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五四危机新探_第1页
儒学五四危机新探_第2页
儒学五四危机新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儒学五四危机新探摘要鸦片战争以降,中国政治的、经济的合理性出现了危机,五四知识分子反思这一历史过程,最后将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失败归罪于儒家文化。笔者认为:他们对儒家文化的攻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绪化的反响,而这种情绪化反响是累计合法性危机的必然后果:中国经济体系、政治体系的有效性及其合理性的危机引起其同构的传统文化的正当性危机。关键词五四儒学;新文化运动;累积合法性危机一、问题在对新文化运动反儒学原因的讨论中,学术界代表性的解释大致可以作如下概括:一种解释范式是转型时代,以张灏为代表。张灏认为在转型时代各种报刊和思想以及新式学堂的出现为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欧阳军喜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印证

2、了这一说法:“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解释又是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传人联络在一起的。一个具有深沉文化根底的民族,与外来文化接触,自然会反思自己的文化这种反思便会带有强烈的批判倾向,或者是强烈的民族情绪。其他的研究尽管结论不同,但也未能超出这一解释范式。比方,林毓生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普遍君权,造成了“传统文化道德秩序崩溃,“五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起来,利用这个空隙来“全盘反传统的。另一种解释超越于转型时代,将五四儒学的这一际遇放到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来考察,这一解释范式是由金观涛提出的。他在解释以儒学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传统一体化解体后新的一

3、体化意识形态更替这一现象时,提出了“超稳定构造:以儒学的哲学观、价值观为根底的上层大一统官僚机构以及以儒家伦理为根底的中层(乡绅自治)和下层(宗法家族组织)组成的社会政治构造。新文化运动反传统就是这一构造在遇到外来文化时发生的转化。就上述的两种解释来说,第一个解释无法说明新文化运动只将儒家文化作为反对的对象,而同样构成中国文化的道家、法家、墨家却没有受到明确的批判;而且也无法解释将中国文化归结为儒家文化继而化约为纲常礼教等由面到线到点的方式来加以批判这一现象。第二个解释说明了中国意识形态的更替是一体化的,对解释五四儒家文化遭到批判这一历史现象有一定的道理,它找到了儒学被整体上批判的一个来源,即

4、和政治及其社会的同构。但是,这一范式在说明这一问题时认为实体上的儒家文化的被继替与事实不符。在新文化反儒的过程中,主要批判的是文化的纲常名教,即儒学的意识形态局部,而儒学的相当传统不仅没有受到批判,而且像陈独秀和李大钊还认为儒学的一些东西有价值。二是同时作为中国文化的法家、道家等文化也没有被批判。这些事实说明,儒学只是作为一个靶子:“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儒学作为一个靶子遭到批判这一事实表达了五四新文化健将批判儒学的主观方面,而这一主观方面的产生又与中国的大历史背景极其相关。这是上述两个范式不能解释的地方。本文尝试用一种新解释范式累积合法性危机,这一范式同时满

5、足这两个要求来解释五四时期的儒学危机。二、累积合法性危机合法性危机是哈贝马斯用以描绘资本主义开展必然趋势的术语,指“合法性系统无法在贯彻来自经济系统的控制命令时把群众维持在必要的程度上。笔者综合了诸多合法性的定义将其界定为: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个系统认为是最好的信恋。而合法性危机就可表述为失去其成员的孝忠继而被认为是一种不合序统的特性。显然,合法性不仅指对政治体系的“最好的信念,它还包括对经济的有效性和文化系统正当性的认同。详细而言是指这样一种特性:以某种系统合法性为核心,其他的系统提供合法性论证的解释;一方的合法性和另一方的合法性互相加以解释和论证,一方的危机也可以带来另一方的合法性问题。这样一

6、种互相转化的合法性即为累积合法性,由这种合法性引起的危机就是累积合法性危机。哈贝马斯在解释资本主义危机时已隐约表露了这一思想:“由于经济系统在国家面前丧失了功能自主性,因此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现象也就失去了自发性由于政府采取了行动积极防止了危机。因此,经济危机就转移到政治系统当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借用了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国家不能简单地接收文化系统,国家方案领域的膨胀实际上使得文化的自主性成了问题用这种弥补无法满足新出现的期望,就会出现合法性危机。这说明,假如经济和政治的合法性没有别离,经济的长期有效性失落在某种情况下就可能使群众将经济的有效性危机转嫁到政治体系上来,这样,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就

7、受到了质疑。继而,为经济、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论证的文化系统的合理性就成了问题。这一定义不是追求新颖,它与合法性危机有着很大的区别。当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正当性还没有别离时,人们没有发觉到合法性的累积性,但在现代社会中的某些国家它们已经别离,即:政治系统通过政治参与的途径解决自身的合法性问题;经济系统通过市场经济解决自身的有效性问题;文化思想系统通过自我调整解决了自身的合理性论证。这种情况下,现代合法性就变成“发散性的了。因此,为区别两种合法性的不同特征及其后果,本文采用了这一新的定义。儒学在五四的际遇正是上述逻辑的结果。通过五四知识分子反传统的背景分析,我们可以认定儒学五四际遇是累积合法性危机引

8、起的,即经济的有效性丧失引起政治上的合法性危机因此使建立于其上的文化认同成了问题。这即是累积合法性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表现为整个系统的大崩盘。三、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儒学在五四时期整体上遭到了否认,从“打倒孔家店和“吃人的礼教可以看出,五四知识分子将其指责为专制主义和阻碍科学、民主的无用之物。这与经典儒学中不可防止的缺陷对做人的高标准要求有关,比方?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和?孟子离娄章句?中的“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弗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等。以“君子的标准来规制人的行为与政治制度合流后就表现为思想的专制,这些思想就被化约为纲常名教,新文化健将对此剧烈攻击。比方,陈

9、独秀就认为纲常名教主要表达为三纲五常的“别尊卑明贵贱之阶级制度:“三纲五常之名词,虽不见于经,而其学说之本质,非起自两汉,唐宋以后,那么不可争之事实也。教忠教孝教从,非皆片面之义务,不平等之道德,阶级制度,三纲之本质也。陈独秀认为这是孔教之根本教义,这种教义与西洋文明根本不相容,并将共和及其宪法、维新变法等一切新政治、新教育视为错误。因此,要学西洋式之国家,应首先输入西洋文明,而对孔教“不可不彻底的觉悟,猛勇之决心,否那么不塞不流,不行不此。吴虞将儒学侵染下的传统的家庭制度与专制主义联络在一起。他说:夫为人父,此于慈,为人子,此于孝,似乎平等:然为人子而不孝,那么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于父之不慈也者,故无制裁也。“君主既握政教之权,复兼家长之责,作之君,作之师,且作民父母,于是家庭制度与君主制度遂相依附而不可别离。与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相联络,儒教在社会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道德伦理的专制主义,在五四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