 2.主要参考书李学伦主编,海洋地质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6吕炳全,孙志国编著,海洋环境与地质,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沈锡昌,郭步英编著,海洋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杨子赓主编,海洋地质学,青

8、岛出版社,2000朱大奎,王颖,陈方编著,环境地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朱而勤主编,近代海洋地质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五、进度安排(时间顺序、讲授内容、指定阅读资料、作业)日期周次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讨论内容及其它教学环节课下作业及课后必读教材或参考书章节教学评价3月6日一2第1章 绪论多媒体讲课1、学科性质、特点、任务和地位2、主要研究内容3、学科发展简史4、学科发展趋势5、课程结构1、海洋地质学与地质学和海洋学的关系?2、推动海洋地质近期发展的动力?3、海洋地质学发展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其学术思想有什么变化?课堂提问及讨论3月8日一2第2章 海洋地理与海底 地形地貌 多

9、媒体讲课1、海洋与陆地的地理特征2、大陆边缘地貌1、大陆边缘的主要类型?2、大陆边缘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剖面特征?课堂提问及讨论3月13日二2第2章 海洋地理与海底 地形地貌多媒体讲课3、深海盆地地貌4、洋中脊地貌1.大洋中脊的主要特征和地质作用过程?2. “热点”的成因解释? 3. 海底热液活动形成大型矿床的模式?课堂提问及讨论3月15日二2第2章 海洋地理与海底 地形地貌实践教学海洋地质调查录像“海底之旅”海底调查技术,海洋地质调查录像,大洋中脊作用过程。1、海底热液活动的热液水源在哪里?2、海底热液活动的机制或模式是什么?3、海底热液生态系统的机制?(生命起源?生物链及其结构?耐高温和“毒性

10、”的机制?)课堂讨论3月20日三2第3章 地球结构与海底岩石圈多媒体讲课1、地球结构与基本组成2、地壳 3、地幔和地核1、标准洋壳结构及物质组成?2、你认为地球的“星云说”对吗?有无更好的解释?3、大陆型地壳与大洋型地壳的主要区别? 4、地球自外向里分为刚性(岩石圈)塑性(软流圈)刚性(地幔)塑性(外核)刚性(内核),怎样解释这种刚塑相间分布的结构?课堂提问及讨论3月22日三2第3章 地球结构与海底岩石圈多媒体讲课4、低速层(软流层) 5、岩石圈1、你认为低速层或软流圈是怎么形成的?其存在的科学意义有哪些?2、软流圈不均一性的科学意义?3、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4、大陆岩石圈与大

11、洋岩石圈的主要区别? 课堂提问及讨论3月27日四2第4章 海洋环境要素 多媒体讲课1、海洋物理学特征 1、海浪、潮汐、洋流对海底的主要作用?2、浊流发生的机制及其在海底地形地貌及沉积物分布中的作用?3、温跃层、密跃层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因?4、何谓“沉积滞后效应”?课堂提问及讨论3月29日四2第4章 海洋环境要素 多媒体讲课2、海洋化学背景 3、海洋生物与生物地质作用1、CO2和碳酸系在海洋环境中的作用?2、何为CCD(碳酸岩补偿深度)?3、海洋生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课堂提问及讨论4月1日五2第5章海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多媒体讲课1、大陆漂移学说 2、海底扩张学说1、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

12、2、海底扩张学说还有不足吗?试列举。3、如果陨石足够大,撞击地球后会产生哪些结果? 4、地球表面岩石圈有单纯的升降运动吗?机制?课堂提问及讨论4月5日五2第5章海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多媒体讲课2、海底扩张学说3、板块构造基本理论1、弧后盆地的主要特征?2、何谓“弧后扩张学说”?3、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4、与板块俯冲相伴生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结果?5、如何用地球系统科学观点理解(解释)板块构造学说?课堂提问及讨论4月10日六2第5章海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多媒体讲课4、地幔柱理论1、地幔柱理论的主要内容?2、热幔柱的发育模式及冷幔柱的主要类型?3、如何理解地球全球物质对流课堂提问及讨论4月12日

13、六2第6章海底底质类型及其分布 多媒体讲课1、海岸带2、大陆架1、海岸的主要类型?2、三角洲沉积体系(横向分布与纵向层序)?3、大陆架沉积物分布模式?课堂提问及讨论4月17日七2第6章海底底质类型及其分布 多媒体讲课3、沟弧盆体系4、大洋盆地5、海底岩浆岩6、海底矿产资源1、大陆架沉积模式?2、大洋沉积物的来源及主要沉积类型?3、海底矿产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课堂提问及讨论4月19日七2第七章海底矿产资源多媒体讲课1、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2、滨海砂矿资源3、油气资源4、天然气水合物5、大洋锰结核6、富钴结壳7、热液多金属硫化物1、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分布的主要地理和地质特点?2、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

14、沉积环境条件及探查方法有哪些?4、简述大洋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它们的异同点。5.简述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的形成条件、成矿过程和分布特征。课堂提问及讨论4月24日八2第7章国内外重大海洋地质科学研究项目多媒体讲课1、大洋钻探计划(DSDP-ODP-IODP)2、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3、国际洋中脊计划IR(InterRidge)4、发达国家常设研究计划5、中国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计划1、大洋钻探(DSDP、ODP、IODP)对海洋地质学发展的主要贡献?2、国际洋中脊(InterRidge)研究计划未来十年(2014-2023)的主要研究内容?5、你认为海洋地质学当前急需研究

15、解决的科学问题有哪些?请就其中之一向国家提出立项报告。附:编写提纲(参考):国家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总体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课题设置;预期成果;经费预算课堂提问、讨论及课下作业4月26日八2复习答疑六、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 A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比例%1.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202.课下作业或平时测验103.期末考试70总计100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1)作业的评分标准课下作业或平时测验的评分标准得分1.严格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正确、合理,能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90-100分2.基本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基本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正确、基本合理。70-80分3.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不正确、基本不合理。40-60分4.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不能制定正确和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0-30分2)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课堂讨论及平常表现评分标准得分1.资料的查阅、知识熟练运用,积极参与讨论、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90-100分2.基本做到资料的查阅、知识的运用,能参与讨论、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他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